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课标解读】根据课标要求,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方法是“运用
示意图”。为了让学生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先要给学生介绍三大类岩石,在三大类
岩石的形成和转化过程中,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为了让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教师需
要给学生提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按照各类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读懂示意图,
并能根据示意图正确、完整的说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代表性岩石。
2、能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三、教学思路
本课以黄山石猴的故事作为学习情境,设置了“石猴从哪里来”、“石猴到哪里去”、“蹲
坐山巅的还有可能是什么类型的石猴”三个探究问题,从石猴的前世、今生、来世的角度来
探究三大类岩石的成因,进而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代表性岩石。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难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图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
(导入)黄山风景区“猴子观海”景点:“猴子”独居峰顶,静观
利用图片导入,
情境山下云海。这只猴子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呢?让我们一起来
激发学生的探究
导入探究吧。
热情。
(承转)“猴子”是由花岗岩组成,高3米,宽1.5米左右。这只
石猴是人类搬上去的吗?当然不是。石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让
我们从岩浆说起。
一、岩浆岩
1.岩浆岩的形成以“石猴从哪里
(讲解)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来”为探究情境,
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了解岩浆岩的形
固形成岩浆岩。成原因、特点、
代表性岩石。
探究2.常见的岩浆岩及特点
一:
石猴
从哪
里(讲解)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又称火
来?山岩。玄武岩是最常见的火山岩,一般形成高原、台地。岩浆侵
入岩石圈,冷却变硬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花岗岩是岩石圈中
最常见的侵入岩。许多山脉的核心部分都是花岗岩。
(讲解)岩浆岩有哪些主要特点呢?玄武岩有气孔构造,花岗岩
质地坚硬。
(小结)组成石猴的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变硬形成的。
因此,石猴从地下来,它是一只岩浆岩石猴。
(提问)花岗岩形成于地下,为什么石猴却蹲坐山巅?通过提问引发认
(生)分组讨论回答知冲突,提高探
(讲解)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究的兴趣;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