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地球5500万公里之外,有一个外表看起来泛黄的星球,这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适合地球人生存的星球,它叫做火星。作为宇宙探索中走在世界前列的探索者,美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许多探测器。
终于在2021年5月,一个携带着中国首个火星探测车的探测器降落在火星的表面上,它叫天问一号,上面的火星车叫做祝融号。然而,我国火星车祝融号休眠后外媒却宣传已经被“冻死”,事实究竟如何呢?
一、中国的火星探测器
2020年,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出发,2021年2月抵达火星附近,经过了三个月的绕星飞行最后降落在了火星表面的乌托邦平原。此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完成了我国对于火星的绕、落、巡的三科任务,一下子拉近了中美之间对于火星探测技术的差距。
天问一号降落火星之后,其上所携带的火星探测车祝融号分离进行巡视任务,而此时天问一号的任务就由着陆器改变为信号接收器,保证祝融号探测车和地球之间的联系。
同年8月23日祝融号累计在火星行驶1km,这天已经是它着陆的第100天了。此时祝融号已经过完了自己的设计寿命,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它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二、祝融号被休眠
和地球一样,火星也有自己的一年四季,但是和地球不同的是他的公转时间几乎是地球的两倍。祝融号刚刚着陆时候,正值火星的春季。时间来到一年之后,漫长的冬季即将到来。
由于祝融号采用的是类似于空间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导致其冬季的电能转化率大大下降。再加上沙尘天气的影响,2022年5月国内科学家决定让其休眠,并计划于12月让其再次苏醒。火星冬季的夜晚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100度,为了保证祝融号不被冻坏,科学家采用了多项技术保证温度的恒定。
可即便这样,祝融号在计划的12月份并没有苏醒。时间一晃来到两个月后,此时距离上次休眠已经整整过去了七个月,而这个小家伙却还没有一点苏醒的迹象。
外媒对于祝融号的未来唱衰,并指出祝融号已经被“冻死”了。祝融号的前景堪忧,不过在未来温度回暖之后,说不定会再次苏醒。也许是火星的灰尘遮盖了电池板使其电能转化率下降,才导致了储备的能源不足以唤醒整个系统。
为何同样寒冷的冬季,美国的探测器就能够不断地钻孔研究,而中国的探测器就只能待着乖乖吃灰,这其中有什么差距?
三、中美差距
两个探测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并不是来源于技术本身,而是由于二者的供能方式差距。不同于祝融号,美国的毅力号并没有太阳能电池板这种东西,而是采用核动力电池驱动,供电的同时又可以对火星车进行保温。因此,这块同位素电池足够毅力号在星上生存长达14年。
那为何我国不使用同位素电池呢?答案肯定是因为技术的限制。美国对于核动力研发时间很早,技术成熟。中国的核动力电池就显得差强人意,仅仅在嫦娥三号使用过一次之后,就换成了俄罗斯生产的电池。为了稳妥,中国人选择在祝融号上使用技术成熟的太阳能电池技术。
不过,虽说太阳能电池系统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是它的成本相对于核动力电池更低,而且可使用时间也更长。如果说在不考虑沙尘天气和严寒对火星探测车的破坏的前提之下,祝融号在火星的工作时长,将会远远大于毅力号。
值得注意的是,祝融号的设计寿命只有短短的100天,它已经超额完成自己的任务。无论它是否能够在日后被重新唤醒,此次空间实验的目的都已经全部完成。相信日后我国一定会有更好更棒的火星探测车接力,对神秘的火星展开探索。
结语
火星上沙尘暴的问题,太阳能电池板肉眼可见增加的灰尘厚度,将会是影响祝融号苏醒的重要因素。这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将会是漫漫火星探测路上需要跨越的重要阶梯。您对于祝融号可能永远无法醒来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下期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