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高中地理 人教2003课标版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
2、通过活动,利用所学知识,学会如何判断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背斜、向斜的判断和应用
2、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
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课前预习
一、褶皱山
1、褶皱: 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 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 。
2、基本形态
(1)、背斜:岩层一般 ,地貌发育一般为 ,特殊情况下发育为 ,原因是
(2)、向斜:岩层一般 ,地貌发育一般为 ,特殊情况下发育为 ,原因是
3、褶皱山举例 (1):
(2):
二、断层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和 ,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 而形成。
2、形成地貌:
(1)、水平位移
(2)、垂直位移:岩体相对上升,形成 或 ,如我国的 , , 。
岩体相对下降,形成 或 ,如我国的 , , 。
三、火山
1、形成:地下深处的 ,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在地壳的薄弱地带处,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火山构造:火山口:
火山锥:上部坡度 ,下部坡度
探究一: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所以一定发育为山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一定发育为谷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探究二: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这两种形态有何区别?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背斜和向斜?
探究三:
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说说我们学习地质构造有何实际意义。
训练反馈
1、读图回答
(1)、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甲、乙两处的地貌类型分别是 、 。
(2)、甲处地貌类型的成因是 ,
乙处地貌类型的成因是 。
(3)、甲、乙两处地下适合建隧道的是 ,具有良好储水构造的是 ,有良好储油气构造的是 。
2、(广东高考)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4~5题。
3、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
4、下列地形与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
C.华山 D.富士山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课前预习
一、褶皱山
1、褶皱: 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 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 。
2、基本形态
(1)、背斜:岩层一般 ,地貌发育一般为 ,特殊情况下发育为 ,原因是
(2)、向斜:岩层一般 ,地貌发育一般为 ,特殊情况下发育为 ,原因是
3、褶皱山举例 (1):
(2):
二、断层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和 ,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 而形成。
2、形成地貌:
(1)、水平位移
(2)、垂直位移:岩体相对上升,形成 或 ,如我国的 , , 。
岩体相对下降,形成 或 ,如我国的 , , 。
三、火山
1、形成:地下深处的 ,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在地壳的薄弱地带处,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火山构造:火山口:
火山锥:上部坡度 ,下部坡度
课堂探究
探究一: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所以一定发育为山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一定发育为谷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探究二: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这两种形态有何区别?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背斜和向斜?
探究三:
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说说我们学习地质构造有何实际意义。
训练反馈
1、读图回答
(1)、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甲、乙两处的地貌类型分别是 、 。
(2)、甲处地貌类型的成因是 ,
乙处地貌类型的成因是 。
(3)、甲、乙两处地下适合建隧道的是 ,具有良好储水构造的是 ,有良好储油气构造的是 。
2、(广东高考)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4~5题。
3、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
4、下列地形与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
C.华山 D.富士山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