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发展人口

1、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P75-P76)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022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 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P76)

(1)人口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2022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2)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3、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P76)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哪些调整?(P76)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

②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5、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P77)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6、★ 我国的资源现状及特点?(我国的资源国情)(P78)

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7、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P78)

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我国资源问题的危害)

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8、★ 我国的环境现状、原因及危害?(P79)

(1)形势: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P80)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3、P84、P87)

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4、★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补充)实行垃圾分类,加强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②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7、(补充)为了保护环境,国家、企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③加大环境治理和宣传力度,增强公民节能环保意识。

(2)企业: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②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③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④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3)青少年:①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④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行动。(具体措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践行“光盘行动”;等等)

带★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

1、我国的民族概况?(P9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2、我国的民族人口的分布格局?(P91)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P91)

(1)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022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新型”)

4、民族平等的表现?(P91)

①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5、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P92、P96)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⑤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6、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P93)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7、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94-P95)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经济)

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民生)(★民生的重要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2022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初步”)

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

8、(补充)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①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关心少数民族同学。

9、(补充)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⑤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⑥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二框 维护祖国统一

1、为什么要反对分裂?(P98-P99)

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②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如何反对分裂?(P97-P99)

①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3、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P99)

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②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也处于从发展中大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4、“一国两制”的地位?(P99)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5、“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P99)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6、“一国”和“两制”的关系?(P99)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7、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P100)

①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②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③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

④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8、实行“一国两制”的意义?(P100-P101)

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②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9、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P102)

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10、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P102-P103)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③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⑤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

11、(补充)香港(澳门)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香港(澳门)人民的艰苦奋斗。

12、(补充)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②积极拥护和宣传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持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13、(补充)台湾与大陆的合作交流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坚持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②有利于两岸同胞之间的往来和两岸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③有利于加深彼此了解,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THE END
0.空气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同时,沙漠化土地每年还以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流失的氮、磷、钾相当于四千多万吨化肥,接近目前全国化肥的年产量。全国约有60%以上的贫困县集中在风沙弥漫的生态脆弱带。 (3)水污染加剧。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大国,水资源污染严重。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需氧有机物(糖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476447mvon
1.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土壤;绿色植物;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城市绿化的根本。城市土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对城市生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8;?/j}rn
2.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问题,高考经常考!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①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小: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成为耕地,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如较平坦的地形;一定厚度的土壤,用于储藏水分和养分,供作物根系生长;适宜的气温和水分,满足作物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等。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2016年我国耕地占陆地面积的14%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46:?4a:59:6?63<70jvsm
3.医学检验就业前景通用12篇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英语教学)、普通生态学、植物营养学(英语教学)、地学基础、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遥感与信息技术、土壤环境污染与治理、资源与环境分析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治理、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等企事业单位,或jvzquC41edcs7}wgunv0lto1jgpyns172:727mvon
4.蚯蚓报告:一起环境讼案背后的土壤警示近年来,国家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使得蚯蚓在环保和土壤修复应用技术发展上相对成熟,尤其是蚯蚓养殖在垃圾和污泥处理、监测环境、修复环境方面有广泛应用,催生了蚯蚓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018年第一届世界蚯蚓大会在上海召开,世界蚯蚓产业联盟(筹)也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蚯蚓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蚯蚓为jvzquC41yy}/iƒxvx0ipo8f15fjedm>97g8g6;96d2ide@:5h7:1h=5e
5.李宏伟: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理论1985-2013年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一直处于剧烈的波动状态,弹性系数最高值甚至达到1.5,是正常水平的近3倍,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度高,且资源能源消耗大的特点。如果未来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能稳定在0.5以下,我国的环境和资源将难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IK4p31813?4273>0e=>37633:<:;2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