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渗水地膜是一项具有渗水、节水、压草、省工、增温、增产的农业实用性新技术。该项技术能提高雨水利用率,起到渗水、保墒、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必要的水分的作用,推动农作物生长进程,增产增收效果显着,对促进陕北旱作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渗水;地膜;杂粮;推广;应用
1 背景
佳县是陕北典型的丘陵沟壑区,沟、梁、坡、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干旱严重。受陕北气候、地形、现有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传统种植的谷子、高粱出苗不整齐,发病率较高,亩产量收入偏低。2017年,佳县科技局从山西省农科院引进了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该项技术在当年佳县3个乡镇4个行政村试验示范种植66.67hm2谷子,品种选用了晋谷21、晋谷29号等优良杂交谷子新品种,采用了渗水地膜谷子覆盖穴播新技术实施种植。秋季,经县农技站专业技术员测产,渗水地膜谷子田比常规种植田产量提高了一倍左右,取样测产地块平均产量能达到405.7kg/667m2,为实施种植地膜谷子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8000元左右。2018年~2021年,佳县种植渗水地膜谷子、高粱面积逐年增加,2021年种植面积达
0.3万hm2以上,涉及13个乡镇,160个行政村,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5000多脱贫户种植增收。
2 主要技术优点及实践效益
渗水地膜谷子、高粱覆盖机械穴播栽培技术的运用,为佳县如期整县脱贫摘帽做出一定的贡献。佳县的谷子、高粱通过农户线上线下网络销售,企业保底收购等方式,远销省内外,近几年,佳县农民生产的谷子、高粱不仅不愁卖,还卖出了好价钱。
3 渗水地膜覆盖增产原因
(1)渗水地膜覆盖既蓄水又保墒。一是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雨水利用率,增加土壤含水度;二是能更好吸收天然降水,减少地表流失;三是渗水地膜是一种带有双层微米性小孔结构的新型地膜,具有良好的渗水作用。
(2)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提高地温。一是渗水地膜覆盖可以提前种植农作物,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年份,采用覆膜种植杂粮,苗期土壤温度和拔节期积温明显。二是地下温度的提高能使作物出苗提早3~5d,成熟提前10d左右,提前成熟期可解决因早霜冻给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三是覆膜后地温增高,改变土壤的结构,有利于农作物提前发芽,出苗,也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起到壮苗,促进生长的作用。
(3)抑制田间杂草滋生,减轻病害发生。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可抑制杂草呼吸和灼烧,膜内抑制杂草生长率高达80%以上。同时,地膜覆盖改变了田间气候条件,能破坏了地下害虫的活动规律。
4 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陕北干旱地区的优势
(1)起到增温保墒效果,利于农作物苗全苗壮。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温保墒作用,有利于作物出苗早、苗全、苗壮,增湿保墒作用,解决陕北因春旱、倒春寒造成的作物播种难和播种迟的问题。
(2)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为陕北农作物的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既能促进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又能提高植株的发育,还能促进果穗的分化和籽粒灌浆,达到籽粒饱满。同时,地膜覆盖技术还可以提前促进农作物植株的成熟,破解种植过程中的难题,解决晚熟品种成熟难的问题。
(3)集雨、积水双重利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但能有效抑制地表水分的蒸发,而且有引流集雨的作用,使雨水及时就地渗入地表,提高旱地农田的水分利用率。
5 渗水地膜谷子覆盖机械穴播主要技术
5.1 地块选择
5.2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耕深20cm以上并靶平,起到疏松土壤,增强保水能力,秋季深耕能提高土壤熟化度,优化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湿能力,利于谷子根系下扎。结合秋耕最好一次施入基肥,在次年土壤解冻后,深除草一次,平整地块,压紧地表,保证覆膜播种时没有杂草,播种深浅一致,保证苗齐苗壮。春季整地要做好深翻、镇压保墒工作,才能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必需的水分。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
5.3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春季整地时撒施40%辛硫磷乳油 0.5kg/667m2拌细沙土30kg,拌成毒饵撒施。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兑水地面喷雾。土壤含水量大、温度较高的区域,用乙草胺乳油50~70g/667m2,兑水30kg;土壤含水量小、冷凉区域用乙草胺乳油100g~150g/667m2,兑水50~75kg,进行播种后出苗前垄被喷施。
5.4 施足底肥
渗水地膜覆盖种植田要施足底肥,在秋季深耕时一次性施入,底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少施氮磷钾肥。在秋季翻地前将农家肥1500~2000kg/667m2和谷子专用肥45kg/667m2一次性施入,再做深翻,施肥深度一般在15~25cm效果为佳。生长后期视生长情况喷施尿素或磷肥,促进谷子灌浆,成熟早。
5.5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优良杂交好品种。建议选择经本区域近年试验示范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倒伏适宜本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陕北一般选择的优良品种有晋谷29号、晋谷21等杂交品种。
5.6 地膜的选用
全部选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渗水地膜具有渗水、保温、增湿、调温、微通气、耐老化等功能,对陕北半干旱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优势尤为明显,雨水利用率特别高,一般运用生物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农作物增产30%以上,节水10m3/667m2。所以地膜尽可能选用110cm或130cm的幅宽渗水地膜。
5.7 适时播种
陕北谷子丰产播种期是使谷子抽穗期在7月中旬~8月上旬间,并能在9月中旬至下旬能正常成熟。榆林南部丘陵区丰产播种期为5月上旬前。
5.8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①播种方式及密度。采取宽窄行距垄沟条播。梯田等平缓旱地谷子一般行距为40~50cm,穴距为20~25cm,种植密度为5000~6000穴/667m2,每穴5~6株;宜留苗2.5万~3.5万/667m2不等。覆土厚度为2~3cm,覆土要均匀一致,根据土壤墒情掌握播种深浅(墒好适浅、墒差适深),并及时镇压。②播种量。当用小粒谷类精量播种机播种时,且土壤商情好或有灌溉条件时,播种量在0.6~0.8kg/667m2为宜。
5.9 播种后的田间管理
①陕北春季大风天气频发,播种后要经常深入田间检查,对大风刮起的地膜要及时压土、破损处及时补土。②地膜覆盖种植后,膜下杂草生长较快,除结合垄土期间在膜上压土使地膜压实地面外、还要及时在播种孔处铲压土壤,并用铲具压实,同时及时拔除播种孔长出的杂草,有效抑制杂草生长。③及时放苗。因谷子籽粒较小,顶土能力相对较弱及膜孔发生错位造成出苗不畅时,需要人工及时辅助放苗。④适时追肥。拔节期、孕穗期是谷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主干茎叶生长、谷穗发育对肥水要求较高,此时,追施15~20kg/667m2尿素。⑤开花期和成熟期叶面喷磷肥,能预防早衰,提高粒重。一般在谷子开花期、灌浆期,用过磷酸钙300倍溶液或磷酸二氢钾400倍溶液叶面喷施,能促进谷子提前成熟,提高谷子的饱满度,保障谷子的商品性和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