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参考教案doc

认证主体:陈**(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南

下载本文档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教学目标1.认知大气成分与熟知大气的垂直分层;2.树立人类与大气相互影响的地理观念,践行保护地球大气的实际行动。二、教学重难点认知大气成分与熟知大气的垂直分层。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臭氧是什么?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鱼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光线,使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具备消毒、杀菌、除异味的优点。但是过量的臭氧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使长时间直接接触高浓度臭氧会出现疲乏、咳嗽、胸闷胸痛、皮肤起皱、恶心头痛、脉搏加速、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等症状。而且臭氧也会使植物叶子变黄甚至枯萎,对植物造成损害,甚至造成农林植物的减产、经济效益下降等。[新课教学]:师:从上述我们只可以得出臭氧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危害?那么臭氧存在于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可以找到答案。首先,我先说明一下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2.大气的组成与人类活动有怎样的联系?3.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各层有何特点?4.大气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有怎样的联系?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的第28页,看一下大气的组成。那么我们就要解决今天的第一个问题: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请同学们自行翻阅这一部分,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等一下找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一:大气是由干洁空气组成的。其中氧气占21%,氮气占78%,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8%,还有其他占0.032%。教师:这个回答还是有一点小小的不足,有没有同学为他补充一下。同学二:在低层大气中,除了有干洁空气之外,还包括水汽和杂质。教师总结:好,补充的非常到位。1.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答: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的,在干洁空气中,氧气占21%,氮气占78%,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8%,还有其他占0.032%。下面我们来解决下一个问题:大气的组成与人类活动有怎样的联系?现在我们知道了大气的组成成分,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就非常容易了,而且在书上是不是也可以找到答案?那我现在找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回答错了没关系的。同学三:(1)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2)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4)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5)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6)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教师:好,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那同学们再看看课本,我们还有哪一个没有说到呢?学生四:污染物。教师:说到污染物,你第一开始会想到什么?学生五:雾霾、酸雨。教师:所以污染物对咱们的大气有什么作用?学生六: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过渡】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前两个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后两个问题,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大气的垂直分层。师:观察上图,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会找同学回答第三个问题。学生七:大气可以分成三层,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中有云雨的天气现象,平流层中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适合火箭和人造卫星。教师:这个答案还不是很全面,图上的那个气温的曲线你们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学生八: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一开始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随后又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教师总结:大气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特点:1、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2、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适合航空飞行。3、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1000℃以上。下面我们来一起总结最后一个问题——大气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有怎样的联系。教师总结:1、对流层: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2、平流层:(1)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3、高层大气:(1)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2)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知大气成分与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学期.docx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学期.docx,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时 1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内容,是继第一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之后,过渡到地球的各个圈层环境的第一个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6:1?5662:44=62328327xjvo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同步教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同步教案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学习目标】1结合示意图说出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2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阐述地球大气各层的主要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与jvzquC41o0pqyt3eqo5eql4439;71
2.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docx高中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其次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 1 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27821>6224:25;62328237xjvo
3.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教案20220716164103.pdf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教案.pdf 7页内容提供方:150***0656 大小:729.77 KB 字数:约7.45千字 发布时间:2022-07-20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2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教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83?4937<13<5762653=80ujzn
4.高中地理高中地理_《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课题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标要求 : 1、运用 图表等资料 ,说明大气的组成及其与生产、生活的 系。 2 、运用 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 系。 学习 目标 : 1、运用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32851>7254923:82336127xjvo
5.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7页)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docx,学校讲课人日期课题专题八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媒体运用知识与技能识记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了解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在大气中的作用理解各层的气温变化气流运动天气状况等主要特征以及对人类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724@4922:17;6272642;80ujzn
6.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教案(8页)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教案.pdf 8页内容提供方:萧关逢候骑 大小:259.73 KB 字数:约3.55万字 发布时间:2021-11-28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19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教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6133881>8343715:62267347xjvo
7.大气组成及垂直分层教案.pdf大气组成及垂直分层教案.pdf,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 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分析 课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建议: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 活动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724@4936;25<6662652>70ujzn
8.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表格式情境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人教版版高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绘图实践、合作探究、案例分析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人 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运用jvzquC41yy}/|}m0eun1|thv1;47<5;7:4ivvq
9.高中地理高中地理_《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PAGE 1 PAGE 课题: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标要求: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1、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61336:1>7534812<82267157x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