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了解锦屏县林下有机多花黄精种植技术的秘诀!块茎中药材空气湿度

快来了解锦屏县林下有机多花黄精种植技术的秘诀!

文才力等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黄精既能治疗多种疾病,又是四季皆宜的保健食品,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当年生长的黄精根茎在适合的生长环境中,可以在土壤保存数年而不腐烂。黄精不与稻谷争水田,不与蔬菜争旱地,大力发展黄精产业,可源源不断提供保健“粮食”,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目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林下中药材资源丰富,全县 15 个乡镇均有野生多花黄精分布,多花黄精作为药用品种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中。在《锦屏县“十四五”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中,多花黄精被列入锦屏县重点发展品种。锦屏县林地面积 11.87 万 hm2,耕地少,林地多,“八山一水一分田”是锦屏县的真实写照,山坡林地多,且坡度大的林地占比较大,难以开展机械化耕作。锦屏县出产多花黄精品质较好,县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利用林下没有污染的土壤环境进行有机多花黄精种苗繁育,种植有机多花黄精,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收益。与块茎种苗相比,种子苗繁殖系数高,一根成熟的茎秆平均能收获 100 粒种子,且可每年采收,繁殖系数理论上为 100 倍;而一根成熟茎秆只能提供约 5 个 1 ~ 2 年生的芽头用于种植,繁殖系数理论上为 5 倍。种子苗抗逆性强于根茎苗,同等规格的种子苗块茎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根茎分株苗。在林下进行种子苗繁殖,种苗完全适应林下野外的生长环境,可移栽的种苗就近就地供应周边林下黄精种植基地,可大大提高移栽的成活率。进行林下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技术研究,促进育苗技术成熟,降低种苗生产成本,对推动有机多花黄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林地选择与育苗床整理

1.1 林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靠近水源,郁闭度为 0.4 ~ 0.5,通过间伐能调整光照达到相关要求的林地,要提前与当地林业部门联系,取得林木采伐许可。林地土层深厚,最好在 1.5 m 以上,表层土壤肥沃疏松,地面黑土层在 15 cm 以上,总体坡度在 30°以下。以成熟林为例,选择林木密度 40 ~ 50 株 /667 m2的林地,林下杂草灌木长势茂盛。尽量选择坡向为东、西、北向的林坡地,地势相对平缓的山脚、山冲、山腰,这些地方的土壤相对山的其他地方要湿润些。

1.2 育苗床整理

在播种前 30 d,完成苗圃整地,砍除林下杂草及灌木,翻耕深度 15 ~ 20 cm,尽量不乱土层,开沟分厢,并施入基肥。将土壤表层的草根、树根捡出。每667 m2地施入 2 000 kg 商品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作基肥,肥土混合均匀。苗床宽度 0.8 m,遇到地势限制,可适当调整苗床宽度。苗床间沟深 20 ~ 25 cm,沟宽30 cm,整理好的苗床表面土层要细碎平整。在垂直于厢边长方向,按 25 cm 的行距在苗床开一条深约 5 cm的浅沟,开沟泥土均匀摆放在沟旁,留作盖种用,待播。在播种之前,将附近割除杂草铺盖在上面,抑制杂草生长,保持床土湿润。

1.3 环境改良

通常情况下,林地的选择受到限制,光照、土壤、坡度都适合的地区不多。因此,要尽量做到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发挥林地优势,适当改良以弥补不足,如表层黑土层不足,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光照过强的地方,可适当保留一些高大的杂草、灌木进行遮阴;光照不足的地方,可以砍去部分树枝;坡度大的地方,可将育苗床整理成水平梯土状,减少水土流失。

2 留种株

锦屏县本土多花黄精可根据茎秆颜色分为青色和紫斑 2 种。青色茎秆的多花黄精茎叶萌发时间和倒苗时间早于紫斑茎秆的多花黄精,加工前块茎略带甜味,而紫斑茎秆的多花黄精加工前块茎略麻舌。

根据种植地实际情况,选择茎秆粗,植株高大,叶面宽大,萌发能力强,地下根茎生长相对较快,抗病性强,无严重病虫害的多花黄精作为留种株,从种源上培育优质高产的道地多花黄精种苗。

3 果实采收

提前倒伏的黄精,其果实多为嫩绿色,果实发酵后进行种子清洗,大量未成熟的种子漂浮在水上,这些种子播种后基本不能出苗,而另外一部分沉于水底的种子尽管可以顺利出苗,但种苗活力差,壮苗少且种子出苗率低。

因此,应于 8 月底至 9 月初,采收外形饱满,成熟度高的墨绿色果实或近墨绿色果实,这些果实中的种子出苗率高,壮苗率较高。一般露地栽培的多花黄精比林下种植的提前 15 ~ 30 d 成熟,如果黄精果实成熟后期干旱少雨,可以提前采收。

4 果实处理

4.1 果实发酵

人工采收的果实需要进行发酵处理,以方便种子剥离。用清水浸泡果实 1 ~ 2 h 后,堆沤发酵处理,果实堆放厚度为 40 cm 以下,放置在水泥地、桶、袋等地方,果实发酵时要注意防止老鼠取食。发酵时间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度高,发酵快。果皮软化后取出种子,取种子时注意不要损伤种子。

4.2 注意事项

在对黄精果实进行发酵时应注意,如果有刺鼻的酒味,说明已经进入酒精发酵的阶段,要立即采取措施,清洗果实,降低果实堆沤的厚度至 10 cm 以下。去除果肉并用清水清洗后的黄精种子,摊开晾干表面水分,需要立即播种;不能马上播种的,先将种子放冰箱冷藏,并尽快播种。

5 播种

5.1 直接播种

果实取种后,不经储藏,直接播种到苗床开好的浅沟里,株距为 1.5 ~ 2.0 cm,行距 25 cm,盖上 3 ~4 cm 细土,但不能长时间覆盖 5 cm 以上土层,过厚的土层会使黄精生长极其缓慢甚至腐烂;盖好盖种土后,再盖 5 ~ 6 cm 厚的干草或锯末。经 1 个冬天后,在第 2 年春季出苗,出苗率为 6% 左右,经过 2 个冬天后,在第 3 年春季出苗,出苗率超过 90%。在自然条件下落果的黄精果实,在有30 d以上寒冷及冷湿环境中,当年 12 月至翌年 2 月,果肉自然腐烂,种子自然脱落,小部分种子第 2 年出苗,大部分种子第 3 年出苗。

5.2 浇水后播种

一般情况下,林下土壤常年湿润。如遇天气干旱年份,需引水将育苗床浇透后播种,播种后还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在干旱年份,如果育苗床床土不能保持湿润,又无法引水灌溉,需要另外选择地块进行播种。

6 管理

6.1 播种当年至播种后第 2 年

黄精种子播种后,经过一个冬天,在第 2 年春天只有极少数出苗,大部分黄精种子萌发形成一个幼小的黄精根茎,也叫初生根茎,初生根茎只长根,形成一个顶芽,但顶芽当年不继续生长。这段时间要保持苗圃地的土壤湿润,雨季不能积水,通风透气良好,经过暴雨天气之后,要检查土壤中的种子情况,发现种子裸露在地面上,要立即覆盖肥土(肥土按腐熟有机肥∶表层土质量为 1 ∶ 5 混合均匀,下同),覆盖厚度 2 ~ 3 cm。若裸露种子未及时覆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处于土壤表面的种子可能会失水死亡,降低来年种子的出苗率。10 月以后,气温逐渐转凉,降雨逐渐转少,此时再次检查黄精种子盖土情况,发现有裸露在外的黄精种子,要及时覆土。黄精种苗耐寒但不耐干旱,入冬前为裸露的种子再次覆盖肥土,就是为了防止幼嫩的根系处于干旱状态,引起部分幼根死亡甚至整株失水死亡。多花黄精出苗的第 1 年,黄精苗只长一片叶子,植株较为矮小,黄精苗床的杂草可以适当保留,保持苗床的水土,在雨季,避免苗床床土被雨水冲刷,在干旱的季节保持长久湿润。但要注意及时割除杂草,因为杂草过于茂密时,地面湿度过大,地面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黄精病害,造成黄精根茎腐烂。

6.2 播种后第 3 年

经过 2 个冬季,在第 3 年春季,黄精种子大量出苗,出苗率可达 90%,出苗最早的在 3 月初,4—5 月大量出苗,至 6 月底,出苗基本结束。在出苗前,即 2 月底前,要进行 1 次全面除草,所除的杂草及原覆盖在苗床上面的枯草,要全部清除。这段时间需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诱导,黄精才能正常出苗。在出苗后如果杂草直接长时间覆盖在黄精苗上,会引起黄精叶片萎黄,腐烂,地下小根茎死亡。在 7 月底以前,苗丛的杂草要及时除去,可用宽度为 5 ~ 6 cm 的小锄头,在晴天浅锄行间杂草,提高除草的效率。杂草植株过大时,可用镰刀割除杂草的地上部分,保留杂草的根部,避免过多的黄精幼苗在拔草时被带出土壤。大暑季节过后,气温升高,将全面进入高温干旱季节,苗床的杂草要适当保留,利用杂草对地面进行遮阴,减少苗床的水分蒸发,有利于保持苗床土壤湿润。10 月后,黄精幼苗地上部分逐渐倒苗,在黄精基本倒苗后,贴近地面,割除全部地上杂草,使苗床表土全部露出,找出露出地面的黄精根茎后覆盖肥土过冬。

6.3 播种后第 4 年

进入第 4 年春季,黄精苗绝大多数长成有多片叶子的植株,地下根茎进一步生长,大部分根都在 10 cm以上。此时的黄精苗,对环境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3 月以前,进行 1 次全面除草,清除黄精小苗旁边及行间的杂草。在 7 月前,尽量拔除黄精苗床的杂草,将苗床的光照、水分尽可能供给黄精苗的生长。8 月以后,没有水源灌溉的要适当留一些杂草,以保持土壤的湿润。10 月以后,黄精倒苗,割除黄精苗床的杂草,在黄精苗床上铺一层厚度 3 ~ 4 cm 的肥土,促进黄精苗来年生长。

7 病虫害防治

7.1 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蛴螬,一般在每年的 4—5 月发生,其幼虫咬断幼苗造成缺苗。

在苗床整地时,利用锦屏县资源丰富的油茶枯来灭杀地下害虫。用没有霉变的油茶枯 15 ~ 20 kg/667 m2,新鲜油茶枯量可适当少一些,磨粉后加水沤浸 7 d,与有机肥混合做基肥,加草木灰 50 kg/667 m2,拌匀后施用。可留一些杂草,吸引害虫采食杂草,减少对黄精幼苗的危害。

7.2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白绢病,高温多湿季节在土壤贫瘠地块易发。发生后,要将病株挖出,用草木灰撒施病株周围的土壤。育苗床应施用足够量的有机肥改良土壤,使生物种类丰富,对白绢病发生起到抑制作用。还可将育苗床做窄一些,有利于在雨季排水,减轻病害发生。

8 种子苗移栽

8.1 种子苗移栽试验情况

第 2 年,在初生根茎形成后,在冬春季进行移栽;第 3 年,移栽黄精幼苗;通过对移栽苗的对比,移栽苗长势普遍弱于没有移栽的,主要是因为黄精初生根茎、幼苗的根系较弱小,移栽后会损伤部分根茎,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从移栽环境来看,即使气温适合,土壤缺水也会造成部分根系死亡。林下黄精苗床与非林地设施育苗床相比,基本上没有灌溉设施,也没有精耕细作的肥沃土壤。通过扩大黄精苗的行距,使水肥相对集中供应在一个小行里,创造出适宜黄精幼苗生长的环境。

8.2 种子苗规格

黄精苗移栽至山上,需使用大规格苗,以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一般使用有 5 片以上真叶的苗,在黄精休眠季节,在土壤湿润的时候进行移栽,成活率较高。

9 种子苗自然繁育

9.1 自然繁育特性

野生多花黄精,有部分种子成熟后自然脱落,在适合的条件下,这些种子萌发生长,又成为新的种苗。利用黄精这一特性,对种植方式稍加改进,也可在不需要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持续获得更多的黄精种苗。

9.2 繁育种植地块选择

选择郁闭度 0.4 ~ 0.5,土层深厚,地上植被茂密的林下、林缘作为黄精种苗自然繁育地块,以落叶阔叶林为好,其次是松、杉等人工林。在实践中,发现木姜子根系范围内的多花黄精苗生长受到抑制,尚不清楚其中原因,因此选择地块时要避免木姜子林地;楠竹的地下根茎发展快,楠竹根茎对黄精生长影响大,人工难处理,不建议选用;对习惯用除草剂除草的油茶林、经果林,也要避免使用。

9.3 种植方式

采用宽行距、窄株距的方式,在 10 月至翌年 2 月视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栽植。清理杂草、灌木后,沿山等高线自上而下开挖小梯带,坡度小的林坡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梯带里留人行走的作业道。坡度大的梯带开挖窄些,甚至不开挖梯带,坡度小的梯带开挖宽些。梯带开挖好后,施用腐熟有机肥,有机肥的施用量视搬运成本而定,人工搬运远的,可减少有机肥的施用量甚至不施用。施肥后,肥土混合均匀,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15 d 后即可进行种茎种植,在施肥量大且天气持续干旱的情况下,需要延长时间,避免有机肥后发酵引起烧根。按斜坡距离,行距1.0 ~ 1.8 m。坡度大,斜坡行距要大一些;坡度小,行距要小一些;有条件施有机肥的,行距小一些;没有条件施有机肥的,行距要大一些。株距 0.2 m,挖穴种植,选用 5 片叶以上的多花黄精种茎种植,种植深度 13 cm 左右。

9.4 日常管理

按照“人种天养,不以草为敌,效法自然”的中药材生产理念,生产高品质的黄精,在黄精生长的 3—10 月,注意控制黄精栽培带附近的杂草、灌木,使黄精周围的杂草低于黄精植株的高度。一般种植后 3 年,黄精开始结籽,籽粒掉落后可就地繁殖黄精幼苗,黄精幼苗出苗后,注意除去周围过密的杂草,并在生长季节对黄精幼苗追施商品有机肥。经过 3 年的抚育后部分达到移栽标准,即可选大留小,逐步移栽黄精苗。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生长拥挤的留种黄精挖除出售或另外移栽用于继续扩大育苗。

10 小结

有机多花黄精林下种子育苗,选用本地优良品种作为繁育母株,选择没有污染的林下地块作为苗床,利用林下相对阴湿的环境,为多花黄精苗提供适宜生长条件,不施用化肥、农药,全育苗过程符合有机食品的要求,可为广大有机多花黄精种植户提供可靠的种苗。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专家视角】土地荒漠化及其恢复过程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生态系统针对未来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研究,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实行室内微缩实验与野外控制实验相结合并长期监测, 整合地上地下生态系统开展荒漠化对土壤动物的多因素分析研究; 2)开展生态退化和恢复措施对土壤动物多维功能性状的影响研究, 重点关注群落内性状变化对荒漠化的响应机理, 从而为极端干旱环境中土壤动物适应性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fup4424;.2;2481jpe6npgo{ftz=4;37587xjvor
1.环境微生物专栏|近期重要期刊最值得看的研究进展盘点(20210512干旱低碳环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而低温高碳环境下微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比值最低。之后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土地利用集约化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壤碳含量的降低可能导致微生物多样性-生物量比值的显著变化,并可能对大部分的土壤功能产生潜在的影响。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22>651euovnsv/382;A940jznn
2.笔记(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第二版))书评竺可桢: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基本都起源于干旱的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黄河流域的周、秦、汉、唐,正是干旱大河流域周边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干旱环境,成功地阻隔了其他民族的人侵并保全了文明。(二)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走向长江流域夏、商、周三代中国进入国家阶段,这一时期国家的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7=82B>1
3.中国膨胀土(二)膨胀土具有显著的胀缩性,其体积随水分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特性使得膨胀土在降雨或干旱等气候条件变化时,易发生严重的土壤侵蚀。此外,膨胀土的透水性较差,使得水分在土壤中难以渗透,导致地表径流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同时,膨胀土的化学性质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等。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1;86915>55986a3734A6729=/uqyon
4.第八届农业生态前沿青年论坛(第二轮通知)论坛将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举行,论坛围绕“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设三个主题:“农田生态过程与流域环境治理”、“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复合”、“生态过程与服务功能提升”。 聚焦农业生态领域三个主题研究的前沿态势、新思路以及新技术和方法。 jvzquC41yy}/k|f0ecy/ew4v|im04975325u49753274a?>242>40qyon
5.北京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及大气环境研究3陶晓;姚晓洁;杨春;戴允泽;徐小牛;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4王献溥;于顺利;城市绿地类型的划分及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年04期 5粟志峰,刘艳,彭倩芳不同绿地类型在城市中的滞尘作用研究[J];干旱环境监测;2002年03期 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248.495929=44>3jvo
6.油料作物抗旱技术研究.docx《油料作物抗旱技术研究》是一篇关于油料作物在干旱环境下的生长和抗旱性能的研究文章。其中,旱情监测与预警技术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对旱情监测与预警技术进行简要介绍。旱情监测与预警技术是指通过对油料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收集土壤湿度、气温、风速等关键参数,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旱情进行分析预测,为农业生 jvzquC41yy}/vjtfqey/exr1r/735B:582830qyon
7.国重室张超研究员在土壤微生物功能对气候响应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同时,在干旱环境中,微生物网络复杂性显著降低(例如,节点和边的数量减少,连接度、平均度、聚类系数和集中度均出现明显降低。在不同的干旱环境中,土壤微生物功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更为干旱的环境中(>0.6干旱水平),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木质素和果胶降解相关的基因以及与反硝化相关的基因(例如,nosZ、nosZ-jvzq<84umn4ju€h0ecy/ew4m{l€04976255u49762573a?65:4?/j}rn
8.2020ASLA住宅设计类荣誉奖:垂直绿洲:干旱气候下的绿色可持续此外,每个公寓单元都拥有自己专属的绿色屋顶露台,为居住者创造了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 挑战 Optima项目是首个在真正干旱的环境中使用“大面积”浅层绿色屋顶系统的项目。场地中5英寸(12.7厘米)深的可用土壤层为设计团队带来了许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重大挑战。虽然这种屋顶系统曾应jvzquC41yy}/ixtqqf4dp872423buuf/tgyjfnsvkcr.fnxkip3byjwf/ql.jxsqt/|ft}necn3pc|nu/xksfjsv/u{tvjnpcdomk}~/kp3bp6ftkf3dnrrcvg3gnxtt/cytqlncvgy.kwh0jvs
9.科研|南开大学: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和代谢特征对图5 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细菌类群、土壤特性(包括生物可利用HMs和理化性质)和土壤代谢物的共现分析。 节点大小与连接到节点的边数有关,边宽与相关性的绝对值有关。 结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多种HMs干扰非根际和根际微环境的机制。本研究结果证实,柽柳的生长通过吸收和稳定根际土壤中的HMs来减弱其生态毒性,尤其是Cu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32B791euovnsv/3:53@<;0jznn
10.农田土壤环境范文一方面可能是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农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不同环境条件土壤理化特性、气候条件等、不同的生产栽培技术施肥、灌溉等等,相互作用相互叠加造成两者相关性较差;另一方面在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分析过程中质量监控措施不得力,造成监测结果偏差,影响正确结论。 3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对策与建议 农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6658/j}rn
11.未培养环境微生物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共培养作为一种新型培养法,考虑了真实自然环境下微生物互作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对于互生或共生关系的微生物针对性较强。但由于当前对微生物间的互作机制及其对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有限,所以成功筛选出的难培养微生物种类并不多,需要进一步加大微生物互作与生长之间关系的研究。 jvzq<84lqwxocux0ko4be7hp1jznn8|uyzzcew44247078yd43663@;7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