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被誉为“苏联三大叛逃事件”,影响很大。
前期,克格勃想要追杀别连科,可是因为美国的一些特殊影响,没逮到绝佳的机会;
后期,克格勃因为两个原因,不再追杀了。
(1)不听话的别连科
别连科,1947年生,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别连科报考了航校,准备成为一个和“阔日杜布”这样的超级蓝天英雄。
梦想非常好,实际也不错,别连科顺利考上了航校。
经过认真努力地学习后,别连科毕业时如愿以偿地分配到了军队,并被任命为哈尔斯克航空团的飞行教官。
这不是挺好吗?
不,别连科并不满意,他不是想成为哪里的飞行教官,而是只想开着他的飞机在蓝天翱翔。
因此,激情四射的别连科提出申请:各位长官,请允许我当格罗莫夫试飞学院的试飞员。
结果,上级批了几个字:不同意!
继续申请,继续被拒绝。
此时,在军队里的别连科,看到了很多军官的贪腐,心中的那一抹希望,开始变得暗淡,他酗酒、斗殴、顶撞上司,成为了所在团队里的“糊涂的清醒者”,一次酒醉后,竟然发起了酒疯,当着基地中心主任的面,把他知道的上司们干的贪腐事,一一讲述给了主任。
那一刻的他,仿佛中国的黄健翔附体,口条利落得要命,思维还很清晰。
结果很悲哀,别连科失望了,他被当成了精神病。
单位强行送他到精神病院治疗。一个正常的人,自然是检查不出什么大病的。
医生说:没病!
直属长官说:真有病,张嘴就胡说。
于是,在长官们的努力下,别连科被送走了,送到了靠近堪察加半岛的丘夫耶夫卡的国土防空军工作,担任了一个所谓的代理副大队长。
勘察加半岛在哪里?
翻开地图,你就可以看见,在苏联的远东地区,太平洋三面环绕,远处是白令海峡,再远处,就是日本以及美国的驻军基地。
(2)别连科叛逃
打发到“边疆”了,普通军人也就认命了,别连科“不”,他带着满腔的愤怒,开始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厌恶到他想脱离而去。脱离后的第一选择,就是美国。
如果从勘察加半岛出发的话,别连科驾着飞机可以飞到最近的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基地。
按照他的计划:开着苏联先进的米格--25重型截击机,把飞机“送给”美国人做研究,然后,他把知道的重要军中信息,一股脑全倒给美国人。
1976年的9月6日12点多,别连科行动了,驾驶着米格--25截击机,出发了。
这一路,他要先投入日本的怀抱,然后再有日本通报美国。
别连科的飞机盘旋上升后,一头往东南飞去,快到日本的时候,猛地从高空8000米降低到1000米,进行超低空飞行,这是为了避开苏联和日本的雷达监测。
接着,别连科发出报警信号,然后快速关闭。
这操作是告诉苏联人,我的飞机出事了,别再挂念哥了,如果有兴趣,搞个追悼会,俺也不反对。
接下来,他关闭了所有的对外的电子信号,成了失联飞机,然后闯入了日本的“防空识别区”。
这还了得?
日本人不干了,哪来的敌人?拦截,甚至歼灭。
于是,日本有两批“鬼怪”战机进行拦截,都宣告失败。别说,别连科的水平真的不孬。
但是,别连科的困境是,汽油不多了,怎么办?
他看到了日本的函馆民用机场,试图强行降落。很不幸,一架波音飞机刚好起飞,为了躲过这场碰撞,别连科急转弯贴向地面,并且以高速进行降落。
在巨大的惯性之下,飞机冲出了跑道,在草坪上留下了深深的沟槽,好在,没出现大危险。
此时此刻,别连科不再犹豫,拿出手枪,向天连开数枪。
当日本防卫厅的人来的时候,别连科告诉了自己的意图,并且请求安排与美国人见面,进行详谈,然后进行政治避难。
未来如何,别连科不知道,但是,他已经做出了自己一个艰难的选择,此时的他,年近30岁。
(1)早期的苏联克格勃真的没有机会追杀别连科
别连科投敌叛国,苏联人恨得牙痒痒,克格勃更是摩拳擦掌,准备手刃别连科。
但是,别连科在哪里呢?
人家在美国中情局的庇护之下,如此,别连科就像进入了一个铜墙铁壁的地方,几乎没有任何机会给克格勃。
美国人对于米格--25截击机做了研究,发现,也就那么回事,毕竟,研发制造出来已经十多年了,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了。
另外,美国人对于别连科做了审讯,结果是得到了一些信息,但没有太多的信息,毕竟,此人只是一个低级军官。
审讯完之后,美国大气地把苏联人的飞机还给苏联,并且继续保护别连科。
苏联人看到还回来的飞机,气坏了,撤掉了一串军官,并开始对米格--25进行改进。
(2)后期,克格勃没有了刺杀别连科的意义
别连科在重要的审讯期间,克格勃是真想干掉别连科,但是苦于迟迟没有机会。
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虽然中情局还在保护别连科,但对于克格勃来说,已经失去了刺杀别连科的任何意义,为什么如此说呢?
一是,别连科把知道的不多的消息已经全交代了;二是,别连科只是个低级军官,所知的消息有限。
此种情况下,冒险刺杀毫无意义了。
再到了后期,苏联虚弱得一塌糊涂,克格勃哪里能顾得上别连科?
另外,别连科已经获得了美国的政治庇护,克格勃也不好下手,否则,会惹出更多的风波。
为了一个别连科,把美国和苏联的矛盾进一步放大,显然不符合国家利益。
不得不说,叛逃者别连科还是很幸运的。
别连科的信息被美国榨干了,为了让别连科继续在美国生活,美国中情局给别连科制造了一个假身份,干着一些苦力活,娶妻生子。还要常常受到美国的监视。
显然,他过得还不如在苏联。但是,这世上哪里有后悔药吃?
再后来,据说,别连科熬到了苏联解体后,回到了苏联,做起了小生意,至于他做的荒唐事,俄罗斯没人管,毕竟,苏联都没了,谁还管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