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下的河南,父母那辈的留守老人正抢水浇地庄稼坡地

摘要:他们那代人的生命历程,就像干旱烧灼下的麦茬地,没有绿色,没有水分,有的只是混黄、干燥、粗粝和苦涩。可即便如此,他们又像任何一种庄稼,稍微有点水分,就能出苗成长,并最终有了收成。

烈日炙烤下的河南,大地仿佛成了被烧热的铁板。

呆在豫北老家的父亲,自6月初以来,已经挑着水浇过两次玉米苗了。

父亲抱怨老天爷不下雨,气象局的人也看不到半点下雨的征兆。

6月13日,中国气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东亚季风受到两个高压系统影响,降雨带迟迟推进不到河南。

这就意味着,整个河南还得靠高强度的浇地,才能维持玉米的存活。

而浇地的主要劳动力,都是60岁以上,甚至70岁以上的老年人。

我的老家在豫北的林州,地处太行山东麓,与河南平原地区相比,家乡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

只有部分土地是水浇地,坡地以及没有机井的土地,则都是旱地。

父亲挑水浇的那片地,因为渠沟被堵塞,不能抽水浇。

种上庄稼一旦遇到旱天,只能从家里挑水浇灌。

至于地势更高的山坡地,碰到轻旱天,一些农民会用独轮车推水浇地。

如果像是今年这样的大旱天气,即便出尽力气推水浇灌,也是杯水车薪,救不活庄稼。

记忆中每到麦收后的季节,通往坡地陡峭的山路上,都是躬身曲背往山上运水的人。

男人通常在后面推,两腿的小肚子,鼓得像沙包。

脚底要是踩在松软的地上,能拧出一个个很深的脚印。

女人则在前面拉,绳子一端拴在车上,另一端勒在肩膀,上半身几乎贴到了地面。

有时候在女人的旁边,那些已经上了小学、正赶上星期天的孩子,也会另添一根绳子,跟着一起用力。

有些家庭没有男人的,女人当男人使,挺起柔弱的身板推。

如今,这样推水的场面已经看不到了。

他们的儿子和孙子辈,有的常年在外地打工,有的也已经在城里安家落户了。

就像父亲,他还有往坡地推水的雄心壮志,但早已没有了过去的身体和气力。

偶尔挑水浇一浇家门口的平地还勉强可行。

而眼下这样的大旱天气,要想保住庄稼,主要靠从机井里抽水浇灌。

由于年轻人都在外地,几乎没有谁留在家里种庄稼,所以抽水浇地,都落在了老年人的肩上。

不光是我的家乡豫北,整个河南的农业劳动力,都是老年人为主的年龄格局。

在豫南的驻马店,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每个农户分到的土地,比我的家乡林州多出好几倍。

林州由于山地多,平均每个农户的土地只有一两亩。

而在驻马店,每户农民家的土地可以达到五六亩甚至十来亩。

虽然土地多,然而劳动力依然以老年人为主。

因此在今年这样的大旱天气里浇地,平原地区的农民更劳累。

一位社会学博士生,近期正在驻马店的一个村庄里做田野调查。

从4月下旬至今,村子里几乎没有下过雨。

往年,阳历5月下旬玉米和花生等秋季农作物都种上了。

今年由于干旱地里没有墒情,至今还有很多农户没有种玉米。

根据这位博士生的走访调查,他所在的村子,50%以上的地都还没种。

墒情不够,需要在播种前浇地。

实在要播种,在我的家乡农民将其称之为“寄种”。

意思是说先种下,等下雨后苗就会出来。

然而像今年这样的情况,强行播种的话,种子也不见得能等到下雨。

何况水浇地是主要的产粮地,要想有好收成,必须在播种前浇地。

不但要浇,而且对比往年不干旱的情况,土地还必须得浇得更透才行。

博士生所在的那个村庄,很多老人留守在农村老家,平日里看管着五六亩土地。

近期浇地,这些老人要先把管子接到机井的水泵里。

然后再拖拽着管子,一遍遍地浇。

因为天气太过干旱,要浇两三遍才能彻底浇透。

有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三天三夜吃住在地头看水,这才勉强把地浇了三遍。

其他的村子,大致也都是这样的情况。

劳动强度大,偏偏近期河南都是强高温天,白天的温度甚至能飙升到42℃。

不少老人都表示,这么热的天,晚上浇地都比白天舒服。

然而整夜浇地睡不了觉,关键是蚊子还多。

所以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实际上都很累。

白天在毒日头下,一顶草帽就是老人们的遮阳设备了。

实在受不了,可以到树荫下躲一躲。

40℃的高温,不要说在烈日下暴晒,就是躲在屋里,有些人要开空调才能受的了。

而大量的河南留守老人,却不得不在毒日头下浇地。

难怪有不少河南中年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孩子,要是不好好学习,不努力去考大学,将来也得在这样的高温下劳动。

可如果仔细想想,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每年的高考也厮杀得相当惨烈,在现在的就业和考学形势下,年轻人的状态,真不见得比爷爷辈们在地里劳动好到哪里去。

或许,这就是河南人全体的宿命吧。

事实上对老人们来说,累点还不算什么。

真正严峻的问题是,随着干旱加剧,浇地也得没日没夜的排队等待。

在鲁山县一个村子,一个老人整整等了一夜,到第二天上午才排到。

还有一位村民为了能排到前头,半夜起来去占井。

在漯河,很多农民为了能排上,夜里就睡在地头等待。

焦急的心情、干裂的土地、播种不上的玉米,大旱下的河南人,没有谁的心情能舒展开来。

更为可怕的是,随着干旱持续,地下水与河水的都在持续减少。

记者走访发现,豫南的一些村庄,连续抽水浇地,机井里已经快没水了。

而这还仅仅是第一轮浇地。

如果一直不下雨,后面还要浇第二轮甚至第三轮。

人们开始担心,到时候可能就没水了。

而在商丘的民权县,一些村庄连续浇地,已经把河水抽干。

可干渴的土地还需要更多的水。

未来能怎么办,留守的老人们,在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后,也只能再次听天由命。

父母那辈的河南人,年轻的时候,普遍有过吃不饱饭的经历。

年老之后又得独自留守乡村老屋,继续日出而作的辛劳生活。

他们那代人的生命历程,就像干旱烧灼下的麦茬地,没有绿色,没有水分,有的只是混黄、干燥、粗粝和苦涩。

可即便如此,他们又像任何一种庄稼,稍微有点水分,就能出苗成长,并最终有了收成。

他们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骨肉和血液,已经和土壤融为了一体,充满了土腥气。

能在河南这片被挤干了养分的土地上活下来,那是他们有异于常人的坚韧。

然而,老天爷还是时时对不住他们。

如果回溯千年,你会发现恐怕还不止老天爷。

或许这就是中原,千年以前集九州汇聚成的一股精气,早就荡然无存。

就像被炙烤干水分的土地,只剩焦黄、龟裂和大风扬起的黄尘。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大旱记到了1640年和1641年,年降水不足300毫米,每年5月至9月旱情加重,禾苗尽枯,庄稼绝收。山西汾水、漳河均枯竭。河北九河俱干,白洋淀涸。这种淀竭、河涸现象遍及各地,人吃人现象严重发生了。1640年,晋、陕、冀、鲁、豫严重干旱还伴随着蝗虫灾害和严重的疫灾,使灾情更趋严重。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jvzquC41yy}/lrfpuj{/exr1r1=1;lj:2cg76?
1.国内新闻新闻中心首页 排行 滚动 图片 国内 国际 社会 军事 视频 法治 评论 环保 体育 娱乐 科技 财经 专题 博客 沈阳举办农民工招聘会 1500元以下乏人问津 (2012年2月15日 16:05) 龙应台就任台文化部门负责人:辛苦连年干旱庄稼难种 寻甸务农人员纷纷进城务工 (2012年2月15日 07:19) 台当局“劳委会”欲调涨时jvzquC41pg}t0|npc0ipo7hp1enjpj44238.46671
2.雨愁坏农家人墒情小麦庄稼旱情灌浆期麦田麦苗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老俗话,今年显得格外扎心。当城里人为气温变化添衣减衣时,田间地头的农民正为每一滴水掰扯。这场跨越春夏的气象挑战,考验的不只是庄稼的耐旱力,更是农家人的韧性。 都说种地靠经验,可现在的天气越来越让人摸不准。拉尼娜的影响还在持续,干旱和强对流交替折腾,农业生产难上加难。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SZO8L?4D9:78E`B[7mvon
3.极端干旱重创西班牙农业该协会表示,在拉里奥哈的主要葡萄酒产区,农民“不得不对葡萄进行灌溉……通常来说从不需浇水”。灌溉用水的缺乏限制了农民对玉米、向日葵、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进行灌溉的能力,许多农民表示,他们也无从得知是否还有足够的水源来拯救庄稼,有些农民为避免损失,今年春天已决定不栽种作物。西班牙农业部长普拉纳斯表示,西班牙已向欧盟申请资金,为超过89 jvzq<84o0ek/ew4vvv532;8271731}7245663;d5:7:37:>0ujznn
4.高温干旱持续如何为农田“解渴”?湖南衡阳衡南县云集街道的村民李华军今年种有20多亩水稻,由于持续干旱,部分水田开裂。为解决灌溉问题,当地电灌站从湘江提水,使水流向附近三个乡镇受旱的3.68万亩农田。 衡南县云集街道东屋社区幕冲组村民 李华军:缺水(庄稼)就会失收,如果不是这渠水,那根本没办法。 jvzq<84o0etiwkjk0eun1ltpvgtu1;544/691:<1eqtugwya36?97A=20jznn
5.种地图片种地设计素材田间农民背影立即下载 折页背面立即下载 南方山区丘陵地貌水稻梯田照片立即下载 雕塑农活浇地立即下载 一菜畦红萝卜苗立即下载 一片菜畦立即下载 太行山里的农民种地情景立即下载 农民烟草地里劳动实拍视频素材立即下载 麦子收割后图片立即下载 农田地干旱立即下载 jvzquC41uq4sgmtep0ipo8ywrkgo1m;f8d;e:7mvo
6.“小署在头,七月大旱;小署在尾,七月大水”,今年小署是在哪还有些地方呢,小暑的时候本来该雨水挺多的,可反倒变成干旱了,庄稼都渴得不行直叫唤,农民伯伯急得直打转。 面对这种变化呀,咱可不能光靠着老辈人的经验啦,得跟上时代的脚步,拿现代科技来武装自己。 现今有气象卫星啦,能一天 24 小时监测全球的天气变化情况,能提前把台风、暴雨的走向给预测好,这样咱就能有更jvzquC41yy}/lrfpuj{/exr1r1898j672fk85:
7.土地背景图片大全土地背景高清图片下载第4页立即下载 农民拿着鸡和鸡蛋 立即下载 一所旧木屋被搭建在山顶被树林包围很独特单一在秋天的景色下背景图 立即下载 背景户外登山攀登山顶男人励志正能量图片 立即下载 景蓝蓝的天空下的城市公园城市公园 立即下载 绿色自然土地草蒲公英地球景观夏天草坪草地背景图片 立即下载 海报左边是干旱土地右边是绿色庄稼世界jvzquC41yy}/7:rk|0ipo8xq/v{qkjs13:64;A4ra65
8.耕种图片大全耕种高清图片下载第5页土壤里种植绿苗种植物种庄稼 立即下载 大山里的小乡村云贵川乡村特色风景 立即下载 整片农田俯视图 立即下载 户外农作物麦田稻田背景图片 立即下载 在花园里种花的园丁 立即下载 芒种节气太极农耕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背景 立即下载 种植的种子在土壤中的男性手的特写 立即下载 农民正在田地里收割稻田农民收割水稻对稻田 立即下载 蓝天白云 jvzquC41yy}/7:rk|0ipo8xq/v{qkjs139:45<<1ra;0
9.高效农业灌溉优选九篇目前,农业在不断地发展,且农业的用水量本身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因此,每年都有很多因为旱灾而导致庄稼减产收益下降的事件发生。2000年的旱灾所带来的损失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据统计,该年的粮食因旱灾减少了600亿KG,在粮食的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为13%,经济作物也损失了五百多亿元。由此可见,在水资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jvzquC41yy}/{ofdkcu/exr1jcuxgw4597<20qyon
10.河南旱灾照见政府服务“干涸”河南部分地区被指责救灾不力,主要表现在对百姓的饮用水保障和财产(主要是土地上的庄稼)的救助不力。以干旱最厉害的平顶山农民的饮水为例,农村出现34.68万人饮水困难,但一方面供水、送水时间短、量不足,有的偏远地区根本没有照顾到,特别是一些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无力到远处拉水,才会有78岁的老太太不得不下到3米jvzquC41jnp/tnipgv4dp8r1e1813=42:16:1<9546810qyo
11.洪水过后的五常,受灾农民在卖货镜头前隐身三爷爷的女儿秀儿姨对我说:“做农民就是要学会与天灾共存。”农业生产的人和庄稼只能被动接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几千年来似乎是铁的定律。但随着极端天气发生频率的增加,可以想见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只会增多不会减少。而农民将会一直作为脆弱人群来被动的承担灾害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如果我们能够从每一次的灾害中习得经验与教 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69:7:53>
12.庄稼图片大全庄稼高清图片下载一张海报的左边是干旱的土地右边是绿色的庄稼世界环境日海报背景 立即下载 一座桥梁座落在庄稼田野上的背景 立即下载 种满庄稼的田地里建立着一栋木屋 立即下载 在稻田上的蝗虫农作物庄稼农业 立即下载 农民女性站在菜地里抱着一筐蔬菜绿色健康蔬菜 有机食品农作物收获丰收 立即下载 白底图一个剥开的玉米成熟jvzquC41yy}/7:rk|0ipo8xq/v{qkjs138955A3jvor
13.北方干旱中苦等雨来的农民们:只要有水,我们的庄稼是一等一的好6月18日,宁晋县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向上级部门申请相关的抗旱项目,目前县里的玉米种植基本可以依靠地下水来进行浇灌。 原标题:深度|北方干旱中苦等雨来的农民们:只要有水,我们的庄稼是一等一的好jvzquC41yy}/ezhd0eun1|mkujokkwlygk532;9/2832:8:7;4<8:hue0jznn
14.玉米地图片玉米地素材玉米地图片下载在春天的天空下,小麦田继续照料着庄稼。 玉米地 农场机器收割玉米的鸟瞰图 航空俯视图收割机在稻田工作,亚洲,泰国。 航拍宁夏银川农田里种植的农作物 小男孩在玉米地里玩耍 秋天农民玉米大丰收矢量插画 EPS 白色背景下的玉米特写 玉米田与背景中的白杨树 一对农民夫妻在玉米地开心捧着丰收的玉米插画海报 PSD 后视图jvzquC41yy}/xll0eqs0e{jcvk|f/rrcig53: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