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pdf

认证主体:常**(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

课题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单元第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

科学概念目标

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学习

3.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2.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C

2.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宸发生的原因。

难点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聚焦、引出复习旧知:地球内部结构的名称。回顾地球内部结构的名称,由复习旧

课题外到内:地壳、地幔和地核。知,观看

地壳由不同种类的岩石组成。视频,把

播放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描述视频内容,即探索问题

观看视频,并说一说视频里讲了什么?地震。聚焦在地

提出聚焦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震的成

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因、发生

哪些改变呢?时情景和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地震的成给地表带

因及作用。板书课题: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来的变

化,激发

学生探索

的欲望。

探索1.了解地震的成因1.了解地震的成因预测一一

(1)交流我们友地震成因的看法。(1)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描模拟实验

引导学生交流: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同学述地震的成因。----根据

们,根据你们已经知道的来说•说地震的成事实、对

因。照比较并

(2)模拟实验。(2)解释地震

引导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实验。的成因,

用什么来验证?这一探究

可以我们用模拟实验来初步验证我们的看过程有助

法。于学生找

PPT展示并出示对料:被平分的快餐塑料盒到合理的

子、小铁锹、保弹膜、一杯水。证据解释

①引导学生根据可料说一说实验方案。①观察材料,尝试说一说实验地震的成

方案。因,突出

②与生确定实验方案。②与师确定实验方案。了本课的

a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保重点,又

鲜膜。突破了难

b用水将土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保鲜膜的点。

小盒中。

c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

或挤压。

d观察发生的现象。

说一说模拟实验中的各材料其中讨论

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分别模拟了什么?每一材料

a两半拼接的小盒模拟的是什么?a地壳中的两个板块模拟了什

b铺在小盒中的泥模拟的是什么?b岩层么这一环

c拉开或挤压模拟的是什么?c岩层受到的作用力节的设置

③根据实验方案,模拟实验,观察并记录现③四人合作进行模拟实验,记是对后面

象。录实验现象。解释地震

提示;四人合作;听到音乐声,整理好材料。的成因做

泥断裂的位置与盒子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

泥隆起的位置与盒子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

④交流观察到的现象。④交流铺在小盒中泥被拉开

引导学生交流。和挤压后的变化;泥断裂的位

置与盒子对接边界的位置关

系:盒子对接边界开裂处是泥

开始断裂的位置。泥隆起的位

置与盒子对接边界的位置关

系:盒子对接边界往内迅速挤

压后,对接边界的泥会往上隆

起,并有开裂趋势。如果接下

(3)根据实验现象和对下面两张图的观察,去盒子对接边界一上一下错

试着对地震的成因做出我们的解释。位,边界对接处的泥也会慢慢

PPT出示岩层断裂、错动和岩层发生弯曲的错位。

图片,引导学生对地震的成因做出解释。(3)根据实验现象,观察岩

层断裂、错动和岩层发生弯曲

的图片,说出地震是由地球岩

层断裂变动引起的。

提问:是什么导致地球岩层的断裂变动?回答:板块的快速挤压和裂

开。(说明:如果学生没有说

快速、迅速,教师要及时引导

学生说出,迅速拉开和挤压这

两个动作是引导学生感知到

力量的巨大。)

小结:是地球内部力最引起板块不停地运

动,即碰撞、分离。(板书)当这个力量极

大、剧烈的时候,就会引起地震。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球的哪一地壳。

结构?

小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板

书:地壳运动)

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2.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根据经

变化。地表带来的变化。验、阅读

(1)试着描述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过的地资料,描

震情景。述地震给

PPT出示地震的动图,引导学生描述地震的(1)观察图片并根据自己的地表带来

情景。所见所闻,说出地震后房屋倒的变化,

塌、地震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引导学生

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等。进一步了

(2)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解地震的

PPT出示资料•:(2)阅读资料,分析地震发成因。

一、1976年7月28口,河北省唐山市发生生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地震

了里氏7.8级地震,地震使地面出现了裂缝、使地面出现了裂缝、塌陷,铁

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轨也扭曲变形;地震使山体滑

二、2008年5月12H,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坡,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

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使山体滑坡,阻塞河(师适当板书)

道,形成了堰塞湖。

3.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3.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

引导学生交流抗震防灾小知识。(可以让学与互救?

生课前搜集,便于课堂交流)交流并记录抗震防灾小知识。自救与互

救是联系

PPT出示抗震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课后制作了生活实

一份抗震防灾小常识的手抄报或宣传海报。际,将搜

集的资料

与同学和

老师交

流,并制

作手抄报

和海报,

更加深刻

地知道遇

到地震

时,怎样

的才会保

护好别人

和自己。

研讨引导学生研讨:交流:研讨环节

1.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1.地壳中的板块相互碰撞、挤是对本课

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压。内容的巩

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2.地震是地壳运动产牛.的。(也固。研讨

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可以说板块剧烈地碰撞导致词题1是

岩层断裂变动形成的)引导学生

地震使地面出现了裂缝、塌对自然现

陷,铁轨也扭曲变形;使山体象的再次

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塞解释,使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地震班会教学设计(精选5篇)地震班会教学设计3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同学们,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uqjlk1<33<:80jznn
1.地震安全教育教案6篇(全文)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Flash动画和图的启发下,想像地球内部的运动。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地震的求生。教学过程: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x9uo83‚{0jvsm
2.地震灾害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灾害教学设计(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灾害教学设计1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uqjlk1<33<::0jznn
3.地震教学设计(精选22篇)地震教学设计(精选2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z{fuqjlk1<3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