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李世民病危。临终前,他召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让他们辅佐太子治听政。是月,太宗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太子即位,是为高宗。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工,诸王为都督、刺史者,并听来京奔丧。四夷之人入仕于朝及来朝贡者数百人,闻丧皆恸哭,翦发、剺面、割耳,流血洒地。八月,葬太宗于昭陵,谥文皇帝。阿史那社尔、武威郡契苾何力请杀身殉葬,未获准。被擒蛮夷君长颉利等十四人的石像被列在北司马门内。同年慕容智出生。
周朝 荒帷中来自印度的装饰大象图
唐朝永徽元年(650年)05月,吐蕃赞普弃宗弄赞(文成公主夫)卒,其嫡子早死,立其孙为赞普,赞普幼弱,政事皆决于国相禄东赞,禄东赞性明达严正,行兵有法,吐蕃所以强大,威服氐羌,皆出其谋。
唐朝永徽二年(651年)春,高宗派通事舍人桥宝明前去抚慰。贺鲁的长子至运曾来到唐都宿卫,不久便返回,唐朝拜他为右骁卫中郎将。至运劝说父亲率众向西攻乙毗射匮可汗,兼并射匮的部众,在双河和千泉建立牙帐,自称沙钵罗可汗。
周朝 慕容智墓葬
唐朝永徽三年(652年)六月,唐高宗派崔敦礼率并、汾等地唐军赴茂州,收薛延陀余众渡过黄河,设祁连州以安置薛延陀,置祁连州安置吐谷浑众。
唐朝永徽四年(653年),郑仁泰授银青光禄大夫、灵盐二州都督,驻守西部边疆。显庆二年,郑仁泰入为右武卫大将军。带领薛仁贵讨平铁勒九部,抵御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授凉州都督,接应吐谷浑慕容诺曷钵,防备吐蕃。
周朝 凉州神鸟县大可汗陵
唐朝永徽五年(654年)4月,高宗幸麟游之万年宫,初三夜,大雨,山洪暴发,冲玄武门,宿卫士皆走散,右领军郎将薛仁贵曰:“安有宿卫之士,天子有急而敢畏死乎!”乃登门桄大呼以警宫内,高宗乘黑起床立即攀登高处,俄而水入寝殿,水溺卫士及麟游县民,死者三千余人。
唐朝永徽六年(655)9月,唐高宗几次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于志宁等人,同他们商量废后的事。最后,高宗询问李勣,李勣不置可否,只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遂决定废掉王皇后。十月,高宗不顾大臣长孙无忌等的强烈反对,废掉皇后王氏和淑妃萧氏。
周朝 慕容智墓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5月,高宗派程知节出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显庆元年(六五六)八月,程知节大破西突厥歌逻禄、处月、突骑施、处木昆等部,杀敌三万多人。12月,前军苏定方又大败鼠尼施部,获马匹及武器不可胜数。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功,矫诏收兵,未乘胜追击。王文度被除名,程知节减死免官。
唐朝显庆二年(657年)闰正月,高宗命苏定方率唐兵及回纥兵从北道出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命太宗时率众归附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弥射与阿史那步真二人从南道率旧众出击。苏定方先破处木昆部,俘获一万多帐。继至曳至河西,同沙钵罗率领的十万大军交战,大败沙钵罗,斩杀、俘获几万人。
周朝 慕容智墓
唐朝显庆二年(657年)冬,苏定方率唐军击败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沙钵罗至石国,被其国人执送唐将萧嗣业,后又送至长安。高宗赦免其死,将其部落分为六都督府,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西至波斯,皆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第二年,贺鲁卒,将其葬于颉利墓侧。
唐朝显庆三年(658年),置兴昔州、兴昔都督府,隶于凉州中都督府,兴昔都督府是为凉州境内突厥人所置的羁縻府州,兴昔的名号与兴昔亡可汗有关,西突厥汗国亡后,唐朝于其地设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统辖咄陆五部,而后内附武威郡。
周朝 五个大都督府
唐朝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洛阳人李奉节报告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结为朋党。许敬宗趁机诬告长孙无忌等谋反。高宗下诏削去长孙无忌的太尉及封邑,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许敬宗又奏褚遂良、柳奭、韩瑗、于志宁与长孙无忌同谋,下诏追削褚遂良的官爵,柳奭、韩瑷被除名,于志宁免官。
周朝 吐谷浑陵区殉葬坑
唐朝显庆四年(659年)七月,因废立皇后事,武后非常痛恨长孙无忌,对于志宁在这一问题上的中立态度,武后也不高兴,便命令许敬宗寻机诬陷二人。高宗命李勣、许敬宗等审查长孙无忌谋反之事,许敬宗派人到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缢。高宗下诏将柳奭、韩瑷斩首。被株连的人极多。至此,功臣多得罪,朝政归于武后。
唐朝显庆五年(660年)正月,高宗和武后幸并州(今山西文水人)。四月,武后在朝堂宴请亲戚故旧。在内殿招待妇女,宴后分别进行赏赐。高宗下诏,并州八十以上的妇人都版授为郡君。
吐谷浑故地
唐朝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唐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左骁卫将军刘伯英,蒲州刺史程名振分道击高丽。十月,武威郡契苾何力在鸭绿水败高丽,杀敌三万多人。正赶上高宗下诏班师,契苾何力返回。龙朔二年(662年)二月,庞孝泰在蛇水与高丽激战,庞孝泰兵败战死。苏定方久围平壤城而又攻不下,便解围而还。
唐朝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唐政府以吐火罗、厌哒、罽宾、波斯、诃达罗支、解苏、骨咄施、帆延、石汗那、护时犍、怛没、乌拉喝、多勒建、俱蜜、护蜜多、久越得犍等十六国地设置八个都督府、七十六州。龙朔元年时,波斯王卑路斯派使者到唐求援,说明其国经常被大食侵扰,请唐朝发兵求援。恰好当时高宗派王名远到西域,便在波斯设置都护府,任命波斯王卑路斯为都督。
祁连山凉州段
唐朝龙朔二年(662年)三月,思结、多滥葛等铁勒部皆降唐。郑仁泰纵兵大掠之。铁勒各部帅又都远逃,将军杨志追击,被虏打败。郑仁泰为夺取敌军的辎重,度过大漠,到仙萼河(今外蒙古色楞格河),粮食吃尽才回军。又遇大风雪,战士死亡十之八九。高宗怒以仁泰、仁贵等诛杀已降,不计资粮,虽有所得,不补所失,诏以功赎罪不予奖赏。诏另以契苾何力为铁勒道安抚使,前往铁勒九姓部落,赦兵将罪,罪在酋长,众皆大喜,铁勒各部便将叶护、设、特勒等二百多人抓起,送给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将他们斩杀。铁勒九姓遂定。
唐朝龙朔三年(663年),吐蕃占吐谷浑之地,遣使言吐谷浑之罪,唐高宗遣使降玺书斥之,665年,正月,吐蕃又遣使入朝,请与吐谷浑复修和好,并请在河源赤水(今青海扎陵湖以西)放牧畜群。赤水本吐谷浑之地,吐蕃之请,表面为和亲,实则要求唐朝承认其对吐谷浑的兼并,因此,高宗不允吐蕃之请。
祁连山武威市天祝段
唐朝麟德元年(664年),高宗为之废朝数日。前后五下敕书经营丧事。敛以金棺银椁。葬日,长安及各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余万人,以绘采三千匹,结成涅槃、与以载柩。是日宿于墓所者三万余人。后刘轲复为撰碑,称“自大教东流,翻译之盛未有如法师者”。
唐朝乾封元年(666年)正月,敕兖州(今山东)置紫云、仙鹤、万岁三观,及封峦、非烟、重轮三寺。又诏天下诸州置观、寺各一所,各度七人。其在位期间,约有寺院四千所,僧尼六万人。
北周李贤墓出土银壶
唐朝乾封元年(666年)五月,唐封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为青海国王。吐蕃灭吐谷浑,占领青海,领土与唐朝领土直接相连,唐朝在西域、河西、陇右的统治受到威胁,唐廷日益不安,谋以武力迫吐蕃退出所据吐谷浑之地,扶助吐谷浑复国归故里,成为唐之屏障,遂有此封,以示击吐蕃,助吐谷浑复国之决心。
唐朝乾封元年(666年),噶尔·东赞在从吐谷浑故地返回逻些城,不幸途中染疾。乾封二年(667年),噶尔·东赞病逝于吐谷浑的日布。 噶尔·东赞死后,其子赞悉若、论钦陵相继担任大相,继续把持吐蕃的政权和兵权,威望甚至超过了赞普一族。
周朝 慕容智墓出土银壶
唐朝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唐乘高丽内乱,出兵讨伐,费时二年多,终将其平定。乾封元年(666年),高丽泉盖苏文死,长子男生代为莫离支,男生与弟男建、男产争权、男生兵败,派人向唐政府请求援兵。高宗乘高丽内乱之机,六月,任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率兵前往救援,同时又命将军庞同善、薛仁贵等共同征讨高丽。
唐朝总章元年(668年),成月公主卒于长安,时唐朝无论是属灵州的安乐州或京师长安佛教均十分盛行,寺庙林立。这是成月公主出家的佛教氛围大环境的影响。吐谷浑王族早在慕利延在位时(436-452),就开始接触并信奉佛教。
唐朝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兴盛,四月,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与于阗联合攻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温宿)。时安西都护府统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个军镇,治所在龟兹,既陷,罢安西四镇。至此,唐在西域的统治开始动摇,吐谷浑、鄯善、且末之地,正式为吐蕃所据,同年唐朝大败于大非川。
唐朝咸亨元年(670年),唐朝设立凉州大都督府,凉州大都督府统管凉、甘、肃、瓜、沙、伊、西、贺兰(铁勒契苾部)、閤门(吐谷浑慕容一族)、兴昔(西突厥阿史那步真)、卢山(思结本部)、蹛林(思结别部)、金水(回纥仆骨部) 、皐兰十四州;皆吐浑、契苾、思结等部,寄在凉州界内,共有户五千四十八,口一万七千二百一十二。
周朝 慕容智墓壁龛
唐朝咸亨三年(672年),吐蕃侵扰边境,唐高宗便授雍王李贤为凉州大都督。韦待价出任凉州司马,后又改任萧州刺史,因防御有功,被征拜为右武卫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事。
唐朝咸亨三年(672年),在凉州置閤门州,今天祝县和凉州区交界,内附之吐谷浑部落入居唐朝境内后,相继散徙各州。其迁至此地者,置州以辖之,隶凉州大都督府,閤门州都督府。
唐朝咸亨四年(673年)三月,诏刘仁轨等改修国史。太宗、高宗以来,许敬宗掌修国史。敬宗记事阿曲,虚美隐恶。内史舍人封德彝曾曰:“虞世基被诛,世南(世基弟)匍匐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为世传闻,敬宗深恨之,及修史为德彝立传,盛诬德彝。
周朝 慕容智墓出土
唐朝上元元年(674年),阿拉伯军队已将原属波斯帝国的整个呼罗珊地区征服,并且越过乌浒水侵入布哈拉。而布哈拉正属大唐安西都护府管辖,这是阿拉伯人首次侵入唐帝国。
唐朝上元二年(675年),鄯善城改名石头镇,又称典合城,隶沙州所辖,公元785年至906年(唐贞元年至唐末),石头城沦为吐蕃所统治。
周朝 慕容智墓
唐上元二年(675年),在和田设毗沙都督府,置十州,后晋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国王。以于阗为毗沙都督府,于阗王为都督。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谢罪”。高宗风眩更严重,议使天后摄知国政,因中书侍郎同三品郝处俊谏而止。时天后引文学之士元万顷等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之权。诸人由宫城北门出入,不经南衙时称“北门学士”。太子弘死,时人传系天后毒死,立天后子贤为太子。
唐朝仪凤三年(678年),吐蕃再次入侵。韦待价被任命为检校凉州都督,兼知镇守兵马事,率军抵御吐蕃,但不久便被征回,进封扶阳县侯。
周朝 慕容智的黄金腰带
唐朝永淳元年(682年)七月,吐蕃论钦陵扰柘、松、翼等州,诏左骁卫郎将李孝逸、右卫郎将卫蒲山发秦、渭等州兵分道御之。十月,吐蕃又扰河源军,军使凉州都督娄师德率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胜。
唐朝垂拱四年(688年),慕容智的父亲慕容诺曷钵去世,葬于凉州大可汗陵。慕容智的长兄慕容忠继安乐州刺史,青海王、大可汗的爵位。
周朝 壁龛与墓室
唐朝永昌元年(689年),韦待价上疏朝廷,请求率军征战。武则天遂任命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统领三十六总管,征讨吐蕃,并将他的爵位进为扶阳郡公。 韦待价姐姐即韦挺长女韦氏,已经嫁唐太宗第五子齐王李祐,这李祐的母亲就是武威阴氏淑妃。
唐朝永昌元年(689年),七月,韦待价在寅识迦河(今新疆伊宁西南)与吐蕃交战,结果先胜后败。当时,副将阎温古逗留不进,又恰逢大雪,粮草供给不足,唐军死伤惨重。韦待价无奈,只得率军退回,屯兵于高昌。武则天大怒,命处斩阎温古,同时将韦待价除名为民,流放绣州。不久,韦待价便在绣州去世。
周朝 最大宝石
唐朝永昌元年(689年),八月四日,杀张光辅、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弓嗣明、陕州参军弓嗣古、流人徐敬真,九月一日,杀恒山郡王承乾之子厥,闰月十五日,杀魏玄同、夏官侍郎崔察;十月四日,杀凉州都督李光谊,李光谊祖父是阿跌延丰,李光谊与李光进同宗。
周朝天授元年(690年),十月的阿史那斛瑟罗的率众内迁。阿史那斛瑟罗为阿史那步真之子,在周朝供职的右玉钤卫将军。武则天收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陆,拜斛瑟罗为右卫大将军,改号竭忠事主可汗,分别诣凉州、北庭内属,又寄在凉州界内的兴昔州,且置有隶于凉州中都督府的。
周朝 慕容智
第一、武威市天祝县祁连镇岔山村,此地在周朝武则天时期,名叫凉州神鸟县,属凉州都督管辖。唐朝武德三年 (620年) 置,为凉州治,神鸟与姑臧同城分治,神鸟理东,姑臧理西,此时的凉州州治为两县。唐太宗贞观元年 (627年) 废,唐高宗总章元年 (668) 复置神鸟县。周朝武则天神龙元年 (705年) 复为神鸟县,此时的凉州州治也为同城两治。这是凉州城在唐周独有的。
慕容智(吉林大学复原图)
周朝 志盖
第一、其中的大周,大周是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号曰周朝;周朝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登基大典在神都洛阳隆重举行,御则天门,大赦天下,定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加尊号为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立武氏七庙于神都洛阳,建国二十三年。其本质已经与唐朝无关,武则天改国号,改年号,改都城,最终直接取代腐朽的李家,自己做上了皇帝。
周朝(武则天)
第二、其中的慕容,晋书言莫护跋是慕容氏的始祖,好冠步摇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又言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因此以“慕容”为称号,称慕容单于,本人认为慕容在通古斯语和古蒙古语中是富有漂亮的意思,其实是这一部落的美称。《三国志·鲜卑传》言,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鲜卑族在今内蒙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祖源便在此。
周朝 慕容智馆内第一层
第三、其中的府君,两汉新朝唯守相为府君,沿袭到魏晋十六国、南北朝府君者甚少,而自唐周时期碑刻中传世者甚多,无论文武百官贤愚贵贱,统称为府君,志盖中的称谓,为唐周遗风;本质上讲府君也是个雅称,在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周朝武则天时期,称呼的非常普遍,凉州在周朝武则天时期达到了自己在唐周的第一的高峰,周朝时期,凉州与洛阳、扬州,并称周朝的三大经济中心,周朝三大城市之一。
第一、其中云麾将军,南北朝时期的萧梁已有此号。云麾将军,位第十八班,最高为二十四班。在唐周时期,为武散官名,从三品上,为武官第七级,云麾将军在唐周时期属于内卫中的武官品阶,护卫京城。
周朝 墓志
第二、其中左玉钤卫,左玉钤卫是慕容智所在的卫府官署名,由左领军卫改称而来;周朝时期在中央一共设置“十六卫”,在地方设置600余府,府兵归军府领导-军府归卫领导-卫府归中央或皇帝领导,护卫京城,同时随从皇帝左右。
第三、其中十六卫,大周武则天时期中央共设十六卫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兵马,分别为:左卫、右卫、左鹰扬卫、右鹰扬卫、左金吾卫、右金吾卫、左千牛卫、左骁卫、右千牛卫、右骁卫、左监门卫、右监门卫、左豹韬卫(左威卫)、右豹韬卫(右威卫)、左玉钤卫(左领军卫)、右玉钤卫(右领军卫)。
周朝 慕容智棺内第二层
第四、其中大将军,大将军是慕容智在卫府的职位,是指卫府的长官设置;设置有上将军一人、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掌同右玉钤卫。一般情况下上将军空缺,实际由大将军统领,大将军直接向皇帝汇报。其中慕容忠是左豹韬卫大将军、慕容智是左玉钤卫大将军。
第五、守,掌管的意思。
第六、其中的员外,就是周朝员外郎,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是正司长,唐周沿袭隋制,员外郎其实还有一个职责,皇帝的近侍,慕容智应该还是武则天的随从护卫,隋唐周入侍质子宿卫皇帝身边。
第七、其中的员外置,是一种周朝的任官制度,在朝廷的定制以外所任官员,称为员外置。其中有一种特置,一切待遇同于周朝定制以内的正员(异姓王),是为员外置和朝廷的正员一样,享受朝廷的俸禄,此处为此意。
第八、其中的喜王,吐谷浑国主慕容家,王室成员一字王比二字王年长,同时地位也高,其中有宣王、燕王等,慕容诺曷钵和西平公主,有五子,二女,儿子封王,女儿公主,而且西平公主和武则天的关系慎密,所以其子女绝大多数都侍奉皇帝武则天左右。
凉州阳晖谷
王讳智,字哲,阴山人。拔勤豆可汗第三子也。原夫圆穹写象,珠昂为夷落之墟 ;方礴凝形,玉塞列藩维之固。其有守中,外沐淳和,贵诗书,践仁义,则王家之生常矣。廓青海,
青海
净湟川,率荒陬,欵缶朔,则主家之积习矣。故能爪牙上国,跨蹑边亭,控长河以为防,居盘石而作固。灵源茂绪,可略言焉 :祖丽杜吐浑可汗。父诺曷钵,尚大长公主,驸马都尉、跋勤豆可汗。王以龟组荣班,鱼轩懿戚。出总戎律,敷德化以调人 ;入奉皇猷,耿忠贞而事主。有制曰 :慕容智,鲜山贵族,昂城豪望,材略有闻,宜加戎职,可左领军将军,俄加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望重边亭,誉隆藩邦。西园清夜,敬爱忘疲,东阁芳晨,言谈莫倦,诚可长隆显秩,永奉宸居!岂谓齐桓之痾,先侵骨髓,晋景之瘵,已入膏肓。天授二年三月二日,薨于灵府之官舍,春秋卌有二,即其年九月五日迁葬于大可汗陵,礼也。上悬乌兔,下临城阙,草露朝清,松风夜发。泣岘山之泪,隋悲陇水之声,咽呜哀哉!乃为铭曰 :丹乌迅速,白兔苍茫,两楹流奠,二鉴经殃。崩城恸哭,变竹悲伤,一铭翠琰,地久天长。
武威市天祝县大可汗王陵区
王讳智【喜王名讳慕容智(649年-691年)】,字哲(字哲),阴山人(是阴山人也)。拔勤豆可汗第三子也(吐谷浑国主拔勤豆可汗慕容诺曷钵第三个子)。原夫圆穹写象(我慕容氏立于天地之间),珠昂为夷落之墟(富饶的昂城为我慕容家迁居之所) ;方礴凝形(磅礴之气凝聚),玉塞列藩维之固(西北之国国泰民安)。其有守中(慕容智为人中正),外沐淳和(外边憨厚平和),吐谷浑慕容家,贵诗书(书香门第),践仁义(仁义之家),则王家之生常矣(所以这是诺曷钵家族的传统)。廓青海(辽阔的东部青海),净湟川(干净的西部湟水河祁连山),率荒陬(率领北部荒远的角落——塔里木盆地),欵缶朔(敲打缶拿着朔),则主家之积习矣(我们家在青海和祁连山已经非常久了,是长寿国家),故能爪牙上国(所以做了周朝的大将军护大周国土),跨蹑边亭(威震安西四镇),控长河以为防(以湟水、大通河、赤水为天险),居盘石而作固(以祁连山为自己的屏障)。灵源茂绪(我们家族吐谷浑帝王的盛业),可略言焉( 可大略说一说) :祖丽杜吐浑可汗(我的祖父是丽杜吐浑可汗慕容融)。
慕容诺曷钵家族局部DNA流程图(本人绘制)
父诺曷钵(我的父亲驸马都尉、跋勤豆可汗慕容诺曷钵),尚大长公主西平公主(诺曷钵娶的李世民之女大长公主弘化公主)。王以龟组荣班(我王慕容诺曷钵是朝廷册封的官员,有印信),鱼轩懿戚(慕容诺曷钵皇亲国戚坐的是贵族鱼皮为饰车架)。出总戎律(慕容诺曷钵是很守规矩),敷德化以调人(说用自己的威德来教化别人) ;入奉皇猷(在皇帝左右侍奉),耿忠贞而事主(耿直忠诚贞洁而侍奉武则天);制曰(武则天下旨)说 :慕容智(慕容智),鲜山贵族(鲜卑山来的贵族),昂城豪望(昂城的豪门望族),材略有闻(有才略有名气),宜加戎职(所以给加十六卫卫官职),领左领军将军(先做了左领军将军),俄加云麾将军(很快就加升为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而后掌管左玉钤卫大将军)。望重边亭(威望到达安西四镇),誉隆藩邦(声誉到达外邦)。西园清夜【周朝洛阳城神都苑(西园)的清静夜晚】,敬爱忘疲(这里很美,让人忘记疲惫),东阁芳晨(东阁有美好的早晨),言谈莫倦(说起来真的多啊,都忘记疲惫了),诚可长隆显秩(长期在显赫的官位上),永奉宸居!(永远侍奉保卫武则天的居住之所神都苑)!岂谓齐桓之痾(不料得了痨病),先侵骨髓(先是侵入了骨髓),晋景之瘵(得了肺部的感染病),已入膏肓(已经变成了肺癌)。天授二年三月二日(周朝公元691年农历03月02日),薨于灵府之官舍(死于灵州府的官舍),春秋卌有二(活了42岁),即其年九月五日(公元691年农历09月05日)迁葬于(大周凉州神鸟县界)大可汗陵(武威市天祝县祁连镇三岔村大可汗陵区),礼也(是遵循礼制)。上悬乌兔(穹顶和墓壁上是三足金乌和捣药的玉兔),下临城阙(下面的墓门上边有阙楼),草露朝清(09月05日04:00~06:00的冰沟河附近的草上还有露珠),松风夜发(抬棺夜间出发刮着风松树哗哗哗)。泣岘山之泪(哭的像岘山上的泪,岘山泪,典故),隋悲陇水之声(十分凄凉悲哀),咽呜哀哉!【(很悲痛!),这里主要说了09月05日迁葬的天气情况、环境、大概时间】,乃为铭曰(然后写了墓志铭) :丹乌迅速(慕容智的死像太阳陨落),白兔苍茫(月亮失色),两楹流奠(武则天给写了两个祭奠的对联),二鉴经殃【两个铜镜(或者陶土做的盆子)放的身边】。崩城恸哭(亲戚儿女们哭的很厉害),变竹悲伤(伤心难过的人),一铭翠琰(刻成一块华丽的碑石),地久天长(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武威市天祝县冰沟河(大可汗陵区)
第一、本人考据慕容煞鬼(宣昌)墓志中写的很清楚,其太爷(曾祖)是慕容融,并非很多论文文献中所说的慕容顺,慕容顺为质子,回吐谷浑后不久就被杀,其没有子嗣,故在此纠正,在此给慕容融正名,慕容融和慕容顺应该是两兄弟,慕容融是慕容顺的哥哥。丽杜吐浑可汗慕容融才是慕容诺曷钵的父亲。
周朝 麒麟纹、凤纹锦褂
第二、本人考据在西北凉州出土的吐谷浑王陵墓志基本都是周朝武则天这一时期的,同时其文物也是高等级文物,内容详细,是填补大周武则天这一特殊时期举足轻重的文化遗产,应该定级为国宝级,而非一级文物,同时博物馆应该做一个周朝武则天和吐谷浑国的特展区。
第三、本人考据慕容融其中两个儿子是确定的慕容融、慕容顺;慕容融其中两个儿子是确定的:慕容诺曷钵+(娶西平公主)和宣王慕容氏;慕容诺曷钵五个儿子二个女儿是确定的:庶长子慕容闼(闼卢摸末)+(娶金明县主)、嫡长子慕容忠+(娶金城县主)、三子慕容智、慕容若(李靖之弟李正明之孙女李氏)、慕容万;女儿:长公主慕容氏、次女成月公主慕容氏。
周朝 慕容智馆内第三层
第四、本人考据慕容智墓葬中陪葬的应该是一个木雕车马仪仗队,慕容智位居周朝十六宿卫中的左玉钤卫(左领军卫)大将军,吐谷浑喜王、武则天的贴身宿卫、周朝西平大长公主之子、吐谷浑国主之子、慕容鲜卑的血统其地位显赫高贵,积万千宠爱和贵胄于一身,身世背景复杂,有此陪葬品也不足为奇,恰恰也应征了当时凉州在吐谷浑和唐周外交关系中显赫的地位。
周朝 墓志侧面鲜卑文
第五、本人考据关于葬制《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第一驸马都尉)传第三十八》: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磾,卧授印绶。一日,薨,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金日磾开启了武威郡(凉州系武力豪族)高官轻车介士送葬和陪葬的先河,至此前凉张轨(铜车马仪仗)、北齐段韶亦效仿之,慕容诺曷钵、慕容智亦在其列。
慕容智俯视图修补
第六、本人考据关于墓志侧面的文字,北魏始光二年(425年)春,车驾至自北伐,以其杂畜班赐将士各有差。庚申,营故东宫为万寿宫,起永安、安乐二殿,临望观,九华堂。初造新字千余,诏曰:“在昔帝轩,创制造物,乃命仓颉因鸟兽之迹以立文字。自兹以降,随时改作,故篆隶草楷,并行于世。然经历久远,传习多失其真,故令文体错谬,会义不惬,非所以示轨则于来世也。孔子曰,名不正则事不成,此之谓矣。今制定文字,世所用者,颁下远近,永为楷式。”后人认为这些字是别字,其实不然,此种字正儿八经为失传已久的鲜卑文。
凉州慕容智银碗
第七、对于鲜卑字的考据《魏书·江式传》北魏延昌三年(514年),03月表曰:“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俗学鄙习,复加虚巧,谈辩之士,又以意说,炫惑于时,难以釐改。故传曰,以众非,非行正。信哉得之于斯情矣。乃曰追来为归,巧言为辩,神虫为蚕,如斯甚众,皆不合孔氏古书,史籒大篆、许氏说文、石经三字也。凡所关古,莫不惆怅焉。嗟夫!文字者六艺之宗,王教之始,前人所以垂今,今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又曰'述而不作。’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皆言尊修旧史而不敢穿凿也……”。
鲜卑文字系统(本人观点、绘制)
第八、北魏宣武皇帝给江式的回复为:“可如所请,并就太常,冀兼教八书史也。其有所须,依请给之。名目待书成重闻。”于是江式“撰集字书,号曰古今文字,凡四十卷,大体依许氏说文为本,上篆下隶。”但此时已距“初造新字千余”90余年了。然这并不意味着汉字从此就会出现新的局面。人们长期的书写习惯必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从北魏末期的墓志中可以找到充足的证据。如刻于北魏永安元年(528年)的《元道隆墓志》,就可以看出在这篇仅有449字的铭文中,碑别字就有39个之多。类似情况十分普遍,如《吐谷浑氏墓志》、《元略墓志》中都有大量的碑鲜卑字存在。虽然北魏墓志中的碑别字十分芜杂,但经过大量对比、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正如启功先生所说:“吾于此又悟,文字孳乳,生生不息,欲求其一成不变,其势实有不能者,但使轮廓可寻,纵或点画增减,位置移易,亦不难推绎而识之”。
鲜卑文系统(本人观点、绘制)
第九、江式,是出自武威郡的古代著名的训诂学家,六世祖江琼,字孟据,橄长古文字“虫书”,“虫书”是篆书的变体,秦书八体中有“虫书”,王莽六书中有“鸟虫书”,施用于旗帜和符信。也有采用作印章文字的。西晋永嘉之乱发生后,江琼弃官投奔西北前凉的张轨,子孙因居凉州,落籍武威郡,世传家业。祖父江强,字文威,北魏平凉州,迁至北魏平城,奉献他家五世藏书经史诸子一千余卷,同时上了“古篆八体之法”,于是拜中书博士。两次造字,武威郡江氏家族是造字高手,这些所谓的别字其实就是鲜卑字,鲜卑文右很多变种,如下图,在此予以纠正。
鲜卑文系统(本人观点、绘制)
第十、本人考据唐周墓志中最为精美的有四,第一类、擦有金粉的皇后墓志,武威市出土的大周西平公主墓志(武威市博物馆);第二类、十二辰像兽首人身+天之四灵,即武威市出土的慕容曦光墓志(南京博物院);第三类、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武威市出土金城县主墓志(南京博物院);第四类、飞白书书写,尉迟敬德墓志(昭陵博物馆),总此四类,为上上品。
慕容智俯视图标记
第十一、本人考据关于大可汗陵区,为什么会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祁连镇三岔村以及冰沟河景区和凉州的青咀湾,此地本是吐谷浑旧地,吐谷浑与凉州接壤的边界,前凉时期已经有此地,隋朝的公主入藏地必从凉州进入青海,唐也不例外,慕容诺曷钵这个傀儡国主被赶出吐谷浑故地,无法回去,死后只能葬在凉州附近,他前往唐地的第一站就是凉州,更讽刺的是他被封了个安乐州都督,大有蜀汉刘禅安乐公的味道。凉州先冢,是吐谷浑慕容家亡国最后的国家寄托。
凉州先冢
第十二、本人考据关于左玉钤卫大将军,左玉钤卫大将军,周朝光宅元年 (684年) 改,周朝神龙元年 (705年)废,总共用了21年,9位。第01位、李孝逸(哥哥李孝恭凉州都督),684年,十月初六日;第02位、阿史那元庆,685年;第03位、薛绍,686年-687年;第04位、688年-692年,慕容智;第05位、698年,黑齿常之,追赠;第06位、高慈,692年,追赠;第07位,692-699年,许钦明(许钦明追赠凉州都督、凉州刺史,副将为慕容玄崱);第08位、论弓仁,699年-700年;第09位、李楷固,700年-705年。其中吐谷浑的慕容智和吐蕃的宰相论钦陵之子论弓仁最为特殊,他们的后裔都在凉州阳晖谷和洪源谷中,而慕容玄崱有可能也是慕容诺曷钵之子,目前来看中国历史上这仅有的9位左玉钤卫大将军,只有慕容智墓葬是第一个完整保存的,也开创了左玉钤卫大将军中又一个第一。
周朝 慕容智墓出土
第十三、本人考据西园,慕容智所说的西园是隋炀帝创建的禁苑,象征天之瑶池。因地处洛阳宫城之西而得名。隋朝名会通苑,即朝的东都苑。又名上林苑,唐朝武德初年改称芳华苑,周朝号为神都苑,是周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园”。
第十四、本人考据死因,也就是慕容智的死因,岂谓齐桓之痾,先侵骨髓,晋景之瘵,已入膏肓。“瘵”《说文》中释为:“瘵,病也。”但是医书中此字皆指肺结核,如宋严用和《济生方》中就有:“夫劳瘵一证,为人之大患,凡受此病者,传变不一,积年染疰,甚至灭门。”因此徐先生注解此字为肺结核病。由以上知“瘵”确指肺结核病,古已有之。从侧面我们也知道宫中也有其他人被感染,我怀疑的人是卢照邻将此病传入宫中的。
吐谷浑国凉州大可汗陵区
第十五、唐朝天授元年(690年)7月,武承嗣使周兴等罗告隋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谋反,十三日,杀之,并诛诸子支党。八月二十八日,杀南安郡王颍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宗室诸王子孙将殆尽,幼弱者配流岭南,诛其亲党数百家。
第十六、本人考据690和691年,正是武则天清算异己的重要时间点,章怀太子李贤之子义丰王光顺、嗣雍王守礼、永安王守义(疾病)、长信县主等与睿宗诸子幽闭宫中,至691年已十余年不出门庭;傅游艺诛死、岑长倩下狱死、索元礼诛死、欧阳询之子欧阳通被杀、武则天估计也想利用这传染病弄死李贤那几个儿子和异己,这纯属我的推断。
吐谷浑故地武威市天祝县冰沟河景区
第十七、本人考据尸体防腐,慕容智是691年农历03月02日,死于灵州府(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的官舍,691年农历09月05日迁葬于凉州神鸟县(武威市天祝县祁连镇三岔村大可汗陵区)界大可汗陵,共用了6个月3天,这种防腐技术在慕容家族和皇家中用的估计较为普遍,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唐朝 冯翊郡太夫人墓志铭(党氏)
第十八、2020年、2021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武威南山地区调查、勘探约400平方千米,共确认吐谷浑和吐谷浑相关的墓葬有23座,墓葬依次分布于凉州青咀湾、凉州喇嘛湾、天祝县祁连镇长岭-马场滩、天祝县祁连镇岔山村4个区域,既然党夫人死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680年~739年之间埋下的人还是比较多,在此还有注意凉州大都督府下设的閤门州都督之因素,建议扩大侦测范围,将凉州附近南营、紫山(莲花山)、西营墓葬群一并列入侦测范围,这将是中国内亚和边疆、丝绸之路考古史上的大事。
第十九、本人考据,在大周武则天这一特殊时期,在凉州神鸟县界的吐谷浑大可汗陵区和吐蕃噶尔·东赞家族的陵区应该毗邻,论弓仁虽然葬于长安,但论弓仁后裔和赞婆后裔绝大部分都归葬于凉州,这是未来考古要务必关注的。
周朝 慕容智14层衣服
第二十、本人考据,总结以下武威慕容智墓葬中在考古史上的第一,01、第一个鲜卑慕容氏直系后裔的完整的生物学尸体样本;02、第一个完整的周朝硬毛笔;03、第一个完整的周朝软毛笔;04、第一副隋唐周时期的完整贵族甲胄;05、第一副唐周时期的貂皮弓;06、第一副唐周时期的胡禄;07、第一副唐周时期的覆面;08、第一个西魏北周隋唐周时期,完整的
周朝 慕容智墓出土的两只毛笔
鲜卑慕容氏墓葬;09、第一个吐谷浑慕容氏完整的墓葬;10、第一副列戟屋模型;11、第一个完整的装有白葡萄酒的银瓶;12、第一个完整的隋唐周时期的仪仗俑群;13、第一个鲜卑文书写系统;14、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出现大可汗陵字眼的墓志铭;15、第一个在墓志中详细记载肺结核病史的人;16、第一床完整的棺椁上覆盖的来自印度或象雄之国的荒帷;17、第一副周朝武则天时期的象牙笏板;18、第一双周朝武则天时期的捻金丝步云履;19、第一蝶周朝武则天时期的纸张;20、第一对木制鎏金镇墓兽;21、关于纺织物的覆面,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第一件等。
周朝 慕容智墓镇墓兽
第二十一、唐朝龙朔二年(662年)二月,设立凉州大都督府,设立凉州大都督府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契苾何力定铁勒九姓,西突厥投降吐蕃,唐王朝需要重点经营凉州,进一步巩固其西北中心的地位,故设立凉州等五个大都督府,分别是凉州大都督府、扬州大都督府、益州大都督府、并州大都督府、荆州大都督府五大都督府;凉州大都督府也是中国第一个在西北设立的大都督府,第一任、郑仁泰;第二任、李明;第三任、章怀太子李贤(671年~674年),改名李德,封雍州牧、右卫大将军,食实封一千户,封雍王,封地武威郡。
周朝 武则天
第二十二、本人考据,唐周的十六卫卫大将军中,以慕容诺曷钵一族数量最多,共12位之多,这是中国通史中的又一个第一,也说明吐谷浑慕容家族确实是中国历史上能征善战的西北贵胄,又因为他们的先冢全部都在凉州,故也属于凉州武力豪族集团,故在此给予表述说明,后边的考古中还会有甲胄出土,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详细的12位大将军,我会在接下来的篇幅中一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