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第一大峡谷——,关后(锡崖沟)大峡谷探险记

标注 关后(锡崖沟)大峡谷

关后大峡谷,也叫锡崖沟大峡谷,北端起源于南太行山主峰王莽岭(海拔1740米),一路正南下切,经过马发里沟、锡崖沟,沿红色石英砂岩裂隙下切,形成关后大瀑布,下名关后大峡谷,遇青峰关阻挡,向西拐了个小弯,到达5A级八里沟景区大门处,接纳八里沟与抱犊沟之水,一路继续正南入(石门)水库,出石门,名石门河,经山前坡地,进入华北大平原,汇入卫河,注入渤海。

关后(锡崖沟)大峡谷,全长直线距离约30公里,落差约1600米,地跨山西、河南两省。王莽岭主峰南麓、马发里沟、锡崖沟(锡崖沟村 海拔1100米)为上段,属山西省域,现辟为4A级王莽岭景区。山西人称之为“锡崖沟大峡谷”。

锡崖沟度假村(现改造后更漂亮)

上图 和小视频 王莽岭与锡崖沟水库瀑布

锡崖沟水库大坝与桥

上二图 流水在红色石英砂岩绝壁之上 下切出又深又窄的“V”形裂谷

上二图 站立锡崖沟村南头 南望关后大峡谷胜景

大峡谷中、下段属河南省域,峡谷东侧为天界山景区之青峰关,俗称老爷顶(道教胜地);西侧为九莲山景区之东莲寺。因该段峡谷位于青峰关之西,故河南人称之为“关后大峡谷”。

距锡崖沟观景台(即王莽岭景区河南界南入口)向南仅百歩之遙,是天界山景区之张沟度假村(海拔1100米)。站在张沟村头和锡崖沟观景台,是观看关后大峡谷的好地方。请看:

上三图 关后大峡谷胜景

各位看客,以上介绍了这么多,还只是个铺垫,下面才是今天要讲的正题:关后大峡谷探险记。

说来你可能不信,这条峡谷上下左右有王莽岭之锡崖沟、天界山之青峰关、九莲山之东莲寺、八里沟之大门口、关山之观景台共五个国家4、5级著名景区(及景点),怎么大峡谷中间最精彩、险要的一段没有被开发,还需要你去探险吗?

因为,这是一块绝地,开发难度太大了。

近二十年来,我徒歩几乎走遍了南太行山(尤其是辉县境内及邻近几个县市)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古道秘径,一是爱好爬山旅游,二是为追寻先父侯文成当年抗日斗争的足迹,实地考察一番,续写完成了《辉县南太行山侯兆川一带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战斗争的光辉历史》与《辉县南太行山侯兆川一带抗日根据地对日斗争系列纪实故事(共28集)》的文章(上百度也可看)。关后大峡谷内曾经是中国军队重创日军的战场,自然引起了我的兴趣。

七年前(2015年夏末秋初),我就做了一次穿越关后大峡谷的尝试,因为没有到达大峡谷谷底,不能算完全成功,但是,仍在大峡谷内未开发区穿行,看到了不一样的美景,只能算部分成功了。

那次,我约好友王长宏徒歩从九莲山东莲寺,穿过山洞,过周家铺,到达锡崖沟村,在很熟悉店主赵立科家吃过午饭后,又临时招集了到此旅游的两个郑州在校大学生一起4人,从锡崖沟村东的蚂蚁梯下到沟底(关后大瀑布上头),本来应该过河到对岸,有小路可下到关后大峡谷内,因不熟悉路径,错误地沿着河东岸的羊道,在红色石英砂岩绝壁底部的斜坡上,一路平行前进。走了5个多小时,到达小灵山,天色已晚,况且从此下往关后大峡谷谷底,本无路可走。

有下图为证:

本该沿峡谷西岸走 误在东岸上下绝壁之间行

沿途 山花烂漫 青草萋萋

行走其间,看着很惬意是吧?实际上,途中险象环生,看看前面走错路线的那张图,就知道这条路多么凶险了。

这段行程,从崖上的公路走,开车不到8分钟,我们在崖下却走了5个多小时。

行走在上、下悬崖绝壁之间的斜坡上,没有路,斜坡或宽或窄,或稍平坦或陡峭,最陡峭的一段达45度,这是崖上修公路及盖楼时将大量土石抛撒下来自然落体形成的一面陡坡,占据了该节斜坡上下,难找到一处下脚的地方,下面就是悬崖,如谁失足滑倒,必然跌落崖下,绝无生还希望。我在前边开路,需用登山杖在光滑的坡面上,刨个能下脚的小坑,向前挪一歩……,行进中,人人屏声静气,个个胆颤心惊,好在这段坡不长,终于到了前面的安全地段。这时候,友人发现自己穿的运动鞋右侧鞋帮全开裂了(可见鞋帮侧向受力之大),没法走路,我只好帮着用藤条将鞋底(鞋帮)梱帮到他的脚上,直至走完后面的全部旅程。

至今,我与友人还常常拿过去这段经历与糗事,互相打趣,发出会意的笑声,成为一生美好的回忆。

这段陡坡当年几乎光秃秃的 雨水冲刷出现了数条纵沟 更加难走 抛撤土石形成的条扇状陡坡轮廓仍清淅可见

2015.9    所拍小视频欣赏

这次探险之旅,虽然辛苦与惊险无比,却也欣赏到了沿途绝美的风光,还发现了国宝级太行山独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呢!

现在,把沿途的美景,提供给大家欣赏。不然,啰嗦了这么多,有点对不住读者了。

泉水石上流

峡谷之门(典型的U型谷)

水似利刃 劈山如缝

仰头看天如洞

俯视绝壁似井

巨石恰似五花肉

又如天然水平尺

“天外来石” ? 在太行山区我从未见过(不是太行山常见的石灰岩、白云岩、页岩、泥岩、石英砂岩、底砾岩,更不是底层的变质花岗岩,请地质专家和知者解读,这是一块什么岩石?)

树坚强(生命的力量)

“V”形大峡谷近上观

红崖绝壁 典型太行奇观

绝壁花开太行菊

太行菊,生长在太行山石英砂岩(以及石灰岩、白云岩)绝壁上,白色洁凈的花,映衬在红色悬崖的背景上,显得分外妖娆。

太行菊,是中国珍稀、濒危、独有植物,因仅生长于太行山而得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临危险(NT)级。国宝呀!

小灵山兜留时的留影

有句古语,单表人性“执着”的一面,叫作 “不到黄河不死心”。

“还有房间吗?”

“客满”,

“我带帐篷去”,

“来吧,白天不让车开上来”,

“我想办法开车上去”。

立即备车,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单枪匹马,驱车直奔张沟度假村而去。

上图及小视频 张沟度假村和园田居民宿景色

吃过午饭,新莉建议,明天上午下沟,今天下午就近转转吧。我沿公路来到不远的石板河村,路边就是小灵山天梯入口,那里有个小卖部主人姓董,管天梯开锁的老张也在,我们是老朋友了。老张作了详细介绍,小灵山大佛下面的便道修通了,是南太行旅游公司修的又一截天梯,不过,下边还有一大截路实在难走,你这么大年纪了,就别下去了,一个人更不要下了。

我讲,不但想到沟底,还想到关后大瀑布去看看。老张讲,沟底到瀑布就没有路,你可千万不能一个人去。我俩又交谈了这里曾经发生过打老日的故事,78岁的老张说的有鼻子有眼,当然了,他是听老人说的,我是查中共辉县党史和听父辈抗战老战士亲口所讲,获得详细资料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按照去回4-5小时行程(估计下午就时多能回来)作准备,备了水与饮料,额外要了一个馍头带上,双手持登山杖,搖动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成功鼓动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9时整,一同奔小灵山天梯而来。

天梯口,早已聚积了男女老少许多游客与避暑看热闹的人,老张见我们一行三人结伴儿而来,面露笑容,并一再叮咛,可不敢一个人去瀑布那里!我又鼓动那一群人,一些人纷纷掏钱(每人10元)随我们下往小灵山。

请跟随我,一路看下去:

铁梯悬空棧道(又称天梯 2015年摄 今天大雾,只好用老照片)

俯视小灵山(2015年摄)

天梯与小灵山 小视频

小灵山

小灵山大佛

绕过大佛背后,有一条石板台阶小路通往山下。这段路在原始次生林中穿行,旁边就是石板河河水,时急时缓,潺潺作响,越往下走,河溪筑坝成潭,不时有小径通到河溪旁,走的满脸是汗,清凉的泉水一洗,凉意快感立即浸入了心田。

筑溪成潭的小视频

河溪的尽头,两岸的台地上、石缝里,长满了山韭菜。我的两个旅伴儿忙着采集,执意不走了。我无奈,叮嘱他俩采集韭菜务必注意脚下,早早返回。

我顺河溪走到尽头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下面就是悬崖,而脚下石头上长满了绿苔……。

返上二十余米,才是下山的正路,不过,全是林间羊肠土道。约下行二三十米,出现了比较好走的水泥便道,再仔细一看,这应该就是听说的新修的又一截水泥悬空棧道了。

请欣赏:

棧道旁 就是石板河瀑布

悬空棧道小视频 遙望大峡谷 及 关后大瀑布     近观悬空棧道全貌

水泥悬空棧道中途小视频赏景

来到第二层大绝壁底部,就是原始的羊肠小道,坡度大约45度,有时需蹲着下走,有时要用两根登山杖撑地,弯腰类似四条腿向下爬行,正在艰难之机,又遇到最难的一截路了,这叫什么路吗?

下    望

回     望

再往下走,就是陡坡,仿佛走在刀背上。

终于下到了谷底。找一块巨石,放下背囊,擦尽满头满脸汗水,再补充一点水分,好好休息一番。

回头一望,水泥悬空棧道就悬在头顶之上。

站在巨石之上 环视关后大峡谷胜景

该段峡谷西岸 有通往周家铺村原始小道

谷底休息地的河对岸,有小路可攀登到周家铺村之下,这面陡坡没有绝壁,当年日军就是从关后大峡谷口,到达这里,沿这条小路上去,企图攻击据险坚守候在周家铺、暖掌村一带的中国军队(国民革命军第27军),结果被杀的大败而归(请看后记)。现在,这条小路是否荒废,也未可知了。

谷底休息地,海拔应该在400米左右,就是说,从石板河村(海拔1100米)下到谷底垂直高度约700米。此处距上游的关后大瀑布约一公里半,垂直爬升高度大约200米左右,全程来回加起来爬升总高度约900米,下降也是900米,这应该是我的运动极限了。

摸索着前进吧,时而过河西岸行,时而返东岸走,遇绝壁再返对岸,继续前进。

沿途风景美的不要不要的:

前进途中的小视频

关后 “V” 形大峡谷之美、之深、之长、之陡、之高,说她是南太行大峡谷之最,一点不过分吧!

若有异议者,建议亲自来关后大峡谷体验一下。

河岸边、巨石缝中,长满了山韭菜,从未有人采集过。“行远路者,不捡路边财”,这是远征者应有的“潜意识”、“座右铭”。

同样,这个也适用于有志投身革命者,立志高远,才能不为身边的虚名与薄利所羁袢。

盘根错节的青檀树

草坚强(野山药)

巨石之桥

V 形大峡谷 河谷中巨石堆积如山

跳石过河

斜石刀背上 跨石过河的小视频。

沿途小视频

这是接近顶端,必须过到河西岸,才能到达关后大瀑布之下。没办法,只有趟水过去了。

趟水过河,不论冬季或夏季,过河前先热身,待腿脚跑热后,立即脱去鞋袜,趟水过河。过河后,立即擦干腿脚,穿上鞋袜,继续前行,不要停歇,大约十分钟以后,腿脚会发红发热。这样可以避免腿脚受凉而落下病根。

如果是跳石过河,一定要选干凈、平整的石头,根据自己的跳跃能力,测好距离,干脆利落跃过。脚踩之石或前方之石,如果表面有水渍、泥污或青苔,万万不可跳跃,以免滑倒跌伤。

如果是踏石过河,一定要看清楚河水不可太急太深(以落水能爬上来为准),事先要把登山杖拉到最长,双手各持一杖,跨石之前,将双杖挿入两边水底,直到牢靠无误,再抬脚迈歩稳稳踏到前石上去,待前足落稳后,以次类推,再迈进第二歩,直到顺利完成过河。因踏石多为活石,慌张踏石,甚至跑歩而过,很容易跌落水中。

此外,要善于观察、预判,选择安全、流水平缓的地段过河,宁肯反复再选择、权衡,决不心存侥幸,冒险过河。

牢记“野外无小事,小伤招大祸”!

沿河西岸往大瀑布下前行,必须经过一段没膝深的草地。用登山杖左右开弓,一面打压荒草,开出一条路来,不见地面不落脚,一面打草惊蛇,谨防被蛇咬伤(很重要)。

我敢断定,近期三四个月以来,无人来过大瀑布之下,包括羊倌,因为这里的草从未被动过,地面之上无一粒羊屎蛋。

关后大瀑布下 环视一周小视频

原来关后大峡谷(正北)顶端,为一巨大龛窑,东西两侧各有一大瀑布,西侧大瀑布流水来自锡崖沟河水,东侧大瀑布流水来自张沟河水。

龛窑处为一堵绝壁,之上有一很窄的陡坡,再向上,还有第二层红色石英砂岩绝壁,该绝壁之上是一壩头,壩头上座落着王莽岭景区锡崖沟门岗入口的工作人员办公楼,楼北旁边就是锡崖沟观景台。就是说,龛窑下绝壁底部至其上之壩头几乎是垂直的,有至少500米垂直高度呢!

关后大峡谷顶端,三面绝壁,唯正南方向开口,这就是为什么从大峡谷上方四周地面上任何方位看,这里都如同深井一样,只见井口不见井底。

查看发现,峡谷从此向下1.5公里以内,无路可攀。

我仔细留意看过谷底流水痕迹,山洪暴发之时,河谷中央的巨石除屈指可数的几块没有被洪水淹没成为孤岛外,洪水溢满了谷底的整个沟槽,咆哮的洪水左冲右突,不时碰撞两岸绝壁,要想通过跳石过河,或淌水过河,沿河谷上、下行,是万万不可能的。

加上沿大峡谷两岸还有多条侧向山谷流下的洪水,以瀑布群的形式注入大峡谷,造成峡谷内区块性阻隔,要想登上关后大峡谷顶端,在汛期断然是不可能的。

这里是一块绝地。

出于安全考量,这是否至今未开发的原因?也未可知了。

巨大龛窑

西侧关后大瀑布照片与小视频

这条瀑布与众不同,流水不是直接从断崖上流下形成,而是避开龛窑绝壁,在西侧的变质花岗岩崖壁上,下切出很深的一条长约数十米的孤形沟槽,末端还形成一个瀑布,之下形成一个不小的瓮潭,流水从瓮潭流出后,形成关后大瀑布。所以,关后大瀑布的特点是:1、看起来不太高,甚至没有张沟河瀑布与石板河瀑布高,因为其上的瓮潭、潭上瀑布与孤形沟槽之水隐藏起来了,实际其总流径更长更曲折更复杂。2、瀑布显得不宽,甚至没有常见的人造瀑布显得宽而壮观但实际水量并不大,这种自然形成的沟槽式瀑布显得不宽,而实际水流量大,冲击力大,中途冲击出一个瓮潭奇观,谷底形成一诺大深潭。

如下图:

上四图    关后大瀑布之上的特殊构造

关后大瀑布上边的瓮潭、潭上瀑布和水切很深的孤形沟槽,应该至今无人上去过。

这才是关后大峡谷的点睛之笔!双瀑布、双潭、孤形大沟槽奇观,天下少见!

东侧关后大瀑布照片与小视频

关后大峡谷下游 徒度很大

兴致所至,来一段自创太极拳自拍。可惜,脚下站立不稳,点到为止,不能尽兴,惜哉!

趟河返回河东岸,在荒草灌木之中,乱石之侧,树木之下,终于找到一条沿河东岸下行的隐密小路来。

走这种野外探险路,要先谋而后动,做到望前看下,左顾右盼,上下兼顾。前进中,一面打草惊蛇,拨草见底,一歩一趋,谨防滑倒、崴脚,或被树枝、石头绊倒,划伤,一面不时抬头观看,防止被树枝、藤蔓划伤头面部,还要防止蜱虫上身、牛蜢咛咬、毒蛇咬伤、野兽攻击……。

顺利直达石板河瀑布下的岸边来。如果早知道这条捷径,省得去时多次跳石往返河两岸,能省时省力不少。

这里必须跳石回到河西岸,再跳石回到河东岸,绕过流水的岸东绝壁。

略加休息,开始返程爬坡。此时,大约离下午3点不远了。

清点行囊之中,仅剩一瓶王老吉,一瓶杏仁露,再爬高垂直700米,其中两个悬空棧道,两段陡坡,一段险道,饮用水肯定不够了,心中隐隐生出一种不祥的兆头来。

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况且在闷热的谷底,三伏大热天,出汗就始终没有断过……。

计划一瓶饮料留在水泥悬空棧道休息时喝,另一瓶等实在渇的不行了再喝。如果半道上能找到小的山泉水就好了,河水是万万喝不得的。

急歩开始登山,到达险道木梯一段时,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头上脸上的汗水象雨点般的滴落下来,毛巾拧干了再湿,湿透了再拧,感觉有点支持不住了。我知道,身体已经缺水了。提前时间,把一瓶王老吉,几口就下肚了。

上台阶时,双杖用力戳地,每次抬脚,同侧登山杖用力戳地时,争取承受二三十斤的体重,相当于四脚并用,尽量减轻双膝关节受力(也适用于下坡路),这是长距离爬山,减少膝关节磨损的有力措施。

同时,上升腿要高抬慢放,使另一只腿尽量在此期间,得到充分的休息。用本法看似走的慢,实则可以长时间爬山而不需要停歇,比紧歩登山中间不得不多次停歇者相比,往往成为最后胜出者。山民讲的“不怕慢,就怕站”,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指的是体力好的时候。

上到水泥悬空棧道中段时,又饥又渴,颇觉乏力,只好停歩休息,把仅剩的一瓶饮料干光了。

趁机自拍自查,评估一下身体状况,只见满脸涨红,燥热难耐,已没汗可出,这是中心体温升高的表现,表明严重脱水了。危险即将到来了,比如发生腿抽筋儿、中暑、脑梗……。

急需补水,只要及时补足水份,即刻恢复如常。

估摸着,上到水泥悬空棧道之上,应该问题不大。到了大佛地点,就有办法了。

刚上来到崖上,双膝关节内侧肌肉肌腱开始出现酸、胀、紧、硬、痛,这是抽筋的先兆。旁边就是石板河瀑布的上头,我曾在下山时把遮阳帽丢在了河溪边,这时不再去拿了,一歩也不想走了。

新莉答应,立即就办。

十分钟左右,天梯上边传来老张的呼喊声:

“到哪儿了?”

“快送几瓶水下来”

“你在梯根等我,不要动,我这就下去了”。

行走在大佛前后一段路上,我的双小腿处于不断抽筋之中,走三四十歩,就走不成了,休息几分钟,才能再走几十歩。好不容易挨到梯根,坐下休息,等着。

“都上来了,就你没上来,问那两个孩儿,说不知道你下哪儿了,我估摸着,你肯定下沟底看瀑布去了,这会儿4点半了,还想着你顺沟底往八里沟大门去了呢!喊你几次没有回音”。

大救星老张一边说着,一边递过来5瓶水,其中3瓶矿泉水,两罐红牛,一个小面包,“估摸着够你喝了”。

我当场将两罐红牛,一瓶矿泉水,一口气就灌下去了,面包能提供能量,是个好东西,只是下咽慢,需要喝一口水冲一冲,才觉顺畅一些。休息了几分钟,感觉有劲了,腿也好些了,就开始爬梯。谁知道走了二三十级台阶,腿又抽筋了。近一百米高(此处绝壁高度最短)的铁梯悬空棧道,歇了四歇,最后两瓶矿泉水也见底了,终于上到了公路上。老张辛苦,自然辛苦费少不了,老张说多少给多少。不过,老张也真够义气的。

老董见状,自愿免费开大奔三轮车送我到张沟村头,准备付小费,车早跑没影了。

见到新莉,大喊,“准备好吃的,准备好洗澡热水”。

“都准备好了,你休息一会儿,就开始”。

低头一看,下午5点半了。掐指一算,整整9个半小时,往返。大师傅端上来了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捞面。

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倾刻下肚,又喝一碗面汤,还有新莉沏的三杯糖水,浑身自在不少,立刻焕发了精神。

俗话说,“一顿不吃饭,两顿一样多”,说的不假,是一顿没吃,下顿饭吃的量肯定会多,多到补上没吃的那一顿。

随后洗了热水澡,换上一身干爽衣服,躺在标间大床上休息。望着满是泥污又变了形的一双运动鞋发楞。

可爱的鞋宝宝,跟着主人受罪出力了。

总算了却了一场心愿,一个年过七旬本来不可能完成的探险工程完工了。算起来,今日旅途总共消灭了8瓶矿泉水,5瓶饮料,一个馍头,一个面包。教训也是深刻的,主要是对困难估计不足,带水少了,出汗又多,造成了脱水、抽筋儿。否则,体力应该没问题。

寻思,如果带10-12瓶水上路正好够,但也是个不小的负担,一般人做不到。试想着,如果每走一段路,藏一瓶水在返程的路旁,不仅越走负担越小,回来时又能不断有水补给,这倒是个绝妙的好主意。对,以后就这么干!吃一堑长一智,人都是这么成熟起来的。

晚上7点50分,该办的事办一办,辞别了万新莉,那个我一直麻烦人家的好新莉,那个十几年来帮了许多次忙的好新莉,驱车踏上了归途。

晚9点半,到新乡家中,一夜安睡。

第二天,周一,正常上班。

人越老,身体状况反而越好?

心中也颇觉惊奇!

实际上,人老变衰、体弱多病是人生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锻炼只能改善生存质量,延缓衰老。人得服老,身体得省着点用,锻炼要适度,活动后要注意保暖与关节养护,锻炼过度,一味追求某项运动的高水平,反而伤害了身体。

不再冒险了!

后记(一):

1940年夏天,驻豫北地区及辉县的日军组织了2个团的兵力,向南太行山区进行了一次大扫荡,抗日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当时,国民党军胡宗南所辖第27军范汉杰部,进驻在晋东南陵川县与辉县西部的南太行山区设防,27军一部驻扎在十字岭山半腰的暖掌村(海拔1100米 现属辉县市)和周家铺村(海拔1100米 现属陵川县)几个村庄,日军兵分东西两路对暖掌村实施攻击。

西路军经石门沟,沿关后大峡谷北上,计划先占领周家铺村,然后绕过锡崖沟村向东攻击暖掌的中国军队。东路军经回龙村、青峰关老爷梯,向北攻击暖掌。企图一举消灭27军驻守陵川县东南方向之突出部队。

当西路日军进入到周家铺村下时,遭到27军将士顽强阻击。日军处于沟底,周家铺位于山半腰,中间隔着一堵近200米高的红崖绝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攀爬而上。27军居高临下,给爬上来的日军迎头痛击,一时枪声大起,日军进退两难,困于谷底,损失惨重,只好仓皇逃窜。

东路日军到达老爷梯时,也被守在关口的27军官兵预以痛击,更是寸歩难行,打了三炮,毫无作用,只好无功而返。

这一仗,击毙日(伪)军220人,缴获小炮3门,机枪、长枪312挺(支)。日军吃了不熟悉地形的亏。

中国军队与日军兵分两路攻击部队进行激战地形图

后记(二):

暖掌,这个位于青峰关北侧不远的小山村,还承载一段光荣的历史。

1938年2月,辉县城和豫北各县被日军攻陷。

国民党辉县政府和中共新辉获汲县委退据南太行侯兆川。7月,八路军太南支队派豫北工作组来到侯兆川。次月,刘伯承、陈赓率386旅开赴侯兆川南平罗,当夜袭击了辉县城内日军。从此,辉县南太行山侯兆川一带是国共两党两军共同的抗日根据地,发动民众,宣传抗日,抗日斗争进行的如火如荼。

1939底,蒋介石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破坏合作抗日,攻击八路军129师,八路军被迫反击,将国民党97军朱怀冰部打惨。

1940年3月,国共达成协议,划界抗日,南太行为国军防区,渉县以北为八路军防区。中共新辉获汲县委从侯兆川撤到林县北部山区,八路军完成了“太南撤军”。

同月,中共豫北地委派王云清为辉县县委书记,秘密来到侯兆川西部山区开展秘密抗日斗争工作,在暖掌、金牛寺、沙窑、后庄、齐王寨、南寨一带深山区活动,为建立中共抗日根据地作准备。

1943年春,中共辉县县委在暖掌村正式秘密成立。中共辉县党史记载:“王云清任县委书记,牛毅任组织委员,郭川任宣传委员。下辖一个区,翟如新任区委书记(后侯文成接任)”。7月份,中共辉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沙窑村正式成立,赵霖任县长,洪立(女)任妇救会主任。

4、5月份,孙殿英新5军、庞炳勋第40军在侯兆川一带相继叛国投敌,史称“太行事变”,震惊国人。7月,刘进27军同日军血战于王莽岭,后被日军打散,南太行沦陷。

9月,太行第七军分区皮定钧司令奉命率部进驻侯兆川,以侯兆川抗日根据地为依托,与地方武装相互配合,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对日武装斗争,进行了大小十几次战斗、战役,根据地扩大至全侯兆川,进而推进至豫北平原地区,中共辉嘉县、新乡县政权相继成立、壮大,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暖掌村,见证了南太行山侯兆川一带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光辉历程。

后记(三):

关后大峡谷景色绝美,辉县市南太行旅游公司修建了水泥悬空棧道,是从八里沟、九莲山两个景区通往天界山景区的一条捷径,表明了对关后大峡谷进行开发的意愿和重视。

THE END
0.大山深处的村庄,是我的第二故乡降水分布不均,冬春季节干旱少雨,夏季大雨滂沱,还可引起山洪暴发。山上的部队和山下的村庄,洗衣做饭,浇地种菜,人们的生产生活全靠山上的一股溪流。由于缺水,地里的庄稼浇不上水,玉米、小麦、谷子等农作物的产量都不高,一年下来,上交了公粮,留下的口粮也是将就温饱。多数人家,还需要土豆、萝卜搭配,日子过得清苦。jvzquC41yy}/onnrkct/ew45ihiy?>
1.《桥》优质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哮、肆、豹、搀、祭、奠。 2、读通读顺课文,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挡、跌跌撞撞、拥戴。 3、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xxx的事;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4、句画文中村支书的言行,思考批注,他是一个xxx的人。 jvzq<84okr4lcxxjk0kd‚x0eqs0lrfqzwktjnok18752>=0jvsm
2.领略大包寨风光沉醉古村落文化一一我在麻城河等您来河的两岸,柳树成荫,一个躺椅,一张小桌,一杯清茶,耳听潺潺水声,仰观天上流云,美不胜收。 这里也是夏季露营的好地方,河边的开阔地带,帐篷扎起,没有空调的冷气,没有电扇轰鸣声,有的只是自然的清凉,迷人的避暑胜地。 00:15 01:09 老寿星讲述葵花井的故事 jvzquC41yy}/onnrkct/ew469n~8d@{
3.【大荔文学·散文·张小亚】挂在瀑布上的村庄:芙蓉镇——湘西行因为地势高,村民们住在里面不仅可以观赏到绝美的瀑布风景,还可以巧妙地躲避山洪暴发引起的泥石流以及洪涝灾害!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曾经在《西游记》影视中看到的景象——水帘洞,在这里竟然出现了。这个瀑布竟然可以从里面穿过。在瀑布下面紧靠着崖壁的地方,有一条湿润光滑的山道,从这里穿过去,做了一回美猴王,心中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3:86419;:;;=97a?96:;952>/uqyon
4.【精华荟萃】照片背后的历史故事1947年6月8日,毛主席一行离开王家湾,从一条小路出来,向西爬上山梁一直往西走。走了一段山路,下起了大暴雨,山洪暴发,道路泥泞,人和马行走都很困难,不能骑马走了。毛主席下了马,和大家慢慢地步行,走了一整夜,天亮后还继续向前走,又走了20多里路,才来到小河村,离王家湾只有40多里远。在这里休息了几个小时。毛jvzquC41yy}/onnrkct/ew45ehueox
5.行走村庄:山尾村里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楼”鳞次栉比,其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古老的青石屋,似乎彰显着这个村子的富饶与时代变迁的故事。村里住的大多数为留守老人。他们并非没有条件在城市生活,只是不愿离开养育他们的地方,农村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反而更适合他们。老两口种上一亩三分地,打理一个菜园子,适当的劳作反倒让身体更加健朗,自jvzquC41yy}/onnrkct/ew45hdi56v9
6.《论党的青年工作》学习辅读系列⑦:《致二〇一三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生物酶进入土壤之后可以反复催化,不需要持续投入,提升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如今,团队建立了9个土壤改良和污染治理试验点,58个经济作物增产提质实验田,覆盖了11种农作物。据估算,平均每亩地可节省农资约400元,作物品质提升6.9%左右。 在甘肃的一个小村庄里,张旺曾带领团队调研,发现这处土壤更适合种植樱桃。他和技术jvzquC41sp€{0‚twvj4dp8veme532;72;1z32;72;2>`3<>:75760qyo
7.35个晨会激励小故事经典3、励志故事从最近的目标开始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jvzquC41yy}/srlwujo/exr1sk528@6296:23;=3298/j}rn
8.记者怎样讲好中国故事——由脱贫攻坚主题报道实践引发的思考她在征稿题记中写道:“同是30岁,我还可以享受青春,而文秀却没能来得及好好说一声再见。我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她的故事。” 在2019年烈日与暴雨交织的6月17日,百色市凌云县因暴雨山洪暴发。18日,她在采访途中,得知驻村一年多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不幸遇难。19日清晨她和同事搭乘最早的动车赶赴百色。在以后的十jvzquC41yy}/jwyx0v|0rxqkvkibn8ftvkimg86135945<:8;3>65:<495<
9.澧水河畔石门西郊有一个悬崖上的村庄麻王城时政一次山洪暴发,山上漂下秧苗活鱼,方知围城失败。杨颢派手下剌客毛先锋扮作货郎,乘上山送货之机,将jvzquC41ddy/em{y0io1ottwo4qjyDoqfCwkn|vjtkbf/ykf?83699;(qxeg{y{rgC3
10.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一面“有故事”的墙,成为万佐成夫妇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帮到了病人我们就开心。”万佐成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大家、温暖了社会。许多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夫妇俩日后有机会去他们家乡做客。一年年春去秋来,墙壁上已经写满了笔迹不一的电话号码,每一个号码背后,都是一段暖心的回忆。 jvzq<84yyy4dg7hp1z}{z8lpu|5hf|142822@4371z32;6293;`5?<3;29:0|mvon
11.小学语文评课稿(通用21篇)评课稿一般包含以下内容,评教材处理(课标、目标、地位作用、重难点及学情分析) 所评教材在课标中有什么要求,教学目标是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评课稿 篇1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jvzq<84o0iuoi€jp0etsgwhck0ipo8}kpykoijt19;<57=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