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苏联卫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卫国战争是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一. 苏军猝不及防:

苏军有长期战争准备,但对德国发动突然袭击预判失误,缺乏临战准备、装备陈旧、战术落后、举措失当,长期和平使指挥人员缺乏实战历练,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战争刚开始,苏联红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苏联西部城市、海空军基地、通讯设施,在德军航空兵袭击之下严重受损,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陷于瘫痪。德军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前进了50至60公里。苏军28个师被全歼,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30万红军被俘。

二.德军战略失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是29个师,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联红军,希特勒计划在开战30天以内把列宁格勒化为灰烬。苏联军民开始了持续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苏军 有效阻挡、牵制德军主力,德军主力被分散,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好时机,也错过了一举击溃苏联的最佳机会。

三.莫斯科保卫战:

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

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

德军兵力达180万,74个师又1个旅,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数量占苏德战场64%,1700辆坦克,1.4万门火炮,1390架飞机。

11月7日,冒着炮火,斯大林等领导人坚持在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阅兵式,极大鼓舞军民反法西斯斗志,阅兵式后的苏联红军直接开赴前线,苏联军民前仆后继、决不后退、决不投降、决战决胜。希特勒也下了死令:只许进攻、禁止后退、违者枪毙。

1942年1月,莫斯科会战以苏联红军获得胜利而告终;苏联红军在会战中歼灭了50多万德军,将战线向西推进了100-350公里。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

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军全歼德军精锐整建制100多万,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军基本上扭转了卫国战争和二次大战的全局。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由胜利走向胜利,法西斯国家走向灭亡。

五. 库尔斯克保卫战:

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在库尔斯克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争中德军最后一次进攻战役,这场决战使德军丧失了约50余万士兵,1500多辆坦克,3000多门火炮,1000多架飞机,完全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

从此,苏联红军完全夺得战略主动权,德军被迫转入全面防御。8月,苏联红军在大卢基到黑海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进攻,到11月为止,收复近一半失地。

六.苏军大获全胜:

1. 战略大反攻:1944年苏军发起战略性总反攻,通过对德军10次“斯大林突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并把军事行动转为在德国及其附庸国的领土上进行,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退出战争,转而反对德国。

2. 打出国境线:1945年初,苏军展开强大攻势,攻入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进占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

七.苏德战争的结局天注定。

1.巴巴罗萨计划就是纸上谈兵,希特勒仅仅是下士出身,又是个自大狂,暴发户,开战以来,横扫欧洲,不可一世,上帝让他灭亡,先让他疯狂。希特勒瞎指挥,剥夺了前线指挥官机动指挥权。

2.骄兵必败:巴巴罗萨计划是根基于一个假设上:5周内红军便会彻底崩溃,法国21 天投降,苏联也是不堪一击。

3.巴巴罗萨计划,大大低估了苏联和红军的抵抗能力,更不知道人民战争是何物。

4.德国大大低估了苏联红军的动员潜力:红军的主要动员人数比德国所预估的高出了两倍。

5.对于红军力量的低估使得德军面临气候的威胁。德军对于1941年秋季和冬季的严酷气候几乎毫无准备。

6. 德军武器装备和机动车在寒冷的气候下无法正常运作。

7.天时地利人和全部有利苏联而不利德国。

8.旷日持久的苏德战争等来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把美国拖进战争,开辟第二战场,德国腹背受敌,只有死路一条,而苏联大获全胜。

THE END
0.斯通《一战简史》摘录总结:一战爆发到凡尔登战役因此,如果俄国人现在就进行战争,那么,对德国来说,1914年要比以后合适得多。而且,如果俄国率先宣战,西方列强有可能抛弃俄国,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集团就会分裂。总之,不论哪一种出现情况,德国都将是赢家。 5.斐迪南大公遇刺——战争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的心脏地带波斯尼亚首府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739?6:8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其中“两制”是指①试题解析 无 本试题来自[114试题库]本页地址:https://m.114180.net/wtk/3324/1137629.html 相关分类: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暴发相关试题: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为 [ ] 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C.扫除了资本主义发 美国南北战争之所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jvzquC41o0726:=20pku1€ym1593686359<3;7mvon
2.暴发简体中文an outbreak of cholera/food poisoning/rioting/war霍乱/食物中毒/骚乱/战争的暴发 (暴发在Cambridge Chinese (Simplified)-English Dictionary的翻译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xamplesinenglishofoutbreak outbreak Failure to adequately and consistently implement our earlier recommendations probably contributed tojvzquC41fkiukxsct{4dcvgtkfmf0xwi1|nt1.J:'CL&:M*G7'>6'K=1'G<&D:*:;'K9'JK'CF3&G@*CG'>1'N9'DF+:56*G:'>C'K6'G:+BH.FF1'K7'BF'D6+F7.=H';7
3.德国农民战争[204]第七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经典文献文库士瓦本和法兰克尼亚农民战争于是结束了。 六 正当士瓦本爆发第一批运动的时候,托马斯·闵采尔又赶回图林根,并且自2月底或3月初起即定居于帝国自由市缪尔豪森,此城是他的党的力量最强的地方。他成了整个运动的牵线人;他深知在德国南部即将普遍暴发风暴,他就着手把图林根变成德国北部运动的中心。他找到的是一块大有可jvzq<84yyy4837hp14623863375769792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