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累计抗旱投入劳力余万人次未来一周干旱仍呈持续缓慢发展趋势

8月30日全省水文干旱分布情况。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钟乐 长沙报道

受近期降雨和人工增雨影响,全省高温稍有缓解,干旱仍呈持续缓慢发展趋势。8月29日至31日将再迎降温降雨良机,局地干旱有望缓解。

全省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意识,有力有序抗旱减灾。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9.8亿元(含群众自筹),累计投入劳力170余万人次,各类抗旱设备30.2万台套。

8月23日晚至29日8时降雨分布图。

日均耗水降低,水面蒸发量有所减少

7月8日雨季结束以来,全省累计降雨76.4毫米,偏少68.5%,其中邵阳、常德、益阳、郴州、永州偏少7成以上,衡南、耒阳、华容部分地方连续无有效降雨达55天。降雨仍持续偏少,湘南、湘东北等局地近期出现大到暴雨。

湘资沅澧四水干流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多年同期均值偏低0.48~3.50米,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21.54米,偏低7.48米,持续走低。受降雨及人工增雨影响,澧水部分支流小幅上涨,其中渫水上游等部分河段水位上涨0.5~1.0米。主要河流控制断面日均流量基本满足生态流量要求,县城以上公共供水企业、主要火力发电企业取用水情况正常。

工程蓄水减少趋缓,日均耗水降低。目前,全省各类水利工程蓄水301.5亿立方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4.5%,较25日减少6.9亿立方米。受降雨及人工增雨影响,岳阳、永州、郴州、株洲等地水利工程增蓄水量约0.44亿立方米,日均耗水量由高峰期的3.5亿立方米减少至1.8亿立方米。随着水利工程蓄水减少,水电顶峰能力逐步下降至940万千瓦左右;全省水电出力650万千瓦,占电力供应的19%。

水面蒸发量有所减少,土壤墒情站偏旱约6成。近期日均水面蒸发量4.9毫米,其中28日为4.4毫米。全省105个墒情站中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正常)的有65站,低于40%的有24站,主要位于岳阳、常德、湘西州、张家界等11个市州部分地区。

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抗旱减灾

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抗旱减灾。

加强统筹安排。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同志分赴益阳、株洲和衡阳、邵阳等地督导,下发通知进一步部署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组织安排防旱抗旱能力提升项目。省生态环境厅召开防旱抗旱专题会议,印发通知部署加强防旱抗旱期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派出工作组赴湘江重要断面和水库督导蓝藻水华防控。湘潭建立“四包”“四保”抗旱工作机制,湘西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州党员干部投身防旱抗旱。

持续增水节水。各级气象部门抢抓8月24日至28日有利条件,累计开展飞机增雨作业4架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289次,累计增加降雨量2.16亿立方米。各市州累计打井2375口,打井供水量2613万立方米,保障供水人数3.7万人,保障灌溉面积14万多亩。郴州、永州等地抢抓近期降雨契机,加强蓄水保水,目前水利工程蓄水分别占可蓄水量的82%、70%。娄底市加强节水宣传,向市民发布《节水倡议书》,滚动视频播放,7~8月居民生活用水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20万立方米。

强化湖区抗旱。7月以来,洞庭湖区采取内湖蓄水、北部补水、打井提水、外河引水等措施,缓解了旱情进一步发展。目前,洞庭湖区内湖内河总蓄水量约11.44亿立方米,其中岳阳5.26亿立方米,常德3.79亿立方米,益阳2.39亿立方米。洞庭湖区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工程累计补水4.35亿立方米,其中一期工程补水4.3亿立方米,二期工程中的安乡县安造安昌安化垸补水工程黄土堤泵站应急补水0.05亿立方米。

突出保供保灌。各级水利部门持续推进“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行动,累计派出工作组5506批次、3.6万人次,深入乡镇3770个,解决问题5878个。各地通过管网延伸、开辟水源、分时段供水等措施增强人饮保供能力,7月以来累计延伸管网100余公里,稳定解决了1万多人的因旱饮水困难问题。省水利厅派出科技工作组分赴岳阳、常德、湘西州等旱情严重地区,点对点指导精准灌溉。如株洲酒埠江灌区采取“四有”放水,灌区效益得到明显提升;欧阳海灌区统筹发电保灌,有力保障了70余万亩农田灌溉。

各市州蓄水评价。

部分地区干旱有所缓解,总体仍呈持续发展趋势

据气象水文预测,8月30日至31日,湖南自北向南将有一次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干旱有所缓解,总体仍呈持续发展趋势。省内主要河湖水位持续走低,部分中小河流维持低枯水位。湘、资、沅、澧四水干流水位基本持平,资水部分干支流小幅上涨。受长江上游来水偏少及三峡出库偏小影响,洞庭湖区城陵矶站水位将缓降。

气象、水文干旱持续。9月份张家界、湘西、常德北部、永州南部、郴州南部降水偏少1~2成,其余大部偏少2~5成。

综合分析研判,未来一周,干旱仍将缓慢发展,旱情总体可控。农作物保灌方面,目前各类灌区当前可供水量102.26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灌区大多可保灌25天左右,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大多可保灌15天左右。

部分旱地、中小型灌区尾端受旱仍可能蔓延,受旱面积增长趋缓,但成灾、绝收面积仍可能增加,常德、岳阳、益阳、张家界、湘西州等局地相对集中。

农村供水保障方面,全省农村居民饮水基本有保障,千人以上农村供水工程可供天数大多在15天以上,但在供水管网末端、地势较高区域以及分散供水区域,全省因旱饮水困难人数仍将继续增加,主要分布在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娄底、湘西州等地区。

THE END
0.塔里木河——中国最长内陆河,到底有多重要?片片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干旱河谷平原区,现有绿洲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8.7%,其中天然绿洲面积8.1万平方公里,占绿洲总面积的56.6%。湿地总面积394.82万公顷,位居全国第五位,占新疆国土面积的2.4%。全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4个,保护区总面积约为1968万公顷,占全区面积的jvzquC41yy}/onnrkct/ew4652m:hqs
1.内蒙古八成以上干旱面积分布在中西部当前西部旱情较重,以特旱为主,截至6月14日,全区干旱面积53.0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2%,中西部干旱面积占全区干旱总面积的比例超八成;牧区超六成,以特旱为主;农区近四成,以重旱为主;林区不足二成,以轻旱为主;未来一周中西部无有效降雨。15至19日,内蒙古中部偏西及以西地区将有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jvzq<84po0vfqyqg0eun0ls1p4532;7128771l6;88<8/<:5396897mvon
2.1月即将快进到春天?春节假期,四川可能在降温中度过四川省2022年12月平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 持续少雨,冬干明显。截至12月底,全省有88县站冬干持续,其中,金堂、峨眉山市、雷波、金阳4站达到特旱。 四川省2022年12月31日气象干旱分布图 和雨水一起“摸鱼”的,还有大雾。12月全省平均雾日数2.4天,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3.5天。 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59617:=:3A930jznn
3.安徽中度干旱面积2.5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目前安徽省淮河以北部分地区、淮河以南大部地区土壤墒情偏差。安徽全省轻度干旱面积5.22万平方公里(含大型灌区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以北轻度干旱面积0.77万平方公里(含大型灌区面积0.19万平方公里),淮河以南轻度干旱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含大型灌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安徽全省中度干旱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部分地区,jvzquC41yy}/eww0ep5bj8~imz532;72:3<0v;5442>28h:47;<97<90ujznn
4.2021年公基事业单位备考资料:气候分布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分布在35°~50°N的亚洲和北美洲大陆中心部分。由于距离海洋较远或受山地屏障,受不到海洋气团的影响,终年都在大陆气团的控制下,因此气候干燥,夏热冬寒,气温年较差很大。因干旱程度不同可分为温带干旱气候(13a)和温带半干旱气候(13b)两个亚型。 高地气候 在高地地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诸要素也随着发生变化,导致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jvzquC41zkt{jxz0jwguw7hqo1yzf€4dm1814:42;3;039;883:/j}rn
5.基于SPEI的近55年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特征分析摘要: 根据西南地区132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5年的气温、降水量等观测数据,通过标准化蒸散指数(SPEI)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将西南地区进行干旱等级和区域划分,分析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横断山地和四川盆地干旱最为严重,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边区域次之。横断山地干旱发展趋势较为缓慢,云贵高原干旱发展最为迅速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7:66:
6.基于SPEI指数的近53年河南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干旱在中国发生较为频繁,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基于1961-2013年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定量分析了河南省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揭示了该地区干旱发生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干旱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SPEI值能较好地反映河南省干旱的变化特征;jvzquC41yy}/fu~l0ci/ew4EP1710:6:435en‚o423;1:964
7.2022年6图1 中国气象局的2022年6月25日干旱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 图2 持续干旱造成的河道水位下降和干枯(资料来源:央视网) 基于干旱监测产品的事件分析: 慧天卓特团队研发的基于中国风云卫星的遥感监测产品,可以实现针对大区域干旱情况的逐日监测、定量分析和未来1个月的预测。本案例是针对2022年夏季淮河流域的旱情监jvzquC41yy}/j}itqwmiv7hqo1oohx48
8.地理高中必修一知识点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fkrj1l8386
9.干旱强度及发生时间对华北平原五省冬小麦产量影响本文利用2001-2016年时间分辨率为8 d的MOD09A1和MOD16A2的数据集,构建了基于NDVI和ET/PET的干旱指数(DSI),分析华北平原五省不同程度的干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作用于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年际分布上,2001-2002年干旱最为严重,其余年份干旱显著减缓,年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22763:470fu}d427:2:529
10.面向干旱灾害监测和评估的参数化多变量干旱指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数据的分布在逐渐发生变化,参数化建模通过拟合合适的分布函数来计算干旱指数,这种情况下较为适合干旱指数的计算。本文通过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将降雨、土壤湿度和蒸散发三个变量进行结合,基于copula函数,通过K-S检验选择合适的单变量和多变量联合分布函数,计算得到一种参数化的多变量干旱指数SPESMI,jvzquC41iky/e~l0gf{/ew4kphu039851385;7mvo
11.3.2游程理论肖名忠(2012){干旱烈度和干旱强度计算方法}本文探讨了干旱的三个关键指标——干旱历时、干旱严重程度和干旱强度,并利用游程理论量化这些特征。通过指数分布和多种概率分布拟合干旱历时,以及伽马分布和其他广泛应用于水文领域的分布拟合干旱严重程度,以确定最适宜的统计模型。 干旱一般可以用干旱历时(drought duration)、干旱严重程度(drought severity)和干旱强度(drou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47;;348ftvkimg8igvcomu865:686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