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游:潭边龙井宫《妈祖文化传奇故事》,为您演绎解说!

创始宋朝的清代古建遗迹--龙井宫,1992年列为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图为龙井宫纪念碑。

龙井宫父母殿供奉妈祖父亲积庆公、母亲积庆公夫人像

积庆公神像

积庆公夫人神像

龙井宫梳妆楼圣母殿,上挂有台湾大甲镇澜宫赠送的“海峡英灵”匾额。

龙井宫梳妆楼外观

龙井宫天上圣母殿“天上圣母”与“法主仙妃”神像,“神昭海表”匾额为清世宗皇帝御赐。

龙井宫黄公大使和杨公大使神像

龙井宫田公元帅和太保尚书神像

雍正御笔“神昭海表”匾额立于清乾隆9年仲秋吉旦

龙井宫文物于1994年参加由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组织的妈祖民俗文物赴台湾展览后授赠于龙井宫的纪念铜匾。

中央外文出版社、省文化厅、文物博物馆、莆田市、县领导及新闻记者等到龙井宫参观指导并进行采访活动。

鹿鸣桥(原名东溪桥)是仙游度尾屏山人。明代户部尚书郑纪为家乡做善事修建五座大桥的其中一座,是通往龙井宫的一座必经青石大桥。郑纪年少时常过桥去龙井宫虔诚朝拜妈祖。母子许愿郑纪日后若能上进,一定重建通往龙井宫的石桥。后郑纪得中二甲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即返乡拜谒妈祖并建五座石桥。如今保持完好的仅此鹿鸣桥一座。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油纸制成的头灯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十音八乐队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铜画戟、铜金铖、铜花槌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啸旗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钹鼓队

莆田贤良港欢迎潭边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提炉、钹鼓队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木刻起马牌,上面写有谒祖进香行程

8人组成的八班,他们手持竹筷、槐鞭、红棍、麻蛇,表示怯实解难、保佑平安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妈祖銮驾、堂扇、凉伞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妈祖銮驾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妈祖銮驾驻跸贤良港天后祖祠

龙井宫妈祖銮驾驻跸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神像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原始古朴的香火炉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火铳枪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火药罐、小灯笼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硝桶即火药担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伙食担(妈祖供品担)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打扇童子、千里眼、顺风耳

龙井宫传统进香仪仗队装火药罐、火铳炮背(铳炮)上带架上小灯笼

龙井宫现存的八班衣帽用具

龙井宫传统文物之一挂符袋,系用细珠穿结,工艺精堪。

龙井宫传统文物之一妈祖珠鞋,用极小珠粒穿绣而成。

龙井宫传统文物之一妈祖银鞋,内部布制,外用银制花板,造型美观、工艺不凡。

龙井宫圣母妈花

龙井宫天上圣母符袋

龙井宫传统文物梳妆楼筶和原古殿筶

龙井宫湄洲进香令旗与带架小灯笼

龙井宫硝角,供装火药,由枪手随身佩戴。

古演说戏台栅面的照片

1、鲤鱼朝圣:据传,潭边敬奉妈祖后,龙井中就有一群活跃可爱的黑鲤、白鲤、红鲤,它们没有吃什么食物,只吃井里的水,而都好好地生存着,没有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别的井根本养不了鲤鱼,大家都说是妈祖养的。清代浙江钱塘知县吴鸿宾回家乡,朝拜龙井宫妈祖时,题书一联:龙井有鱼皆变鲤,鳌山无树不生花。

善男信女前往龙井宫祭拜妈祖时发现,每当妈祖往湄洲进香,不论是出殿还是进殿,鲤鱼都游出水面,头都朝向妈祖,时间持续几十分钟。村人吴茂扬先生目睹过这种现象。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当时他才16岁,因龙井水与井围圈很底,伸手就能捉到游在水面的鲤鱼,鱼不惊不怕,他当时就把鲤鱼捧起来又放下,看到鱼又是去排队,头都朝向妈祖的地方,好像是集体朝拜妈祖。这种神奇的现象,看的人不止他一个人,朝拜的人都有看见,鲤鱼朝圣的故事在莆仙两县民间传说极其深远,自古至今湄洲进香都有出现,远地人都提前赶来等着观赏。

2、尚书母子:据传公元1433年宣德癸丑年八月二十六日,明代户部尚书郑纪出生在仙游度尾屏山山脚的一个宅厝里。当天夜里,中岳下街一个姓郑财主望见屏山山脚有一片火光闪闪,以为是火烧山,但却没漫延,很觉奇怪。第二天,郑纪父亲来中岳街市买东西,财主遇到郑纪父亲,问及昨夜山中之事,是不是有火烧山,郑纪父亲说没有,昨晚内人生了一个儿子,没发现有火烧山呀(原来郑纪的生父姓纪,是帮财主烧炭的佃农)。财主觉得郑纪以后一定会出士,就和郑纪父亲商量要把郑纪过继给他做儿子,他父亲就答应了。因此,郑纪就挂了两个姓,为了报答财主对他的厚爱,把郑排在前纪排在后。

郑纪幼年勤学苦练,胸怀大志,还是个孝子。母亲吴氏儒人,是大济下槐堂人,在度尾屏山回娘家时,常带郑纪一路同行,经潭边龙井宫必定进入宫内虔诚朝拜妈祖。有一次,天降大雨,溪水大涨,东溪桥矮被水淹没,溪门狭窄水急,这座古大道桥内通西苑、凤山、永春、德化等地区,外通往全国各地。外地或有急事,不知情况的人因为溪门窄,不待水退,就涉水过桥,未行几步就被急水流冲走,经常有人因此丧生。这矮桥又是通往潭边龙井宫妈祖必经之路,善男信女们一遇大雨难以通过,常常被阻。郑纪母子知悉后,心里极其难过,母子俩跪在妈祖神像前虔诚许愿:日后如能上进一定要把东溪桥重建,加高加大。

年隔不久,郑纪入京应试,路过潭边时天又降大雨,东溪桥又被水淹没,不能过桥。他只好转回龙井宫朝拜妈祖,祈求许愿:这次上京应试金榜若能提名,定要改建东溪桥。许愿不久,雨停溪水退,郑纪过了桥直奔京城。明英宗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郑纪考中二甲进士。因能吃苦耐劳,为人正直,为官无私,为国尽忠,为民尽爱,深受封建帝王重用,官至户部尚书,经历三个皇帝,是个三朝元老。

明成化十年,郑纪改建东溪桥;明成化十二年郑纪又在潭边妈祖宫前修建市尾桥。回京时皇帝问郑纪这次回家做什么事,郑纪只回答说有修建一座潭边妈祖宫前市尾桥。市尾桥虽小,但名声很大,在京城都有名声。有诗曰:“潭边妈祖神灵佑,尚书母子爱人民;市尾桥小作用大,建桥铺路传千古。”因郑纪每次回乡探亲都做了好事,以身作则,建桥铺路,建孔子学、办书院,爱民不爱钱,受到村民爱戴。特别是太平十策,受到朝廷采纳实施后,使腐败得到整肃,国家得以富强,国泰民安,人民拥护。明成化年间郑纪修建鹿鸣桥和市尾桥之后,继即重修潭边妈祖龙井宫,加以坚固,保护宋代古迹流传至今。

3、善孝神佑:潭边洋塘有个吴文岚,生于道光十九年次庚子(公元1839年)。他受父母教诲,事亲至孝,心地善良,性柔好学,学业优顶,年青时在对面水南姑院里私塾读书。一天有个村妇请求他给以代写改嫁书,回家时晚,母问其因,言与一村妇某某代写改嫁书一事,母言此妇因夫亡故,遗有老母和一对子女,家庭贫困,亲族给以供助子女生活费养到十六岁为止,这妇人,是不会改嫁的。文岚听母言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到村妇家,原来亲族停断供助子女生活费,追她无法改嫁。文岚即与其亲族商量,用亲族祖财固定妥善解决,在当时办这样事情是一件有积德的大好事。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吴文岚三十一岁,龙井宫推选董事负责湄洲进香一切事宜。某日里,村所有秀才集中妈祖神座前卜芣,结果秀才文岚被选中了。文岚回家时,高兴地对母亲说:“妈祖宫为去湄洲祖进香,村里选我为董事,可我患有肺病,行动不便,恐怕挡当不起此重任。”母亲指责儿子无知说:“妈祖以重任托付于你是家门荣幸,负责主持进香,此乃一庄好事,推辞不得,有妈祖庇佑,肺病自然会痊愈。”文岚听从母命就当起前往妈祖进香的董事来。一路上,文岚果然平安无事,只是在螺丝港登船时,由于人多拥挤争先恐后,体弱的文岚不慎失足落水,当被救起时,问及落水后,在海里见到什么,他说落水后昏昏沉沉,只见有一红衣女将衣领抓住不放,就被人救起了。红衣女子庇佑,文岚安然无恙,文岚掉进海里这一番折磨,却连肺病也不再复发了。村民们纷纷议论一定是妈祖显灵,念他事亲至孝,多做善事才给予好报。真是:心善人方贵,人孝神庇佑。”

4、耳篮回归: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正月初旬,潭边龙井宫妈祖往湄洲祖殿进香,在莆田螺丝港祖祠拜祖后,去湄洲岛祖殿进香登船时风大船摇,妈祖所带耳篮掉了一戈,落入海中,海水茫茫,无法找回。

当时仙游沿海、枫亭沧溪,海边渔民捕到鲜鱼后,有的把鲜鱼运到内陆销售,所谓跑青,就是连夜不停地把鲜鱼运到各地去卖,有时鲜鱼运到还鲜蹦活跳的。

正月一天下旬,有一沿海渔民跑青叫卖鲜黄花鱼,跑好几个乡,还剩一条无人要,就返回岭内头一乡潭边龙井边,有一村老名叫吴兆凯的夫妇买下这条鱼。夫妇二人为人忠厚老实,与人为善,不贪不邪,二人虽是贫穷,从来不贪他人之物。吴兆凯夫妇把鲜黄瓜鱼剖腹后,发现腹中有金耳篮一戈,细看觉得和本宫妈祖所带耳篮一模一样很是惊奇。因妈祖去湄洲进香,又未回来,就把耳篮暂时收起。等到妈祖回来,一问,真的是妈祖登船时,耳篮掉入海中一戈,他们夫妇马上回家拿出耳篮奉上。这二位老人受到本村村民和各地来此的善男信女的赞扬,说是妈祖与好人有缘。后来,这二位品德高尚老人,高寿无病善终,其妻寿高九十多岁。有道是鸟飞百里,鱼游千里。而妈祖去湄洲未回来,耳篮却早早就回到潭边了,这神奇故事传得越来越奇,都说这是潭边妈祖显圣奇迹。

5、戏棚棚屏:公元1911年农历六月初,天降大雨连续不断,导致山洪暴发,木兰溪上游洪水猛烈上涨。这个时期正是木兰溪两岸水稻收割季节,农民群众非常担心,木兰溪溪岸又不牢固,怕被洪水冲毁,早稻会被淹。特别是潭边地势偏低,溪岸被冲的危险性最大。果然,上游冲来的杉木条,什木、杂物,塞住下游水南岸码头,溪门被堵塞,一时洪水猛涨几尺。石马头街附近溪岸被冲垮了,洪水如猛兽虎狼般直扑过来,如不及时堵住缺口,石马头到洋塘一片百亩早稻田会成一片汪汪洋。这一带村民非常紧张,他们十分清楚,过去一遇天灾人祸,当地政府概不理睬,灾民只有喊天叫地而己。

为保住稻田,本村有经验的老人马上发动村民抢险保护溪岸,叫大家拿出麻袋、草垫、大绳等物,可是无法靠近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危急之中有老人对大家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信仰妈祖,妈祖会保佑我们平安无事。”说罢,老人带领一部份人到本宫妈祖神像前焚香朝拜,诉求保佑。不久,守在溪岸人群发现上游有连串扎好的杉木排,随急流而下,岸边人不约同声叫喊:“杉木排快流到我们这儿来,把岸破口堵塞。”很奇怪,上游杉木好象很听话般,那连串木排不偏不斜横在岸破口,把不断扩大的岸破口堵住了,青壮年人冲上去将木排用大绳捆住,此时求妈祖保佑的村民也回到岸边,看见大叫说:“是妈祖神通广大帮助我们!”在这种神化作用下,大家更是鼓足干劲,不怕洪水再大再危险一同冲上去,齐心协力,把麻袋、草垫装上石头塞上去,把杉木排加固在岸破口之上。下游水南码头大溪中的杉木、杂物等堵塞溪流的东西也被洪水直冲走了,大溪洪水马上退了下去,保住了百亩早稻,也保住潭边木兰溪百米长的溪岸不受太严重破坏,又得来许多杉木排。过去,被洪水冲走的东西是无法捡回的,自认是运气不好而破财。人家在洪水中打捞得些东西那是用生命换来的,过去经常发生抢救水灾人员死亡事件,所以失者不讨,得者也就无还。这次抢险,得到这些杉木排,抢险人群一致认为是妈祖神灵保佑,大灾害转为平安无事,纷纷表示不要这些杉木,献给龙井宫妈祖。经宫老建议用这些木料建成演戏棚和棚屏。这付棚屏构造极其精巧,该村曾任清代浙江知县的吴鸿宾书写横幅“古演说”和两边新调旧章,对联句上联曰:“忠孝廉节往事传奇皆学问”,下联是“喜笑怒骂现身说法尽文章”,亲书笔迹,本宫现以文物保存。

6、劝息械斗:公元1916年即民国五年正月,本宫圣母往湄洲进香后,值逢莆邑东蔡,东沙两地械斗激烈,一时难以平息。兼以风俗习惯,视人命如草木,视法律为虚文,官威莫及,放任残杀。刚好本宫圣母又在民国六年重诣湄洲,两年连往,千载奇逢。东蔡、东沙两地的善男信女和各阶层绅士,都是非常信仰崇拜潭边龙井宫圣母,每次都是隆重热烈欢迎在两地驻驾,若械斗无法停止,是无法欢迎潭边圣母驻驾。

有一天夜里两地绅士都得一梦,有一红衣女子说:“若解两地械斗,须邀潭边龙井宫董事调停。”故而两地不约而同,都遣人到龙井宫祈求圣母保佑劝息械斗,并恳请本宫董事亲往两地劝息械斗。

当时潭边龙井宫董事吴德堂,心地善良,办事公正,识交较广,他认为两地械斗,人命关天,非同小可,无能劝解,只好向圣母卜芣,如能劝息械斗,卜得三芣,三芣都立准,他不好推辞,只得会同本村乾元、燕堂等人,说是奉本宫圣母神意令,亲往该两地劝息械斗。他们费九牛二虎之力,中间日延多天,终于调停争端,劝息械斗。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圣母之恩,亦非吾人之能力也。

械斗解除,两地人民感谢潭边龙井宫圣母神灵托梦和董事会等人的耐心细致的调解,老幼欢天喜地,好似过节一般庆祝一番。有的老人流着激动的眼泪说:“潭边龙井宫圣母是我们东蔡、东沙人民最大的解忧排难的保护女神。”那年,两地人民安心生产,农业获得大丰收。人身平安,五谷丰登,村民们迎接潭边龙井宫圣母往湄洲来回驻驾,比往年更加隆重庄严了。

7、梦退清乡:公元1929年,潭边龙井宫妈祖往湄洲进香,途经莆田县山头地方。因当地农业欠收,交纳不起税宪,施欠税宪,国民党就派兵驻扎地方,迫交。所谓办清乡的官员可以随意抓人,封锁门户,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欠税人逃走,交了税的人怕被连累也逃走了,宫庙也被部队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妈祖往湄洲无法驻驾山头地方。

这个带兵的国民党军官是一个孝顺的连长。那天,这个连长母亲在家里梦得一个红衣女子对她说:“我要回娘家,路过山头地方驻驾,请你老给儿子说,把部队暂时带走,让一些房间给我们住宿。”老人醒来回忆梦中情景不太清楚,经查问邻居群众,才知道是仙游潭边妈祖往湄洲进香驻驾山头,宫庙被儿子部队占用了。这得梦的老人是个良母,知道妈祖生前为贫困人民解忧排难,升天后又庇国佑民,又知道妈祖往湄洲所经过地方和住过的地方都是五谷丰登,人民平安,都有许多妈祖显圣的神奇故事。所以当即对带兵的儿子说:“儿呀,你把部队暂时带回原地驻扎,瞒着上司让山头人民群众办好迎接潭边妈祖驻驾。”这位连长当时立即照母亲盼咐,把部队撤出山头。大家听说是潭边妈祖托梦把部队退走,都欢天喜地地回来,把潭边妈祖驻驾办的更加隆重红火。这年,山头地方农业大丰收,人民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特别是衣副产品产量高,价格好,收入比往年好上几倍。不但交纳新税款,还把旧欠款交纳清楚。这个孝顺的连长听从母亲教海,不费任何力量把上级所交的任务圆满完成,得到上司嘉奖,又因为他从此为官清正,官运亨通,节节高升。

8、远方求佑:公元1938年,日寇侵犯福建沿海以及内陆,本村商人吴永珍在福清县东张镇经商,店面有三坎,商品资金丰厚,生意兴隆。那年10月间,日寇残酷实行三光政策,店房物资被烧,损失惨重,所幸的是人身平安。无奈只好搭盖草棚,冒险经营,安危未卜。

凡是出生潭边村人遇到天灾人祸时,都抱着古老思想,朝拜妈祖,寄望本宫妈祖庇佑。福清县东张镇与仙游县潭边相隔数百里,故就在远方设香案向空中祷告朝拜祈求本宫妈祖底佑消灾去难,生意顺利。如能恢复如初,定要为妈祖真心实意乐捐答谢。经过数年的艰苦,苦干经营,生意终于恢复,还更加发展,又把三坎被烧的店面重新建好。

吴永珍虽然是商人出身,但做人慷慨大方,对贫苦村民一视同仁,公益事情量力而行,无不乐于捐助,从不留名记缘。经济上在本村和他一样的也不少,但他行为与众不同,遇有天灾人祸,青红不接时,村人有些经济困难向其借米借钱,从来不被拒绝,也不记帐,有还就还,无还也就算了,这种行为在当时实在少有。这次远方求佑得到妈祖的庇护,样样顺利。当时民间答谢妈祖最诚意就是戏多做几天,让妈祖和群众一起观看、欢乐。刚好在公元1945年正月妈祖往湄洲祖殿进香出游入殿后,卜三圣,即是1946年正月初要再往湄洲进香。吴永珍接到这个消息,马上亲自去福州找大班戏园艺高老艺人父子三人,都聘请来仙游潭边排戏,又招集了一班13-16岁小孩聘为小演员。十多人日夜不停学习排练,从1945年正月开始直到第二年农历正月,这班小演员个个天真活泼,排演各种精彩节目,生动逼真。跟随潭边妈祖往湄洲进香驻驾时,沿途演出受到善男信女及各界人士一致称赞。在一年排练时间中,福州戏班老师傅父子三人日常生活、工资和十多名小演员每夜小吃等,还有戏服、道具、乐器购置等,金额数目相当多,可他从来不提起演戏用去多少款项,只说不够再拿。据当时去湄洲的人说,那年吴永珍自己没去,只把流通货币换为银圆千元左右,托往湄洲进香的人代为各地迎接妈祖驻驾捐赠宫庙等之需,以表对妈祖庇佑的真心实意的答谢。凡有捐献乐捐款项付出,他从不留名记缘,也不爱张扬。村民们都说,象吴永珍这位乐善好施的生意人一定会受妈祖底佑,不管在天涯海角,都会受到神明的保护和扶持。

9、求神佑子:1939年,即民国二十八年,潭边村北门有一小医院,医生余明高,福州人,为人质扑,医术高明。虽是外地人,但有医德,对贫苦病人一视同仁。在此行医只有他老婆和儿子三人,儿子名叫余灿,十多岁那年,天旱到古历七月间,瘟病流行。当时缺医少药,

加上贫苦农民无钱寻医看病,无及时医治的,多有死亡。那年,余灿与村民吴茂扬年纪差不多,经常找茂扬去玩耍。这天,到潭边前溪洗澡,因天气热,他们和一些小孩都得了那种瘟病,茂扬和其他小孩的病比余灿还严重,经余明高医生治疗都恢复了健康,唯独余灿的病比较轻,其父又是医生,而给自己的儿子打针吃药都无见效,发展下去有死亡的危险。余明高夫妇只有这一个宝贝儿子,因为余灿是母亲难产生下的,母子死里逃生。从那时起,母亲不能再生育了,夫妇俩此时见不能治好儿子的病,非常紧张。余明高是福州人,茂扬父亲在福清谋生多年能讲福州话,回来种田后,年老多病,常去余明高医生那里看病,一天,余明高医生把儿子得病未好告诉茂扬父亲,茂扬父亲说:“听村里人说余灿在龙井钓一条鲤鱼,被人看见就跑,把那条鲤鱼拉死了。”他对余明高夫妇说:“潭边龙井宫妈祖自古以来都受到人民群众信仰崇拜,传说鲤鱼是妈祖养的,小孩无知,妈祖护国佑民,不会与小孩计较,余灿有病未好,去求妈祖保佑吧!”余明高夫妇听后马上表示,按当地的风俗习惯祈求妈祖解救儿子余灿,不久余灿病情转危为安,恢复健康。余明高夫妇为此非常高兴,十分虔诚地对妈祖跪拜,说:“感谢潭边妈祖保佑。”

大陆台湾一家人,闽台灵通亲上亲,

中华艺术世代传,两岸交流促三通。

根据洋塘吴德堂自传(日记本)和神昭海表小册子摘录校对

注:公元一九九三年正月初九日,起香至二十八日入宫,计二十天,其中驻驾十九夜,集午十四处,所到宫庙堂祠三十三处,本宫发出签枝到正月初九起香时人数有六百五十多人。在十一日往湄洲那天,各地又赶来往湄洲进香,人员又增加,据六个柱头报来人数统计六百九十二人,还有其他人员,超过七百人以上。湄洲回来在二十四日,本宫五尊神像出殿迎接圣母湄洲进香回归,加上六柱头旗鼓执事,十音八乐、多班共有三百多人,总计是千人以上。

龙华坑头青年不听村老主张,借换头旗入境,定要行滩人员要更换服装。妈祖文化为人不为己流传世界,是不能更换服装,当即回大济下洋堂驻驾,所以就休息一天。据坑头村老说:下乌头、坑头两地是由吴德堂当董事时发展龙井宫圣母在此两地驻驾。

THE END
0.什么是潦水潦水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急流选项解释:潦水是指山洪暴发后,山间溪流因水量剧增而形成的急流。它通常发生在雨季或汛期,具有来势迅猛、流速快、破坏力强等特点。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潦水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坎坷、曲折。 问题:以下关于“潦水”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 潦水是指山洪暴发后,山间溪流因水量剧增而形成的急流。 B. 潦水是平静的河流jvzquC41ewr/uxmw0eun1j4:46=9:?93a382;?=287
1.“山笑”的意思“山笑”词语解释首页>词典> 山笑 广告x 词语名称:山笑 词语读音:山(shān)笑(xiào) 词典解释: 1.方言。山洪暴发。 2.人熊的别称。 山蛮山霭山观山龛山籁山夔山关山魑山颠山额山隘山湫山道山词山集山岚山落山琛山紬山菌子 阿空加瓜山 阿里山 阿耨达山 jvzquC41vqum0qyvret/exr1Jvsm1`ttf172989;94813:<;8:4tj}rn
2.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4篇)(6)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辞别 唯一 山洪暴发 猛涨 绾裤懒惰 稳定 俗语 平衡 有序 伏下 海峡 桂树移植 台湾 彼岸 袭击 多余 怀念 空旷 暂停 骨肉同胞 血脉相连 (7)帝国主义 模范 大伯 租界 非凡 巡警 吵嚷 妇女 惩处 振奋 闯进 推荐 翻到 眼帘 删掉 动词 燥热握手 融洽 黄昏 客厅 模糊 jvzq<84vgciig{3twk}fp7hqo1pjcxxjk|ohg8knkgp1<9476
3.搭石教学设计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uqjlk1<54A8:0jznn
4.山笑山笑怎么念山笑的解释山笑 首页>汉语词典 《山笑》 词语山笑 拼音shān xiào注音ㄕㄢㄒㄧㄠˋ 解释1.方言。山洪暴发。 2更多:https://www.bmcx.com/.人熊的别称。 其它“山”字典“笑”字典jvzquC41ekjjcw3doe~/exr1ujgozrfqa6|4ahhkfkgoeqfzwp5
5.大水的解释在线词典大水的解释 大水 dàshuǐ [flood] 长时间降雨之后形成山洪暴发或河流泛滥,即洪水 大水过后,留下一片凄凉景象 大水的引证解释 1. 洪水;水灾。 《管子·七臣七主》:“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大水漂州流邑。” 《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 孔颖达 疏:“其国大水,天灾。” 2. 指jvzq<84ekfobp7pzwg4dqv4o1eo0fjxjwk8/j}rn
6.山笑解释山笑拼音山笑造句查字典 > 汉语字典 > 组词 > 山笑的解释 《山笑》 更新时间:2023-07-05 07:29:41词语 山笑 拼音 shān xiào 书写 山 笑 解释 1.方言。山洪暴发。 2.人熊的别称。山笑造句 山笑造句 1、百年沧桑,风雨洗礼,一朝回归,万民欢庆,澳门领土,祖国血肉,血脉情深,岂容践关于山笑的作 待到jvzquC41o0iicƒnfkct/exr1|wij/.J7'D7&D:*G9'GD'B61
7.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释义最新版全文法律法规而且,气象灾害又是其他自然灾害的源灾害,因为它既可能引发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山体滑坡,也可能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以及农业病虫害等。加强气象工作,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战略性的任务。依靠气象科技进步,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能力,成为国民jvzquC41yy}/|jnncy4dp8kciwo03@522878;<<:66<50qyon
8.话说五岳·东岳(下)泰山360°导游全讲解有人说泰山山神发怒的时候,就有乌云黑雨,山洪暴发,人畜都要冲走。秦始皇心中有鬼,以为得罪了山神,拔腿就往山下跑,手下一批人也紧跟而逃。这伙人刚刚跑到五松亭这个地方,只听得一声惊雷,瓢泼大雨就劈头盖脑地下来了。秦始皇养尊处优惯了,休说山洪,这场大雨就淋得站立不住,眼看要被冲下山去。正在危急时候,忽然jvzquC41yy}/ojkgpi}p0ls1iqthnj1|kpwnpi1:2;:990jznn
9.易经讲解:学问与治事又好像台风来的情形一样。风雨交 加,一个人骂条小船在海洋上漂;又像山洪暴发,人被卷入这个洪流之中,像一片树叶……这种境界就是火雷噬嗑,就卦象上看是如此。也像吃牛排一样,一块牛排送到嘴里用牙齿咬,这也是火雷噬嗑的景象。 孔子对火雷噬嗑被 九爻爻辞提出了他的意见: jvzquC41okv/t~nygp4dqv4ygp~vg8~klkth1:>264;/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