通过前三个过程,我们已经有了风险登记册,也就是一个所有识别出来的风险情况。然后可以通过定性风险分析来进行分类和排序。接下来我们要继续通过定量,也就是数据的手段来继续完善风险登记册。只有有了详尽的风险登记册,我们才能在后续继续进行风险的应对以及控制。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定量风险分析过程是对这些风险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风险分配一个数值。它对项目结果以及实现项目结果的概率进行量化,是一种进行项目决策的 量化 方法。最终评估的是具体项目目标完成的概率。
通过量化各项风险对项目总体风险的影响,确定需要特别重视的风险。在考虑项目风险的情况下,确定可以实现的切合实际的成本、进度或范围目标。在某些条件或结果不确定时,确定最佳的项目管理决策。这些都是实施定量分析工具的主要内容。
实施定量分析的结果输出也是去更新风险登记册以及概率与影响矩阵。它的工具与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技术和表示技术以及定量风险分析和建模技术。其中,数据收集技术又包括:访谈、概率分布、专家判断。而定量风险分析和建模技术中又包括:敏感性分析、预期货币价值分析、决策树分析以及模型和模拟。我们重点要学习的是定量风险分析和建模技术中的这些工具。
敏感性分析有助于确定哪些风险对项目具有最大的潜在影响。最常用的显示方式是 龙卷风图 。这个大家知道有这个东西了,并且看到下面的这个图知道是 龙卷风图 就可以了。
预期货币价值分析(EMV)是一个统计概念,用于计算在将来某种情况发生或不发生情况下的平均结果。它也是和 ROI 、投资回报率 之类的一样,是管理学的必学内容。这个分析其实就是当我们面临多种选择时,怎样选择最好的那条路线。
机会的预期货币价值一般表示为正数,而风险的预期货币价值一般表示为负数。每个可能结果的数值与其发生概率相乘之后加总,即得出预期货币价值。
预期货币价值通常是以上面这种决策树的方式来展现的。这也是经常会出现的题目。上面这个图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它。
首先是假设有一个决策需要我们来决定。分别是通过 建造新厂 和 升级旧厂 两种方式来提升产能。
建造新厂预计需要花费 120 美元(图上标示为 -120)。在需求量大,也就是市场好的情况下,新厂房可以带来的回报为 200 美元;在需求一般,也就是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带来 90 美元的回报。它们的比例分别为 65% 和 35% ,表示的是有 65% 的可能市场比较好,35% 的可能市场一般。那么,上面建造新厂的最终 EMV 的公式就是:(最好收益-投资)* 概率+(最差收益-投资)* 概率 = (200-120) * 0.65+(90-120) * 0.35 = 80 * 0.65 + -30 * 0.35 = 52-10.5 = 41.5 。
升级现有厂房的 EMV 计算和公式也是类似的,我们直接用数字代入计算。(120-50) * 0.65+(60-50 * 0.35)= 70 * 0.65+10 * 0.35 = 45.5 + 3.5 = 49 。
两个结果一对比,明显升级旧厂的 EMV 更高一些,我们应该选择升级现有油漆厂这个方向。
上面的这个计算步骤就是决策树的计算。在做题时,大家一定要记住,每条路径收益花费的汇总,加收益、减花费,最后乘以可能性比率,就是这条路径的 EMV 值。如果有分支路径,将分支路径相加汇总后就成为了上级路径的 EMV 。最后选 EMV 最大的,也就是预期能够带来最大货币价值的那条路径。
在这里就是使用模型来模拟项目风险和其他不确定性来源的综合影响。需要我们关注的就是通常模拟会使用一个叫做 蒙特卡洛分析 的分析技术。另外,还需要知道下面这个项目总成本累积图也是在定量风险分析中通过模型和模拟获得的。
规划风险应对指为项目目标增加实现机会,减少失败或威胁而制订方案,决定应采取对策的过程。包括确认与指派相关个人或多人(简称“风险应对负责人”),对已得到认可并有资金支持的风险应对措施担负起职责。规划风险应对过程根据风险的优先级水平处理风险,在需要时,将在预算、进度计划和项目管理计划中加入资源和活动。
我们在这个过程将要拟定的风险应对措施与风险的重要性相匹配,能经济有效地应对挑战,能获得全体相关方的统一,并由一名责任人具体负责。风险应对措施也必须要及时,我们经常需要从几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项最佳的风险应对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三个工具与技术,它们分别就是消极风险或威胁的应对策略、积极风险或机会的风险应对策略以及应急应对策略。根据之前我们在风险分类中学习过的内容可知,风险不一定全是不好的,也有可能是机会风险,对于不好的风险有一套处理方式,而对于积极风险,我们也要有一套相应的处理方式。
对于不好的风险来说,我们能怎么处理?当然是要么回避躲开它,要么转移去别人那里,要么减轻影响,最后实在不行了就只能接受这个风险了。我们一个一个具体来看看:
积极的风险通常都是一些机会,如果把握住了会为我们带来许多益处。那么对于积极的风险,我们要么扩大价值去争取,要么寻求合作获利,要么提高它的出现或成功概率,要么也可以不做任何操作地接受。一个一个地来看看:
可以针对某些特定事件,专门设计一些应对措施。对于有些风险,项目团队可以制定应急应对策略,即只有在某些预定条件发生时才能实施的应对计划。如果确信风险的发生会有充分的预警信号,就应该制定应急应对策略。采用这一技术制订的风险应对方案,通常称为应急计划或弹回计划,其中包括已识别的、用于启动计划的触发事件。
在项目生命期实施项目管理计划包含的风险应对措施时,应持续对项目工作进行监督以寻找新风险和变化的风险。
风险监测与控制指识别、分析和规划新生风险,追踪已识别风险和“观察清单”中的风险,重新分析现有风险,监测应急计划的触发条件,监测残余风险,审查风险应对策略的实施并评估其效力的过程。
一般应围绕项目风险的基本问题,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应急计划,实施高效的项目风险监控。
风险再评估:对新风险进行识别,对旧风险进行重新评估。我们应安排定期进行项目风险的再评估。重复的内容和详细程度取决于项目相对于目标的绩效情况。
风险审计:是检查并记录风险应对措施在处理已识别风险及其根源方面的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偏差和趋势分析:很多控制过程都会借助偏差分析来比较计划结果与实际结果。为了控制风险,应该利用绩效信息对项目执行的趋势进行审查。可以使用挣值分析及项目偏差与趋势分析的其他方法,对项目总体绩效进行监控。这些分析的结果可以揭示项目在未完成时可能偏离成本和进度目标的程度。与基准计划的偏差可能表明威胁或机会的潜在影响。
技术绩效测量:它是把项目执行期间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与关于取得技术成果的计划进行比较。它要求定义关于绩效的客观的、量化的测量指标,以便据此比较实际结果与计划要求。这些技术绩效测量指标可包括重要性、处理时间、缺陷数量和存储容量等。偏差值(如在某里程碑时点实现了比计划更多或更少的功能)有助于预测项目范围方面的成功程度。
储备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对预算或进度应急储备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的风险。储备分析指在项目的任何时点将剩余的储备与任务风险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剩余的储备是否仍旧充足。
在监控风险的输出中,主要输出的是变更的请求,也就是发现或者发生风险之后要产生变更来应对风险。在这其中有个名词需要我们了解一下,那就是权变措施。
权变措施:是针对以往未曾识别或被动接受的、目前正在发生的风险而采取的、未经事先计划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