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大进口国“换人”,不再是中国,却被中国暗度陈仓商品全球

美国,作为全球消费的头号大国,其进口来源国近年来发生了不小的变动。过去多年,中国一直稳居美国进口的最大来源国,然而从2023年起,墨西哥突然跃居榜首,取代了中国的位置。这一变化乍一看似乎是美国脱钩中国的结果,但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中国的商品依然通过墨西哥这条渠道悄无声息地进入美国市场,且在一些环节上更加隐蔽。

从大背景来说,美国每年进口的商品总额令人瞠目结舌,2024年预计将突破3.3万亿美元。在过去的多年里,中国无疑是美国最大的商品供应国。从手机、服装到玩具,几乎每样商品都能在美国市场上找到中国制造的身影。2018年之前,中国每年对美国的出口额突破5000亿美元。然而,从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开始,美国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初期是25%的税率,之后即便是拜登政府上台,关税政策依旧没有撤销,反而有所加码。这让美国企业逐渐感到直接从中国进口变得成本过高,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其他途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墨西哥开始崭露头角。2023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商品总额达到了4758亿美元,超过了从中国进口的4272亿美元,创下了过去20多年来的新纪录。墨西哥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跃升,除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临近美国,运输便捷,成本相对较低之外,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美墨加协议(USMCA)。该协议使得北美三国之间的贸易免关税,墨西哥工厂生产的商品能够轻松进入美国市场,进一步降低了贸易壁垒。

然而,中国并没有坐视不管。随着墨西哥成为新的进口大国,中国企业迅速察觉到其中的机会,纷纷向墨西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2023年,中国对墨西哥的出口额猛增至814.7亿美元,2024年更是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这些出口产品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以及家电组件等。比如比亚迪、华为等中国公司便在墨西哥北部的边境城市设立了工厂。工人在这些工厂内将从中国运来的半成品组装完成,并贴上“墨西哥制造”的标签,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实际上,虽然美国市场上看到的是“墨西哥制造”的汽车、电视、电脑,但这些商品的核心零件大多数依然来自中国。这种“暗度陈仓”的现象,实际上让美国的脱钩计划大打折扣,依旧深深依赖于中国的供应链。

从数据上看,2024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占据了进口总额的相当一部分,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而其中不少是由中资企业在墨西哥生产的。这表明,中国对墨西哥的出口直接促进了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许多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可以归类为“近岸外包”。即美国企业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虽然避开了关税,但整个供应链的上游依旧被中国牢牢把控。

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尽管中国在墨西哥的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仅为2%,但中国在墨西哥的投资增长迅速。2024年,墨西哥的贸易顺差预计将达到1200亿美元左右,这其中大部分与中国的出口密切相关。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游刃有余地运作这一局面,得益于其全球最大的制造业规模以及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近年来,中国还大力投入科研,突破了芯片、电动车等多个核心技术领域,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了高端产业。虽然东南亚和墨西哥接手了大量低端制造,但中国依然掌控着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命脉。例如,全球80%的电动车电池产能都在中国。

对于美国而言,想要脱钩中国的愿望似乎难以实现。尽管美国已经加强了与墨西哥的贸易关系,并借助USMCA协议降低关税成本,但中国依然在背后操控着供应链的核心。正如电动车的例子所示,尽管比亚迪的汽车在墨西哥生产,但电池却依赖中国。美国想要“脱钩”却发现全球经济的链条过于紧密,一根链条的松动可能影响到全局。

这场表面上是贸易数据交换的变化,深层次上却反映了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美国的霸权主义试图维持美元的地位,并通过高额贸易逆差输出美元。然而,随着“去美元化”潮流的兴起,欧元和人民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指出,美元在全球央行储备中的占比已经降到60%以下。中国则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国际市场。正如巴西政治学教授马科斯所说,美国通过轻松印钱的方式掠夺全球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则在艰难挖掘矿产中勉力维生,这种特权的滥用逐渐暴露无遗。

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增长,也反映出全球供应链在疫情后变得更加脆弱。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球经济几乎陷入停滞,美国企业开始意识到,不能再全盘依赖遥远的中国市场,必须要找一个更近的供应来源。墨西哥以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USMCA协议带来的优势,成为了理想选择。

但中国企业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在墨西哥加大投资。预计到2025年,墨西哥将迎来多个中国工业园区,其中包括至少十家主机厂,累计投资接近150亿美元,重点集中在电动车及其相关基础设施领域。尽管特朗普自2018年起通过加征关税对中国商品施加压力,试图削弱中国的贸易地位,但中国企业巧妙地通过墨西哥这一“旁门左道”规避了这些关税,反而使得出口额稳步上升。

长远来看,美国的经济赤字难以通过印钱填补,而中国则继续在科技创新上稳步前行。即使面临制裁,中国依旧没有与美国硬碰硬,而是通过智慧和战略性绕行,稳住了市场份额。未来,若中美关系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美国可能将面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而中国,则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朝着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稳步前进。

THE END
0.美国第一大进口国“换人”,不再是中国,却被中国暗度陈仓近年来,美国这一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进口来源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曾稳居美国最大的进口伙伴长达多年,但自2023年起,墨西哥突如其来地取代了中国的位置。乍看之下,似乎是美国在推行“脱钩”政策,但仔细观察,事情远比表面上复杂。实际上,中国的商品依然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绕道而行,悄无声息地填补着进口空白。 jvzquC41pg}t0|tjw0ipo8f1;4:74@683a733B=7:29
1.外贸资讯:全球最大的50个进口国/地区排名来了!根据数据,2022年美国进口额预计将达到3.4万亿美元,高居全球进口国榜首。 尽管通胀压力的上升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给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美国的进口额仍保持着每年15%的强劲增长势头。其中,中国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商品进口伙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虽然在2022年的进口额增长有所放缓,但仍达到了2.7万亿美元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97673@<4576:7B:;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