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越传统友谊的历史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人,他为中越两国的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增进了两国的友谊。他也是我国“开国将帅”中唯一的一位外籍将军,他就是洪水将军。
大家听到他的名字后,可能对他的名字有所疑问,怎么会有人叫这个名字呢?其实,洪水不是他的原名,他的原名叫武元博,“洪水”一词在越南人的心中是有凭借勇猛取得功名的寓意,所以他改名为洪水,我们纵观他的一生,确实名副其实。
洪水出生于1908年,他出生时,越南也是战乱频繁,国家成为了法国殖民地,从小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立志要赶走侵略者,报效祖国。
1923年,15岁的洪水从越南来到法国学习,在期间,他认识了越南的革命家胡志明以及中国的周恩来等人,洪水从这些人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次年年底,胡志明在广州从事革命工作,他也组织了越南有志青年前来参加,洪水也在其中,也是从这开始,洪水与胡志明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1926年,洪水进入到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他的同学有刘志丹、林彪等人,在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后,洪水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毕业后他没有回国,而是国民党的革命队伍中工作。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他看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对共产党以及正义人士的残害,他十分痛恨国民党的这种行为,于是脱离国民党,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也参加广州起义。
后来,洪水在红军队伍慢慢地成长,逐步成为了红军优秀的青年干部。洪水是一名正义,刚正不阿的人,为了维护党的正确领导,他曾两次受到打击。
1934年,红军“左”倾路线领导人借机打击洪水,理由是他在经济方面有问题,他因此被开除党籍,但是在朱德等人的保护下,洪水还在红军队伍中工作。虽然洪水受到打击,但是他依然积极地做好自己工作。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恢复了领导地位,批判了“左”倾路线的错误,对洪水的错误处分被撤销,当听到这消息时,洪水感动不已。
但是,在不久之后,他又受到一次“处分”,这是怎么回事呢?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在四川会师后,挥师北上,但是,在北上途中,张国焘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要停止北上,带队南下,当时朱德与刘伯承极力反对张国焘的这种行为,站在朱德阵营的洪水不畏张国焘,当面与张国焘吵了起来,结果张国焘非常气愤,对洪水极为不满,于是给他扣上一个“国际间谍”的罪名,把他开除党籍,张国焘甚至想把洪水秘密处决掉,幸好朱德和刘伯承力保洪水,洪水才幸免于难,他被安排到一支小队伍中工作。
后来,他在一次战斗中与部队走散,于是孤身一人北上,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革命根据地陕北,在这里找到了毛泽东等人,他的心才得以安放,后来,张国焘给他处分被撤销。当朱德与刘伯承到达延安后,看到洪水还活着,他们十分高兴。当他们相见时,朱德紧握着洪水的手说道:“小洪,你的队伍被打散后,又很久没有你的消息,我们还以为你牺牲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洪水也积极领导队伍抗日,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越南国内与法国殖民势力展开激烈斗争,越南国内需要很多军政干部,洪水等一批在中国的越南革命人士被召回越南,此时的洪水已经成长成一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官。
回到越南后,他改了名叫阮山,他也被委予重任,他担任越南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战区司令员等职务。在洪水的指挥下,沉重打击法国军队,洪水也在越军中名声大噪。
1948年,在越法战争中的洪水战功赫赫,他被越南授予了越南人民军少将。
新中国成立后,洪水再次回到中国工作,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要职,为军队建设和改革出谋划策。
洪水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也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会忘记他的。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授衔时,洪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也成为了中国和越南授衔的将军。
洪水将军是一位值得中越两国人民尊敬的人,他给两国都做出重要的贡献,也是中越友谊的“牵线者”。伟大之人,洪水将军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