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最近热炒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报道称“已经被冻死”,原本计划12月初就应该苏醒的祝融号,直到1月都没有动静,情况到底怎么样?
祝融号火星车是我国首次探索火星,执行巡视任务的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克服重重困难,发回来大量珍贵数据。
按照计划应该在12月份前后醒来,但是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因此外媒猜测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已经被冻死,情况真的如此吗?
而祝融号登陆的乌托邦平原,最低温度白天在−17.2 °C到−107 °C之间,晚上更是低至-133℃。并且登陆点冬季的日照很弱,祝融号的供电不足,必须采用休眠保护自己。
其次,祝融号在休眠期间采用正十一烷保温。此时关闭所有耗电设备,这期间除了“猫冬”啥也不干。
地面控制团队会定时与其联通,但是具体周期没有公布,因为在休眠期间也正好是火星通信受太阳粒子干扰的时候,只能在间隙中寻找最佳节点。
最后,休眠期结束,祝融和将主动进行自我评测,进行系统检测,排除故障,然后完恢复通信。
从祝融号休眠前拍摄的全景照片来看,其工作状态正常,周围环境平坦,因此不用过于担心。
实际上,祝融号的自主唤醒需要满足2个指标:
第一,发电功率必须达到140瓦以上;
第二,蓄电池温度必须达到零下15°C;
这两个指标缺一不可,可以肯定的是祝融号目前自测条件下并没有满足,因此没有苏醒。
而其也具有受控唤醒工,但是不能轻易注入人工指令,因为为了节约电力供应,祝融号休眠期间并不会传输火星上的气候数据。
只有等到火星的春季已经到来,各方面条件成熟,如果祝融号不能自主唤醒,地面团队才会考虑人工唤醒。
但是,我们的祝融号却不用为此担心,咱们的太阳能板具有自清洁功能,采用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玻璃盖片除尘涂层,这种类似于荷叶原理的表面不容易附着火星灰尘,并且折叠翼可以“抖一抖”甩掉灰尘。
虽然祝融号设计寿命只有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即90个火星日,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但是中国航天人的节约都是出了名的,嫦娥探测器都超期服役多少年,让火星车超期服役自然也不在话下。
截至目前,祝融号已经在火星行走了近2000米,与“天问一号”环绕器一共采集了940GB的数据传回地球,即便现在失效了,“冻死了”,这些都是赚的!
而祝融号之所以还没自主唤醒,是因为其在火星遭遇了“倒春寒”,火星北半球的天气比较糟糕,它就是“偷了个懒”。
科技发展就是这样,你进步一点点,人家嘲笑你。你进步很多,别人就只能仰望你。仅此而已,安心做自己!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