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协网

污染地块的部分重度污染土壤的污染物含量或浸出毒性可能达到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2017年发布的《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首次明确提出4种情形下污染土壤需要作为固体废物进行管理,因而异地治理土壤或治理修复后出场土壤可能需要开展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本文梳理了我国现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分析了现有鉴别体系用于污染地块土壤危废鉴别的不匹配性,提出了合理利用地块污染状况调查阶段成果、完善土壤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技术方法、加强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重污染土壤修复与风险管控监管等建议。

1、污染土壤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的原因

1、污染土壤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的原因

1.1 制度原因

2019年4月选登的一份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回复“关于污染土壤外运是否需要进行危废鉴定的回复”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与讨论。回复中提到了早在2017年就发布的《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该标准明确:(1)“修复后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2)“在污染地块修复、处置过程中,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式处置或利用的污染土壤属于固体废物:1)填埋;2)焚烧;3)水泥窑协同处置;4)生产砖、瓦、筑路材料等其他建筑材料”。同时回复明确“经鉴别属于固体废物的,需要进行危废鉴定”。也就是说,在污染地块修复过程中,采用填埋、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建材等方式处置或利用污染土壤时,应该进行危险废物鉴别。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发布以前,污染土壤是否属于危废、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污染土壤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一直存在争议。2008版《危险废物名录》中,将“突发性污染事故产生的危险废物污染土壤(代码900-043-49)”列入危险废物;2016版的《危险废物名录》去掉了该条。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部分项目将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土壤均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而大部分情况下,为了保持土壤的资源属性、并基于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能力现状,仅将突发环境事件中产生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土壤作为危废进行管理和处置,对于污染场地中的重污染土壤仍作为土壤看待,即使采用如焚烧技术进行处理处置,也视为“采用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处理污染土壤”。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提出将污染土壤在前述情况下按照固废进行管理,本意为限制异地修复、限制污染土壤挤占固废处置设施资源,防控污染土壤、特别是重污染土壤外运风险,鼓励原地修复、鼓励使用保持土壤资源属性的技术。该标准6.1条c款明确规定“修复后作为土壤使用的污染土壤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路。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首次明确了污染土壤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情形,连同《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一并成为污染土壤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的制度方面原因。

1.2 重污染土壤具有危险废物特性

结合污染地块中土壤常见污染物、《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2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5085.6-2007),汇总污染地块土壤可能达到毒性危险特性的污染物指标及其限值,如表1所示。

表1 污染地块土壤常见污染物在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的限值

污染指标类型

限值

重金属(浸出)

浸出:Cr (IV)>5mg/L、Hg>0.1mg/L、Pb>5mg/L、Cd>1mg/L、As>1mg/L、总铬>15mg/L、Cu>100mg/L、Zn>100mg/L、Ni>5mg/L

多环芳烃

浸出:苯并(a)芘>0.3 μg/L

总量: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1000mg/kg

首批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浸出:多氯联苯>2μg/L、滴滴涕>0.1mg/L、六氯苯>5mg/L、氯丹2>mg/L

总量:多氯联苯、滴滴涕、六氯苯等≧50mg/kg

总量:二噁英≧15μg TEQ/kg

其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浸出:六六六>0.5mg/L、五氯酚及五氯酚钠>50mg/L

挥发性有机物

浸出:苯>1mg/L、甲苯>1mg/L、二甲苯>4mg/L、乙苯>4mg/L、三氯甲烷>3mg/L、四氯化碳>0.3mg/L、三氯乙烯>3mg/L、四氯乙烯>1mg/L

对比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限值,一些污染地块中的重污染土壤可能具有毒性危险特性。如铬盐生产和铬渣堆放地块土壤中六价铬浸出含量超过5mg/L,水银碱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地块土壤Hg浸出含量超过0.1mg/L,农药生产地块土壤中滴滴涕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总量超过50mg/kg,含多氯联苯(PCBs)电容器埋藏点土壤中PCBs总量超过50mg/kg,焦化厂地块致癌多环芳烃总量超过1000mg/kg等情况还是存在的。此外,经验表明土壤苯并(a)芘(BaP)超过50mg/kg时,BaP浸出浓度超过0.3μg/L的风险很高;由于氧化剂对土壤吸附特性的改变,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实施化学氧化后,在BaP总量含量降低(甚至达到筛选值)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土壤BaP浸出浓度超过0.3μg/L的情况。污染地块中的重污染土壤毒性可能达到“危废级别”,其环境风险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1.3 建材资源化是污染地块土壤的主流去向

我国污染地块修复的主要推动力是房地产开发,决定了土壤修复的特点是时间紧、主要为异位(异地)修复、修复后土壤(特别是未能修复至筛选值的土壤)再利用方向不多。填埋、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生产建材(如陶粒、路基材料等)是污染土壤修复或修复后的主要去向。而这些去向也正是《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规定的需要按照固废管理的情形。修复后土壤外排的需求是对土壤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的触发原因。

2、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及其在污染土壤鉴别的匹配性

2、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及其在污染土壤鉴别的匹配性

2.1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较为完善,法律上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政策上有《危险废物名录》、标准规范方面发布了《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危险废物鉴别标准》(5085.1~5085.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等。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的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对物品或者物质首先开展固体废物鉴别;属于固体废物的,优先使用《危险废物名录》进行鉴别;未列入名录的,按照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凡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仍无法鉴别的,但可能对人体或者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

图1 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流程

2.2 污染土壤危险废物鉴别存在的问题

按照图1的危险废物鉴别流程,对于污染地块土壤来说,当采用1)填埋,2)焚烧,3)水泥窑协同处置,4)生产砖、瓦、筑路材料等其他建筑材料之一的方式处理处置污染土壤时,需要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由于污染土壤未列入危险废物名录,则应该开展危险废物特性鉴别。基于污染土壤的成因和土壤介质的特点,一般来说,污染土壤具有腐蚀性、易燃性、腐蚀性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对于污染土壤来说,危险废物鉴别主要针对毒性进行。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5085.7-200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针对的对象主要为工业生产和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规定基于固体废物成分相对稳定的前提。而污染地块中污染土壤的最大特点就是空间变异性,污染分布非常不均匀,不同功能区的污染因子、污染程度均不一致,甚至在数米尺度上污染物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因而采用上述标准规范对污染土壤开展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时将会遇到诸多不匹配问题,具体如下。

(1)采样数量及时间点问题

HJ/T 298-2007规定了开展危险废物鉴别采样的最小份样数,如表2所示。一般来说,根据HJ 25.2规定的40m×40m网格下1m厚度的监测单元内的土壤也超过1000t。因此对于污染地块土壤危险废物特性鉴别至少要采集100个样品,即使仅将毒性鉴别相关测试进行一遍,费用和时间也是较为巨大的。

另一方面,如果污染土壤处理后需要进行危险废物特性鉴别(如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后生产建材),则涉及鉴别时间点问题。对于污染地块土壤治理项目,土壤修复后进行达标检测,检测合格后即外运出场,现场的待检区一般只预留3~5天处理量对应的暂存面积。而若需要开展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无论是等待所有土壤均处理完毕再进行鉴别、还是以连续生产一个月内的产量为依据进行鉴别,均将大幅增加处理后土壤的暂存难度。

(2)鉴别对象确定与结果判断问题

HJ/T 298-2007对于危险废物采样和结果判断采用“赢者通吃”模式。该判断方式将待鉴别废物视为一个整体,对固体废物进行采样检测后,超过危废鉴别标准的样品数大于或等于超标份样数下限(见表3),则该固体废物(整体)为危险废物;若小于相应份样数下限,则该固体废物(整体)不为危险废物。

如前所述,土壤污染程度在整个场地尺度上非常不均匀,如何确定鉴别对象和范围,对于鉴别结果采用“赢者通吃”模式进行判断是否科学有待探讨。将整个地块需要作为固废管理的土壤作为整体进行鉴别,还是根据污染程度、污染物不同分类进行鉴别,两种方式下最后的结果可能不同。前者可能增加轻污染土壤的份样数进而降低超标份样数比例,使实际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土壤被“稀释”到轻污染土壤中从而被鉴别为非危险废物。

(3)部分标准限值合理性问题

对比危废鉴别浸出毒性标准、地下水标准和饮用水标准,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多个指标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与地下水IV类水标准较为接近,甚至甲苯、BaP的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低于地下水IV类标准。特别是BaP,由于毒性参数更新及时性问题,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低于WHO饮用水标准。

表4 危废鉴别浸出毒性标准、地下水标准和饮用水标准比较(单位:mg/L)

3、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污染土壤修复或处置

3、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污染土壤修复或处置

污染地块中局部重污染土壤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情况并不少见,而这些重污染土壤风险很高,处理不当难以达到修复目标,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这些土壤如果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通常的技术包括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置、填埋(可能需要固化预处理)。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的优点在于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废物处置固定设施管理规范,风险防控级别高;缺点是费用昂贵,且将占用原本紧张的危险废物终处置资源。若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一个污染地块的污染土壤处理量可能就能消耗掉一个中等规模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年的处理量,给地方的危险废物管理体系造成较大冲击。

而这些土壤按照一般土壤进行原地或异地修复,选用的技术通常是固化稳定化+原地阻隔填埋(重金属污染)、热脱附(有机污染)等。固化稳定化、热脱附技术本身源自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直接热脱附工艺与危险废物回转窑焚烧的工艺组成基本一致。但我国污染土壤治理技术的稳定性和现场施工控制水平,对于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重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要求可能存在差距。以浸出毒性超过危废鉴别标准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例,若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鉴于危险废物毒性的“继承性”,固化稳定化后低于安全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场)入场标准后,仍需要实施安全填埋;而在污染土壤的管理框架下,这些土壤经过固化稳定化后达到相关标准(如综合污水排放标准、地下水标准)后即可按照一般固废或回填土进行处置或利用。然而一次的效果评估监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这部分土壤的长期环境风险可能未得到严格管控。再例如重有机污染土壤,采用直接热脱附技术处理,由于目前污染地块修复提倡移动式、撬装化,治理修复工程也往往具有临时性,其修复过程的环境风险防范水平远不如固定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

4、建议

4、建议

污染地块土壤治理应鼓励维持土壤资源属性、减少异地修复和排放,以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为指导。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重污染土壤的风险应该得到重点防控,避免二次污染;对于确需按照固体废物进行管理的中轻污染土壤,建议优化鉴别方法,降低危险废物鉴别成本。

(1)构建污染地块土壤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

基于污染地块土壤与工业固体废物的特点不同,建议建立适用于污染地块土壤的危险废物鉴别方法,在鉴别对象、采样数量、判断方法等方面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要求。

同时,污染地块土壤“成为”固体废物前,经过了系统的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或修复效果评估,这些前期资料一是为危废鉴别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为鉴别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二是污染状况调查、修复效果评估的一些测试项目与危险废物特性鉴别高度重合,甚至于已有检测结果足以支撑危险废物鉴别。开展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时应充分利用地块污染调查、修复效果评估的数据,合理判别属性。另一方面,在污染地块的调查、评估、修复方案编制和效果评估工作过程中,如果判断土壤可能按照固废进行处理处置,也建议在上述环节考虑与危废鉴别相关工作进行衔接。

再次,建议对危险废物毒性鉴别标准进行适时修订,对于BaP浸出毒性等过严格指标进行修改,补充新污染指标(如六六六、五氯酚等新POPs类)。

以我院承担的含多氯联苯电容器埋藏点无害化处置工作为例,在对埋藏点的调查过程中,系统掌握了埋藏点电容器(危废)和土壤污染情况;在清理处置时,以多氯联苯含量超过50mg/kg、浸出含量超过2μg/L为标准。超过这一标准的样品对应的土方量作为含多氯联苯危险废物进行清理处置,不超过的不作为危废清理。将污染调查与危险废物鉴别结合,实际工作中收到较好效果。

(2)加强对于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重污染土壤的监管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提出了“筛选值”、“管制值”的分类,对于超过“管制值”的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和修复提出了强制要求。参考该思路,建议对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等环节发现的、超过或可能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重污染土壤提出更严格的管理要求:如针对固化稳定化后提出土壤处置或资源化去向要求和长期监测要求、对热脱附等技术的提出运行参数和排放监管的要求等,严格防控二次污染。

引言

广西水协网重视用户的隐私,隐私权是您重要的权利。您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我们可能会收集和使用您的相关信息。我们希望通过本《隐私政策》向您说明,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我们如何收集、使用、储存和分享这些信息,以及我们为您提供的访问、更新、控制和保护这些信息的方式。本《隐私政策》与您所使用的广西水协网服务息息相关,希望您仔细阅读,在需要时,按照本《隐私政策》的指引,作出您认为适当的选择。本《隐私政策》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词汇,我们尽量以简明扼要的表述,并提供进一步说明的链接,以便您的理解。

我们可能收集的信息

您提供的信息

您通过我们的服务向其他方提供的共享信息,以及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所储存的信息。

其他方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所提供有关您的共享信息。

我们获取的您的信息

您使用服务时我们可能收集如下信息:

日志信息,指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系统可能通过cookies、web beacon或其他方式自动采集的技术信息,包括:设备或软件信息,例如您的移动设备、网页浏览器或用于接入我们服务的其他程序所提供的配置信息、您的IP地址和移动设备所用的版本和设备识别码;在使用我们服务时搜索或浏览的信息,例如您使用的网页搜索词语、访问的社交媒体页url地址,以及您在使用我们服务时浏览或要求提供的其他信息和内容详情;有关您曾使用的移动应用(APP)和其他软件的信息,以及您曾经使用该等移动应用和软件的信息;您通过我们的服务进行通讯的信息,例如曾通讯的账号,以及通讯时间、数据和时长;位置信息,指您开启设备定位功能并使用我们基于位置提供的相关服务时,收集的有关您位置的信息,包括:

l 您通过具有定位功能的移动设备使用我们的服务时,通过GPS或WiFi等方式收集的您的地理位置信息;

l 您或其他用户提供的包含您所处地理位置的实时信息,例如您提供的账户信息中包含的您所在地区信息,您或其他人上传的显示您当前或曾经所处地理位置的共享信息,您或其他人共享的照片包含的地理标记信息;

您可以通过关闭定位功能,停止对您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收集。

我们可能如何使用信息

我们可能将在向您提供服务的过程之中所收集的信息用作下列用途:

l 向您提供服务;

l 在我们提供服务时,用于身份验证、客户服务、安全防范、诈骗监测、存档和备份用途,确保我们向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

l 帮助我们设计新服务,改善我们现有服务;使我们更加了解您如何接入和使用我们的服务,从而针对性地回应您的个性化需求,例如语言设定、 位置设定、个性化的帮助服务和指示,或对您和其他用户作出其他方面的回应;

为了让您有更好的体验、改善我们的服务或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我们可能将通过某一项服务所收集的信息,以汇集信息或者个性化的方式,用于我们的其他服务。例如,在您使用我们的一项服务时所收集的信息,可能在另一服务中用于向您提供特定内容,或向您展示与您相关的、非普遍推送的信息。如果我们在相关服务中提供了相应选项,您也可以授权我们将该服务所提供和储存的信息用于我们的其他服务。

您如何访问和控制自己的个人信息

我们将尽一切可能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保证您可以访问、更新和更正自己的注册信息或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提供的其他个人信息。在访问、更新、更正和删除前述信息时,我们可能会要求您进行身份验证,以保障账户安全。

我们以及我们的关联公司,可能将您的个人信息与我们的关联公司、合作伙伴及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承包商及代理(例如代表我们发出电子邮件或推送通知的通讯服务提供商、为我们提供位置数据的地图服务供应商)分享(他们可能并非位于您所在的法域),用作下列用途:

l 向您提供我们的服务;

l 实现“我们可能如何使用信息”部分所述目的;

l 履行我们在《广西水协网服务协议》或本《隐私政策》中的义务和行使我们的权利;

l 理解、维护和改善我们的服务。

随着我们业务的持续发展,我们以及我们的关联公司有可能进行合并、收购、资产转让或类似的交易,您的个人信息有可能作为此类交易的一部分而被转移。我们将在转移前通知您。

我们或我们的关联公司还可能为以下需要而保留、保存或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l 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l 遵守法院命令或其他法律程序的规定;

为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或保护我们的客户、我们或我们的集团公司、其他用户或雇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或合法权益所合理必需的用途。

信息安全

我们仅在本《隐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间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时限内保留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使用各种安全技术和程序,以防信息的丢失、不当使用、未经授权阅览或披露。例如,在某些服务中,我们将利用加密技术(例如SSL)来保护您提供的个人信息。但请您理解,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恶意手段,在互联网行业,即便竭尽所能加强安全措施,也不可能始终保证信息百分之百的安全。您需要了解,您接入我们的服务所用的系统和通讯网络,有可能因我们可控范围外的因素而出现问题。

我们的多项服务,可让您不仅与自己的社交网络,也与使用该服务的所有用户公开分享您的相关信息,例如,您在我们的服务中所上传或发布的信息(包括您公开的个人信息、您建立的名单)、您对其他人上传或发布的信息作出的回应,以及包括与这些信息有关的位置数据和日志信息。使用我们服务的其他用户也有可能分享与您有关的信息(包括位置数据和日志信息)。特别是,我们的社交媒体服务,是专为使您与世界各地的用户共享信息而设计,您可以使共享信息实时、广泛地传递。只要您不删除共享信息,有关信息会一直留存在公共领域;即使您删除共享信息,有关信息仍可能由其他用户或不受我们控制的非关联第三方独立地缓存、复制或储存,或由其他用户或该等第三方在公共领域保存。因此,请您谨慎考虑通过我们的服务上传、发布和交流的信息内容。在一些情况下,您可通过我们某些服务的隐私设定来控制有权浏览您共享信息的用户范围。如要求从我们的服务中删除您的相关信息,请通过该等特别服务条款提供的方式操作

某些个人信息因其特殊性可能被认为是敏感个人信息,例如您的种族、宗教、个人健康和医疗信息等。相比其他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请注意,您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所提供、上传或发布的内容和信息(例如有关您社交活动的照片等信息),可能会泄露您的敏感个人信息。您需要谨慎地考虑,是否在使用我们的服务时披露相关敏感个人信息。

您同意按本《隐私政策》所述的目的和方式来处理您的敏感个人信息。

我们可能如何收集信息

我们或我们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可能通过cookies和web beacon收集和使用您的信息,并将该等信息储存为日志信息。

我们使用自己的cookies和web beacon,目的是为您提供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和服务,并用于以下用途:

l 记住您的身份。例如:cookies和web beacon有助于我们辨认您作为我们的注册用户的身份,或保存您向我们提供的有关您的喜好或其他信息

l 分析您使用我们服务的情况。例如,我们可利用cookies和web beacon来了解您使用我们的服务进行什么活动,或哪些网页或服务最受您的欢迎;

我们为上述目的使用cookies和web beacon的同时,可能将通过cookies和web beacon收集的非个人身份信息,经统计加工后提供给广告商或其他合作伙伴,用于分析用户如何使用我们的服务,并用于广告服务。

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上可能会有广告商或其他合作方放置的cookies和web beacon。这些cookies和web beacon可能会收集与您相关的非个人身份信息,以用于分析用户如何使用该等服务、向您发送您可能感兴趣的广告,或用于评估广告服务的效果。这些第三方cookies和web beacon收集和使用该等信息,不受本《隐私政策》约束,而是受相关使用者的隐私政策约束,我们不对第三方的cookies或web beacon承担责任。

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设置拒绝或管理cookies或web beacon。但请注意,如果停用cookies或web beacon,您有可能无法享受最佳的服务体验,某些服务也可能无法正常使用。同时,您还会收到同样数量的广告,但这些广告与您的相关性会降低。

我们可能向您发送的邮件和信息

邮件和信息推送

与服务有关的公告

我们可能在必要时(例如因系统维护而暂停某一项服务时)向您发出与服务有关的公告。您可能无法取消这些与服务有关、性质不属于推广的公告。

隐私政策的适用范围

除某些特定服务外,我们所有的服务均适用本《隐私政策》。这些特定服务将适用特定的隐私政策。针对某些特定服务的特定隐私政策,将更具体地说明我们在该等服务中如何使用您的信息。该特定服务的隐私政策构成本《隐私政策》的一部分。如相关特定服务的隐私政策与本《隐私政策》有不一致之处,适用该特定服务的隐私政策。

除本《隐私政策》另有规定外,本《隐私条款》所用词语将与《广西水协网服务协议》所定义的词语具有相同的涵义。

请您注意,本《隐私政策》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l 通过我们的服务而接入的第三方服务(包括任何第三方网站)收集的信息;

变更

我们可能适时修订本《隐私政策》的条款,该等修订构成本《隐私政策》的一部分。如该等修订造成您在本《隐私政策》下权利的实质减少,我们将在修订生效前通过在主页上显著位置提示或向您发送电子邮件或以其他方式通知您。在该种情况下,若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即表示同意受经修订的本《隐私政策》的约束。

THE END
0.空气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同时,沙漠化土地每年还以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流失的氮、磷、钾相当于四千多万吨化肥,接近目前全国化肥的年产量。全国约有60%以上的贫困县集中在风沙弥漫的生态脆弱带。 (3)水污染加剧。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大国,水资源污染严重。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需氧有机物(糖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476447mvon
1.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土壤;绿色植物;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城市绿化的根本。城市土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对城市生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8;?/j}rn
2.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问题,高考经常考!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①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小: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成为耕地,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如较平坦的地形;一定厚度的土壤,用于储藏水分和养分,供作物根系生长;适宜的气温和水分,满足作物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等。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2016年我国耕地占陆地面积的14%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46:?4a:59:6?63<70jvsm
3.医学检验就业前景通用12篇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英语教学)、普通生态学、植物营养学(英语教学)、地学基础、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遥感与信息技术、土壤环境污染与治理、资源与环境分析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治理、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等企事业单位,或jvzquC41edcs7}wgunv0lto1jgpyns172:727mvon
4.蚯蚓报告:一起环境讼案背后的土壤警示近年来,国家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使得蚯蚓在环保和土壤修复应用技术发展上相对成熟,尤其是蚯蚓养殖在垃圾和污泥处理、监测环境、修复环境方面有广泛应用,催生了蚯蚓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018年第一届世界蚯蚓大会在上海召开,世界蚯蚓产业联盟(筹)也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蚯蚓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蚯蚓为jvzquC41yy}/iƒxvx0ipo8f15fjedm>97g8g6;96d2ide@:5h7:1h=5e
5.李宏伟: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理论1985-2013年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一直处于剧烈的波动状态,弹性系数最高值甚至达到1.5,是正常水平的近3倍,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度高,且资源能源消耗大的特点。如果未来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能稳定在0.5以下,我国的环境和资源将难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IK4p31813?4273>0e=>37633:<:;2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