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本号编辑田联申老师反馈,通过查阅地图,1924、1926年地图上有华景街,旁边依次是小华景街、华景后街。1930年之后的地图上,华景街变成了华清街,其余未变。1926年之前的地图上的后街,1930年之后变成了汉景街。
1926年地图,现藏胜利街中共中央旧址纪念馆。田联申供图
从非专业的角度,能找到这些史证,实属不易。在田老师发来的1926年《武汉三镇详图》局部截图中,华景街这条街标注为“后街”,一元小路标注为“青岛路”。看来,都是法定地名。
华景街是怎样变成汉景街的呢?笔者根据一张邮局的照片为线索,“追踪”到它的轨迹。这张照片是武汉一位档案专家提供的,从某出版物上翻拍的参考照片。如图:
从这张照片看,华景街支局的所在位置就在和记蛋厂前面的中山大道五福路口。这张照片也是老华景街的历史见证。六层楼的和记蛋厂,不知会引起多少人的回忆。周边的居民,有不少人都曾在这里做过临时工。
《武汉市志·交通邮电志》(1998年)载:“1914年,汉口设有湖北邮政管理局营业组,支局有华景街、大王庙、大智门、黄陂街、白布街、硚口等。”“1923年,撤消了华景街支局。”1931年后各局逐步恢复,其中有“汉景街(1支)”。1938年武汉沦陷后,关闭了12处。1942年恢复汉景街等支局。
据学者张胜林提供的信息,1915年,日本领事馆情报附图中,绘有汉口简图,今中山大道这一段为“华景街”。与1919年《汉口汉阳及武昌图》相符。
1926年《汉口商业一览》中,华景街已改名华清街。汉口邮局第一支局就在特别区华清街。直到1937年,武汉的报纸广告上仍在称华清街,与汉景街并存。
另外,1931年汉口发生大水,汉口不少照相馆应赈灾组织委托,还有一些在汉外国人,纷纷上街拍了一批现场照片,有的标出地点,还有不少是无名照片,其中汉网上有人上传过一张无名照片,至今未见有人确认其照片位置。经反复辨认商店字号,认出此店招牌为“公記經理亞细亞煤油洋燭批發處”,经查《汉口商号名录》:“公记(煤油)华景街庆余里(应为余庆里)。”
关于余庆里,《武汉地名志》载:此里房屋由日本商人兴建,30年代售归何兰先所有,取名余庆里。然而现有资料证明,1920年此里即已成名。另外一个不易察觉的细节是,此照片中,在街道的斜对面,露出一家太古昌的招牌,太古昌在广兴里,就在余庆里斜对面,这就彼此坐实了这两家商号的方位坐标。还有,在这张照片里,还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六合路的和记蛋厂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