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提出“新航母”概念,科幻感与问题并存,新航母依然遥远舰载机甲板

据环球网援引俄塔斯社消息,近日俄罗斯国际军事论坛“陆军-2022”在莫斯科开幕,来自俄罗斯国内外1500多家军工企业参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陆军-2022”展会上,俄罗斯海军舰艇设计局展示了数个新型航空母舰或两栖攻击舰模型。

华而不实的三体“航母”

首先是俄罗斯海军造船与装备研究所展台上一艘名为“科克特贝尔号”的“航空母舰”,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该舰采用了独特的三体船结构设计。根据其概念设计者彼得·特尼舍夫介绍,该研究所正在论证海军新型运输平台,如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和基于现代三体船概念的通用登陆舰。

特尼舍夫认为,每个船体的所有侧面都是三角形,确保了高强度和可建造性。通过将三个船体对接成一个,船体机构获得了超稳定性,使短程船舶也能达到远洋船舶的级别,即使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该舰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甲板上可增设弹射器和独立起降跑道,以部署战斗机。

此外,根据特尼舍夫的评估,由于外船体的三角形结构,整个船体抗鱼雷打击能力较强。鉴于所提出的架构的新颖性,下一步研究所将展开验证计算和数字建模测试。

那么,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这艘船是有多么华而不实。

首先,三体船结构在高速行驶下的抗阻力能力和适航性的确要强于单体船和双体船,而且甲板空间比同吨级单体船高出50%,可以布置更复杂的电子系统、舰载机等。此外,三体船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船体细长,对螺旋桨水流干扰影响较小,螺旋桨噪声较低,排气管道布置在主船体与外船体之间,废气可被引到三个船体之间抽出,从而减低红外辐射信号。

三体船设计通常用于数千吨的军舰上,但难以用于上万吨的航母上。对于航母而言,航速、灵活性等不是首要指标,航母强调的是机库容量。机库是航母最重要的舱室之一,用于安全收纳以及维护舰载机。

而三体船的结构让它拥有了较大的甲板空间,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船体结构,管道、线路等系统已经将内部空间占满,舰载机又如何能被收纳到机库里呢?

其次,俄罗斯这艘“科克特贝尔号”另一个明显特点是采用了三舰岛设计。舰岛是航母的核心之一,指挥中心、航空管制室、烟囱、雷达和通信天线等都集中于舰岛,但是受燃气轮机两座烟囱的影响,常规动力的航母舰岛占据甲板空间较大,所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将两座烟囱分别设计在两个舰岛中,不仅占据的总空间比单舰岛要小,而且缩短了排气管道长度,提高燃气轮机的功率。

但“科克特贝尔号”的第三座舰岛看不出任何作用,而且传统的航母将舰岛部署在右舷,“科克特贝尔”号居然将双舰岛部署在左舷,早期的螺旋桨飞机在低速飞行时会向左偏航,故而飞行员降落受阻时总是倾向于向左飞,再重新降落。二战时日本的“飞龙号”和“赤城号”航母将舰岛设计在左舷,结果飞行员在降落时频繁撞上舰岛,所以现代航母的舰岛通常设计在右舷,“科克特贝尔”号这一设计确实令人费解。

最后,在“科克特贝尔号”模型上没有看到航母应有的斜角甲板。斜角甲板位于左舷,与直通甲板呈一定角度布置,专门用于舰载机降落,以提高舰载机出勤效率和安全性。而两栖攻击舰或某些特殊的航母搭载的是直升机或垂直起降战斗机,所以未设计斜角甲板。所以除非俄罗斯设计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或直接搭载直升机,否则“科克特贝尔号”没有适合的舰载机。

科幻感十足的“瓦兰号”

在本次展会上涅夫斯科耶设计局展示了另一款概念模型:“瓦兰号”两栖攻击舰,不过俄罗斯将其归类为通用登陆舰(UDC)。

根据涅夫斯科耶设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瓦兰号”长250米,甲板宽度65米,排水量4.5万吨,由燃气轮机驱动,航速约26节,采用电磁弹射器,可搭载24架米格-29K战斗机和6架直升机,或20多架无人机。由于没有垂直起降舰载机,“瓦兰号”设计了斜角甲板。

同时涅夫斯科耶设计局还展示了一个以“瓦兰号”为核心的通用平台,可以看到“瓦兰号”实际上是一艘轻型航母,配套舰船包括两栖攻击舰、登陆舰和医疗运输船等。

不过“瓦兰号”的实用性依然堪忧。其舰岛前置于甲板右舷,虽然可以获得更大的下部视野,但前甲板几乎无法停放舰载机,这种设计与法国的“戴高乐号”极其相似。

然而和“戴高乐号”一样,“瓦兰号”两条弹射器深入甲板跑道,相互干扰,舰载机起降作业时会造成严重冲突:要么舰载机起飞时,其他舰载机无法降落,要么舰载机只能降落,无法起飞,目前世界上四万吨左右的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起降时都受到这个问题影响。

只存在于模型上的现代航母

当然,俄罗斯军工设计局也展示了传统设计的航母,比如“库兹涅佐夫号”的升级版2300E型“风暴号”,排水量在9万到10万吨左右,长330米,甲板宽40米,最大航速30节,常规动力系统,双电磁弹射器,可搭载80到90架舰载机。

以及11430E型“海牛号”,由涅夫斯基设计局根据“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发展而来,排水量8到9万吨,航速30节,双电磁弹射器,可搭载60架舰载机。

有趣的是,自2015年起这两艘航母模型都会在历届俄罗斯国防展会上出现,俄罗斯设计局也承认这两航母专门为有需求的外国客户建造。

THE END
0.装备|福特级航母飞行甲板设计分析但是福特级航母上的两部导流板后移,与弹射器末端保持18米的间距,比尼米兹级航母的14和16米间距更大,利于保护未来可能采用的更长更大的飞机。同时福特级航母将左舷弹射器向后移动,降落道的位置向左移动,使降落道完全避开左侧导流板。斜角甲板上的两部导流板与弹射器的距离也同样拉大。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388741:63;B=63a716>94;3640|mvon
1.尼伯龙根工厂的二战杂记簿——关于日本海军的若干小考证航空母舰大凤号(たいほう)是日本海军的一艘重装甲航空母舰,其飞行甲板中段是有95mm装甲保护(75毫米装甲之下还有20毫米厚的特种钢板)。因为大凤服役时间非常短,留下的图片资料很少,很多考证资料是缺失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凤号的甲板被还原为纯钢铁的样子,和舰体一样的颜色(这个也有说法是橡胶的颜色)。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537723
2.国外典型航母目标特性探析图4为“尼米兹”级航母主要外形尺寸图,“尼米兹”级航母总长332.9 m,斜角甲板长237.7 m,飞行甲板宽76.8 m,飞行甲板面积约为20 000 m2;从基线至桅杆总高76 m,飞行甲板至基线高30.63 m,至水线高19.11 m,推测水线位置在第3甲板和第4甲板间;水线宽40.8 m;机库长约200 m,约占舰长的2/3,宽约为32.92 m,约占jvzquC41jvsm0{mj|0tfv8oemzpti€4jvor07@:270nuo
3.韩国航母方案引关注现代重工宣称,这一设计可使战斗机与直升机同时进行起降作业,但实际上这将增加航空作业的指挥调度难度,存在飞行安全隐患。另外,尽管该航母方案中设有斜角甲板,但由于配套的弹射器和拦阻索等设备未取得美国授权,因此采用目前的直通甲板设计。 总体来看,大宇造船的航母方案更成熟,建造难度小,缺点是设计亮点不足。现代重工jvzquC41o0zbkqfkpgz/exr1pg}t1vnnkvgs{8qduo532;6/28334877457637mvon
4.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是美国的飞行甲板尼米兹级的飞行甲板与后期型小鹰级航空母舰肯尼迪号(USS J.F.Kennedy CV-67)相同。斜角飞行甲板长238m,斜角甲板与舰体中心线夹角9.5度 ,比先前几型美国航空母舰稍低,理论上能让舰首进行起飞作业的同时,由斜角甲板区进行降落回收(不过并不实用);全舰配置四具C-13-1蒸汽弹射器 以及由四组拦阻索构成的MKjvzquC41yy}/z~jzkng/exr1dcolgƒmkujo04@8922
5.从法国核心到给巴西续命:中型弹射航母的战后历程航母从这个角度来说,运用包括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等50年代最新技术成果,同时具有更大吨位的航空母舰,就成为法国海军在设计建造新一代航母时的重要考虑方向。 ▲ “阿罗芒什”号后期就有点像反潜航母了 尽管新建航母的计划已经确定,但在航母要建造多大这一点上,法国海军却有着自己的考虑。在50年代初,航母大型化已经jvzquC41okr/pn|u0uooc7hqo0io1sxuf18149227/751mte/koseƒ~om3;66>920unuou
6.逼死强迫症!福建舰斜角甲板和甲板后缘不垂直,后期可能要改斜角福建舰斜角甲板和甲板后缘不垂直,后期可能要改斜角 福建舰服役了,各种高清照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可以说一群此前从未见过的照片成群结队的被公开,在大呼过瘾之时,大V洞洞也发现福建舰降落甲板起点白线,竟然和航母甲板后缘不平行,末右端差了将近一支鞋的宽度。jvzquC41kunbtn3khgth0lto1e59qKrX7mG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