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院等揭示全球干旱区陆地水储量对植被生长的响应特征和预测未来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院况简介

院领导集体

侯建国

吴朝晖

孙也刚

周 琪

汪克强

丁赤飚

何宏平

孙晓明

王 华

文 亚

王大同

机构设置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文化副刊

诗 歌

书 画

摄 影

散 文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树东带领的生态水文遥感团队,在干旱区生态水文响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该研究揭示了过去四十年来(1982年至2016年)全球干旱地区植被生长和陆地水储量的趋势,评估了陆地水存储对植被生长的响应,并预测了未来陆地水存储的演变趋势。

长期以来,干旱地区在粮食、能源、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干旱地区的水文与水资源对促进干旱地区的发展尤其关键。目前,在人类干预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于干旱区水资源对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管理的响应特征尚缺乏共识,未来植被动态和陆地水储量响应的转变仍存在知识空白,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干旱地区农林业和畜牧业的管理面临挑战。

该团队主要基于卫星获取的植被产品(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总初级生产力和植被光学厚度)以及卫星和模型获得的陆地水储量数据(陆地水存储异常和土壤湿度)开展研究。

该研究量化了干旱地区植被生长与陆地水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整合卫星观测数据和模型输出,发现1982年至2016年,全球干旱地区的植被生长总体呈增加趋势,而陆地水存储则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以农田为主的地区,干旱地区的绿度变化与陆地水储量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植被生产力增长速率较高的情况下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干旱地区的水储量减少并非径流,而主要受降水和蒸散发变率的影响。

该团队结合遥感观测数据、地球系统模型模拟和机器学习方法,预测了生态水文变量的未来趋势。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到2100年,干旱地区的陆地水储量可能会明显减少,而干旱地区的扩张可能达到4.1-10.6%。这一预测不仅揭示了干旱地区对植被生长持续不利的响应,而且凸显了协调规划生态恢复、农业管理和水资源利用的紧迫性。

该工作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干旱区水文状况的影响。干旱地区植被生长与陆地水储量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区域环境、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其中,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是干旱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由此带来的对植被生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将影响全球约51.7亿人口(包括发展中国家64%的人口)。

该研究为探索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变率与转变提供了重要线索,并为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Past and future adverse response of 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s to increased vegetation growth in drylands为题,发表在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上。该研究由空天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美国布朗大学等合作完成。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本研究的第一完成单位。

THE END
0.第18集可以根据干旱现象预测地震吗?教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第18集 可以根据干旱现象预测地震吗? 节目简介 学者真言 2024 导演:未知 主演:未知 地区:内地 类型:科普 简介:科学辟谣平台联合全国学会打造2024年度《学者真言》系列精品视频栏目,赋能一体两翼,输出精品内容。 评论(0) 0/300 发布 公司介绍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反盗版盗链声明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下载中心 Copyright jvzquC41yy}/opyx0eun1k4953<368746965;;3jvor
1.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吗?旱灾地震大地震中国旱震关系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早在 2011 年,时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张永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利用干旱和气候异常预测地震,虚报率很高,很难用于震前预测。 “旱震理论”虚报率有多高? 根据该理论提出者自己的统计,大地震前 3 年半内有大旱的比例是 96.6%,可谓是“大震前必有大旱”。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HOV6;RW273:S;Y90jvsm
2.干旱能预测吗?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认同翟盘茂的观点,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包括干旱在内的一些天气现象是“不可预报的”,比如小的天气变化和极端的天气变化。 他直言,这次干旱他们只是预测到了少雨,却没预测到干旱严重到这种程度。 为什么能预测到“一片云”,却预测不到“百日大旱” “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里,预 jvzq<84|sd4d{xq0eqs0exsvgpz0495;/2803:4eqpzfp}d475;3;:3jvo
3.农业干旱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本文全面分析了农业干旱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其他干旱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基于站点监测和基于遥感监测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的近今进展,对比了不同干旱监测指标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通过文献统计和重要文献引用揭示了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22763:470fu}d42763:534
4.课题“耦合水网工程和特大干旱孕育过程的渐进式动态供需水预测3月27日,由我校副校长李彦彬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耦合水网工程和特大干旱孕育过程的渐进式动态供需水预测预警”(2023YFC3006603)课题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召开。项目负责人中国水科院吕娟正高、李彦彬教授、咨询专家、我校科技处副处长陈渊召教授、中国水科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jvzquC41pg}t0whyw0kew7hp1ktgq86264544;690jzn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物干旱高低温灾害预警预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及3月19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赵艳霞研究员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专项“作物干旱高低温灾害预警预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项目启动暨专家咨询会在京顺利召开。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及项目骨干等80余人参会。 jvzquC41yy}/ejrueog/ew4ctvodnn46;7>/j}rn
6.2023年我国汛期气候预测: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召开2023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在综合分析全球冬季以来天气气候特征、主要影响系统以及未来大气海洋陆面等演变趋势基础上,对2023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做出综合研判。 今年汛期我国旱涝并重 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 jvzquC41o0}fc}mgt0ipo7hp1pkxu8724551688834746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