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了解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在大气中的作用
理解各层的气温变化、气流运动、天气状况等主要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分析大气分层结构、各层气温变化、气流运动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中国机长》的视频引入,提问学生飞机在哪一高度飞行最安全?大气的分层又是如何的?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意识,顺势引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大气的组成
【教师活动】展示大气构成饼状图,读课本图2.2提问学生大气的组成,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补充。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大气由干洁空气:78%的氮气、21%氧气和1%的其他气体组成,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水汽和杂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图总结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总结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课本总结大气成分有什么作用,并提问学生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学生活动】认真读课本,对照大气组成找出每种成分的作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以及水和杂质;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阅读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2.大气的垂直分层
【教师活动】提供乞力马扎罗山的图片,解释为什么它地处赤道附近,山顶却常年积雪?因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顺势引出大气的垂直分布图,提问学生大气分为几层,划分依据是什么?各层的特点是什么?链接开头视频回答飞机应在哪一层飞,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大气的垂直分布图,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问题进行探讨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学生已得到的储备知识对教师问题进行思考,煅炼其综合运用的思维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教师活动】通过板书对本节内容进行师生共同小结,并布置作业,完成相应课后检测,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