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历史文化名人李玉林:大难临头,义举惊世!北京玉田

李玉林 (1935——2014) ,1935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人。 1949年进开滦唐山矿做工,1950年参军,1959年转业回开滦唐山矿。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里李玉林飞车进京汇报灾情的情景再现

地震以后,李玉林从废墟中爬出来,他第一个念头是往矿区跑,跑到矿里一看,基本上所有的建筑都塌了,水电也全停了,甚至连救命的声音都没有。 当过兵的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发生这样的灾难必须让党中央知道,只有党中央和毛主席才能调动军队进行大规模救灾。 李玉林发疯一样地在街上跑,想要找到一部电话。 但整个城市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房屋,没有声音,更找不到电话。

李玉林跑到煤矿西门口,碰到工友崔志亮开着一辆红色的救护车从风井赶来。李玉林异常清醒地对崔志亮说:“这辆车谁也不能动,你得听我的!”他想开车去找电话。从矿里出来,武装部干事曹国成也赶上来,另一矿友袁庆武也上车参与行动。因为找不到电话,李玉林意识到应该一直朝北京的方向行车,这样才有机会最快把消息传到北京。

李玉林

当时去北京有三条路可选,南线走芦台、天津到北京,要经过几条大河;北线有两条路,一条是唐山经丰润、玉田;另一条是唐山经韩城到玉田。这两条线都要通过还乡河水泥大桥,如果桥坏了就无法前进。李玉林分析到了很关键的一点:唐山经韩城到玉田的路可以不经过还乡河水泥大桥,而可以绕行经过一个木桥。水泥桥和铁桥容易在地震中受损,而木桥韧性好,不容易被损坏。事实证明他的分析非常正确,还乡河水泥大桥果然过不去,但那座木桥主体完好,车辆顺利通过了。

忍痛闯过了灾区村庄,地震后不仅唐山市区人员伤亡大,而且郊区也伤亡一片。汽车一路疾驶,终于看到路边有一部电话时,他们才知道,救护车已经到了北京的通县(今通州区)。正当他们想给中央打电话时,有人告诉他们:有等电话的功夫车就开到了!于是,李玉林他们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开到北京去!亲自向党中央汇报!” 车继续行驶,拉响了警报器的救护车一直向新华门方向驶去。

当时,北京正下着大雨。李玉林他们和坐飞机来京报告灾情的驻唐空军干部走进中南海时,政治局会议刚刚结束。唐山大地震使得京津唐地区地震仪器记录超幅,国家地震局无法确定震中。28日上午,唐山灾情通过不同渠道反馈到中央。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包括中央、国务院和解放军三总部负责同志。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和煤炭部部长肖寒已领命立即飞赴唐山。

李玉林晚年在家中

李玉林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李玉林在唐山大地震后获得了“唐山抗震英雄”的光荣称号

中央领导同志让李玉林画了一幅唐山的草图,并请李玉林提出唐山此时有什么要求,李玉林提了派部队、派救护车、派医疗队的三个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全部答应了。在唐山人民最危难的关头,党中央果断决策,动员全国力量支援唐山抗震救灾。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抢险救灾工作,就这样迅速拉开了帷幕。

他为抢救埋压在废墟下的条条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14位亲属却被地震夺去了生命。李玉林飞车进京报震情,成为一段传奇。震后30年,他接受了国内外500多位记者采访,做过900多场报告。

震后30年来,父亲曾接受过全国各地500多位新闻记者的专访。1986年,美联社记者理查德·斯特曼慕名专程赶到唐山采访了他的突出事迹;1996年,美国著名记者珍妮也远涉重洋来报道他当年的经历……李玉林的名字已被全国人民甚至世界各国所熟知。

2006年,在纪念唐山抗震救灾30周年的大会上,李玉林等人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他向总书记问好,告诉总书记他叫李玉林时,总书记说:“我知道、我知道,你就是地震之后到北京向党中央报告灾情的人,你很了不起,你给唐山人民立了功。你是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的典型,历史是不会忘记你的。”

编者语:

为了更好地宣传唐山,激发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贡献自己的力量。“唐山你好”公众号从历代唐山籍或虽不是唐山籍而主要在唐山建功立业的历史文化名人中,精选了52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给广大网友。每星期介绍一人,星期三推出,全年共52人。

唐山的热土哺育了唐山的历史文化名人,唐山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推动了唐山历史的前进。 众多成就斐然的唐山历史文化名人使我们引以自豪,激励着我们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

-------------------------- END --------------------------

唐山你好 (tangshan_nihao)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1976年7·28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号称震撼世界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jvzquC41yy}/onnrkct/ew476;xff€h
1.唐山大地震钱钢著(读书摘记)我和我的唐山——1986年版前言 1.这些在大地震中,曾像浪中船桅一样剧烈摇荡过的老树,这些曾目睹过当年一幕幕惨状的老树,它们至今还在默默地,忠实地守护着什么呢?那一根根形状弯曲的枝条,使人想起它细密的根须。十年来,老树的根须一点一点地伸向死难者长眠的大地深处,是在为地上和地下,生者与死者传递着什么吗jvzquC41yy}/onnrkct/ew46wvl4xt6
2.唐山大地震(豆瓣)出版年: 1986年 页数: 262 定价: 1.35 装帧: 平 统一书号: 10137-157 豆瓣评分 8.8 466人评价 5星 56.0% 4星 36.7% 3星 6.2% 2星 0.9% 1星 0.2%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重要最悲惨的一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37686>;1
3.唐山大地震上世纪世界最惨痛的地震灾难发生了…… 新华网唐山7月27日电(记者杨新河 张洪河)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瞬间夷为平地,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 弹指一挥30年。唐山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精神,其所涵容的团结、坚韧、勇于克服jvzq<84yyy4vpsx0eqs0z~jzk1wvcwpg146269:48261295a32<83@50jvsm
4.唐山地震博物馆(下)1882年中国第一个火车站建于唐山 1906年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是中国最早创建的铁路高等学府 1889年生产了中国第一桶水泥 1914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件卫生瓷 影像唐山 水池中央是一组群雕 纪念水池与罹难者纪念墙 相距19.76米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 墙高7,28米 jvzquC41yy}/onnrkct/ew47df=rsw6
5.热烈欢庆母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成立七十周年76年夏我第三中队学员在马辛春付校长带领下赴河北遵化.沙石峪参观学农,经历唐山大地震并参与当地抗震救灾。 军旗猎猎旅顺口 1989年郑和舰远航出访,在太平洋与美国海军英格索尔导弹驱逐舰相遇。 1988年军事体育教研室部分教官 学院的远洋风帆训练舰 80年代学院门诊部部分人员 jvzquC41yy}/onnrkct/ew44ld9i2@7
6.唐山大地震40周年:在巨灾中挺立,在毁灭中新生­ 距离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已整整40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废墟上站起来的唐山,借改革开放伟力,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今,这座资源型城市还有更大的手笔正在挥写——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实现由投入增长型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发展向沿海开放拉动转变,努力成为东jvzq<84yyy4np€3ep1tfy|4ejktb1:7:628:0qyon
7.华北地震发生日期之间关系的讨论——纪念唐山大地震35周年1郭增建;郭安宁;1966~1976华北大震高潮回顾性预测——纪念唐山大震34周年[J];内陆地震;2011年01期 2郭增建,秦保燕大震发生日期的预报——异年倍九律(英文)[J];西北地震学报;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30条 1郭增建;郭安宁;华北地震发生日期之间关系的讨论——纪念唐山大地震35周年[J];高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MZFc7233652970jvs
8.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一座城死与生的距离不过仅仅23秒,就将一座城夷为平地。生与死的距离,却再也跨越·不过去。生命有时就是这么地脆弱无比。今年是唐山大地震的40周年祭,看看下面的范文吧。 一座城死与生的距离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地震。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23秒内,百年唐山jvzquC41okv/t~nygp4dqv4|wq}fp8}wujo06@>2734ivvq
9.唐山大地震震害.第一册唐山大地震震害. 第三册 作者:刘恢先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年:1985 作者:刘恢先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年:1985 作者:刘恢先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年:1986 作者:刘恢先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年:1986 唐山大地震害 第三册 作者:刘恢先 jvzquC41yy}/njx0ce4dp8ktqpz0dxtm1fkucrqAkfCg5n64f::e7=hg96>gh:g;e;?88k6e;;9
10.《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47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1 看了《唐山大地震》后,可以说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摸之不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32;4644>49<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