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重庆发布年夏季气候趋势预测网络记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梁浩楠)今年以来(截至5月29日),重庆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呈现气温起伏大、降水量偏多、大雨开始早、区域暴雨多的特点。今(30)日,重庆市气象局发布2022 年夏季气候趋势预测,预计6月至8月,重庆气候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灾害性天气偏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突出,总体涝重于旱。

气温偏高

总体较常年同期偏高 0.3℃

今年以来(截至5月29日),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1℃,较去年同期偏低0.1℃,各月波动大,其中1月、3月分别偏高0.7℃和3℃, 2月、5月显著偏低2.1℃和1.3℃,4月正常。

据预测,2022年6月至8月,全市平均气温总体较常年同期偏高0.3℃,较去年同期偏高0.6℃。各地平均气温在23.5~28.5℃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部和东南部偏东地区偏低0.1~0.3℃,其余地区偏高0.2~0.5℃;大部地区较去年同期偏高0.2~1℃。

降水偏多

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

今年以来(截至5月29日),全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多3成,较去年同期偏多2成,其中巴南、合川、荣昌、潼南降水量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全市大雨开始期为3月26日,较常年(4月6日)提早11天;区域暴雨出现了4次,较常年同期偏多2次。

据预测,2022年6月至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较去年同期偏少1成。各地降水量在340~67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南部和西南部偏少1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1~2成。

灾害性天气偏重

注意防范大风、冰雹、雷电等

据预测,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有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重庆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为大风、雷电等灾害偏重发生区域。

另外,7月至8月,重庆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地区为39~40℃,沿江河谷地带可达42℃左右,最高气温超过35℃的阶段性高温天数大部地区为12~30天,接近常年(12~31天),重于去年(10~25天)。

其中,中心城区、东北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25~30天,西部、东南部大部地区12~25天,城口和东南部海拔较高地区少于12天;7月中旬后期至8月中旬,重庆大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持续5~7天的高温热浪天气。

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突出

暴雨洪涝偏多、气象干旱

据预测,2022年夏季,重庆将有6~8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较多年平均(6次)偏多,较去年(8次)略少。主要多雨时段在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西部和东北部为暴雨洪涝偏重发生区域,不排除发生极端暴雨灾害的可能,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夏季长江重庆段、嘉陵江、渠江、涪江和岷沱江降水偏多,流域强降水诱发过境洪水、流域洪涝风险高。

不过,从7月中旬后期开始,大部地区有20~30天轻度气象干旱,干旱程度接近常年(18~29天)和去年(20~28天),不排除中心城区、西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干旱等级偏高的可能。

建议:加强防汛抗旱及强对流天气防范工作

气象专家提醒,西部和东北部为暴雨洪涝偏重发生区,中心城区、西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干旱有偏重可能,建议加强上述地区山洪、地质灾害、过境洪水的防御和抗旱工作。

另外,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发生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可能性大,建议加强上述地区人工防雹消雹、重点场所的大风、雷电等灾害的防御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城区、东北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为高温热浪易发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相对较高,建议加强上述地区森林防火及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梁浩楠)今年以来(截至5月29日),重庆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呈现气温起伏大、降水量偏多、大雨开始早、区域暴雨多的特点。今(30)日,重庆市气象局发布2022 年夏季气候趋势预测,预计6月至8月,重庆气候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灾害性天气偏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突出,总体涝重于旱。

气温偏高

总体较常年同期偏高 0.3℃

今年以来(截至5月29日),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1℃,较去年同期偏低0.1℃,各月波动大,其中1月、3月分别偏高0.7℃和3℃, 2月、5月显著偏低2.1℃和1.3℃,4月正常。

据预测,2022年6月至8月,全市平均气温总体较常年同期偏高0.3℃,较去年同期偏高0.6℃。各地平均气温在23.5~28.5℃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部和东南部偏东地区偏低0.1~0.3℃,其余地区偏高0.2~0.5℃;大部地区较去年同期偏高0.2~1℃。

降水偏多

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

今年以来(截至5月29日),全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多3成,较去年同期偏多2成,其中巴南、合川、荣昌、潼南降水量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全市大雨开始期为3月26日,较常年(4月6日)提早11天;区域暴雨出现了4次,较常年同期偏多2次。

据预测,2022年6月至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较去年同期偏少1成。各地降水量在340~67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南部和西南部偏少1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1~2成。

灾害性天气偏重

注意防范大风、冰雹、雷电等

据预测,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有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重庆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为大风、雷电等灾害偏重发生区域。

另外,7月至8月,重庆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地区为39~40℃,沿江河谷地带可达42℃左右,最高气温超过35℃的阶段性高温天数大部地区为12~30天,接近常年(12~31天),重于去年(10~25天)。

其中,中心城区、东北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25~30天,西部、东南部大部地区12~25天,城口和东南部海拔较高地区少于12天;7月中旬后期至8月中旬,重庆大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持续5~7天的高温热浪天气。

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突出

暴雨洪涝偏多、气象干旱

据预测,2022年夏季,重庆将有6~8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较多年平均(6次)偏多,较去年(8次)略少。主要多雨时段在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西部和东北部为暴雨洪涝偏重发生区域,不排除发生极端暴雨灾害的可能,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夏季长江重庆段、嘉陵江、渠江、涪江和岷沱江降水偏多,流域强降水诱发过境洪水、流域洪涝风险高。

不过,从7月中旬后期开始,大部地区有20~30天轻度气象干旱,干旱程度接近常年(18~29天)和去年(20~28天),不排除中心城区、西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干旱等级偏高的可能。

建议:加强防汛抗旱及强对流天气防范工作

气象专家提醒,西部和东北部为暴雨洪涝偏重发生区,中心城区、西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干旱有偏重可能,建议加强上述地区山洪、地质灾害、过境洪水的防御和抗旱工作。

另外,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发生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可能性大,建议加强上述地区人工防雹消雹、重点场所的大风、雷电等灾害的防御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城区、东北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为高温热浪易发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相对较高,建议加强上述地区森林防火及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THE END
0.第18集可以根据干旱现象预测地震吗?教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第18集 可以根据干旱现象预测地震吗? 节目简介 学者真言 2024 导演:未知 主演:未知 地区:内地 类型:科普 简介:科学辟谣平台联合全国学会打造2024年度《学者真言》系列精品视频栏目,赋能一体两翼,输出精品内容。 评论(0) 0/300 发布 公司介绍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反盗版盗链声明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下载中心 Copyright jvzquC41yy}/opyx0eun1k4953<368746965;;3jvor
1.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吗?旱灾地震大地震中国旱震关系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早在 2011 年,时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张永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利用干旱和气候异常预测地震,虚报率很高,很难用于震前预测。 “旱震理论”虚报率有多高? 根据该理论提出者自己的统计,大地震前 3 年半内有大旱的比例是 96.6%,可谓是“大震前必有大旱”。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HOV6;RW273:S;Y90jvsm
2.干旱能预测吗?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认同翟盘茂的观点,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包括干旱在内的一些天气现象是“不可预报的”,比如小的天气变化和极端的天气变化。 他直言,这次干旱他们只是预测到了少雨,却没预测到干旱严重到这种程度。 为什么能预测到“一片云”,却预测不到“百日大旱” “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里,预 jvzq<84|sd4d{xq0eqs0exsvgpz0495;/2803:4eqpzfp}d475;3;:3jvo
3.农业干旱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本文全面分析了农业干旱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其他干旱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基于站点监测和基于遥感监测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的近今进展,对比了不同干旱监测指标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通过文献统计和重要文献引用揭示了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22763:470fu}d42763:534
4.课题“耦合水网工程和特大干旱孕育过程的渐进式动态供需水预测3月27日,由我校副校长李彦彬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耦合水网工程和特大干旱孕育过程的渐进式动态供需水预测预警”(2023YFC3006603)课题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召开。项目负责人中国水科院吕娟正高、李彦彬教授、咨询专家、我校科技处副处长陈渊召教授、中国水科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jvzquC41pg}t0whyw0kew7hp1ktgq86264544;690jzn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物干旱高低温灾害预警预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及3月19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赵艳霞研究员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专项“作物干旱高低温灾害预警预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项目启动暨专家咨询会在京顺利召开。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及项目骨干等80余人参会。 jvzquC41yy}/ejrueog/ew4ctvodnn46;7>/j}rn
6.2023年我国汛期气候预测: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召开2023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在综合分析全球冬季以来天气气候特征、主要影响系统以及未来大气海洋陆面等演变趋势基础上,对2023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做出综合研判。 今年汛期我国旱涝并重 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 jvzquC41o0}fc}mgt0ipo7hp1pkxu8724551688834746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