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能量,它们的一正一负、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事物有阳就有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自立存在,这就是“阴阳互根”。纯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之分,这是阴阳的统一理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始终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中,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
大道至简,世间凡是向上的、温热的、运动的、主动的则属于阳;反之,凡是向下的、寒凉的、静止的、清很的则都属于阴。阴阳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可以把事物无限地划分,令阴阳可以无限划分规律。按照这个规律把世界无限划分下去后,就到了现代科学所讲的“原子科学”。原子是人们已知较小的阴阳了,一个原子核以静为阴,一个绕核的电子以动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所固有的规律。简而言之,世界的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阳气足则百年寿命,
阳气不足则万病丛生”=
何为“五行”
什么是“阳气
古代的许多医学家、养生医生,在长期医疗、养生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来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各种现象,并将其用于指导临床诊断与防治,慢慢地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所以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其重要的影响。
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全都靠阳气的推动。一般说来,在人体内一旦寒气损伤了阳气,就会成为干涸的“柴草”和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不足。
关于夏、冬两季扶阳、护阳、养阳的问题
夏季和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两个天气比较很端的季节,夏季太过炎热,冬季太过寒冷,都容易导致人体阳气的流失,造体阳气不足。夏季天地间阳气较旺,阳盛阴衰,人体阳气浮于体表,阴气伏内,人体阳气处于外泄状态。由于天热,易出汗,人们稍不注意就会随汗流失阳气或导致暑湿邪气入侵,逼走体表的阳气,造体阳气不足。而冬季则与夏季完全相反。冬季寒冷,经常是天寒地冰、寒风刺骨,让人防不胜防。冬季天地间的阴气较旺,阴盛阳衰,人体阴气浮于体表,阳气伏内,人体阳气处于内敛的状态。但由于天气太过寒冷,人们须穿戴厚重,用以保暖驱寒,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外感风寒,导致寒邪入侵体内,倒逼人体内的阳气外泄,导致阳气的流失,造体阳气不足。鉴于此,本专题准备用两个章节,专门分叙夏、冬两季扶阳护阳补阳的问题。
人体阳气不足
该如何补回来
人体阳气不足时,患者可通过如下几种方法进行调理,将失去的阳气补回来: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肾藏精、肝藏血,用大量人参助山茱、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生血生精,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提高肾阳,提高温度,祛寒祛湿,恢复健康。
长按下图二维码,中医医生在线坐诊,给到治疗方案。
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定安里社区27号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在线咨询医生或尽快去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