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黄色的“实景大片”给震住了
好多小伙伴
纷纷拿出了自己的防护利器
山西省气象台3月15日6时41分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预警区域:大同、朔州、忻州等地的部分地区。
受地面气旋影响,大同西部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未来12小时可能持续;预警区域内其余地区未来12小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
山西发布沙尘暴预警63条
很多小伙伴对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等词傻傻分不清,这都是些啥?有啥区别?
其实这三个都是沙尘天气,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空气,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强度最弱的叫浮尘天气,稍强的是扬沙,再强依次为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
一般沙尘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沙尘源、大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
沙尘源是物质条件;
大风是动力源;
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为热力条件。
我国沙尘源分布相对固定,“变量”主要就是天气条件。在沙尘源和大风动力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低层大气层结是否处于“强烈不稳定状态”,是形成沙尘暴的决定性因素。
春季是华北地区全年空气冷暖变化最剧烈的季节,午后又是一天气温最高的时段,更容易造成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沙尘天儿和单纯大风天的根本区别,就要看对流层低层垂直动力方面的“脸色”。
山西省气象局的专家表示,前期天气回暖、缺乏有效降水以及大风降温,都为这次沙尘天气创造了有利条件。
截止15日17时全省发布沙尘暴预警63条,橙色预警2条,黄色预警61条,其中:市级8条,县级53条。
专家建议减少外出
数据显示,我国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其次为秋季,夏季最少。其中,沙尘天气最频繁发生的月份是4月,其次为3月和5月。沙尘天气肆虐最严重的时期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以后,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已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
根据2017-2020年监测数据的分析,我省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通常在1月底或2月才会出现。今年1月中旬,我省就曾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成为近五年最早的一次,比往年提前约半个月。初步分析这与近期沙源地风力较强、降水较少、气温回升等因素有关。
中国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显示,这是近10年我国遭遇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
面对沙尘天气,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简单来说就是“少出门、多喝水”——
减少外出,尤其是老人、儿童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
外出时戴口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减速慢行;
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或可能导致高空坠物的室外物品;
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等排出;
一旦发现身体有明显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建议——
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
一般人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室外执勤、作业等人员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中小学、幼儿园可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等防护措施。
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应对“漫天黄沙”太原严控三类污染源
3月15日,太原市黄沙漫天,市区能见度一度低于1000米,众多“发黄”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刷屏,大街小巷如同戴上“滤镜”。从上午10时开始,太原市各空气监测站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逐步攀升,11时,太原市AQI已经爆表(超过500),PM10达到1140毫克/立方米,属于5级严重污染。为降低沙尘影响,太原市发布“调度令”,严控三类污染源。太原市预计,本次强沙尘过程在15日白天仍将持续,16日有所缓解。
受蒙古国中部高压中心影响,在较强偏北风作用下,沙尘向南行进。据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自动监测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冯新宇介绍,经初步分析,本次沙尘天气与近期沙源地风力较强、降水较少、受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我省外,我国新疆、内蒙、陕甘宁、东北、京津冀等地区也不能幸免,途径之处空气质量迅速转差,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是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沙尘,也是近10年我国遭遇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
据预测,太原市的沙尘天气在16日会有所缓解。16~17日,湿度大,风力弱,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受15日沙尘残留影响,污染等级可能会上升1~2个级别。18~19日,有弱降水,污染物扩散条件一般。20日,冷空气过境,污染物扩散条件好。
为尽可能降低沙尘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有效保障各类生产生活活动,太原市下发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第74号“调度令”,要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密切关注空气质量,严格管控三类污染源。
对于扬尘源,要求除应急抢险外,全市域范围内施工工地暂停户外作业。建材行业(砖瓦窑)和搅拌站、粉磨站、拌合站要加强内部管理,开展无组织排放检查整改,散装物料入库入仓、苫盖,不得露天堆放;厂(场)区内散装物料运输严密苫盖。对湿度要求不高的物料全部洒水抑尘。
对于移动源,要求加大道路洒水和湿扫频次,启动喷雾抑尘作业,确保路面湿润不起尘。户外非道路移动机械暂停作业。
对于工业源,要求各工业企业在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钢铁(太钢、美锦钢铁)、水泥(狮头、西山华通、双良鼎新、金圆、山水、北白)、电厂(二电、嘉节电厂)、热源厂(城南、城西)达到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焦化(美锦华盛化工、梗阳新能源、亚鑫新能科技)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同时,加强重点区域排查监管,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协商减排,严格落实“禁煤区”管控要求,坚决杜绝散煤复燃。加大对露天焚烧垃圾、秸秆、落叶、柴草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发现一起,处置一起。
▼ 太原市生态环境部门温馨提示——
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
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弹性教学等措施,停止户外课程和活动。同时倡议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最大限度减小机动车污染。出门时最好全副武装,佩戴口罩、防风眼镜、帽子与丝巾等。选择具有防尘、滤尘作用的口罩,以减少吸入体内的沙尘与颗粒;
佩戴防风眼镜,减少风沙入眼的概率。如若沙尘进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以免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眼病,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不但能保持眼睛湿润易于尘沙流出,还可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释 疑
1、此次沙尘是何原因导致?
沙源地来自蒙古国,随气旋东移带来上游沙尘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暴过程由蒙古气旋、冷锋影响导致。沙尘暴在蒙古国南部形成后,在冷空气驱动下沿西北-东南向侵入内蒙古,引发内蒙古大部地区沙尘暴天气。
中央气象台介绍,受冷空气影响,从蒙古国起源的沙尘天气,随气旋东移发展携带上游的沙尘,一路向西影响到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2省市,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
2、春季多发沙尘天气?
我省沙尘天气年变化呈减少趋势
早春季节是我国部分地区沙尘天气的“多发时段”,沙尘天气出现频次以春季3、4月为最高。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从下垫面上来看,因为春节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地表逐渐解冻,容易带起沙尘粒子;
二是春季气旋天气逐渐活跃,在这种动力条件下容易出现沙尘天气。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晋西北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是中国西部风沙东侵的必经之地,也是风蚀造成土地沙化的重灾区。每年春季,随着气温急骤回升,由于土壤干旱,地表植被返青较晚,加之大风天气多,裸露的沙土被大风卷起,容易形成沙尘天气。
山西省气象资料显示,我省沙尘暴天气的发生频次及影响范围呈现递减趋势。2000年以来,我省在桑干河流域和通往北京的主要风沙路径营造万亩以上连片树林120多处,林木成活率都在90%以上,有效遏制了地表起沙现象,减轻了沙尘危害。
3、太原是否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
气象部门已经发出大风和沙尘暴预警
很多市民有疑问,沙尘天气如此严重,生态环境部门为何没有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解释,沙尘暴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由于沙尘暴属于天气现象,所以沙尘预警是由气象台发布,而不是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
山西省气象台已于3月14日起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针对此次沙尘影响,山西省气象台3月15日6时41分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预警区域包括大同、朔州、忻州等地的部分地区。太原市气象台3月15日11时25分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预警区域为全市。
18、19日降水过程将缓解沙尘天气
3月15日,山西区域自北向南受沙尘天气影响,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或以上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10;
16日~17日,地面处于高压后部,沙尘回流影响,全省区域存在中度或以上污染过程;
18日~19日,全省范围存在降水过程,沙尘天气有所缓解;
20日~21日,受冷空气和降水共同作用,扩散条件较好。
▲ 3月15日,受蒙古气旋和高压前部影响,沙尘过程自北向南影响我省区域。西北部(大同、朔州、吕梁)和中东部地区(忻州、太原、阳泉、晋中)环境空气质量以重至严重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10;南部地区(临汾、运城、长治、晋城)环境空气质量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10。
▲ 3月16日~17日,地面处于高压后部,我省区域受沙尘回流作用影响,扩散条件一般。全省大部分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短时可达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
▲ 3月18日~19日,低压倒槽影响,存在区域性降水过程,沙尘过程有所缓解。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或PM10。
▲ 3月20日~21日,受冷空气和降水共同作用,扩散条件较好。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或PM10。山西晚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