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夏卷·2022·总第八期
(网纸同步)
星夏卷
(诗歌)
平常所见
让我感受不同
这自然的气象
出单入双
宛如情侣
总有分别和相逢的原由
◎附录
风 雨
文/ 万木青
风和雨
结伴同行
不分你我
风雨兼程
开道
有电闪雷鸣
前进
翻腾云涌
激情在燃烧啊
如烈火熊熊
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承担云雨轻重
不在一起时是未相逢
在一起便不陌生
别看雨下天必阴
风吹迟早有晴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读万木青<风雨>》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万木青诗作《风雨》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万木青诗歌创新蕴含深意的理解和赞赏之意。
诗人对《风雨》的解读为犹如爱情中的男女。如诗句说,“这自然的气象/出单入双/宛如情侣”;
其次,万木青诗人对风雨的理解非常有创意,竟然把给人带来压迫感的风雨换了视角理解为情侣相拥,给人美好的想象。如诗句说,“激情在燃烧啊/如烈火熊熊/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承担云雨轻重”;
最后,笔者以为,诗歌创作贵在出新,郑诗人评议认为,万木青诗作《风雨》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奇诗,把自然界的风雨写活了,非常传神,值得学习!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草原民族信山神,
游牧狩猎传子孙。
野性未泯守本真,
反思凶恶有益损。
动物与人相依存,
亲疏缘于食之道。
勿以种群定优劣,
大小强弱皆必要。
(2005-01-29)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读姜戎<狼图腾>》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姜戎长篇小说《狼图腾》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态和谐的关注及狼在草原上起到生态平衡作用的反思之意。
如诗句说,“草原民族信山神/游牧狩猎传子孙/野性未泯守本真/反思凶恶有益损”;
其次,诗人对《狼图腾》解读认为,狼虽然凶残,但在草原上自有其生存价值,起到生态平衡作用。如诗句说,“动物与人相依存/亲疏缘于食之道/勿以种群定优劣/大小强弱皆必要”;
最后,笔者以为,作家姜戎《狼图腾》阐述了一种生态理念,即动物与人应当和谐相处,维系一种和谐生态环境,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诗人阅读该书后理解为生态和谐是人类重大课题显然是正确的。该书末提到草原上后来实行“打狼”政策,导致生态恶化,草原形成沙尘暴,甚至影响到北京等地区,这就进一步印证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了。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提出这个哲学命题
也是一个人类的难题
从古至今
思考了无数遍
仍然没有结论
世俗的逻辑是:
既生下来
就活下去
被欲望驱使
采取一切手段
达到利己的目的
不在乎高尚和卑鄙
生活的真相
隐藏在平常的日子里
说与做
保持着距离
是与非
过客们推脱了责任
◎附录
生活对谁说
黑龙江/万木青
都是这两个字
否则
它就失掉存在的资格
一个是生
一个是活
生者一样也
哭着来到世界
活者却不一样
喜怒哀乐对天歌
天有星辰曰月
风云莫测
无论谁
皆躲不过
不是吃
就是喝
走吧,还怕累着
便想坐车
看钱奴硬将心似铁
到头来
那个不是
空辜负青春年华
锦堂风月
任凭欲望之火燃烧
一个又一个
多少人间匆匆过客
哪个不是
灰飞烟灭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读万木青<生活对谁说>》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诗人万木青作品《生活对谁说》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万木青诗作蕴含哲理的共鸣和赞美之情。如诗句说,“提出这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人类的难题/从古至今/思考了无数遍/仍然没有结论”;
其次,诗人认为,生活的真相就是世俗逻辑的推演,极为丑陋。如诗句说,“生活的真相/隐藏在平常的日子里/说与做/保持着距离/是与非/过客们推脱了责任”;
最后,笔者以为,万木青诗人对生活真相研究颇为透彻,如诗句说,“到头来/那个不是/空辜负青春年华/锦堂风月/任凭欲望之火燃烧/一个又一个/多少人间匆匆过客/哪个不是/灰飞烟灭”,把人生一切的遭遇都简洁表达出来了,令人感伤。郑诗人对此颇有共鸣感,以诗应和,极为契合。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运动是常理,
意外难预定。
平衡有利弊,
自然本无情。
地球大反击,
突然洪峰起。
生吞廿余万,
人间酿悲剧。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惊闻东南亚海啸引发旷世灾难》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2004年东南亚海啸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东南亚海啸引发人间灾难的伤感及希望人类保护环境,减少灾难的渴盼之意。
如诗句说,“地球大反击/突然洪峰起/生吞廿余万/人间酿悲剧”;
其次,诗人对东南亚海啸事件的发生,认为,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如地震、海啸、火山等现象,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虽然并不是人为因素,但给人感觉是一种无情的伤害。如诗句说,“运动是常理/意外难预定/平衡有利弊/自然本无情”;
最后,笔者以为,东南亚海啸事件引发了诗人的关注,诗人对廿余万生命的离去感到悲哀,作诗抒发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然而,面对大自然,如何才能避免无辜的伤害呢?诗句说“地球大反击”,意思或许就是说人类破坏环境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因而,人类需要善待地球,保护生态才能获得自身平安吧!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劳动生活出智慧,
文字语言造艺术。
寓意深刻影响远,
想象非凡境界殊。
对答如流反应快,
角色互换能救场。
点拨提示急转弯,
表现精彩得夸奖。
文/管教宇(安徽)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紧贴肌肤
感应着呼吸
依托形体
线条分明
宛如山水绮丽
尽显阴柔之美
与阳刚匹配
堪称东方一绝
在时尚的转换中
独领风骚
(2022-05-01)
◎附录
旗袍
文/王景波(黑龙江)
起源的争论,
阻挡不了你对美的追求、尝试。
在风格中展露着你对美的诉求和主张。
只要是纯粹的美
都能平稳着陆
右衽大襟,
立领盘扣,
侧摆开叉
像一面鲜明的旗帜,
高举着时光淘洗过的辨识度,
向传统与经典致敬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中国服饰精品》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王景波诗《旗袍》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旗袍》一诗的欣赏和对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赞美之情。
百度显示:王景波,男,80后,黑龙江望奎人,教育工作者。文章曾在《绥化日报》《绥化晚报》《长江诗歌》《流派》《当代诗歌地理》《青年文学家》《山东诗歌》等各类刊物平台上发表。
诗人认可王景波诗《旗袍》对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的描述和赞赏,作诗表达对旗袍之美的欣赏之情并肯定了旗袍的地位。如诗句说,“宛如山水绮丽/尽显阴柔之美/与阳刚匹配/堪称东方一绝”;
其次,郑诗人对旗袍之美的欣赏主要是从地位来叙述,而王景波对旗袍的描述侧重细节,描摹较为具体。如诗句说,“右衽大襟/立领盘扣/侧摆开叉/像一面鲜明的旗帜/高举着时光淘洗过的辨识度/向传统与经典致敬”;
最后,笔者以为,郑诗人与王景波诗人对“旗袍”服饰的精心评议,达到了思想上的统一与共鸣,即欣赏中国传统服饰之美,并希望中国服饰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发扬光大!同时,这些热烈赞美的诗句也让人感受到了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灵机忽闪巧策划,
买房赠妻出妙招。
人生促销能解困,
剩女脱单幸福到。
◎附录
买一赠一(微小说)
文/黄金鑫
文/管教宇(安徽)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命里有诗真热爱,
天地穷尽是洪荒。
一生苦写苦一生,
人在诗中日月长。
◎附录
诗命·热爱
河南/洪荒Hero
有人
一生写诗
写到鼻毛白了,胡子白了,头发白了
下半身毛也白了,头变光了
也没有出圈
还在老骥伏枥地写着
有人
写一生诗
写到颈椎病,骨质疏松,糖尿病,失眠多梦,神经衰弱
吐血,脑溢血,偏瘫,植物人
也没有小火过
仍志在千里地写着
还有人
穷其一生
写到下垂,松软,阳痿,性冷淡
写进了坟墓
继续阴魂不散地写着
真的有人
来生还要写
像欠诗一条命
投胎还债
当然有人
一生就是诗的写照
写写打发
天下的无聊
(2022-05-01)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读洪荒<诗命.热爱>》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洪荒诗《诗命.热爱》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热爱诗歌之人宁愿吃苦也不放弃精神的赞美之情。
百度显示:洪荒Hero,男,河南郑州人,曾用多个笔名,初中开始写诗,偶有发表,有作品发表在纸媒及网络平台等。大学期间校报文艺副刊编辑,校报记者团负责人。2009年,以女性的角色,用“乔家小小”账号在天涯社区“天涯诗会”发表下半身写诗——《我给过三个男人》轰动诗会,创天涯诗会单首诗歌点击和评论之最,使诗会诗友争论半年之久。又曾为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现为企业合伙人、职业经理人。
郑诗人首句赞美了诗人洪荒热爱诗歌的执着追求精神。如诗句说,“命里有诗真热爱/天地穷尽是洪荒”;
其次,针对洪荒诗《诗命.热爱》所述,“有人/一生写诗”、“写进了坟墓/继续阴魂不散地写着”,郑诗人认为,很多人写诗只能是做诗歌的“苦行僧”,一辈子也没有成就。但他们对诗歌执着追求的态度,却能让他们在漫长人生岁月里苦中作乐自得其乐。如诗句说,“一生苦写苦一生/人在诗中日月长”;
最后,笔者以为,如果一个人对诗歌有悟性,一写就能走红,就如洪荒经历那样,一首《我给过三个男人》红透天涯诗会。然而,多数人缺乏这样的悟性,但仍然执着诗歌,令人感动,奈何“诗命”啊!就守着诗歌苦一生吧!即如洪荒诗所说的那样,“真的有人/来生还要写/像欠诗一条命/投胎还债”。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一)
古有牧族卅六国,
西极漠野是边地。
瑶池碧水浴圣母,
雪莲神灯映天马。
(二)
伊犁风光胜江南,
草原峡谷绽奇葩。
民间唱诵伴歌舞,
本质清纯最无瑕。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伊犁文学的底色和氛围》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伊犁文学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伊犁文学特色的赞美之情。诗人先分析了伊犁文学的底色,指出伊犁拥有悠久典雅的古风文化,如雪莲花、天马传说等。如诗句说,“古有牧族卅六国/西极漠野是边地/瑶池碧水浴圣母/雪莲神灯映天马”;
其次,诗人还描述了伊犁文学的氛围,文学来源于伊犁大好的山水风光,来源于现实民间生活,百姓喜爱歌舞活动,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诗句说,“伊犁风光胜江南/草原峡谷绽奇葩/民间唱诵伴歌舞/本质清纯最无暇”;
最后,笔者以为,伊犁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地方民间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园和祖国炽烈情感的抒发。诗人总结伊犁文学的底色和氛围,语言优美,文字清新,表达出对伊犁家园的满腔热爱,是对文学艺术执着追求的表现。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我从你的叙述里
不敢揣摩你究竟经历了什么
你随着大流
又多次回顾
那些幼稚荒唐
甚至可笑
都是世俗的无奈
急于改变这种状况
只是个人愿望
◎附录
愿 望
文/王单单
抚平额上的峡谷,解冻头顶的雪山
压住你卡在喉间上气不接下气的咳嗽
你终于明白:
人生最美的东西都在背后
你一直想:
扔掉拐杖、老花镜和助听器
从耄耋撤退
退回到古稀
退回到花甲
退回到你办公室的椅子上
翻牌、斗地主
熬你退休前漫长的天命
退回到不惑
退回到主席台上
高谈阔论
带着一头雾水
到你的鲜花与掌声中去拥抱、握手
退回到你的而立之年
娶妻生子
做房奴
按揭青春
为柴米油盐
和她闹得你死我活
退回到你风华正茂的年代
去花前月下
做风流的鬼
去恋爱
去工作
退回到你顽劣的童年
马路上挖闪脚坑
舔九妹扔掉的糖果纸
退回到你口啜拇指的年代
从母亲“幺儿乖乖”的声音中酣睡
最好是收起你呱呱坠地时的哭声
最好是交出你睁眼时的第一缕阳光
退回到子宫去
最好是把人间也带走
像不曾来过一样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读八零后诗人王单单作品<愿望>》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王单单作品《愿望》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王单单诗作《愿望》深刻内涵的共鸣和欣赏之意。
王单单诗《愿望》说的是老人的愿望是不要衰老,而是慢慢退回年轻时代去。如诗句说,“抚平额上的峡谷/解冻头顶的雪山压住你卡在喉间上气不接下气的咳嗽/你终于明白:/人生最美的东西都在背后”;郑诗人读了《愿望》一诗后认为,老人的愿望有些荒唐可笑,因为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啊!如诗句说,“我从你的叙述里/不敢揣摩你究竟经历了什么/你随着大流/又多次回顾/那些幼稚荒唐/甚至可笑”;
其次,郑诗人还认为,《愿望》一诗表达的仅仅是极个别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认识到衰老是自然规律的作用,不去奢望“时光倒流”。如诗句说,“急于改变这种状况/只是个人愿望”;
最后,笔者以为,王单单诗《愿望》表现的是某些老年人异想天开的“时光倒流”想法,而且是个别人的奢望,因为这些少数人曾经辉煌过,对自己的过去产生极度的留恋,希望自己能够返回到年轻时代,再次享受青春美好,官运亨通。显然,这是对某些人贪婪特性的讽刺之语!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忙碌了一个产季
日子重复着黑白
坚守岗位
手脚不歇巡检设备满怀期待
以辛劳换取收益
或许是气候改变
去岁的冬至居然无雪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
阳光普照大野
鸟儿飞过乡村的农家小院
山区的交通线曲里拐弯
路牌指明方向
人车旅行安全
团队休整
我被排在第一轮值班
与工友们相处
信息沟通彼此照应
为社区居民纾困解难
领导开会落实计划
将工作做细做好
疫情散发防控警报
早春寒气未消
我在形势的压力下
心潮起伏
情绪焦灼
外来的纷扰
找你没商量
闲言碎语飞短流长
不能回避
就强大自己的内心
像竹子一样
风声催雨落
绿色染成片
春天的故事里
美景多么难忘
我人生的游轮
又将启航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边地之春》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伊犁春天来临的感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伊犁春天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单位工作和防疫安全的重视、关注。如诗句说,“忙碌了一个产季/日子重复着黑白/坚守岗位”、“我被排在第一轮值班/与工友相处/信息沟通彼此照应/为社区居民纾困解难/领导开会落实计划/将工作做细做好”、“疫情散发防控警报/关注健康平安最重要”;
其次,在伊犁春天来临的时候,诗人感到了忙碌,也产生新的启程规划,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如诗句说,“春天的故事里/美景多么难忘/我人生的游轮/又将启航”;
最后,笔者以为,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诗人能够在春天到来时,有所总结,有所规划,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郑诗人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快马加鞭,走上人生云开月出的光明坦途!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时光辞旧大迎新,
风骚独领后来人。
青年笑傲江湖上,
不畏惊雷赴洪波。
盘峰论坛卷狂潮,
民间旗帜更鲜明。
对垒三年格局变,
前景如何自决定。
心藏大恶敢较真,
刺激痛快难拒绝。
莫笑骚客神经病,
艺术审丑可鉴证。
与众不同显奇能,
叛逆多具影响力。
下流无耻任批评,
个性解放最彻底。
(2005-03-06)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牛气逼人:沈浩波》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沈浩波诗人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沈浩波诗人敢于挺立时代潮头精神的赞美之情。
百度显示:沈浩波,1976年出生于江苏泰兴,诗人、出版人。橙瓜见证.网络文学20年百位行业代表人物。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为世纪初席卷诗坛的“下半身诗歌运动”的重要发起者。2004年,受邀到荷兰与比利时举办专场诗歌朗诵会。出版有诗集《心藏大恶》《文楼村记事》《蝴蝶》《命令我沉默》。曾获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人民文学》诗歌奖;《十月》诗歌奖;中国首届桂冠诗集奖;首届“新世纪诗典”金诗奖;第三届长安诗歌节.现代诗成就大奖等。同时,作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国内最著名的出版人之一。郑诗人介绍了沈浩波的著作《心藏大恶》,还对其作为“下半身诗歌运动”发起者的行为进行评议。如诗句说,“心藏大恶敢较真/刺激痛快难拒绝/莫笑骚客神经病/艺术审丑可鉴证”、“与众不同显奇能/叛逆多具影响力/下流无耻任批评/个性解放最彻底”;
其次,郑诗人还对沈浩波诗人能够在诗坛扬名天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1998年,沈浩波发表《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这篇文章后来成为引发1999年中国先锋诗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大论争(盘峰论争)的重要导火索。如诗句说,“盘峰论坛卷狂潮/民间旗帜更鲜明/对垒三年格局变/前景如何自决定”;
最后,笔者以为,诗人沈浩波思想敏锐,敢于独立思考,挺立潮头,不愧是时代杰出的诗人!郑诗人赞赏沈浩波诗人带有“叛逆”特点的个性,并对沈浩波诗人标新立异的精神赞为“牛气逼人”,也是非常贴切的赞美啊!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聚焦北漂众生相,
现实残酷非理想。
艺术之梦圆与缺,
毅力强弱靠信仰。
初心天真亦美好,
时光之剑露锋芒。
人活世间多磨难,
成就伟业需栋梁。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邱华栋长篇小说<白昼的喘息>》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邱华栋长篇小说《白昼的喘息》一书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白昼的喘息》表现出“北漂”一族奋斗人生理想的赞美之情。
百度显示:《白昼的喘息》是2015年6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邱华栋。该书主要内容是一群有着自己的文学和艺术理想的人,在北京展开了他们的逐梦之旅。小说描绘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北京活跃的一些流浪艺术家的生活和精神情况,是一部艺术家小说。
作者在小说中使用了结构现实主义的结构手法:奇数章节是叙述单个艺术家的故事的,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立的故事和性格。而偶数章节,则是小说的主线,主人公是贯穿全书的。在某些篇章和局部,作者甚至还尝试了达达主义的自动写作,追求写作当时的那种感觉的喷射,语言奔放,气势如虹,充满了想象力,信息量巨大,在1996年首版的时候曾被评论家称为是“可以代表新生代作家水平的一部独特的长篇小说。”
邱华栋,1969年1月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父母系支边青年。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著名小说家,诗人,评论家。曾为《青年文学》杂志执行主编,现为《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北京时间”系列(《白昼的喘息》《正午的供词》《花儿与黎明》《教授的黄昏》)、《夏天的禁忌》《夜晚的诺言》《骑飞鱼的人》《单筒望远镜》,中篇小说集《黑暗河流上的闪光》《把我捆住》,散文集《绝色喀纳斯》,书评集《和大师一起生活》,建筑评论集《城市漫步》,诗集《花朵和岩石》等。多部作品被译成法文、德文、日文、韩文、英文、越南文等。如诗句说,“聚焦北漂众生相/现实残酷非理想/艺术之梦圆与缺/毅力强弱靠信仰”;
其次,诗人认为,“北漂”一族能否实现艺术梦想,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奋斗精神。有少数人成功了,成为上流社会人物,成为富豪,一改当年流浪窘境。如诗句说,“初心天真亦美好/时光之剑露锋芒/人活世间多磨难/成就伟业需栋梁”;
最后,笔者以为,作家邱华栋小说《白昼的喘息》关注了“北漂”一族追求人生理想的奋斗过程,对引导新时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有益的启迪,通过一群九十年代青年人逐梦之旅的轨迹,也可以让新时代青年人明白生活的不易,艺术奋斗成功的艰难,从而珍惜当下,把握好生活的每时每刻,活出清醒、活出光亮来!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下午天渐热,
开窗进双雕。
羽毛灰土色,
弯钩嘴上翘。
相距三米多,
近观恐惊扰。
举竿轻触时,
手机未拍照。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5月4日双雕飞入办公室》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双雕意外飞入办公室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办公室意外出现双雕的惊喜之情。诗人对办公室意外飞入双雕感动惊喜,仔细观察了一下鸟的外形,还担心惊扰了雕。如诗句说,“羽毛灰土色/弯勾嘴上翘/相距三米多/近观恐惊扰”;
其次,诗人发现了双雕误入办公室,想驱走飞鸟,却忘记拍下珍贵的照片,留下遗憾。如诗句说,“举竿轻触时/手机未拍照”;
最后,笔者以为,诗人在办公室意外发现双雕飞临,实乃罕见,令人产生惊喜感,但诗人深知雕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伤害,于是就挥竿驱赶,令其去天空自由翱翔。该诗描述了生活中发生的一个小插曲,给读者强烈的故事感,也表达出诗人对保护鸟类动物的关爱之心,是一首充满奇幻色彩、有趣且可读性强的诗歌。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陈忠实的白鹿原》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作家陈忠实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陈忠实作品《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实现人生圆满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白鹿原》是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如诗句说,“重读史篇《白鹿原》/爱恨交织在心间/冬去春来尝冷暖/时光验证成经典”;
其次,诗人对陈忠实去世出现的新闻抒发了感慨。作家陈忠实一生写作都是以家乡人为中心人物,书写人民百姓,所以,陈忠实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感情。故其辞世后,引起震动,出现数千人送别的宏大场景。如诗句说,“猝然离世传新闻/西安送行数千人/评定今生已圆满/无愧百姓养育恩”;
最后,笔者以为,作家陈忠实出生于陕西大地,其写作也以陕西关中百姓为主要表现对象,并成就了作家荣耀。陈忠实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命运也回报之“茅盾文学奖”。这对鼓舞更多的作家、诗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用文学方式感恩社会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很有益的教育啊!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看电视剧《以家人之名》
都市题材又抢眼,
情节曲折扣心弦。
婚姻事业生矛盾,
拼盘家庭教育偏。
女孩放养成小子,
不守规则混社会。
单亲组合有弊病,
谁来追究是与非?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看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诗人对电视剧《以家人之名》的评议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电视剧《以家人之名》阐述家庭之爱治愈青少年成长伤痛的赞赏及不足之处的忧虑之情。
百度显示:《以家人之名》是一部青春成长治愈剧。
其次,李尖尖的母亲难产去世了,她便与父亲李海潮组成单亲家庭共同生活,后钱阿姨给李海潮介绍了一个对象贺梅,带了一个孩子叫做子秋。父亲开面馆,忙于生意,对尖尖疏于管教。尖尖对于男孩鹏鹏笑话凌霄不说话是哑巴很不满,教训了他一顿。如诗句说,“女孩放养成小子/不守规则混社会/单亲组合有弊病/谁来追究是与非”;
最后,笔者以为,该剧是当代现实生活的反映,许多孩子都生活在不够完整的家庭里,心理承受着巨大痛苦,《以家人之名》的故事情节折射出家人关爱才是孩子们成长的最佳良药。诗人关注了这个时代的常见病,如单亲家庭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等,并产生深切的忧虑之情,电视剧的解决方案是美好的,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