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阮鸿秀。越南南定人。中越“两国将军”
洪水少年时代,正值越南深受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殖民者的野蛮残暴和人民的强烈反抗,在他幼小的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种。1923年,就读于河内北圻师范学校的洪水利用假期赴法国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越南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胡志明以及中国革命家周恩来、陈延年、李富春等。在他们的影响下,洪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逐渐对中国和中国革命有所了解,他的中国情结也由此萌生。回国后,洪水在河内附近的南定市领导学生运动。当孙中山答应胡志明提出的“借您黄埔宝炉,为我越南锻造几粒革命火种”的要求后,洪水于1925初年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抛妻别子,辗转来到广州,从此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到广州后,洪水首先参加了越南革命青年训练班。在那儿,他结交了训练班教员毛泽东、刘少奇和其他一批志同道合的中国战友,这为他以后参加中国革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训练班结束后,洪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此间,他对历史课怀有浓厚兴趣,对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痛苦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开始思考研究改变中国现状的途径和方法。当时,他与很多进步人士一样对国民党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认为它能够担负起拯民众于水火的重任,于是便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希望为中国革命贡献力量。然而,突如其来的反革命政变和血腥暴行破灭了洪水的良好愿望,眼看国民党以一党之私置民族安危、民生哀痛于不顾,大肆屠杀有志报国的优秀同胞,包括他身边熟悉的战友们,洪水被激怒了,他愤然退出国民党。在革命低潮之际,他从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希望和力量,1927年8月,经陈一民介绍,洪水不顾个人安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洪水跟随叶剑英指挥的军官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战斗中,洪水和中国战士一起浴血奋战,歼灭了珠江以北广州市区的国民党军队和保安大队,参加了广州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起义失败后,洪水随叶剑英、聂荣臻等起义军领导人撤到香港。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亲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进至广东东江地区,并向两广省委要求增派军事干部。洪水受命赶赴东江,但红四军已转战江西。于是,洪水便留在东江,参加了彭湃领导的工农红军东江游击队,后担任红军第四十八团连政治委员。
1930年初,洪水奉命从东江转入闽西革命根据地,参加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先后担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同年6月,洪水随红十二军编人红一军团,在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下工作。在武装革命的实践中,洪水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已臻于成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932年,洪水奉命调入江西瑞金,在红军学校担任宣传科长和政治文化教员。在那里,洪水非常重视文化宣传工作,并充分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参与创办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剧社工农剧社,并担任社长,为革命进行政治宣传。洪水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赢得了红军将士的普遍尊敬,在1934年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执委会委员,成为中央苏区工农民主政府中仅有的两名外籍委员之一。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洪水因追随支持毛泽东,反对错误路线,被开除党籍,调红军干部团当教员,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后,恢复党籍。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因支持北上抗日,反对张国焘的分裂阴谋,他刚刚恢复的党籍再次被错误开除,并被扣上了一顶“国际间谍”的帽子。1936年,党中央给这位忠诚革命的异国朋友一个公正的评判,恢复了他的党籍。1936年秋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洪水历任八路军政治部民运部科长,中共晋西北地委宣传部长、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社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等职。1944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应越南劳动党之邀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改名阮山,任第四、第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授少将军衔。
1951年,洪水再次来到中国,任中共中央统战部越南科负责人。后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夏返回越南,同年10月21日在河内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