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那洛巴▎帝洛巴▎寂天菩萨▎甘帝巴▎莲花生▎龙菩提

Sant Mat 中文资讯

古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那洛巴 ▎帝洛巴 ▎寂天菩萨 ▎甘帝巴 ▎莲花生 ▎龙菩提

作者:白玛僧格

那洛六法传承祖师:那洛巴

那洛巴又译作那若巴、那饶巴、那茹巴、纳若巴或那娄波等,意为胜人,乳名普贤,法号虚空藏、佛智、法幢、智慧成就等,获得班智达称号后,名叫无畏称,持佛法号叫上座持地,具器之名无垢威严,成为瑜伽士后,改名那饶达巴。

那洛巴是帝洛巴的心传弟子,噶举派的印度第二位祖师,也是玛尔巴的主要上师之一。他得帝洛巴传授“四大语旨教授”等所有密法,并把其中的一些密法归纳成著名的无上瑜伽部密法《那洛六法》,成为噶举派传授的主要密法之一。

关于那洛巴的生卒年代,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他主要生活于11世纪。他出生在迦湿弥罗的一个婆罗门家庭,父亲善甲是迦湿弥罗某地之王。他自幼聪慧伶俐,心地善良纯朴,笃信佛法,七八岁时便向父母说明要出家的想法。因为他是家中独子,父母惟恐断嗣,便希望他可以断了出家的念头,并请人教他剑法、跃身法和历算、工艺技术、医学和诗词学等,希望他将来做一个开明君主。

然而,那洛巴无意从政,他从亲教师虚空称受居士戒,取名虚空藏,学习五明。在游学期间,又从13位班智达学习显密教法。后来那洛巴曾被迫成婚,但不久便在那烂陀寺从亲教师佛护和阿阇梨功德光受沙弥戒,取名誉贤,又由法上师作亲教师、法智慧作轨范师、法菩提作屏教师,受圆满比丘戒,取名法胜幢,研习“三藏四续”义理,成为一名佛学家,被人称为持佛尊者。他学通内外诸法,声望极高,后来做了那烂陀寺住持,因此那烂陀寺也被人称为“王子那烂陀”。在此期间,他撰写了《时轮灌顶总释》、《喜金刚本续释》和《集密后续释》等。

《印度佛教史》记述,那洛巴还被委任为超岩寺北门守护师,与其他5位通晓五明、专弘密乘的大师东门师宝生寂(即大成就者香底巴)、南门师智生慧、西门师语自在称(即大成就者丹马巴)、中门师宝金刚与智祥吉友,以及后来的北门师觉贤,合称超岩寺六贤门。那洛巴曾多次辩论、挫败外道论敌,使600名外道僧剃发为佛僧,人称无畏称。

那洛巴

布本设色唐卡  17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中央为那洛巴。他的右手执金刚杵和降魔法宝——达莫加鼓,左手执金刚铃。一个女门徒坐在他的旁边,桌上陈列着巴里棕榈等供养物。他的四周围绕着其他几位大成就者,空中的甘帝巴和嘎卡巴,居于洞中的夏瓦日巴,左下方的古吉巴。右下方的大成就者割肉饲鸟,但其身份难以准确辨认。

这时,那洛巴认为自己虽然成为圆满班智达,但心却始终不能得到自在。于是,他放弃经书、荣誉和地位,停止讲授和听闻佛法,手持一根禅杖,身着一件袈裟,径直去往南印度寻找帝洛巴上师。

为了寻找帝洛巴,那洛巴辗转南北,历经重重磨难。有一天,他见到一个瘦骨嶙峋,衣衫褴褛却目放异彩的老人,将活鱼生吞活咽。人们看见了这情景,纷纷指责那老人。老人便将吃下的鱼吐出来,那鱼竟变得比先前更加活蹦乱跳。那洛巴观其面容,认出老人正是他千辛万苦寻找的帝洛巴上师。他跟随其后,在四下无人处,俯身向上师顶礼。

哪知帝洛巴不但毫不领情,还生气地殴打他,气势汹汹地说:“你的上师不是我,我的弟子也不是你。”但是那洛巴毫不气馁,他跟随着帝洛巴,将乞讨来的食物装在陶罐中供养上师,但帝洛巴对他依旧不闻不问。如此,那洛巴恭敬承事帝洛巴12年,期间更是经受了居高下跳、竹签穿腰、跳入火坑、吞食污泥、窃米食宴、夺王之妃、盗臣之妻、娶妻、金刚锤击身、献妻于师、水蛭河中以躯代桥、旷原献曼荼罗12大生死攸关的难行。

有一回,那洛巴从一个办喜事的人家讨来丰美菜肴,帝洛巴吃得津津有味,便要他再去讨要。如此到了第5次,主人家也烦了,那洛巴只得跑进厨房,端起锅子就跑。人们追着打他,也没能夺下他手中要拿去供养上师的饭菜。

后来的一天,他来到一条布满水蛭的小河边,那洛巴跳入河中,摸到河中央,让帝洛巴踩着他的头过河。接着,帝洛巴让那洛巴在河中等他回来。那洛巴身上的血被河中的水蛭吸干殆尽。等到帝洛巴回来,却依旧对那洛巴视若未见,照旧踩着他的头过了河。

有一次,帝洛巴见到了国王美丽的王妃,便叫那洛巴将其抢来。那洛巴装成一个令人恭敬的婆罗门,来到王妃的闺轿前,把花鬘套上她的脖子,拦腰将她抱起便跑。结果那洛巴被打得皮开肉绽,无法动弹,依靠帝洛巴的加持才得以康复。还有一次,一位大臣的妻子被帝洛巴看到,又命那洛巴去抢,他再一次被打得面目全非。

那洛巴 (局部图)

局部图所绘为那洛巴。唐卡中那洛巴的面部特征十分细腻柔和,姿势优美,极富表现力;头上的发髻梳成几节,上面戴有许多骨制的饰物;肩上披有一条饰有精美图案的红色冥想带,松松地搭在肩头,将整个上身围在中间;身上还有许多珠宝饰物。那洛巴是密宗一位十分重要的上师,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曾师从于他。

还有一次,二人登上一座高楼,帝洛巴感叹说:“如果从这上面跳下去该有多么好啊!”那洛巴便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结果摔得五脏破裂,气若游丝。但帝洛巴这次却拂袖而去。直到多日之后,那洛巴已在生死一线之间,才终于听到帝洛巴为他念咒加持。

后来,在一个荒无人迹的旷野,帝洛巴要那洛巴供上曼荼罗,但旷野之中哪有净水和花果。那洛巴便用荆棘刺破血管,把血洒在地上压尘,把手指砍断做花束,供在被鲜血喷洒过的尘土上。帝洛巴把地上零散的手指拣起来,用鞋子猛打那洛巴的脸,直到他丧失意识。

那洛巴透过前三种大苦行,清除了今世肉身的恶业。瓶灌顶使他了悟较低层次的一味性,并证得六地果位,具足化身功德。接下来的三大苦行使他清除了和其他众生之间的恶业,秘密灌顶令他了悟中层次的一味性,证得八地报身功德。其后三大苦行清净了他对因缘状况的执著染污,智慧灌顶使他了悟高层次的一味性,证得十地法身功德。最后三大苦行清净了三者结合的染污,第四灌顶使他了悟初级及一般的无修智慧,证得十二地自性身的功德。

等那洛巴再次醒来,他已经通达了万法的真如实相,他的伤口平复如初,帝洛巴将所有的教言传授给他。经过了12年无量无边的苦行,那洛巴终于得到上师的真传,证悟大手印,获得各种神通。在救度了无数众生之后,即身进入空行极乐世界。

那洛巴的弟子众多,其中有名的就有智藏、耆缕罗楞、达梨波、鸠薮梨波、金刚座者、时轮师、菩提贤、帝比波、黑誓愿金刚、阿底峡、玛尔巴等人。其中梅纪巴、寂贤、仲毗巴、宝生寂(香底巴)、吉特瓦(又名阿塔巴钦波)、沙弥慧狮子和迦湿弥罗的阿迦罗僧达7人是被称为与那洛巴的学问本领相等的七大弟子。

那洛巴与其师帝洛巴苦修言传,并未留下许多著述,现存署名为那洛巴的著作,据猜测是由玛尔巴整理而成。其中有《呼金刚密续广释》、《荼毗仪轨》、《金刚亥母修法》、《时轮灌顶略释》、《那洛巴之略见》、《集密五次第略明论》、《耳传金刚偈》等。

那洛巴

布本设色唐卡  17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所绘的是那洛巴。那洛巴居于一个偏僻的山中世界里,穿着瑜伽士的服装,坐在一条带有斑点的动物皮垫之上,一条饰有精美图案的冥想带将他围在其中。那洛巴双手执起一支号角,放在嘴边吹响,这个动作可视为驱走无明、我执等妄念的象征,也可解释为那洛巴对其上师帝洛巴的称颂之举。

噶举派第二祖师:帝洛巴

帝洛巴又译作得洛巴、底洛巴、底梨波等,本名明光,法名慧贤,是印度大手印教授四大秘诀的重要传承者,被噶举派奉为第二代祖师。相传他从金刚总持报身佛处接受口传和灌顶,而得大成就,又将教法传给那洛巴大师。其后,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创始人玛尔巴大师赴印度取经时,曾师从帝洛巴、那洛巴等学法,回藏后开创了藏传佛教噶举派。

关于帝洛巴的生卒年代,各种史籍说法不一。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认为,帝洛巴于摩醯波罗王统治时期(848~899年)出世。但也有人认为,帝洛巴的生活年代是在10至11世纪。他出生在印度东部的萨霍尔国(今属孟加拉),属婆罗门种姓。据称帝洛巴本是胜乐金刚化身,在他降世之时,有天降花雨、彩虹成帐、光满虚空等多种异象奇兆,故取名为明光。

帝洛巴自幼得空行母的授记修行密法,8岁时,亲见金刚持大师之面,12岁已精通五明,16岁时亲见胜乐五尊内外曼荼罗,获得灌顶和加持。有一天正在看管水牛之时,空行母出现在他的面前,问及他父母的姓名,当他说出婆罗门父母的名字时,空行母反驳说:“不!你的父亲是胜乐金刚,你的母亲是金刚亥母。”

受空行母的指点,帝洛巴开始四处游历,拜访各地寺庙,最后他在索马希利大寺出家受戒,法名慧贤。他住在寺庙附近的坟场中,用链子锁住双脚,始终保持禅修的姿势。如此过了12年后,帝洛巴获得了共同悉地,成为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大师,锁链自解。

后来有一天,帝洛巴正在佛像前禅定之时,忽见佛座下有光芒放出,天籁之音同时响起。但帝洛巴未受此干扰,继续沉浸于宁静之中。过了一会儿,因为对定境中所见情形的好奇,他起身检查佛座,在座下找到一部完整的《度母密续》。虽然帝洛巴能读懂其中文字,却无法了悟真义。于是空行母现身在他面前,告诉他成就者扎利雅巴的住所。

帝洛巴

布本设色唐卡  17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所绘为帝洛巴。帝洛巴左手握着一条金鱼,右手持一只盛满甘露的嘎巴拉碗,坐在一张坐垫之上;他头上戴着镶有人头骨的首饰,后面放出光芒;项上持着骨制的珠链和一条红色和蓝色鲜花相间纺织的花环;他身着瑜伽士的短裤,身上围着一条布巾,一条冥想带缠在肩膀和左腿上。他的身后有白云环绕的山峰和河流,身前的草地上则有一对白鹅和一对羚羊。

帝洛巴找到扎利雅巴,上师为他掲示《度母密续》以及其他法要的意义,并给他许多精要的指导。然后,帝洛巴返回索马希利大寺,此时他已领悟密续的要义。有一次,在持诵《般若经》的时候,他爬上寺庙的屋顶,奋力将殊胜的《般若经》掷入河水之中。僧侣们以为他发了疯,便解除了他在寺庙的职务。就这样,帝洛巴开始在印度四处游荡,寻访密续智慧传承的瑜伽士。

在南印度的作怖金刚喜尸林中,他遇见了在那里修行的玛当吉上师。玛当吉说自己是受龙树菩萨派来摄授帝洛巴的,他给帝洛巴灌顶教授,并要去往一个名叫班萨那的镇上,找一个名叫帕里玛的妓女。她是一位具有威势力的智慧空行菩萨,以特别的方式接引当地的众生。

帝洛巴依着玛当吉的吩咐,来到班萨那后,就做了帕里玛的仆人,白日里为她榨取芝麻油,晚上则得给她拉客。从前,他是婆罗门、比丘和班智达,此时却落得名誉扫地,遭人唾弃。但帝洛巴并不在意。在榨油之时,他领悟到虽然芝麻含油,但若不榨就不会自动出油。同样,人心虽在佛性之中,若不勤修苦练,就得不到证悟。

于是,帝洛巴勤加修持,6年后终得证悟。他与帕里玛升至空中,周身彩虹环绕。国王与众人都来向他忏悔,因为他们竟无人看出帝洛巴的殊胜,把他当一个只会捣芝麻的人来看待。帝洛巴一边捣着芝麻,一边以金刚歌回答各人提出的问题,激起众生非常大的信心。他引导那些对道歌生起觉受的人成就了各种次第,证得了悉地。人们尊称他为“帝洛巴”,意思是捣芝麻的人。

当时,那烂陀寺正处于兴盛期,聚集了众多的学者,也吸引了许多外道势力上门挑战。其中有一个名为德笛卡的人,他身具种种神通,并宣称具有摧毁一切的能力,人们对他十分敬畏。他向那烂陀寺的学者们发出挑战,要与他们一较高下。这个消息一经传开,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瞻。

德笛卡一路来到那烂陀寺,两边的人们自动排成一线,向他礼敬。当中却有一人不为所动,在德笛卡经过之时,直直地站着,不作任何表示。这个人就是帝洛巴,他的做法把德笛卡激得火冒三丈,怒目相向:“你对我这样无礼,不是自寻死路吗?”帝洛巴依旧平静应答道:“的确是的。”德笛卡听帝洛巴这样说,倒不知该如何应对,最后一不做,二不休,便要与帝洛巴决一死战,要与他较量学识及神通力。

两人各拥一派支持者,在国王的主持下,比赛声势浩大地开始了。德笛卡先输了辩论赛,但他不以为意,因为讲论佛法并不是他所擅长,他自觉更胜于神通力。但德笛卡没想到,在神通的比量之中,他也败下阵来。于是他恼羞成怒,凶态毕露,从口中喷出含有剧毒的大火,烧向帝洛巴。然而帝洛巴只是凝视着他,火焰就被卷了回去。德笛卡自认为可摧毁宇宙一切的力量也没能将之奈何。

帝洛巴 (局部图)

局部所绘为帝洛巴。他坐在一块巨石之上,身为灰黑色;右手持一个甘露钵;头上的发髻梳成几节,上面饰有许多骨制的饰物;双耳之上戴有耳环;肩上披有一条冥想带,将整个上身围在中间;身上还有许多珠宝饰物。他的身边跟着一位明妃,手持甘露壶,注视着帝洛巴大 师。

帝洛巴向国王和在场的人唱起金刚歌,以辩论、神通和秘义之歌教导德笛卡及其追随者,令他们皈依佛教,后来他们中很多人获证了深奥的悟境,甚至得到殊胜成就。

在四处游历的过程中,帝洛巴先后从扎利雅巴、龙树、拉瓦巴、苏卡悉地、因渣菩提和玛当吉等大成就者修学,成为精通诸家要法,了达各派异同,集众家于一身的大师。帝洛巴把龙树、咱热耶巴、拉瓦巴和善缘母视作上师,从东西南北四方得到金刚持的教授,即“四大语旨教授”。后来,帝洛巴通过道歌把大手印秘诀全部传给弟子那洛巴,这便是噶举派大手印传承的由来。噶举派所传密法之精要,著名的那洛六法亦由帝洛巴传承给那洛巴,原有八法传世,后来夺舍与双运二法之传承中断,后世仅存拙火、幻身、睡梦、明光、中有和迁识六法。

帝洛巴

布本设色唐卡  17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的中央主尊为帝洛巴。帝洛巴的身周围着其他十几位大成就者,可以辨认的有:帝洛巴正上方为骑虎的宗比巴;右侧坐于石上钓鱼的为米那巴;米那巴的下面黑色身的打坐者可能是札巴力巴;札巴力巴之下是甘嘎那;底层头戴僧帽,双手作说法印的是香底巴;左下角为阿卓基;左侧与明妃相拥的是甘帝巴;甘帝巴下面是卢伊巴。

据说那洛巴千辛万苦见到帝洛巴的时候,正好看到帝洛巴将一条活鱼生吞活咽下肚。那洛巴对此反感,心中便生出几分疑虑,此时帝洛巴随口问:“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并将他吃下的鱼吐出来,那鱼竟变得比先前更加活蹦乱跳。帝洛巴又说:“死就是生,生就是死!”那洛巴顿时得到非常大的加持及证悟。因此,帝洛巴一般最常见到的形象,都是几乎裸着身子,系禅定带,手里还拿着一条鱼。

之后,帝洛巴又到了西方邬仗那的冈多罗,那里聚集着许多空行母,那里的人们通常做着卑微的工作,却都在努力修行。帝洛巴从众多空行母那里得到不可思议的知识,便离开冈多罗,去往昆陀牟尼。在途中,他遇到“无身的空行母”。她们虽没有形象,却具美妙的歌喉,帝洛巴听到她们唱出的9种口诀,其后成为噶举派耳传的无身空行九密法。

随后,帝洛巴来到奥明天宫,从金刚持如来亲受法脉传承,包括外、内、密、秘密和如是五重了悟之法。透过这些法脉传承,帝洛巴真正成就了无修之境,心契入本性完全清净的法身境界,从一切短暂的不净中得到究竟解脱,成为圆满佛陀,现金刚持相。

金刚总持(局部图)

金刚总持

布本设色唐卡  16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的中央主尊为金刚总持。画面中的金刚总持为白色身,白色象征金刚的本质是洁白无染;双臂在胸前相交,拥抱明妃金刚亥母;双手结金刚哞迦罗印,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执金刚杵,象征智慧与慈悲结合。金刚总持的身周围绕着诸佛上师。相传帝洛巴就是从金刚总持处接受口传和灌顶,而得大成就的。

“伟大行派”传承上师:寂天菩萨

寂天菩萨又被称为布苏固巴,大约于公元六七世纪,诞生在印度南部贤疆国的王室,原名寂铠。关于寂天的生平,《布顿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以及一些《入行论》的讲义中都有提到,但详简不一。但大体来说,他的一生居无定所,四处游化,留传下许多传奇的故事。

寂天的著作除了有名的《入菩萨行论》,尚有《学集论》、《经集论》两部传世之作,至今仍被藏传佛教所重视。其中所述的根据《华严经》等的密意,“由思惟我爱执的过患,及他爱执的功德等多门中,而修知一切众生,是像如意宝珠那样,对我自己能随意施与一切利益的大宝,而生起悦意慈心;依此次第修习悲心及增上意乐及菩提心等”的修心法,被称作“自他相换”修心法,实践这一修法的派别被称为“伟大行派”。而寂天菩萨即是这一修法的传承上师。

寂天菩萨自小信仰佛法,他不仅博学广记,精通众家学问,还是一个性情和善,时常施财助人的人。大约6岁之时,在瑜伽士古苏噜座前求得《文殊锐利智成就法》。传说他精进修持不久,就亲见了文殊菩萨,并得到他的加持。后来的许多大德尊者都认为,寂天是文殊的化身。

其后,国王去世,寂天受拥戴继承王位。在称王仪式的前夜,他梦见了文殊菩萨坐在王座之上,对他说:“惟一的爱子啊,这是我的宝座,我是你的上师,你和我同坐一座是不合理的。”还有一种说法,说他梦见的是大悲度母尊,度母要用开水为他灌顶,寂天问其故,度母告诉他:“授王权灌顶之水与地狱铁水无异,我用开水为你灌顶的含义就在于此。”

寂天醒后,领悟到这是圣尊对他的授记与加持,便舍弃一切,离开了王宫。他于荒野中独行21天,找不到任何进肚之物。最后他来到一处森林,饥渴多日的他看到一洼浊水,便要取了来喝。这时,一位容貌庄严的女子出现,告诉他勿饮浊水,并把他领到一汪清澈甘美的泉边。在痛饮泉水过后,文殊菩萨化身的瑜伽士出现在泉边,教授寂天殊胜法要。在修持之后,寂天生起了甚深智慧境界。

寂天菩萨

壁画  1439年  江孜白居寺

这幅壁画所绘的是寂天菩萨。寂天菩萨面现怒容,双目圆睁,盯着前方虚空。他的身上穿着紧身的瑜伽士的服装,颈上挂着的骨制珠链交叉搭于胸前。他的身边有一位灰黑色身的明妃,另一边则有一位女子手持钵盂为他奉上一钵泉水,这名女子可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寂天四处游历来到五狮国,经人举荐,做了该国大臣,弘传武艺。他给国王当护卫,遭到其他大臣的嫉妒,便向国王进谗言说寂天不过是虚领其位,拿着一柄木剑怎能保护王上?国王便要寂天出示宝剑,其实那剑是寂天修文殊本尊的木剑,宝剑一出,便发出闪耀剑光,伤到了国王的左眼。国王和大臣才知道寂天是有成就的修行者。寂天加持五狮王,使其左眼复原。从此,佛法在五狮国内得以弘扬。

离开五狮国后,他来到那烂陀寺,从方丈胜天出家,法名寂天。他隐藏内证功德,暗中在文殊本尊前听授教法,修持果境一日千里。期间,他集百多部经律论之精义,编著出《一切学处集要》、《一切经集要》。但在其他僧侣眼里,除了饮食、睡眠、如厕,寂天不问他事,就是一个游手好闲之人。因此他们贬称他为布苏固巴,意思是三想者(只知吃、睡、拉三想的人)。

寺僧想把寂天驱逐出寺,便故意搭起高台,让他念诵经法,想借此羞辱寂天。诵经大会上,寂天登上高座,问道:“请问要背诵已经听过的论典,还是没听过的?”寺僧等着瞧他笑话,便故意说要背没有听过的。这时,他们看见文殊圣尊显现空中,寂天诵出其智慧境中流出的《入菩萨行论》。诵至第九品三十四颂“若实无实法,皆不住心前,彼时无他相,无缘最寂灭”之时,寂天腾空而起,渐渐升高,终至不见身影,只闻朗朗诵经之声自虚空中传来。寂天就此离寺而去。

当日诵经之时,各个班智达各自记下颂文,却各有出入,有的记下 1000颂,有的记下700颂。后来得知寂天身在印度南部的吉祥功德塔,便派人去迎请他回寺,才知道1000颂的《入行论》是正确的。寂天虽然婉拒再回那烂陀寺,但他开示了《学集论》、《经集论》、《入行论》三部论的经函,自此《入行论》在印度得到了传播。

文殊菩萨

布本设色唐卡  18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所绘的是黄色身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四面八臂,袒露上身,以左舒式坐于白莲宝座之上;他头戴五叶宝冠,面目慈祥;两条主臂举于胸前,双手结说法印;其余右手执杵、箭及剑,其余左手执铃、弓及经。画面上方为迦叶佛和誓言三尊,下方为增禄佛母。文殊菩萨与寂天菩萨渊源颇深,后世的许多高僧都认为寂天菩萨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文殊菩萨 (局部图)

局部图为文殊菩萨的头部。文殊菩萨的面相有两种,一种为忿怒相,在于降服怨敌,消灭烦恼,但胸怀慈悲,属于密宗;另一种为寂静相,结发戴冠,面目慈祥,属于显宗。这幅唐卡中文殊菩萨正面为寂静相。

在吉祥功德塔,寂天于森林之中搭起一间茅舍,与500比丘住在一起。林中时有野兽出没,却能与人和睦相处。但比丘们发现,进到寂天茅舍的野兽都没再出来过。他们在外窥视,看到寂天正啃着大块的兽肉。他们认定寂天犯了杀生的罪行,便纠集众人要再将寂天驱逐出林。正在众比丘集议之时,那些失踪的野兽却一个个从寂天的茅舍中走了出来。比丘们发现这些野兽一个个神气活现,似比先前更为健硕。

寂天离开森林后,向南方云游,他身着乞丐的衣服,以他人丢弃的残食为食,修行密法。在迦底毗舍梨,寂天遇到了国王的一名女仆,将浴水泼在他的身上,那些水顿时如遇红铁般蒸腾起来,女仆正自惊讶之际,寂天已消失了踪迹。

当时,有一名叫香迦得瓦的外道在虚空之中绘下大自在天坛城,声称如果佛教徒不能毁此坛城,就应焚经毁寺,归至他的门下。信奉佛教的国王召集众僧,却无人敢上场应战。这时那名女仆想起遇到寂天的事,就禀告了国王。国王下令寻找这位高人,后在一株树下将寂天寻到,并请求他与外道辩论,比赛神通。寂天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国王依照寂天的吩咐,准备下一瓶水、两块布和炉火等物。寂天和外道诸师们辩论起来,他以卓越的经教和理智力,将那些外道辩到无言可对。继而香迦得瓦于空中绘出大自在天曼陀罗,刚绘完坛城东门,寂天已入坏劫风三摩地,显示神变,霎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草木房屋撼摇将倒,那坛城亦被摧毁,外道诸师吓得如飞鸟四散。国王和王妃也是弄得灰头土面,于是寂天自眉间放出光芒,照射国王及王妃,让他们用事先准备的水洗身,用布覆体,并向火炉取暧。依着先前的约定,国王将当地外道的庙堂拆毁,所有外道门徒也皈依了佛门。而寂天降伏外道那块地方,也被称为“外道失败地”,一直沿用至今。

寂天后来又到了印度东部的曼迦达,那里正在闹饥荒,500名持邪见的外道门徒因为忍受不了饥饿的折磨,便商议说,只要有人能让他们不再挨饥忍饿,填饱肚子,就认他做首领。寂天得知这一消息,便到城内化来一钵米饭,做了加持,让那些外道食之不尽,解了他们的饥饿之苦,顺理成章地做了他们的首领。接着,寂天给他们传法,让他们抛弃了邪见,皈依佛门,变成了很好的修行人。

还有一次,印度某个地方遭灾,一年下来粮食颗粒无收。当地人只得省吃俭用,而当地的1000余名乞丐更是没了活路,他们讨不来吃的,只有束手待毙。在乞丐们奄奄一息之际,寂天神变出了丰富的饮食给他们,并为他们广说因果、轮回、五戒十善等佛法,将他们引入佛法之中。

寂天菩萨云游四方,折服了无数外道,度化了无量众生,令他们皈依三宝。后约于公元7世纪末示寂。

胜乐金刚印度三大传规之二:甘帝巴

甘帝巴原名慧藏详,又称作直布巴、刚塔帕达等。他蒙金刚亥母授记,成为一名精通五明、学问渊博、善于征破外道的大学者,后即四处游方,宣弘佛法。在一次度化众生时,他以神通变出金刚铃杵,持在手中,遂亦被称作金刚铃师。

金刚铃与卢伊巴、黑行者,是藏传佛教胜乐金刚部在印度的三大传规之一。他所传的密法至今在西藏仍广为弘传,对藏传佛教的影响极为深远。他的著作有著名的直布三法聚,即《身坛城修法》、《灌顶仪轨》、《圆满五次第》等。

据《七系付法传》记载,甘帝巴早年在那烂陀寺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得名慧藏吉祥,后来还一度担任该寺的亲教师。他学识广博,长于争论,因此在那烂陀寺之时,摧伏了许多外道。因此甘帝巴也被外道称为尊胜天。后来,他得到成就者达力嘎巴的灌顶和教授,并遵照上师的嘱咐,离开那烂陀寺,前往邬仗那。在途中,甘帝巴遇到化作牧猪女的瑜伽母嬉女金刚,得其传授大手印。之后,他来到东方邬胝毗舍的一个树林中修持,生起二次第的殊胜证解。

此时的神护国王拥有着数百万的城池,财富和权势都是盛极无俩。有一次,他入林狩猎,正好遇到在林中修行的甘帝巴,便请大师到他的王宫接受供养。但甘帝巴拒绝了国王之请,他说:“国王,你的王政充斥着罪恶,我怎么会住到王宫中接受你的供养呢?”

国王再三邀请,甘帝巴坚持拒绝。国王心中便生起了怒意,心想这修行者这般不识抬举,分明是有意侮辱他。他向全国颁下王令,说邬胝毗舍的林中有一比丘,只要有人能将其降服,令其脱离纯净的禅修,国王愿意将半壁江山和万两黄金拱手奉上。

有一个名叫达利玛的卖酒妇,获悉此王令,便向国王毛遂自荐,献上羞辱甘帝巴的计策。她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清秀可人。达利玛对国王说,如果派她的女儿前去引诱甘帝巴,必能取得他的信任,继而破坏他的清修。国王认为此计必能奏效,心下甚喜。

绿度母(局部图)

甘帝巴

布本设色唐卡  18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描绘的是大成就者甘帝巴的一个著名的传说。甘帝巴在树林中修行,当地的国王想请他到王宫中接受供养,遭到大师的拒绝。于是,国王便派一个卖酒妇的女儿去引诱甘帝巴,最终大师被激怒。甘帝巴发下大水,唐卡下方描绘的就是这一场景。房屋被冲倒,而国王也站在水中合十祈祷。后来右下角的观音菩萨显现,才解除了这场灾难。

于是,达利玛付之行动,她到林中向甘帝巴顶礼绕行,奉上供养。然后她邀请甘帝巴到一个清静之地接受供养,但甘帝巴不为所动。此时,夏日将至,甘帝巴正准备找一个地方闭关修行三个月。当达利玛连续10日再次提出请求时,大师便答应了她。

但是甘帝巴告诉达利玛,在他修行的这三个月里,只能让男仆递送饭菜,女人不能接近他的修行之所。开始的时候,达利玛依着甘帝巴的话,只派了男仆为他送去食物,但到了第15天,她将女儿穿金戴银地打扮起来,代替了送饭的男仆,去往甘帝巴的住处。

甘帝巴见到盛装的少女,心下虽有些不悦,但也不好将少女驱走。等到吃完,他便催少女回家,可少女说:“外面乌云密布,是要下大雨了,我等雨过了再走吧。”等到雨停了,甘帝巴又一次催着少女上路,但少女说:“天已经黑了下来,我一个女儿家,一个人走夜路,如果遇到贼人可怎么办呢?”最后,甘帝巴只好留她在自己的草棚外歇息。等到夜半万籁俱寂之时,少女怕见树影摇曳而惊呼连连。甘帝巴只好让少女进入草棚,睡在一边。

翌日,达利玛见女儿彻夜未归,心想计谋已成,正盘算着邀赏的事,却不料她的女儿不愿再听她的话。少女发誓要护持甘帝巴,并为他出去乞食,完全不理会达利玛。甘帝巴与那少女住在了一起,一年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少女在过往六世之中,多次阻挠甘帝巴的修行,但此时大师已根除了对心性的二元执著等妄念,把所有感官觉受都汇入无尽的空性当中,故能证悟圆满实相的境界。

又过了三年时间,国王向达利玛询问事情的进展,达利玛便据实禀报。国王非常高兴,便将消息传开,并请甘帝巴到城里来,企图羞辱他。甘帝巴于是把儿子和一瓶甜酒藏在袍袖之中,带着少女离开居所,人们见到他,都嘲讽地问说:“国王请你不来,卖酒女却能呼之即来,为什么呢?”

甘帝巴

壁画  17世纪末  拉萨鲁康

这幅壁画所描绘的是甘帝巴。他身着瑜伽士的服装,肩披一条冥想带,颈上戴着一条骨制的项链。他的身上还有许多珠链,颈上的珠链交叉搭于胸前。他左手执铃,右手执杵,飞在空中。身边跟随甘帝巴一起飞行的是金刚亥母,而爬在他身上的人可能是他们的儿子。

甘帝巴听了便生怒意,他以号角击地,地上便穿了7个洞,大水自洞中喷涌而出。甘帝巴化身胜乐金刚,少女化身金刚亥母,升至空中并放出光芒。他们的儿子化作一只金刚杵,酒瓶化成金刚铃,甘帝巴将他们持在手中,进入了甚深胜乐金刚的忿怒相三摩地境界。

就在众人快被大水淹没时,观世音菩萨显现,用莲足轻踏裂开的地面,止住了大水。国王等人向甘帝巴大师跪拜忏悔,请求他的原谅。甘帝巴吼了一声“吽”,大水便消失了,一尊观自在石像出现,足下时有净水流出。甘帝巴念出偈颂:

“如同良药与毒药,两者本质实相同。

所生结果却有异,如此取舍与对治。

雏儿不解执你我,般若不住生和灭。

悟者了达不执空,不悟流浪轮回中。”

甘帝巴因此被人们称为持铃者,闻名于世。他的儿子也被称作恰札多杰,意思是手执的金刚杵。国王与众人对甘帝巴生出了信心,无数人进入解脱道的修持。最后,甘帝巴携众人即身前往卡雀空行净土。

甘帝巴(局部图)

胜乐金刚

布本设色唐卡  18世纪  故宫博物院

这幅唐卡的主尊为胜乐金刚。胜乐金刚身蓝色,四面十二臂;头戴骷髅冠,以50人头为鬘,6种璎珞饰身,腰束虎皮裙;两条主臂拥抱着红色身的明妃金刚亥母。明妃也戴着骷髅冠,饰璎珞,双腿盘于胜乐金刚腰间。唐卡中,胜乐金刚正上方为大持金刚,大持金刚左边为大成就者卢伊巴,右边为拥抱明妃的甘帝巴,另有4位空行母护法。下方中央为胜乐金刚所现异相,左为四臂勇保护法,右为尸陀林主。唐卡中的甘帝巴、卢伊巴和那波巴一起被视为胜乐金刚在印度的三大传承。

宁玛派传承祖师:莲花生

莲花生又称作白玛穹乃、海生金刚、洛本仁波切、古噜仁波切、乌金仁波切等。他约于750年受吐蕃王赤松德赞的邀请,进入西藏弘扬佛法,组织译场翻译佛典,并主持修建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桑耶寺,为佛教在西藏的传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他不仅将印度后期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而且对后弘期的藏传佛教密宗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宁玛派的传承祖师。因此,莲花生亦被视作藏传佛教密宗的始祖,在藏地被尊称为第二佛。时至今日,莲花生仍在民间受到广泛崇拜,有些地方几乎家家都挂有莲花生大师像。

莲花生活动于公元8世纪,但他的出生却颇具传奇色彩。《金刚座授记经》中记载,佛陀涅槃之时,曾预言说:“当我涅槃后,时至八百年,邬仗那西部,达那俱咤湖,莲花心中出生胜童子。”这个胜童子就是后来的莲花生大师。他被邬仗那山婆罗的国王,也就是大成就者因渣菩提收为养子,初名莲花光明,后通晓声明及各种明处,得名莲花金刚。后又从寂色学事、行、瑜伽三部密法得密号为莲花生。

赤松德赞 (局部图)

局部图为赤松德赞。他双手结说法印,指间捻两枝莲花。莲花上生出一把智慧剑和一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指他被看做是智慧佛文殊菩萨的化身。

莲花生大师

布本设色唐卡  19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的中央主尊为莲花生。莲花生头戴法王冠,面现怒容,左手持嘎巴拉,内有长寿宝瓶,右手执金刚杵,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他的身侧为他的两位明妃,右边为益西措杰,左边是曼达拉娃瑜伽女。上方正中为本初佛大日如来,大日如来左侧为阿弥陀佛,右侧为白莲花王观音。唐卡左下角为寂护大师,右下角为藏王赤松德赞。

莲花生虽为王子,却一心想要放弃王位,去精进修行以求解脱。后来,他被指控杀死一位大臣的妻儿,因此被流放。他离开了王宫,开始周游印度广访密法大师,在印度八个寒林之中做专心一意的修行。

据载,他受文殊友(妙吉祥友)、龙树、吽噶日阿、布玛莫扎(无垢友)、扎巴哈德、达那桑智达、绒布咕嘿雅和寂藏八大持明的灌顶和教授,得到八大嘿鲁嘎与大圆满的传承。他从佛密处得到了《秘密藏续》,从文殊友得到大圆满特别是宁提法门传承。在楚举嚓尸林,他又遇熙日桑哈(吉祥狮子)随学了窍诀部密续和《空行宁提》。他还学会了无数治病的方法,学会雕刻等各种工艺,学会梵文、天文的圣语以及其他360种语言和64种文字。相传,他还曾到中国的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数。

莲花生云游至杂霍国,他向曼达拉娃公主开示大乘佛法。当地的人们得知公主与一名比丘同处一室,都以为异端,立刻将此事禀告给国王。国王大怒,他下令将公主幽禁于丛林里,并要将莲花生烧死。莲花生被捆在中央,国王命人将火燃起。可是,围着莲花生的烈火在瞬间变成一个巨湖,湖中一个透着金光的8岁男孩端坐于白莲上,天空布满彩虹光圈。国王看到这样的情景,便生悔意,他立刻把宝座让给莲花生。

桑耶寺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唐卡所绘为桑耶寺。唐卡中央为桑耶寺邬孜大殿,代表须弥山;南北各有日、月两 殿,象征日轮和月轮;四周有四大殿、八小殿,象征四大洲、八小州;圆形围墙象征铁围山;围墙之外环绕着其他建筑物。桑耶寺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僧伽组织的佛教寺院,于公元8世纪由莲花生大师勘地、寂护法师设计兴建。寺院建成后又由莲花生大师、寂护法师主持开光,寂护法师任该寺首任堪布。

莲花生

布本设色唐卡  15世纪后  西藏

这幅唐卡的中央主尊为莲花生。莲花生大师白色身,为年轻相,站于莲花宝座之上;他头戴法王冠,法冠顶上有羽毛制的帽羚,帽羚下为半五钴杵;面上留着胡须,怒目直视前方;身上同时穿着白、红、蓝法服、国王服与袈裟服;左手执卡杖嘎,靠在左臂上,卡杖嘎从上至下为火焰三叉戟、三颗人头、十字五钴杵、莲花、随风飘荡的吉祥宝幔,宝幔之上悬有一对铃鼓;右手持作期克印,持九钴杵。这一切的形相都象征着莲花生大师清净无染的大圆满见地。

莲花生摄受曼达拉娃公主为法侣,在玛拉替卡洞穴证得不死虹身。之后他回到邬仗那国,那个死了妻儿的大臣认出了他,人们堆积檀香木油要将莲花生及明妃烧死,大火烧了21天,人们前来观看时,只见火海化为一个巨湖,莲花生和明妃在湖中的莲花上起舞,四周围绕着彩虹光芒。之后,他在邬仗那国住了13年,教授人们显、密、内、外的法要,很多人因而得道,并在光明彩虹中离开世间。

当时的西藏,经历了松赞干布时期的繁荣,正处于吐蕃王赤松德赞的统治之下。赤松德赞笃信佛法,他曾派人入大唐迎请经典和僧人,受到唐朝皇室的款待,唐朝僧人进入吐蕃,传译佛典,讲经说法。后来,赤松德赞又遣使到尼泊尔,邀请名僧寂护入藏弘法。寂护在藏地宣讲十善法和十二缘起,他只停留了四个月。吐蕃境内出现了诸如洪水、瘟疫等各种灾情,人们便认为这些都是因寂护而起。赤松德赞只得让寂护返回尼泊尔。

约于750年,赤松德赞接受寂护的建议,到印度请莲花生大师到西藏弘法。在途中,莲花生遇到了以吐蕃十二女神(苯教十二丹玛)为首的千万妖魔的阻截,但大师将他们一一降伏,终于在751年到达西藏。赤松德赞在雅鲁藏布江边迎接他,但两人谁也不愿意先礼敬对方。最后经过一番辩论,赤松德赞先向莲花生随便打恭问候,莲花生也就跟着拱手还礼,他的手中喷出火焰,烧到了赤松德赞的袍服。自此,吐蕃王对莲花生大师心悦诚服。

莲花生大师及其弟子

壁画  17世纪末  拉萨鲁康

这幅壁画中央为莲花生。莲花生坐于白色莲花宝座之上,他的左右及下方围绕着他在藏地的25名弟子。这里可以看到的有:向左在阳光中飞行的是南凯宁波;向右长有胡须,左手执念珠,右手结期克印的是桑结耶协;桑结耶协的右边是莲花生的明妃益西措杰;下排的两位左面的是玉扎宁波和嘉华却扬。莲花生大师的上方是其他四位大成就者。

莲花生用了5年的时间,在藏地雅鲁藏布江边选址并主持修建了桑耶寺。该寺由寂护大师设计,赤松德赞奠基,依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具有藏、汉、印风格。寺庙建成后,设译经、密教、戒律、禅定、声明等部,由寂护为堪布(教授师),为巴赛囊、桑希、毗卢遮那等7名吐蕃青年受戒为僧,史称“七觉士”,成为藏族第一批僧人。接着又有 300余人在桑耶寺出家,藏传佛教就此建立起来。

莲花生大师在吐蕃大力弘扬佛教,广宣佛教九乘教法。他组织译 场,从事佛典翻译工作。在其指导之下,上百位的印度班智达与西藏译师,将《金刚恐怖真言集根本续》等大量佛教典论译成藏文,并著《圣青衣金刚手修法文释》、《金刚摧坏陀罗尼释金刚炬》、《吉祥空行世间怙主修法》、《秘密书状》、《五三摩耶》、《普遍怡悦修法》、《长行述阿啰波左那修法》等。同时,也培养出诸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拉德积等许多著名译师。这一时期亦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前译”或“旧译”时期。这些典论经历了朗达玛灭佛,由高度证悟的在家瑜伽士传承,至今仍被宁玛派奉为经典。

除了译经、著述和修建寺院,莲花生还为藏传佛教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传说他在青浦山洞中,为赤松德赞、益西措杰、毗卢遮那等8位弟子灌顶,带领他们进入了寂静尊与忿怒尊的坛城,并授予他们金刚乘各次第的完整法教。《莲师二十五弟子传记》记录了莲花生这些“教法圆满,各得证量”的弟子,正是他们的口耳教授,使密教教义得以保留和传承。

莲花生大师及其弟子

壁画  17世纪末  拉萨鲁康

这幅壁画上接前页壁画,中央为藏王赤松德赞,左右分别为玉扎宁波和嘉华却扬。上方可见莲花生大师的白色莲花宝座。赤松德赞身着藏王服饰,面色温和,双手结法界定印,结跏趺坐于宝座之上。背景为桑耶寺的布局图。赤松德赞是莲花生在藏地的25大弟子之首,为佛教在西藏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莲花生大师

布本设色唐卡  18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的中央主尊为莲花生大师。莲花生黄色身,现年轻相,头戴黄金宝冠,面带微 笑,腰围虎皮裙;左手结期克印,持金刚索;右手持三叉天杖,以国王姿坐于莲台之上。大师身后的背景为寒林,象征他在野兽成群、猛禽出没的寒林中修行,最终获得证悟的经历。

莲花生的许多法教皆由佛母益西措杰或他自己写下,并以神通力封缄于各处寺庙、山洞、湖泊、石隙甚或虚空之中,就是宁玛派有名的伏藏。传说,莲花生将这些伏藏一一托付给特定的弟子,并预示这些弟子将会转世成为伏藏师或取宝者,在特定条件下他们将从封藏处取出这些法教以利益众生。当适当机缘来临时,伏藏师便会有禅以或征示,指示他在哪里以何种方式可以取出有缘的伏藏。

在藏地待了50多年之后,莲花生重返印度,在南印度的韵达罗毗茶国弘传佛法12年,修建了毗陀、遏陀、苏陀三大寺院。他云游四方,足迹遍及东南亚、东欧以及北非等地,在利益无量众生之后,回到卡雀空行净土。

密教付法第四祖:龙菩提

龙菩提本名戍陀戍耆,又称那迦菩提、龙觉、龙智,是龙树菩萨最突出的弟子之一。密教认为,大日如来传三密之法予金刚萨埵,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礼金刚萨埵,受传法仪轨,开宗于世。龙树又把《大日经》、《金刚顶经》两部密法传给龙菩提,令其广为弘传。龙菩提因此成为密宗的祖师传人,是为密教付法第四祖。

据说,唐代贞观年间,玄奘在印度南部磔迦国大庵罗林中,见到一位700岁的婆罗门,自称是龙树的弟子,此人便是龙菩提,玄奘向其学习《中观论》和《百论》等。后来,龙菩提传法给善无畏与金刚智,两人于开元年间先后来到中国,得唐玄宗的赞护,广弘密法,并与他们的弟子、并得龙菩提传法而来唐的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密教由此开始在中国得以传播,后经一行、惠果等祖师的努力,将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集于一身,即“两部一具”,是为唐密。日本的空海和尚到中国受不空所传密藏,归国后成为日本密教始祖,是为东密。

关于龙菩提的生平,有许多零星的记述。大致认为,他出生在印度东部的藩伽罗国,属婆罗门种族。传说有一次,龙树菩萨来到苏瓦讷寺,碰到了一个小偷。当时龙树正在用黄金制的盘子,享用着美食。他看到一个人影在门外向里偷觑,便知道此人是一个生出贪念的小偷。龙树没说什么,只是拿起桌上的金盘子,把它丢到了门外。

门外的小偷心中大是不解,就进到屋里谦卑地问龙树说:“刚才,我本来是想要偷走金盘子的,可是你却把它丢给了我。我要偷窃的一切伎俩都白费了,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上师回答说:“我叫龙树,我所有的财富都是为了能利益众生的,你如果想要那只金盘子,何需来行窃?你留下来吃些东西,填饱肚子,等你走时,无论你需要什么,尽管对我说,我都会送你的。”

小偷因此对龙树生出了信心,就向上师请求开示佛法。龙树给了他密集金刚的灌顶,教导他从对东西的执著中解脱的方法,并开示贪欲自然解脱的法门:

“舍离所有烦俗事,专注头顶之角上。

宝石庄严自性具,光芒射出依此观。”

上师把一个房间装满金银珠宝,让小偷待在那里,依照其教授进行禅修。

龙菩提(局部图)

龙菩提

壁画  17世纪末  拉萨鲁康

这幅壁画所绘为龙菩提。龙菩提头上长着一支大角,面上留着长须,表情痛苦不堪;他将双手重叠,拄着一根木杖,坐于地上;他的下颌抵在双掌之上,似乎想以此来减轻大角所引起的疼痛。值得注意的是,龙菩提身着瑜伽士的服装,并戴着骨制珠链,与其他大成就者不同的是,他的头上有白色的布条束发,身披一件披风,脚上还穿着鞋子。

12年后,小偷头顶之上生出好大的角,只要他稍微移动身体,大角就会碰到别的东西,这让他疼痛难忍。所以当龙树回来问他是否安好的时候,小偷便直说过得很不开心。于是,龙树又开示他说:

“观修珍宝之羊角,能摧毁所有安乐。

因为贪爱财物故,众生陷入痛苦中。

生往灭中此三者,或有利益或有害。

如此心性本清净,何能伤害或利益。

本来即无有执著,吾心本性即空性。”

小偷得上师的开示,了悟到空性的真义。他安住于三摩地中6月之久,体悟轮回涅槃一如无二的境界,终得证悟。龙树以长角的小偷之意,给他起名叫那迦菩提,亦即龙菩提。

龙树指定龙菩提为传承法子,并加许他可把地遁、挥舞智慧之剑、毁灭、增益与创造、配制珍贵的天眼通药丸及无所不知的眼膏、疾行及炼制不死甘露等八种世间悉地传给具根器的弟子。龙树还命他留守在斯村巴达山,广行无我利生的佛行事业,等待弥勒佛的降生。

在龙菩提的传述中,他神力难测,德被五天,名播十方,上天入地,皆自在无碍。有时住南印度,弘法度众生,有时又游历于獅子国,度化有缘。龙菩提的著作没有龙树那么多,在西藏的大藏经中,有《吉祥秘密集会曼荼罗仪轨》20卷、《五次第义作明》、《供物庄严》、《阿底瑜伽修习法》等。

无量光佛(局部图)

达摩多罗尊者

布本设色唐卡  15世纪  西藏

这幅唐卡所绘的是达摩多罗尊者。他右手持禅杖,左手持拂子,身背经箧,头罩华盖,奔走于旅途之中。他的身旁有一只猛虎相随,前方可见无量光佛像。达摩多罗尊者为十八罗汉之一,即唐代高僧玄奘,他曾西行至印度取得佛经,并译有《法注经》等。据说,玄奘在印度期间,曾向龙菩提学习《中观论》、《百论》等。

THE END
0.被医生吵翻的专培真是“洪水猛兽”?|洪水猛兽|专培|医生|专科近日,首批专培试点培训基地遴选结果公示,评论多为负面,但是它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2017年6月12日,中国医师协会对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和心血管病学3个试点专科的培训基地遴选结果进行了公示。 公告一出,某公众号发布了此意见的解读版,立刻“火爆了”整个医生群,最大的亮点是文末的评论,多半为负面,这或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87239673?4ycr3dqwygpv35;<7680nuou
1.TCP协议详解: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与滑动窗口(2)两次握手不行原因 如果是两次握手,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后,服务器在响应回报文的时候,服务器就会认为连接建立成功,将连接保存了起来。但如果客户端不接收这条响应,客户端就会认为连接建立失败。由此,如果有人通过这种方式恶意的用一台主机不断的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就会导致服务器中在短时间内建立大量的连jvzquC41dnuh0lxfp0tfv8Rcus{ftnsc33:63=4ctvodnn4fgvgjn|435361;9=9
2.邓丽君真人全毛片下载安装最新版本2025陈思诚坦言有些创作者为名利入行 广西出现今年首场超警洪水 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92.3% 网剧《灵魂摆渡·十年》发布组讯原班人马回归,对此你有哪些期待?这个系列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哪个? Meta 发布 Llama 4 模型 男子拍摄女性视频后在网上配发诱导他人违法犯罪文字,已被警方行拘 SEER jvzq<84o02mje}z0kplp1Jwvkerf1A;64;=/J}r
3.风险识别机制(精选5篇)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层级,但是由于其交易超出了政府超出了国界使得单一国家和地区无法对金融衍生产品实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不能全面控制风险,此外,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相对落后,因此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监管与合作,已成为国际金融界势在必行的任务。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928?70qyon
4.天津蓟县·公司团建年会2日游·新奇玩法(精致露营飞盘徒步真人cs2、目的地发生的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旅行途中发生地震、洪水、台风、雪灾等自然灾害,政府因素及目的地发生大规模传染病等。 3、为保证团队顺利运行,在您预定成交后,不可随意更改、取消,否则将按规定收取相关手续费与损失费; 成团说明 1.本商品最少成团人数为40人,如未达到最少成团人数将在出发前3天jvzquC41yy}/ojkgpi}p0ls1ucrfu8>5;8?597mvon
5.国产.豆花在线视频入口官方正版获取方式为什么中国茶叶不能像咖啡豆一样磨成粉,直接喝了? 4月LPR出炉:1年期3.1% 5年期以上3.6% 网红“猫一杯”案今日开庭,曾因编造“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被封号 特朗普:乌克兰问题谈判短期内若无进展美将不再斡旋 网贷还清后,还需要做什么? 中国肥胖率最高的省是河北 报道称黄仁勋已结束中国之行,知情人士称全程未jvzq<84o0tn2ss|0kplp1Jwvkerf1>82:8?/J}r
6.期中冲刺(填空题100道)刷好题2025(2)横断山区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 走向山脉,海拔多在 米以上,因“ ,路难行”的特征,自古有“关山险阻,羊肠百转”的记载;为改善交通,我国相继修建了 公路、 公路、成昆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路。39.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1)我国气候总特征:气候 、 显著是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2)影响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受 jvzquC41yy}/|}m0eun1|thv1;59977:;4ivvq
7.中国女明星裸体露Bapp下载软件安装手机版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身家1467亿元,取代秦英林成河南新首富 英国政府严打非法务工产业链 洛杉矶乱了!特朗普下令部署国民警卫队 防长称或出动军队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乡村“绿色工厂” “蔬”写致富新答卷 哥伦比亚总统候选人遭枪击,一嫌疑人为15岁少年,细节披露 多地政府、高校密集出手,毕业生就业进入冲刺阶段! 中国jvzq<84o0qmpvz<0kplp1Jwvkerf19=:75;/J}r
8.铁路电力机车规章简答题答:对已请求救援的列车,不得再行移动,并按规定对列车进行防护。 61、列车通过防洪危险地段时司机应做到哪些?难 列车通过防洪危险地段时,司机、运转车长要加强瞭望,并随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62、当洪水漫到路肩时,如何运行?难 当洪水漫到路肩时,列车应按有关规定限速运行;遇有落石、倒树等障碍物危及行车安全时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3@9863:80qyon
9.UDP与TCP协议tcp初始窗口设置linux(2)三次握手的原因 那为什么就必须是三次握手?一次、两次、四次行不行? 假设一次握手就能建立连接。 那么客户端发出SYN标志位为1的数据段后,客户端建立链接,服务端收到数据也直接建立连接。 假如客户端只发送了链接请求,并没有在系统中建立相关的数据结构。那么服务端就维护着一个除了占用系统资源以外完全没用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8;3:>=;:1gsvrhng1jfvjnnu1745A;887<
10.午夜理论片精选app安装手机版为什么中国茶叶不能像咖啡豆一样磨成粉,直接喝了? 广西出现今年首场超警洪水 韩国歌手Ailee与演员崔时训举行婚礼 直播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天工机器人夺冠 网传《歌手 2025》首发阵容 如何评价《海贼王》漫画第 1146 话情报? 甲亢哥后悔没来绍兴直播 徐州沛县一村委会因无资质处理固废,被环保部门罚款19jvzq<84o0x=sjsm0kplp1Jwvkerf1;::86=/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