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后不见彩虹,却引来一场持续四个月的火山喷发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原创 liweiran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伴随着奇怪的轰鸣,夏威夷岛东南侧的一处居民区——雷拉尼庄园的地面突然裂开一条几百米长的裂缝,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的岩浆从这里喷出,房屋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数千居民只得带上贵重物品匆忙逃离,眼看家园化为废墟。

岩浆源源不断地从新出现的裂缝中涌出,不仅摧毁了民房,还霸占了周围的公路。当地政府因此封锁了喷发附近的主道路,并派出军队把守在出入口。

由于工作原因,我当时正好在夏威夷岛,傍晚驾车行驶在距离喷发口几公里外的公路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流动在地表的熔岩倒映于天空中的红色火光。

夏威夷岛最活跃的火山:

基拉韦厄火山

与常见的“火山口喷出岩浆”不同,发生在基拉韦厄火山的,是稍显狡猾的“裂隙式喷发”——由于处在裂谷区,这里的浅层地壳比较“脆弱”,更容易被岩浆折断、撕裂,形成喷发,因此也更难以防范。2018年的这次喷发一共形成了大约24个喷发口。

夏威夷火山的岩浆,大多数是镁铁元素含量较高的硅酸质玄武岩。这些岩浆的粘度较小,像从地下源源不断挤出的番茄酱,在地面上缓缓流动,有的可以长途跋涉数十公里。

这场喷发持续了四个月,直到2018年9月才结束。岩浆覆盖了约35平方千米的土地,摧毁了超过700座房屋,造成了超过8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一部分岩浆流入太平洋,与原有的海岸线连结起来,使夏威夷岛的面积增加了超过3平方千米。

火山喷发的背后推手

大多数情况下,火山喷发与储藏在地幔或下地壳的深部岩浆向地表运动有关。

当上涌的岩浆体积足够大,位于地表的火山山体往往会发生形变,整体向上抬升。这些岩浆活动,通常会被位于地表的火山监测系统(比如形变观测仪和GPS),或环绕地球的卫星(以拍摄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

2020年4月,来自迈阿密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杰米·法夸尔森(Jamie I. Farquharson )和法尔克·阿梅隆(Falk Amelung)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1],提出这次喷发可能与喷发前过量的降雨有关。

夏威夷岛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三月到八月之间。在2018年1月中下旬,夏威夷岛所在的北太平洋地区的大气圈曾出现大规模(范围超过1000千米)的气流变化,使得该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持续处于低气压环境。

这篇论文指出,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数据,基拉韦厄火山所在地区2018年第一季度的降雨量累积达到2.25米,远高于过去十九年(第一季度)中平均0.9米的降雨量,而2018年喷发前一个月的总降雨量约1米,这大约是过去十九年每月平均降雨量的10倍。

这篇论文还提出,自1790年以来,基拉韦厄火山的喷发超过六成(总共33次喷发中的20次)都发生在“雨季”。就连发生在1924年5月,基拉韦厄火山自19世纪以来最剧烈的那次喷发,也正好发生在异常大量的降雨之后。

论文的两位作者认为,大量降雨会渗入火山底下的地层,导致地下深度约1千米~3千米的地层水压力增大,使本就脆弱的裂谷区地层更容易破裂。岩石破裂产生的裂隙使岩浆更容易从地壳深部上涌,最终促成了喷发。

不过,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过量降雨引起火山喷发”仍存争议

这篇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论文,自今年4月刊出以来,在火山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降雨可能引起浅层蒸汽式喷发”的说法虽早已存在,但这个过程被认为仅发生离地表很近的地方,远未达到论文中提到的“距地面3千米深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著名火山学家迈克尔·曼加(Michael Manga),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针对此文的评论文章 [2],提出了三个疑虑。

首先,这篇论文计算的地下水压力增值很小,仅数百帕斯卡,这一数值甚至小于潮汐对火山体系造成的应力变化。如此小的压力变化,只有在地下岩石已达到“几近破裂”的临界点时,才有可能发挥文中提到的作用。

其次,虽然这样的地下水压力变化有可能引发地震(2018年喷发初期,基拉韦厄火山周围也的确发生过一次6.9级地震),但是,地震可能会使积聚在岩浆房周围地层中的压力得到释放,压力减小的岩浆则更难“突出重围”向地表移动,这反而抑制了火山喷发的发生。

最后,较浅地层中的地下水很可能以气体(而非液体水)的形式存在,这就意味着地层中实际的压力变化,很可能比论文中推导出的压力值更小。

另外,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夏威夷火山监测所的科学家们曾在2019年的《科学》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他们,早在2018年喷发前两个月,他们就利用安置于Pu‘u ‘Ō‘ō喷气口附近的测斜仪,观察到了由岩浆地下活动引起的地表形变,并且在4月17日(喷发前约两周)公开发布了预警,提出可能会有新的喷发口出现在Pu‘u ‘Ō‘ō喷气口周围,或者是东部裂谷区内(这也正是实际喷发发生的区域)。

如果要验证两位学者提出的“降雨与地下水压力变化”的模型是否正确,还需要对比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可惜的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火山的监测工作,还并未涉及到地下水监测。

如此看来,降雨到底能否引发火山喷发,答案还有待商榷。

极端天气,

会导致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吗?

虽然目前无法确定暴雨与火山喷发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可以确定的是,降雨量及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应该在未来被纳入火山监测的范围。

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越发频繁的今天,火山喷发除了很大程度上受地球内部活动的影响,也很可能诱发于多种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而以上关于火山喷发成因的争论,也间接告诉了我们,人类目前对火山的认识非常有限。

不论是对火山,还是对其他自然现象的探索,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过,借助科学的手段,更多谜题会在未来揭开。

关于火山,你还好奇哪些话题?欢迎留言~

作者名片

作者:liweiran

编辑:Yuki

排版:雷颖

参考资料:

[1] J. I. Farquharson & F. Amelung (2020). Extreme rainfall triggered the 2018 rift eruption at Kīlauea Volcano. Nature, 580: 491-495. DOI: 10.1038/s41586-020-2172-5

THE END
0.火山教案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内力作用的结果。 2、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x1qzqujgolrfqcp5
1.火山爆发为什么会引起雷电原因是什么(3)火山喷发时地球磁产会发生变化,在地球和大气之间会因磁场变化激发形成闪电,这个原理的理论为电磁感应。 (4)火山喷发物之间的摩擦。在向上巨大推力的作用下,火山喷出物中的火山灰、微小岩石碎片等颗粒之间,会产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不同的分层结构,上下层之间分别带有不同的电荷。 2火山爆发的原因 1、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表现之一 jvzq<84yyy4hcxxcp0ipo8lcqmgp1>7498?/j}rn
2.那么我来探讨下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普遍的常识是火山腔内最近大家都很关注汤加火山喷发。那么我来探讨下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普遍的常识是火山腔内有融溶的岩浆,气体和水蒸气等等,这些气体导致这里面的压力过大,固体壳承受不住压力,于是这些液体和气体就喷发了出来。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如果假设有这种物质承受了压力,但是它的密度比较大,jvzquC41zwkrk~3eqo525@9;63=72872;372:;8
3.海水入岩浆室爆炸岛生岛灭重塑汤加地形叙尔特塞式(Surtsey)火山喷发得名于1963年冰岛火山喷发,那次喷发形成了一个新的火山岛叙尔特塞,这种火山喷发通常发生在浅海或湖泊中,快速上升的岩浆与水、蒸汽和泥浆发生强烈作用而产生爆炸,并在火山口周边形成一个小的锥形区域。 对于像加文这样的地质学家来说,观看这样一个“叙尔特塞岛”的诞生和演变是令人jvzq<84yyy4oq{yjpg}t0ls1pg}t1;5441624<4428892;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