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国遭遇了一场自195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水。这场大洪水横扫了从东北的嫩江、松花江到长江流域,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成为百年一遇的灾难。在这次灾难中,人民子弟兵再次奋勇出征,竭尽全力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98年洪水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天灾与人祸两个方面。首先,天灾方面,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洪水的主要因素。厄尔尼诺是一种气候现象,通常每三到七年就会发生一次,它打破了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洋与大气之间的平衡。若厄尔尼诺发生在冬季,会导致北方暖冬;如果发生在夏季,则会导致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的暴雨和洪涝。而1998年洪水的发生正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夏季,导致长江流域的汛期提前,雨量异常频繁、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特别是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暴雨,汇入长江的洪水进一步加剧了灾情。
然而,除去天灾,人的不当行为也加剧了洪水的影响。长江中游的汉江平原地区,因地势低洼且河道弯曲,加之多条水流交汇,排水系统不畅,洪水往往在这里泛滥。此外,改革开放后,为了经济发展,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使得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水源涵养能力削弱。随着森林的大量砍伐,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问题也愈加严重。尤其是在洞庭湖和鄱阳湖,泥沙堆积导致湖泊面积大幅萎缩,防洪能力下降。各地的围湖造田等活动,也使得抗洪的能力进一步减弱。
与此同时,为了开发水电资源,政府在长江中下游建造了大量水电站和小型水库。虽然这些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防汛抗洪,但由于过多水电站的建设,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河道的自然修复功能大幅减弱,反而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尽管科学技术在进步,很多人认为我们能征服自然,但1998年特大洪水却让我们明白,仍然无法改变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这场洪水可以说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忽视自然规律的惩罚。
值得庆幸的是,人民子弟兵英勇奋战,保护了我们的家园。许多感人的抗洪事迹至今仍然铭刻在我们心中。在九江地区,南京军区副司令董万瑞中将亲自指挥,连续五天五夜坚守在长江大堤。在这段时间里,他还与自己的儿子董三榕见面,两人没有问候,只是董万瑞用严格的标准要求儿子,时刻督促他保持战斗力。
另外,李德清和李向群父子也是在抗洪中令人动容的典型代表。李向群是1996年参军的,他在洪水爆发时回家探亲,但得知部队要前往前线抗洪后,他立即返回并加入到救援队伍中。尽管在抗洪过程中受伤并感染发热,李向群依然坚持作战,直至因过度劳累而牺牲。李德清在得知儿子牺牲后,穿上儿子的迷彩服,毅然决然加入抗洪队伍,继续为保卫家园而战。
九江的抗洪行动尤为壮烈,2000多名官兵冒着生命危险组成传送链,向激流中投掷石块以封堵决口。当地群众因目睹这一情形,纷纷跪地恳求解放军不要跳入洪水中。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解放军的伤亡惨重,许多官兵皮肤病严重,几乎所有前线的士兵都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总计出动了30万军人、500万民兵及预备役部队,还有大量的舟艇、飞机和车辆支援前线。
在抗洪胜利后,军队撤离时,群众自发夹道欢送,纷纷将食物和水投掷到车上,解放军战士们感激地挥手回应。通过这次抗洪救灾,解放军不仅创造了中国水利史的奇迹,也为世界抗洪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