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灾害及救助基础知识

认证主体:吴**(实名认证)

IP属地:四川

下载本文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灾害C.第1页,共65页。【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1部分:基本指标》GB/T24438.1-2009)。

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自然灾害损失严重发生频率高1243第2页,共65页。干旱灾害1【干旱灾害】:指在较长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河川径流及其它水资源短缺,致使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对人类生产、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畜饮水和吃粮)造成损失和影响的灾害。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第1部分:基本指标》GB/T24438.1-2009)。

旱灾的成因1、我国的旱情与显著的季风性气候有关。2、我国的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平衡。3、旱情的发生与我国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有关。4、各地的旱情发展还取决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第3页,共65页。我国旱灾的时空分布秋旱冬旱夏旱季节连旱春旱3月至5月6月至8月9月至11月12月至2月北方旱灾有频繁性、周期性的特点,但东北地区由于降水比较稳定,干旱出现相对较少,黄淮海地区的降雨变化大,干旱频率全年各季均较高。南方旱灾主要表现出地区性和季节性特点。第4页,共65页。旱灾的影响旱灾主要危害农作物生产,是中国近40年来粮食减产的最主要的致因。旱灾导致农业成本上升。旱灾危及人畜生存。旱灾制约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旱灾导致社会动乱,留下难以治愈的后遗症。第5页,共65页。南水北调兴修水利和科学灌溉植被建设人工增雨拦截和蓄存雨水雾水推广耐旱作物种植防御旱灾的主要措施第6页,共65页。洪涝灾害2zzzzzzzzz洪涝灾害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雨涝灾害第7页,共65页。暴雨洪水冰凌洪水融雪洪水暴潮洪水洪水灾害第8页,共65页。暴雨洪水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第9页,共65页。雨涝灾害春涝夏秋涝/秋涝夏涝主要发生在华南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多由连阴雨造成。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和东北。多数由暴雨及连续大雨造成。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其次是华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江淮地区。由暴雨和连阴雨造成。第10页,共65页。汛期开始

东北、华北各河流8月底前后汛期结束。汛期结束

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江南诸河流从4月上旬前后即率先进入汛期,随后即扩展到全流域。

淮河流域从5月底、6月初入汛。

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松花江、辽河7月初进入汛期。珠江流域西部和长江上游各河流9月底、10月初汛期才结束。全国入汛早晚相差约3个月。全国汛期结束时间早晚相差1~2个月。自北向南推迟自东南向西北推迟第11页,共65页。1、受自然地理位置和季风气候的影响。。2、地形复杂,西部与东部落差大,以及众多河流均要汇入少数特大河流如海,是我国江河洪水和内涝灾害的有利生成条件。3、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扩大,是我国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4、湖泊萎缩,调蓄洪水功能减弱。5、我国防洪抗灾能力薄弱。因财力所限,我国的防洪工程大多标准偏低,人为的行洪障碍和河道淤积严重,很难抵御特大洪水。6、我国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及湖泊周围多是人口密集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洪涝灾害造成后果必然严重。第12页,共65页。防御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加强绿化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固河堤,疏通河道,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1.建立比较完善的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能力大幅提升;3.公民减灾意识和技能显著增强。第36页,共65页。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1

纵向--管理体制

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地市级人民政府县市级人民政府乡镇级人民政府☆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地方政府为主,按行政区域统一组织指挥

以县域为例:一个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后,可以动员所辖区域内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抗灾救灾。第37页,共65页。

民政、水利、农业、统计、气象、地震等部门会商灾情

横向-管理职能-分工

国务院水利部民政部☆政府统一决策,各部门按照决策和自身职能,分工负责,相互协作。

行政管理部门

辅助技术支持部门包括: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交通部、环保部······包括:气象局、地震局、海洋局······农业部第38页,共65页。

板桥水库“75·8”垮坝后的重建纪念碑

国务院救灾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全国防非典指挥部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全国防控禽流感指挥部国务院防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国务院应急办

巨灾条件下成立的临时指挥协调机构,如低温雨雪冰冻灾时成立的煤电油运指挥部第39页,共65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5月发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在中央层面,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减灾委”)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国家减灾委主任由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担任,副主任由有关部门的分管领导担任。

2009年,国家减灾委经调整后,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34个单位组成。

为增强科学技术在减灾领域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减灾委于2005年成立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也设在民政部,承担国务院委托民政部综合协调全国抗灾救灾的具体工作。第40页,共65页。自然灾害管理体系

政府统一领导,上下级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下级为主,上级为辅;人民解放军、武警、预备役部队是中坚,灾民自救和社会力量是补充。第41页,共65页。案例1: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社会组织几乎未参与救灾,作为灾害与风险管理市场主体的保险公司付出的灾害损失赔款仅仅占整个灾害损失的2%。案例2:汶川大地震社会组织参与虽然较多,志愿参与救灾的个人更是号称百万之众,募集的慈善款物也空前达到了500多亿元人民币,但无序及浪费现象也不乏罕见,保险公司的赔款占灾害损失更是不足1%,大大低于公众的期望。第42页,共65页。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与市场经济制度不相适应的缺陷。具体:绩效低问题。体现在救灾投入与产出不合理、低效率等方面。资源浪费问题。救灾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缺乏整合导致的资源浪费。职能交叉问题。部门职能交叉重叠造成的扯皮、推诿问题;产生的“部门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问题。强力体系的补充问题。现行自然灾害管理体系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在市场经济确立正逐步完善的今天,这个组织结构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灾害管理体系评价第43页,共65页。设置常态化的综合灾害管理机构。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在灾害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让各职能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分担灾害管理责任。统筹与协同至关重要。明确中央与地方在灾害管理中的职责划分。完善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系强调政府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市场及个人资源与力量的作用,建立法律强制与利益引导相结合的灾害管理机制。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市场力量个人力量+++灾害应对第44页,共65页。灾害信息报告机制灾情信息会商机制灾害预报预警机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救灾资金投入机制灾区恢复重建机制救灾物资储备机制救灾社会动员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第45页,共65页。灾害救助方针政策2

福建水口水电站开闸泄洪

救灾工作方针+主导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辅助2006年全国第12次民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救灾工作方针之内容:第46页,共65页。救灾工作目标“生命至上”的灾害管理理念对所有人的生命与健康都应当倍加珍惜;以维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作为避防灾害的基本出发点;灾害发生后应当救人优先。它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安全需求的真切反映。

“不饿死人、不冻死人、不发生重大疫情和大批灾民盲目外流”。过去现在

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医、孩子有学能上”。第47页,共65页。

福建水口水电站开闸泄洪

救灾的范围也有所扩大,国务院在2005年颁布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和25个专项预案中明确,所有受灾和涉事人员的应急救助工作都由民政部门负责。民政不仅要承担农村的救灾工作,还要承担城市的救灾工作;不仅要承担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还要承担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救灾范围扩大第48页,共65页。

应急救助《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响应标准第53页,共65页。

应急救助实现应急救助目标意义重大,关乎灾区社会稳定!第54页,共65页。

民房恢复重建

民房损失在自然灾害损失构成中所占比重很高;安居才能安居乐业,因此,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是民政救灾最为关键性的工作之一。第55页,共65页。

民房恢复重建民房恢复重建项目管理是指灾区民房恢复重建项目计划、申请、审批、实施、监督和评价的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地按照《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开展工作。具体工作步骤是成立机构、调查核定、资金管理、实施重建、绩效评价等环节第56页,共65页。

民房恢复重建各个环节需要强调的关键问题:1、成立机构:县级政府成立灾区民房重建领导工作机构,由民政、财政、计划发展改革、建设、国土、水利、扶贫移民、林业、内贸、工商、税务、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组成。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协调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2、调查核定:县级对本区域因灾倒损房屋情况逐村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建台帐,填写分乡镇统计表,15日内完成核定并上报。地级接到县级报表后7日内,对重灾县进行抽查并将分县抽查分析结果上报。省级接到地级报表后7日内,对重灾地(市)进行抽查、核实,根据抽查、核实情况填写汇总统计表(含分市、分县数据)上报;并以政府名义上报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请示。民政部根据省级核定的倒损房屋汇总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赴灾区进行现场评估。第57页,共65页。

民房恢复重建3、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集、下拨、公示、监督。4、实施重建:实行重建项目责任制;分散建房与集中建房严格程序,审批结果均要在村级张榜公布。省、地级民政部门制定出到县级的恢复重建资金分配方案,下拨中央补助资金。县级政府根据恢复重建项目计划,立即投入恢复重建施工组织和项目实施。第58页,共65页。

民房恢复重建5、绩效评估:县级在恢复重建前要向地级上报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审定情况汇总表;恢复重建中定期上报重建进度;重建工作结束后对重建工作进行质量检查、验收评估、总结并上报。地级全面收集县级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方案及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进度情况并及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省级收集、整理地(市)、县级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规划、方案、工作措施及进展情况,汇总到市、到县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情况,按期上报民政部。民政部根据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的工作信息,对全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实施绩效评估。第59页,共65页。

冬春生活救助为什么会有冬春救助?发展中国家;农业大国;自然灾害频繁,受灾人口众多;灾害的滞后危害严重。冬春救助的工作制度:

2004年11月,民政部印发了《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2009年10月,民政部修订并印发了《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程》,主要包含调查评估、资金拨付、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制度。第60页,共65页。

冬春生活救助各个环节需要强调的关键问题

1、调查评估制度:调查上报情况时限:9月下旬、10月15日(《自然灾害救助条例》-10月底前)、10月20日、10月25日。各级都要组织会商和评估,地级、省级和中央需要开展情况核查。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省份,县级方案上报时,可直接报至省级,同时报地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冬春救助方案分为地方和全国两个方案,内容有所差别。

2、资金拨付制度:(1)资金申请和安排。分中央救灾资金和地方各级救灾资金安排;中央救灾资金资金分两批下拨:冬令救助资金应在11月中旬前下拨,春荒救助资金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湖泊——堰塞湖堰塞湖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堵塞物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到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的作用。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震中上游唐家山大量山体崩塌,两处相邻的巨大滑坡体夹杂巨石、泥土冲向湔江河道,形成巨大的堰塞湖。 由于堰塞坝集雨面积大、水体大、水位上涨快、地质结构差,极可能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3686213689B64:3;`39<9;3893>3ujvsm
1.(已瘦身)6.2地质灾害(精品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河道。滑坡堰塞湖堰塞湖(barrierlake)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导致山谷、河谷或河床被堵 塞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大多数堰塞湖是自然灾害伴生的次生灾害。2014年5月2日,阿富汗东北部山区发生山体滑坡,掩埋了山下村庄约3 00户人家,造成2700多人死亡或失踪滑坡发生时,当地正在举行一场婚礼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71722?4341>6;B>675e23?9645?4:7xjvor
2.堰塞湖今日或将爆破排险堰塞湖是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形成过程 原有的水系→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质→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ps1427519=/28576?77274tj}rn
3.审视西南重大工程开发建设的地质风险国内财经新浪财经③工程爆破(或者各类施工过程中适时集中大爆破)或地震发生时形成的山体裂缝欲崩危岩等次生灾害,处于临灾之中。山体崩塌滑坡埋没电站设施,阻断交通和输电线路,引发水库浪涌甚至漫坝;特大山崩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溃决水头对大坝造成威胁,山崩区往往形成特续发育、具有周期性成灾特征的山崩区和泥石流源,丰富的物质源源不断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h1;52;2;3886274<39<957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