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现场|五常:被洪水淹没的大米产区

从哈尔滨西站走出来,已经晚上十点多,刚出站就下起了雨,八月的哈尔滨夜晚才十几度,淋着雨一丝寒意,同时出站的旅客抱怨“八月了还在下雨”。

通往五常的公路被水淹,当地政府连夜抢修,于是我在哈尔滨住了一晚,等6号通路后才进入五常。

哈尔滨通往五常的公路,叫吉黑公路,南通吉林省的舒兰市。大部分路基是修在一条缓坡的山脊上,这片小缓坡算是长白山余脉靠近松嫩平原的交界处,所以地势较高,大部分没被水淹,只有九三收费站附近的一处低洼,因地势抖降,被水淹断了路。

与这条吉黑公路平行的,也是通往吉林的铁路,这条铁路是由日军侵华时修建,日本修建了南通长春,北接哈尔滨的交通线。现今铁路基本在老铁路上翻修,但这次也被水淹了,导致局部铁路网中断,可见水位之高。

一路过来,我经过了五常大米最优质的产区——民乐乡,据说民乐米一直是贡米,水稻收购单价平均高于其它乡镇五毛甚至一块钱。但这次民乐的水稻受灾面积很大,村民也已全部转移。

米家屯附近的村民来看水势,这里是五常大米的优质产区

我问路过的村民,他们觉得今年的雨跟往年有什么不同。村民说:往年的雨,是下一阵停一阵,今年是瓢泼大雨连着下了三天,没断过。但最大区别是云,东北地势平坦,下雨天一眼望去,可以看见一团团很厚的云层。但今天不同,今年的云是特别均匀,整个天空呈同一种颜色,看不到云与云之间的分界线,好像天空被什么罩住了一样。旁边的村民搭腔:“这是台风云,是特别大的一朵云被吹来了”

我好奇的问当地人,在五常种水稻是不是特别赚钱,因为全国人民都知道五常大米。村民说过去是这样,但最近几年不一定。因为俄乌冲突之后,进口量减少,玉米价格从五六毛钱变成了一块五左右,而水稻的价格才两块多,即便是五常最好的产区,也就三块多钱一斤(水稻收购价,并非大米价)。

水稻跟别的农产品还不一样,春天一颗颗苗栽下去,工序复杂,用水量大,近些年五常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本地水库除了供应灌溉,还承担着整个哈尔滨城市用水的任务,保险起见总得多留点儿。等到旱季要控制农业用水时,还得跑去吉林的水库买水引进来灌溉。水稻挑田,得地势偏低,靠近水渠的地方才好种植。但玉米是耐旱作物,可以在各种田间地头,半山腰上种植,日常维护只需要勤快点锄草就好,在东北的气候环境里,玉米的灌溉靠老天爷下雨就能基本保证。

躲过一劫的水稻

五常东面是一群绵延的大山,叫张广才岭,是长白山的余脉,虽然山不小,但跟长白山一比,就只能被称为岭。

张广才岭

张广才岭不仅是黑龙江与吉林两省的地理分界线,还是这一大片农业区的水源地。张广才岭的东面是牡丹江市,南面是敦化市,西南是蛟河市,正西面是舒兰市,西北是五常市,北面是尚志市。

在张广才岭的山脚下,几乎每个城市都修建了自己的水库,一来保障城市用水,二来可以扩大农业种植面积,也让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很大改善。

跟平原不同,山区一下雨,水是存不住的,顺着河沟就流走了。早年的东北,因为农业灌溉用水不够丰富,多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但新中国50年代的水利建设,让农业用水开始增多。

哈尔滨原本在松花江里取城市居民饮用水,前些年松花江上游的一次苯泄露后,哈尔滨开始计划修建专用的饮水水库,本计划在龙凤山水库的基础上扩建,但考虑到周边的村镇和农田拆迁问题,于是在山的南侧新建了磨盘山水库。

得益于张广才岭优越的自然环境,这两个水库的水质都非常好,不少村民甚至自豪的说,五常大米之所以能傲视群雄,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两个水库的水质上乘。在五常人嘴里还流传着,用水库汇入后的河水灌溉水稻,温度更适宜,比冰冷的地下井水灌溉出来的要好吃,正因为水温和矿物质含量不同,所以影响了五常米的口感。

龙凤山和民乐村的大米,都是两个水库的直接受益者,这两处的水稻收购价也高于五常其它乡镇。而五常很多地势较高的水稻田,因为没有水库,所以采用地下井水灌溉,收购价格就偏低,因为当地人觉得井水灌溉的大米味道稍逊一筹。

但今年的水情,却让五常农民绝望,8月正值水稻扬花授粉,田里需要干旱一点才行。龙凤山一位在现场统计受灾情况的村干部说,其实7月断断续续下了20天雨,水库却一直没怎么放水,也是考虑到进入8月需要水少一点,才有利于庄稼——“大米是五常的核心产业,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农民利益”,但从2号开始,突如其来的3天暴雨,让水库负荷猛增,紧急泄洪。

我来到龙凤山水库前,想看看当地灾情。龙凤山水库的水域面积有60多公里,局部气候跟城里略有不同。这里的雨下的早,2号下午就开始下小雨,到了晚上就变成暴雨,连着下了三天。

龙凤山镇的房屋,是受到水库泄洪直接冲击的,很多房子被冲垮,在当地组织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村民赵志忠说,解放前他父亲8岁的时候从北大荒逃难来五常,最早落脚在杜家镇,听说龙凤山这里地势高,人少地多,就来这儿垦荒扎根。解放后新中国大兴水利,58年开始在龙凤山修建水库,那个时代全靠人背肩扛,事故频发,可以说这座水库完全是用人命修出来的。

有了水库,山上的农业有了稳定水源。直到70年代五常才开始尝试水稻种植,经过了十几年的不懈发展,改良品种,这才慢慢打出了五常大米的名气。

赵志忠初中毕业后,就投入到生产队的建设中,每天勤勤恳恳做工,交工分,修水渠修闸门,可以说他是看着这里的水稻产业如何诞生,如何发展兴旺。

但3号晚上水库突然大开闸,汹涌的水势放了三天,把下游很多房屋和农田冲垮。赵志忠的心血也打了水漂,被淹没的庄稼肯定绝产,被泡着的稻穗好多都已经开始变黑,产量必定大打折扣。

看着满目疮痍的村庄,检查灾后损失的村干部心情复杂,“不宣传灾情,外界不知道东北的灾这么大。宣传了,又怕影响五常大米的口碑”,“农业跟其它产业不同,一泡水就全完了,其它产业灾后还能继续生产”。

两个水库放水泄洪后,让拉林河的水位整体上升了五米多,河水倒灌进了沿线农田,东北平原毫无遮挡,大水逢低涌入,淹没低洼处的农田。503国道南侧,一排被淹的房子前,有位老大爷愁眉紧锁,嘴里喃喃自语:“谁让你在人家下游,淹了活该”。

原来这里的水深处有个村子叫朱家屯,这位大老爷也姓朱,已74岁。祖上来自山东莱州某县的朱家屯,祖辈早年闯关东时,在这里跑马占荒安顿下来。老朱家来五常时,还是日据时期,当时的五常只有一个小小的火车站,这里的铁路南面通往长春,北面通往哈尔滨。

老朱家觉得是个好地方,就在这里垦荒,发展至今有了10多亩地。近些年水稻经济效益好,于是儿子又从别人手里租了10亩。靠着这20多亩水稻,能产出2万多斤稻子,每斤卖2块多,每年抛去成本到手能赚4万块钱,养活一家老小5口,也算是能维持正常生活。

但这一切都从4号晚上改变,3号下了一天雨后,第二天情况就不对了,朱大爷发现院子里有了积水,4号凌晨1点,村里开始通知转移,一家人连忙收拾,等到凌晨3点多时,水就已经很大了,这才得知,上游水库紧急泄洪,加上大雨造成城市内涝,水排不出去,河水就直接倒灌进了村。

水稻没了,在水里抓点鱼,还能换来一点收入

朱大爷带着全家5口人连夜往城里亲戚家转移,还得安慰老伴哭也没用,只能等水退后再来计算损失。他今天从城里过来,就是想看看水退的怎么样了。我问这个损失能怎么补偿?朱大爷告诉我,农户都强制购买了保险,一亩地5块钱保费,但必须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才能赔偿,且一亩地最多补偿300块左右。

他们家的田,租金1000多一亩,化肥柴油人工摊下来1000元一亩,保险赔偿远远不够。

聊着聊着,朱大爷的语气有了变化,开始自嘲:“早知道闯关东时,老朱家在火车站附近搭两间棚做别的了”——接着用亢奋的哭腔说:“可我们农民世世代代就知道种田,直到现在也是,一遭灾就全完。”

THE END
0.大旱记到了1640年和1641年,年降水不足300毫米,每年5月至9月旱情加重,禾苗尽枯,庄稼绝收。山西汾水、漳河均枯竭。河北九河俱干,白洋淀涸。这种淀竭、河涸现象遍及各地,人吃人现象严重发生了。1640年,晋、陕、冀、鲁、豫严重干旱还伴随着蝗虫灾害和严重的疫灾,使灾情更趋严重。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jvzquC41yy}/lrfpuj{/exr1r1=1;lj:2cg76?
1.国内新闻新闻中心首页 排行 滚动 图片 国内 国际 社会 军事 视频 法治 评论 环保 体育 娱乐 科技 财经 专题 博客 沈阳举办农民工招聘会 1500元以下乏人问津 (2012年2月15日 16:05) 龙应台就任台文化部门负责人:辛苦连年干旱庄稼难种 寻甸务农人员纷纷进城务工 (2012年2月15日 07:19) 台当局“劳委会”欲调涨时jvzquC41pg}t0|npc0ipo7hp1enjpj44238.46671
2.雨愁坏农家人墒情小麦庄稼旱情灌浆期麦田麦苗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老俗话,今年显得格外扎心。当城里人为气温变化添衣减衣时,田间地头的农民正为每一滴水掰扯。这场跨越春夏的气象挑战,考验的不只是庄稼的耐旱力,更是农家人的韧性。 都说种地靠经验,可现在的天气越来越让人摸不准。拉尼娜的影响还在持续,干旱和强对流交替折腾,农业生产难上加难。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SZO8L?4D9:78E`B[7mvon
3.极端干旱重创西班牙农业该协会表示,在拉里奥哈的主要葡萄酒产区,农民“不得不对葡萄进行灌溉……通常来说从不需浇水”。灌溉用水的缺乏限制了农民对玉米、向日葵、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进行灌溉的能力,许多农民表示,他们也无从得知是否还有足够的水源来拯救庄稼,有些农民为避免损失,今年春天已决定不栽种作物。西班牙农业部长普拉纳斯表示,西班牙已向欧盟申请资金,为超过89 jvzq<84o0ek/ew4vvv532;8271731}7245663;d5:7:37:>0ujznn
4.高温干旱持续如何为农田“解渴”?湖南衡阳衡南县云集街道的村民李华军今年种有20多亩水稻,由于持续干旱,部分水田开裂。为解决灌溉问题,当地电灌站从湘江提水,使水流向附近三个乡镇受旱的3.68万亩农田。 衡南县云集街道东屋社区幕冲组村民 李华军:缺水(庄稼)就会失收,如果不是这渠水,那根本没办法。 jvzq<84o0etiwkjk0eun1ltpvgtu1;544/691:<1eqtugwya36?97A=20jznn
5.种地图片种地设计素材田间农民背影立即下载 折页背面立即下载 南方山区丘陵地貌水稻梯田照片立即下载 雕塑农活浇地立即下载 一菜畦红萝卜苗立即下载 一片菜畦立即下载 太行山里的农民种地情景立即下载 农民烟草地里劳动实拍视频素材立即下载 麦子收割后图片立即下载 农田地干旱立即下载 jvzquC41uq4sgmtep0ipo8ywrkgo1m;f8d;e:7mvo
6.“小署在头,七月大旱;小署在尾,七月大水”,今年小署是在哪还有些地方呢,小暑的时候本来该雨水挺多的,可反倒变成干旱了,庄稼都渴得不行直叫唤,农民伯伯急得直打转。 面对这种变化呀,咱可不能光靠着老辈人的经验啦,得跟上时代的脚步,拿现代科技来武装自己。 现今有气象卫星啦,能一天 24 小时监测全球的天气变化情况,能提前把台风、暴雨的走向给预测好,这样咱就能有更jvzquC41yy}/lrfpuj{/exr1r1898j672fk85:
7.土地背景图片大全土地背景高清图片下载第4页立即下载 农民拿着鸡和鸡蛋 立即下载 一所旧木屋被搭建在山顶被树林包围很独特单一在秋天的景色下背景图 立即下载 背景户外登山攀登山顶男人励志正能量图片 立即下载 景蓝蓝的天空下的城市公园城市公园 立即下载 绿色自然土地草蒲公英地球景观夏天草坪草地背景图片 立即下载 海报左边是干旱土地右边是绿色庄稼世界jvzquC41yy}/7:rk|0ipo8xq/v{qkjs13:64;A4ra65
8.耕种图片大全耕种高清图片下载第5页土壤里种植绿苗种植物种庄稼 立即下载 大山里的小乡村云贵川乡村特色风景 立即下载 整片农田俯视图 立即下载 户外农作物麦田稻田背景图片 立即下载 在花园里种花的园丁 立即下载 芒种节气太极农耕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背景 立即下载 种植的种子在土壤中的男性手的特写 立即下载 农民正在田地里收割稻田农民收割水稻对稻田 立即下载 蓝天白云 jvzquC41yy}/7:rk|0ipo8xq/v{qkjs139:45<<1ra;0
9.高效农业灌溉优选九篇目前,农业在不断地发展,且农业的用水量本身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因此,每年都有很多因为旱灾而导致庄稼减产收益下降的事件发生。2000年的旱灾所带来的损失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据统计,该年的粮食因旱灾减少了600亿KG,在粮食的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为13%,经济作物也损失了五百多亿元。由此可见,在水资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jvzquC41yy}/{ofdkcu/exr1jcuxgw4597<20qyon
10.河南旱灾照见政府服务“干涸”河南部分地区被指责救灾不力,主要表现在对百姓的饮用水保障和财产(主要是土地上的庄稼)的救助不力。以干旱最厉害的平顶山农民的饮水为例,农村出现34.68万人饮水困难,但一方面供水、送水时间短、量不足,有的偏远地区根本没有照顾到,特别是一些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无力到远处拉水,才会有78岁的老太太不得不下到3米jvzquC41jnp/tnipgv4dp8r1e1813=42:16:1<9546810qyo
11.洪水过后的五常,受灾农民在卖货镜头前隐身三爷爷的女儿秀儿姨对我说:“做农民就是要学会与天灾共存。”农业生产的人和庄稼只能被动接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几千年来似乎是铁的定律。但随着极端天气发生频率的增加,可以想见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只会增多不会减少。而农民将会一直作为脆弱人群来被动的承担灾害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如果我们能够从每一次的灾害中习得经验与教 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69:7:53>
12.庄稼图片大全庄稼高清图片下载一张海报的左边是干旱的土地右边是绿色的庄稼世界环境日海报背景 立即下载 一座桥梁座落在庄稼田野上的背景 立即下载 种满庄稼的田地里建立着一栋木屋 立即下载 在稻田上的蝗虫农作物庄稼农业 立即下载 农民女性站在菜地里抱着一筐蔬菜绿色健康蔬菜 有机食品农作物收获丰收 立即下载 白底图一个剥开的玉米成熟jvzquC41yy}/7:rk|0ipo8xq/v{qkjs138955A3jvor
13.北方干旱中苦等雨来的农民们:只要有水,我们的庄稼是一等一的好6月18日,宁晋县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向上级部门申请相关的抗旱项目,目前县里的玉米种植基本可以依靠地下水来进行浇灌。 原标题:深度|北方干旱中苦等雨来的农民们:只要有水,我们的庄稼是一等一的好jvzquC41yy}/ezhd0eun1|mkujokkwlygk532;9/2832:8:7;4<8:hue0jznn
14.玉米地图片玉米地素材玉米地图片下载在春天的天空下,小麦田继续照料着庄稼。 玉米地 农场机器收割玉米的鸟瞰图 航空俯视图收割机在稻田工作,亚洲,泰国。 航拍宁夏银川农田里种植的农作物 小男孩在玉米地里玩耍 秋天农民玉米大丰收矢量插画 EPS 白色背景下的玉米特写 玉米田与背景中的白杨树 一对农民夫妻在玉米地开心捧着丰收的玉米插画海报 PSD 后视图jvzquC41yy}/xll0eqs0e{jcvk|f/rrcig53: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