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对他们在中国解放人民解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认可,更是他们的荣耀时刻,在这其中唯一一位中国、越南双料籍将军—洪水,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越南人洪水。
1923年,洪水在就读越南河内北圻师范学校时,假期到法国考察,结识了正在法国进行共产主义运动的越南革命家胡志明以及中国革命家周恩来、陈延年等中国革命家。从此,洪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的中国情结也由此萌生。
从法国回国后,洪水开始担任定边市学生运动的负责人。
在孙中山答应胡志明为越南培养革命火种的请求后,洪水便义无反顾的与胡志明一起来到中国广州,在蔡畅夫妇的引荐下,和林彪、刘志丹等中国革命同志成为黄埔军校的四期学员。此时,他还积极响应越南政府的号召,加入越南共产党,也是越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在大革命失败后,大批中共党员遭到国民党的疯狂杀戮,洪水认识到越南要独立解放,必须 要以中国为后盾,来寻求越南的独立解放。洪水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刻,逆流而上,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洪水将军身穿中国军装(左)与洪水将军身穿越南军装(右)
洪水原名“鸿秀”,有一次国民党当局在报刊上污蔑共产党为“洪水猛兽”,他觉得对敌人来讲,共产党就是要当“洪水猛兽”,从此,他的中国名字就叫“洪水”,而另一名越南革命同志改名叫“猛兽”。
1927年12月,洪水在广州起义中与30多名越南战友成功挽救出数百名革命同志,其中获救的一百多名黄埔学员激荡的高呼:“国际主义万岁!”
洪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先后在红十一军和红十二军担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等职,红十二军编入红一军团后,洪水便开始了在毛泽东和朱德直接领导下的武装革命。
洪水不仅作战勇敢,还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他的琴棋书画,戏曲表演,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他办报纸、写文章,宣传中国革命;他懂越、中、英、法、俄五国文字,还会说广东话,是红军队伍中不可多得的“秀才”。
作为主创人员,洪水创办了红军历史上第一个剧社——工农剧社,并在中央苏区上演过多部戏剧来宣传中国革命。其中《上海的火焰》在演出后,影响很大,作为一名外国人,洪水的工作能力和国际主义奉献精神赢得了红军将士的一般尊敬。
在大会上,洪水还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与朝鲜的毕士悌一起,成为仅有的两名外籍委员。
原红军学校校长何长工回来会议说:
“洪水为红军学校和苏区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红军队伍中,洪水始终坚定支持毛泽东正确军事路线,在受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挤与迫害后,被开除党籍。在朱德和刘伯承的保护下,他参加了人类历史上无比绝伦的长征。
红军长征共有6名外国人参加,红水是其中之一。
洪水并没有因为受到“左”倾领导人的排斥和打击而表现出丝毫的沮丧和泄气。长征路上,以无产阶级的乐观精神,既当战争员,又当宣传员,他率领宣传队员四处书写标语、演讲和表演,大力宣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听了红军队伍的宣传,红军指战员一扫往日的疑惑和不满,士气高昂,军心大振,;当地老 百姓认定“红军是干人的队伍”,纷纷要求参加红军队伍。
红一、四方面军经过困难险阻,在四川懋功会师后,耿直的洪水坚决支持朱德、刘伯承北上抗日,甚至不惜同张国焘当面争辩起来,令张国焘颜面扫地。张国焘给洪水扣上了一顶“国际间谍”的帽子,洪水又一次被开除党籍。后来在朱德、刘伯承的保护下,他才保住性命。
虽屡遭打击,洪水的革命意志却越磨越坚。
在西康的一次恶战中,红军队伍被打散,他乔装成藏民,只身北上追赶右路军。一路上帮藏民放过牦牛,还短暂寄居在好心的藏民家中,当骨瘦如柴、蓬头垢面的洪水身穿又脏又破的藏袍到达延安后,大家几乎认不出他来了,同志们都为他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遵义会议后,中央纵队给他复原名誉,并复原了他的党籍。洪水激荡地说:“遵义会议不仅挽救了红军的命运,也挽救了我的命运。”
1936年6月,洪水进入到陕北瓦窑铺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第一科学习,同学中有林彪、罗荣桓、罗瑞卿、谭政、刘亚楼、张爱萍等38人,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每人平均身上有3处伤疤,能够置身这个群体,可见洪水在红军队伍当中的资历与地位。
在红军大学洪水聆听了毛主席的亲自授课,大受裨益,后来他见到了朱德,
朱德说:
“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洪水高兴的笑着说:“我现在能在红军大学学习就是后福啊!。
“七七”事变后,中国燃起全面抗战的烈火,作为民运干部的跟随聂荣臻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洪水还经常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到短训班讲授党的长期抗战理论,一个越南人对中国革命理论能有如此精辟的理解和把握,殊属不易。
1938年春节前夕,两人在五台县东冶镇举行了婚礼,两人的结合号称是晋察冀根据地的第一婚,一时在解放区传为佳话。婚后,洪水也为陈玉英改了一个富有革命精神和战争性的名字—“陈剑戈”。
毛主席和朱德在得知两人结婚的消息后,感慨的说“这是军心啊”,中央随后颁布了“二八七团”规定,即符合年满18岁、7年军龄、团级干部。
在晋察冀解放区抗战期间,两人伉俪情深,育有两子。
在晋察冀根据地,洪水还遇见了同样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白求恩,两人直接用英语交谈。白求恩对洪水说:“你比我早来到中国已十几年,是老战士了。”洪水则说:“要说当八路军,咱们都是新兵。”
白求恩还为洪水动过痔疮手术,手术期间,为了把麻醉药留给前线下来的伤员用,洪水坚持不打麻药,手术中,洪水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直往外冒。他咬紧牙关,攥紧拳头,自始至终没发出呻吟,白求恩翘起大拇指称赞说:“洪,好样的,你真勇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马上结束之际,越共准备举行全国范畴的武装独立运动,赶走法国殖民者。胡志明向中国政府请求提出,调回一批在中国政府工作的越南同志,洪水在名单的首选范畴内,由于是战争的特别时期,规定一律不准带家属回越,他深情的告辞妻儿,对妻子说到:“一定等我回来”。
临行前,洪水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热情欢送,毛主席亲切地对他说:“我们了解你,你是个好同志!”主席还开玩笑说:“洪水的性格是执著、透明的,是驰骋千里的骏马......。
在回国途中,洪水取道镇南关,一路上翻山月龄,摆脱敌人的跟踪,历时四个月,才回到阔别20多年的祖国,无论条件有多么的艰辛,他都怀揣自己亲自的翻译的越文版《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胡志明看到回国的洪水后,紧紧上前握住他的手,激荡之情,溢于言表:“好样的!祖国正等着你呢!”
洪水回到越南后,孜孜不倦的向越南人民传授中国革命经验,他指挥部队灵活作战,成了令敌丧胆、人民热爱的将军。
1947年10月,法军兵分三路,集合两万多兵力,妄想一举摧毁越共领导机构,越北人民军诱敌深入,洪水指挥的四战区卡住敌军南逃之路,法军秋季攻势被彻底粉碎,越北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为壮国威、振军威,1948年1月,胡志明颁布了授衔的政令:洪水最后一个被授予少将军衔。
洪水最后一个被授予少将军衔,说明了越共在授衔问题上的复杂性。
身居敌后,接到授衔是少将的洪水,感觉到待遇低了,一时思想上产生疙瘩,他火速给胡志明发出公文。
胡志明在看到这份“火速公文”后,先是微微一笑,随手掏出名片,在上边用公文写了赠山弟:“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15字给洪水。
由于洪水回到越南国内的名字叫“阮山”,洪水看到“山弟”之称,感觉特别亲切。
早在1924年,洪水就与胡志明、范文同、洪水等9位越南同志结成金兰之交,胡志明年龄最大,称他们为“山弟”。
看到名片的洪水立刻明白了胡志明的深层用意:“山哥”有难处,必须压低“山弟”的军衔,以换取大局的平稳。 看到这张名片后,洪水立刻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个少将军衔。
这张见证历史的“赠山弟”名片,越南人民特别将它收藏于胡志明博物馆。
就在洪水带领将士们奋勇抗法之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洪水的耳中:就在胡宗南进攻延安时,他的中国妻子陈剑戈和两个孩子遭到敌机轰炸,牺牲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洪水顿感五雷轰顶,天旋地转,心灵遭受巨大打击。
为了照顾洪水的生活,在越南党组织的撮合下,洪水在第四战区的丛林中与越南一位著名文学家的女儿在丛林中举行了婚礼。
1950年,为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党的联系,洪水被越南政府派往派往中国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越南科的负责人,住在中南海。
当洪水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才得知自己的中国妻子陈剑戈和两个孩子并没有牺牲。 他带着极为复杂和内疚的心情,接连两天把在六一幼儿院工作的陈剑戈和孩子们接到中南海。
陈剑戈除了哭泣就是沉默。良久后,她大度的对洪水说:“战争是残酷的,我也是一个女人,战争带给我的损害,我不能转嫁到另一个女人身上,让她来中国吧,把孩子带来,我退出,绝对不会阻碍你们”。
洪水对她的越南妻子说:“我对不起一个中国女人”
洪水来到中国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非常重视,考虑到洪水在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中的特长,中央决定安排洪水在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战争训练》杂志社担任社长,朱德亲自为杂志社题词“战争训练”四个大字。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工作开始,在军内资历颇老的洪水列入授衔名单,洪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授衔、授勋的外籍将军,也是唯一一位双料籍将军。
国庆六周年之际,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和刚刚授衔的将帅们在天安门城楼上共祝国庆。当毛主席得知洪水是正师级少将时,毛泽东立刻严肃的说:“洪水在黄埔时期就参加革命,是否可以定为正军级呢?”最终,在毛主席的过问下,洪水被定为正军级少将。
然而在次年夏天,洪水感觉身体不适,经过检查是晚期肺癌,病情来势汹涌,时日无多。
虽然长期生活在中国,但他此时格外怀念自己的祖国,洪水向中央提出了回国的要求。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政协礼堂接见了洪水,毛主席亲切的说:“洪水同志呀,老朋友了!你回去后好好治,病好了,我们还欢迎你回来。”
握别之际,洪水在人群中盼望的陈剑戈母子最终也没有出现,他身怀遗憾的离开了中国。
其实并非陈剑戈无情,她对眼巴巴等她去车站送行的洪水秘书韩守文说:“不去送他,连孩子也不去。我们不去,就是因为爱他。”
她取出一张母子三人的照片,呜咽着说:“他要了好几次,一直没有给他,要走啦,送给他吧!告诉他,不要牵挂我们,我一定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人。他们长大了,我会让他们回越南看望他......,说完,陈剑戈再也操纵不住,大哭起来。
越南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葬。毛主席听闻后,伤心的说:“中、越两国人民失去了一位伟大好同志,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洪水将军逝世后,他的中国女儿和他越南的儿女节经常来往,洪水的越南女儿多次来到中国,都住在这个中国“妈妈”的家中。
1988年,84岁的陈剑戈在应邀出访越南期间,与洪水的在越南的儿女合影留念,随后,陈剑戈完成了她一桩多年的夙愿,为洪水将军扫墓。
2013年,陈剑戈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