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鼎,国家一级文物,是春秋战国时期徐国王子祭祀蒙山时掩埋的祭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徐子鼎,就出土在南张庄乡台子沟村。那么,台子沟村名是否与徐国王子建在这里的祭台有关呢?村民说有关系。但有关系归有关系,台子沟的台子,不止一个。徐国王子的祭台是大土祭台,还有一个小土祭台。大土祭台与小土祭台比起来,那就差远了,因为小土祭台,是为祭祀玉皇大帝而设立的。
传说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在玉皇顶上住,各路神仙都要来拜玉皇。东海龙王也带着龙子龙孙和虾兵蟹将来了。只是玉皇大帝在山上,东海来客全是在水里生活的,不能离开水很久。于是,龙王派人在蒙山正对着玉皇顶的一座山前,用黄土夯制了一个祭台,龙子龙孙和虾兵蟹将全都在水里叩拜。这个祭台,就是现在的小土祭台。
祭品是山珍海味和各色果蔬,用一条船载着。这条船仍然存放在台子沟村东路旁,已经变成了一艘石船,村民叫船石子。
拜祭仪式开始,先由龙王带领龙子龙孙叩拜。其次是水族将帅祭拜。其他的按照顺序依次祭拜。等所有将士拜祭完毕,龙王带着参加仪式的人员打道回府。
龙王拜玉皇仪式结束以后,许多位卑名微的神仙也都过来祭拜,于是,这里成了群仙聚会的繁华之地。
后来,随着地壳变化,原来的水底成了陆地,龙王不能带着水族将士来祭拜了,这里的小土祭台就闲置了下来。
有一年,徐国王子来祭祀蒙山,选择了当初龙王拜玉皇的地方。龙王拜的是玉皇,徐国公子拜的是蒙山,原来龙王垒砌的祭台不能用了,徐国公子派人在旧土台北侧,夯制了一座规模更大的土祭台。
徐国公子祭祀完就走了,这里来了部分村民,分散在山沟东侧居住。形成村庄以后,这个村就以祭台为村名,叫台子村。
后来,人们把台子附近的桃树沟(因沟两侧种满了桃树)、陈家屋(当初只有陈家在此处建有一间小屋)、前梁子(村前有道土梁)。
据说是一户姓孙的,从南长行逃荒逃到太白庄。太白庄王家看到小伙不错,就把闺女嫁给他,同时,又把这块土梁子送给他耕种。形成村庄后称前梁子)、响水沟(村前有条小沟,沟一侧有块石头,一刮风就咯噔咯噔响。下雨的时候,沟底流水哗啦哗啦响,石头被风吹得在沟边咯噔咯噔响声,好像整条山沟都在响似的,所以叫响水沟)、老林家(全是姓林的)连同台子村一起,组成一个村,叫台子沟村。
沟是同一条沟,但台子,到底是大祭台还是小祭台,就没有人能说得清了。不过,无论是什么祭台,都是让村民骄傲的地方。只是后来修水库,把大土祭台破坏了,变成了一座水库的坝体。但那个小土祭台还在那里。每逢正月十五,村民都要去那里放灯,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
台子沟村后面被纱帽翅山(形状像一顶纱帽)、点灯山、虎头石山环绕,除了台子出名以外,还有很多景点。一是牛笼头沟。
村后山的后面,有一道山沟。山沟里石头叠压在一起,形成很多暗洞,像牛笼头。夏天山洪暴发,水流在石洞里流淌,听得到见水声,却看不到水。二是条梁、黑梁村西北侧有一条沟,沟的两侧各有一条南北向的山梁。东侧的叫条梁。西侧的叫黑梁。条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黑梁,整个山梁全是黑色的石头。很是奇特。三是车厢沟。条梁正北一个山头,两边都是石崖,只有中间一道山沟,像车厢大小,可以通到山后,称车箱沟。
四是簸箕掌。台子沟后,点灯山、纱帽山、虎头石山形成一个簸箕形状。有人说条梁应是跳粮。粮食在簸箕里跳。簸箕掌里有条沟叫簸箕掌沟。西侧还有两条沟,分别叫大龙门沟、小龙门沟。三条沟交汇之处,形成一奇特地形。东侧是悬崖,西侧是山梁,只有靠近悬崖的一侧有条上山的小路。这里称为龙门。五是虎头石山。每到早上,晨雾未开之时,村东北山坡上,有一块石头,很像一只正向山顶走的老虎。
(位于台子沟村后的点灯山 摄制:任广东)
台子沟属于纯山区村庄,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大体呈椭圆形。最西南侧几户人家称为老罗家。老罗家村后有一块大石头上驮着一块小点的石头,称为摞石。
摞石后几户人家称为老林家。老林家村后有一块巨石埋在河边,上面有红红的颜色,称为红石子。西侧小路西旁,有一堆大石头,称为懒汉石。再向东北走,有两户人家,称狼狼沟。这里曾经有狼居住,是一个乱石窝。有人居住以后,把这里的乱石开采运走,现在只剩下了石塘坑,但风景依然很好。
(陈家屋子 图:任广东)
狼狼沟向东走,就是陈家屋子,这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自然村。北面还有一个小自然村,称作窑沟。对面是桃树沟,桃树沟北侧就是台子。台子和桃树沟称陈家屋子和窑沟为西崖。
台子向北,经过台子沟水库神龟拜玉皇,再向北走到半山腰,路东一块石头像一只翘首西望的乌龟,路西一片圆滚滚的大石头,这就是鳖瞅蛋。
(“鳖瞅蛋”即金龟探宝 视频 摄制:任广东)
台子村正北,就是点灯山、纱帽翅、老虎石子。向东几百米,路旁有一块船形巨石,称船石子。再向东走,上去山坡再向南走,就是前梁子村,再向东南走四五百米,就是响水沟村。
村西南有一块巨石,巨石上叠压着两块大石头。这两块大石头就是响石子,用石头敲击其任何部位,都发出当当当的响声,下雨时雨点滴落在石头上,也会有响声。
台子沟村一共有四个村民小组,响水沟和前梁子是一组,桃树沟是二组,台子是三组,西崖、老罗家、老林家、狼狼沟,统称四队。
现在,台子沟和贺乐石村合并,组成一个新的行政村,叫台乐庄。
作者:葛文峰,男,山东费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协重点联系的网络作家。曾在《山东文学》《当代小说》《时代文学》《故事会》以及17K小说网、搜狐读书、连诚读书网等发表小说、散文、故事等400余万字。获齐鲁文学年展最佳作品奖,网络文学大赛二等奖,沂蒙精神文学奖,沂蒙文学奖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