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地理组  林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图3.1了解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

2、能运用图3.2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3、能运用图3.3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4、能运用水循环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读图、分析、绘图、案例思考、自由讨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水循环运动过程,认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2、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树立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水圈中各种水体的构成及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水循环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本节知识没有什么难点,但需把教学重心放在陆地水体及水循环上。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用一个大水杯装一杯白开水,让学生观察水在冒烟,引导得出: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了大气中的水。设问:大气中的水又将有何去向?(降落到地上)。之后,地上的水又可能蒸发成大气水,从而形成一个循环。那么,自然界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自然界的水循环。

讲述新课:

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齐读第一段话,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是水圈、水的存在形态、水的存在空间。

1、什么是水圈?(全体回答)

各种水体共同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的分类:(个别回答)

(1)按存在形态分:气态水、固态水和液体水

(2)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判断这三种水哪种水的储量最大。(海洋水)

过渡:但我们平常用的喝的是海洋水吗?那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水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探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陆地水。

阅读第二段文字和图3.1,思考:陆地水由哪些水组成、淡水的主体是什么。(个别回答)

3、陆地水:

(1)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图片展示各种水体)

(2)主体:冰川

但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水是主要来自冰川吗?在这些陆地水中,哪些水我们利用得最多呢?这些水体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阅读图3.2,讨论旁边读图思考的问题。

处理活动题:(自由讨论后个别回答,老师引导总结)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河流补给来自: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生物水等水体。丰水期,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水。

实战演练:

1、下图中的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井水不犯河水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渡:

黄河奔流到海到底复还不复还呢?答案就在下面的内容中揭晓。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看书思考: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过程。

(一)什么是水循环(集体回答)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二)发生的领域(集体回答)

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三)水循环的过程:

用动画演示水循环,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每个箭头表示的环节。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绘出水循环示意图,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自己绘制。

练习:

空白图填空,巩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处理活动题:(讨论后回答,注意引导学生,一个答不完整,可多请几个回答)

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发现,自然和人为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水循环的过程。水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号召大家节约用水。

过渡:

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水循环的意义:(学生看书后总结回答)

1、维持水的动态平衡

2、实现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举例冷水中冲热水来帮助理解)

(2)实现海陆间物质转移(展示泸州两江交汇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江中泥沙的去向)

(3)塑造地表形态(用瀑布、桂林、九寨图片展示流水地貌)

课堂总结:

对照板书,带领学生自己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后练习:

左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代表陆地的是          。

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 这段文字主要涉及图中的           环节和          环节。

3、若该地区在地中海北岸,则该地区河流的汛期最可能在        季。

THE END
0.《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qwllkg5kkjtzwg549@:3384ivvq
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20220523121425.pdf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pdf 3页内容提供方:xingrenjiuai 大小:385.27 KB 字数:约2.69千字 发布时间:2022-05-25发布于江西 浏览人气: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64<482662495522653>60ujzn
2.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其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64A432;>24;640u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