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董**(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教材编写谢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含了地球与布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科学概念。与一年级相同,也把 提出问题”作为单元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重点。天气是与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天气的变化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儿童从小就对天气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题对于他们来说 有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 如 风是怎样形成的?北风是从北方来的风还是往北方吹的风?雪花为什么是六角形的?等等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对各类天气现象弁不陌生,也经常能够从天气预报中粗噜了解一些天气信息,但缺乏系统、科学的认知。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以一名小小气象员 的身份亲历观测天气的多种活动,体会气象观测是一项
2、 重要的科学活动。辨认风本单元采用由分到总、由局部到整体的逻辑结构编排,共安排了测量气温 5个课时。前四课分别探 引导学生从一些具体的天 较芈伽一方面为总结梳理所学气向、判断风力大小、云量和降水量、制作 气象科普小报 究和学习气温、 风向、风力、云量和降水量五个具体的天气要素, 气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认识和运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弁用比 图示符号记录、描述天气信息。 第五课为设计制作气象科普小报,象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课 测量气温”,教材安排了提出问题、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处 理数据和描述气温变化规律共五个活动。学习科学的研究发现,挑战
3、或认知不平衡有利于心智发展。在提出问题环节,教材通过对话引发认知冲突,激 发学生动探究,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人体感官的不准确性。 在认识气温计和测量气温的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实际测量弁记录气温。本课学习中, 学生还将首次接触利用数据记录和表达以及用统计图表来处 理信息弁 陈述证据和结果。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统计图表等工具整理天气数据,弁进行分析和总结。教材第2课至第4课的编排结构基本相同 首先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学习相关科学知识,最后用自制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测量风向时,容易出现学生测量结果和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在教学中应注意提示学生以一段时间内出现最多的风
4、向作为观测记录结果。在测量降水量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模拟降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测量过程,鼓励学生实际进行降水量的测量。这三课的测量活动重在体验,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风力、风力、云量和降水量都是可以测量的量,是描述天气的重要要素。第5课 制作气象科普小报”与单元首页首尾呼应,体现人类观测天气的最终 目的是为人类月爵 教材呈现了两个小组的科普小报,第一份小报体现了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和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规律的概括第二份小报从暴雨这一气象灾害的角度呈现了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范措 施鼓励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弁从不同的角度以科普小报
5、的形式表达对气象灾害的认知。在本单元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避免将气温、风向、风力、云量和降水量这些天气要素割裂开进行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天气系统的概 念,让学生认识到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天气现象。要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持续记录一段时间的天气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坚持记录天气的故 事,组织学生写天气日记、制作天气日历等活动以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坚持不懈的科学态 度。表1-1第一单元框架表科学、技单元标题术、社会科学探究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素二级目标J卜学习目标培养主绸学态度目标设计意图与具体构想大致规律。L1-2用气温、风向、14.1-1使用气温
6、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1测量温提出问题。提出与气温有关的想研究的问题。 观察。观察气温记的结构,知道气温计是测量 活动。测量气温。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实际测量气温并做记录。 表达交流。观察气温变化图,说说一天中的气球 与 宇42辨认风入。风,说天的徐 引活动起了说今刮是风学段目标阳段目 标标关系能在1、了解:生活、温白J科学仪器。的非使卜中对靠见的力即,的科植物和物食产品及其的夕1在特给,是I何变化的。征、生活人4生活的科学现带象、自然见来的,卜利。象获现出卜究兴趣。与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过读解向科概。 阅读通阅了风的学念14.1-3知道气候和天气的r
7、提出 问 题。提出 有关 风的 _想研-问 题。 概念不同。制 作。 微一 个风 回 标。用自.两聿礴画向f并记录部测的结果 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风力大小呢阅读小小提出气象问题站在 教师 引 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 的观察、比较 中,提出可探 究的科学问 题。断 风18.1 举例说出,一项工 程 力运用到的科学技术和原 大 理,如汽车刹车系统的 设小计中运用到的科学与技4 术。技 术 与 工 程18.2-1 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风的大小是风力,通常用等级来表示。 学风速计是测量风力的仪器 。技常见风的等级及判断方法。术设计制作。做一个简易
8、风力计。探和活动。用简易风力计到校园中测量风力,并描述风力的大小。究日阅读。兴常阅读了解云量的科学概念,知道云量和晴阴之间的关系;趣生阅读了解降水量的概念,知道降水量的等级。活制作。做一个雨量器。的活动。用自制雨量器连续测量一周的降水情况并 做记录 。联系18.2-2 针对一个具体的任 水务,按照设计的基本 步骤 量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18.3-1 对自己或他人设计作气。象引入活动。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做一份气象科普小报,向同学们宣传气象的有关知识。计划组织。小组讨论确定气象科普小报的内容、 式版 等。设计制作。小组合作制作一份气象科普小报。表达交流。18.3-2 在制作过程
9、中及完科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 调普整。 小报通过张贴等方式展示自己制作的气象科普小报,科普知识。小组内部、小组之间交流活动的体会。宣传介绍气象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并述天气变化致制作工测风易具定,利风力降雨、量并用描天今天刮的是什么风?提出大尸双患研究的-UM慎美于风向的知识了解如何饼认风向设计制作小组合作制作份气象科普小报活动用自制的雨量器连续满雨,用自降水情况并记求L fel说阅读r解Gib左和阴晴的关系降水了及其制作根据步骤制作一个筒片风力计阅埃同建风力,风级, M速计相关知识 了解常见风的等级及利断方法引入活动如何来判断风力太小呢?用制作的双向标溜定M向,IMHM站果一 制作根据步说制作一以
10、力定14向的风向标观察气温便化因.描述大中臼上气温的奄化 活M学习识读气温ii .测小并记求火中以时间的气温找出同比视察观察并认识温度计的结构.小位、Bt程、刻度.功能等张贴门口的丁取耳件不报介m r内科泞加识 组内.全班交流活动体会小机时论确定小报1麴内容、版式.fid4分匚等做一份气室科普小报,向同学们宣传气堂知般据步骤制作,个阳后器提出关广气温.恁研究的何西教学准备表1-2第一单元课时安升建议课题主要活动及时间5建谡时引入:(3)下出问题:(8)观察:气温计(10 )测量气温活动:观测气温(10 )2课时,讨论:气温结果分析(5-5讨论:数据分析(20 )表达与交流:(15 )引入:(5
11、)1,提出问题:(5)辨认风向阅读:风向(5 )1课时制作:风向计(15-5,活动:观测风向(10).引入:(5)|阅读:风力(10 )判断风力大小,制作:风力计(10 ) (1课时活动:观测风力(10)讨论:观测结果(5)引入:(5)|阅读:云量(55i活动:观测云量(5 )云量和降水量制作气象科普小报阅读:降水量(5)|1课时制作:雨量器(534活动:模拟降雨(10 )讨论:模拟降雨结果(5)引入:回顾(10)提出问题:(551课设计制作:(20 )时I表达交流:(5 ):、教学准备提示表1-3第一单元教学准备提示携活动材料准备教学方法准备1.测量气温每组:气温计;每人:记H霆蕊2.辨认风
12、向每组:剪刀、铅笔、吸管、硬纸板、大头辖阅读法观察法3.判断风力大小每组:直尺、乒乓球、量角器、棉线、透明胶用黑笔、剪刀观察法4.云量和降雨量每组:玻璃杯、透明塑料尺、双面胶,阅读法观察法, 5.制作气象科晋小报1教学方法准备:每组:小报白纸、松1讨法制作气象科普小报时需要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有关天气方面的资料,尽可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偏向有趣的和生活中有可能接触到的内容,比如:灾害、极端天气、 气候等等。教学建议本单元以提出问题为主要探究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提出想要可探究的问题。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教师要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从现象到问题, 利用相关工具进行(见测。本单元有大量
13、的观察活动,许多需要去室外观察,教师需要组织好 学生,潼聚1测量气温【教学要点】通过认识气温计,使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认识温度及其单位,弁能够形 成牌 能够通过图表多种方式表达气温的变化,体会初步的数据处理【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 度(2) ) 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学习正确的识读温度计(3) 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时段的气温,观察弁测量有效 的数据资料(4) )能够根据数据资料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教学准备】(5) )材料准备:每组:气温计;每人:记珊(6) 活动场地:操场幽呼处【问题链(7) )怎样测量气温?(8) 气温计的结构、测量单位、量程、刻度都
14、是什 为翎?(9) )如何使用气温计来测量温度?(4 )如何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教学过程建议教材的导入环节创设了如下对话情景:站在树荫下穿着较为单薄 的 究究感到气温较低,而在阳光下穿着较厚的奇奇却感到很热, 引发了妙妙对气温究竟是多少的思考。 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人体感官的不准确性, 引发学生探究气温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围绕气温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同时,该情景的创设还蕴含了借助工具可以比人体感官更加精确地进行观察的科学思想。今天的气温究竟是多少呢?如何测量气温关于气温, 你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教师引入气温问题后, 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 对于气温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这也
15、是前概念调查的过程。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适切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 ,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在认识气温计的活动中, 教师讲解,也可以做成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用气温计探究,对应任务单探索发现气温计的结在测量气温的活动中,首先学习正确的识读气温计的方法,应平视液面。 俯都、仰视是不准确的。 教材上呈现了让学生观察记录一天中一段时间的气温并记 录的活动, 但一节课无法让学生做完成某一天气温的观察记录,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应对: 如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气温测量应该在室外通风阴 凉 处, 然后在教室外合适的位置识读一下当下的温度进行练习,然后教师提供准备好的某天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气温示
16、数图 或视 ,频指导学生完成记录册上的气温记录表, 同时巩固学生识读气温计的能力 。 在学生正确地测量和记录方法后, 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一天的气温的测量,让学生经历 完 的整 过程。在表达交流环节, 教师应注意通过一些句式来引导学生们根据图像来描述 气温的变化规律,如:从X点到X点,气温逐渐上升”,J天中 潮气温最高,为xc” ,J天的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 ? ? 。【表述规范】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 通常用摄氏度 ()来表示,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 。器【应变参考 】教学中,如果使用玻璃气温计,要提醒学生轻拿轻放,出现碎裂一定要叫老师来处理。本节课中还需要在室外进行观察
17、,需要提前明确地点、时间、任务等等则规, 组织好学生,控制好时间。【拓展要点】一方面,可拓展气象台是如何测量气温的方法,如:为什么要将气温及放在百叶箱中,么百叶箱的高度和开门的朝向都有严格规定等。 另一方面, 本课学习的气温计是老式的气温计,随着科技的发展, 已经出现多种新式的气温计,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或者向学生介绍,使教学与时俱进。2 辨认风向【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有关风的具体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易风向标并 测 定和辨认风向。【教学目标】1)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2) 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风向标的制作
18、( 3 ) 知道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 4 ) 能够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并记 录观测结 果【教学准备】1 ) 材料准备:每组:剪刀、铅笔、吸管、硬纸板、大头 针、 指南 针( 2)活动场地:操场上较开阔的地方【问题链 】( 1)如何辨认风的方向?( 2)如何制作一个风向标来帮助辨认风的方向?( 3)如何使用风向标来测定并记录风向?【教学过程建议】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 , 风向问题往往容易混淆不清, 今天刮的到底是南风还是北风?红旗飘的方向表示风的方向吗 ?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学生脑海中矛盾和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关于风的想探究的科学 问题。阅读环节同时也是查
19、阅 资料的过程, 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料供学生阅读, 如视频 、图片、文字等。学生通过阅读寻找有关如何判断风向的答案, 了解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小组讨论、全班分 享、小游 戏等多种形式进行。风向的判断也像气温一样, 需要更精确的工具来帮助我们测量, 气象站中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是风向标。 本课要求学生制作简易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在制作过程中, 教师应强 调安全并对一些制作难点进行指导, 如:如何剪吸管和箭头的大小; 剪 刀和大头针的安全使用规则。可打印好箭头和尾翼大小让学生直接剪。 学生制作时教师应巡视解决学 生问题, 可安排制作较快的同学当小老
20、师来帮助其他同学尽快完成。风向是经常变化 的 , 测定风向时, 要多次测定, 用一段时间内出现最多的风向作为观测结果。 为了组织好学生, 可以为学生选定二至三个校园中不同的点进行观测和记录。 回到教室后,可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测记录,分享经验, 讨论误 差。【表述规范】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向来表示风向。如: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应变参考】本节中需要使用到剪刀和大头针,都是相对较为危险的物品,需要教师注 意 调强安全,如果出现受伤情况,需要马上处 。理本课中制作风向标的材料较为常见 , 建议让学生每人都制作一个。 同时应准备好少量 制作好的风向标以供
21、制作未完成或失败的学生活动观测中使用。本节中需要学生去室外操场进行观测,需要提前明确地点、时间、任 务等等规则, 组织好学生,控制好时间。【拓展要点】可以介绍在天气预测中真实使用的风向标的情况, 和我们制作的简易风向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还可以介绍其他判断风向的工具,如风向袋等 。3 判断风力大小【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风力、 风力的等级。 能够通过户外物体的状态预计风力的等级大小, 学会 制作一个简易风力计来更准确的观测风力的大小。【教学目标】(1)知道风力是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2)知道可以用风力大小来描述风,能够根据户外物体的状态估测风力大小(3)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
22、风力计的制作【问题链 】( 1)如何判断风的大小?( 2)什么是风力?不同的风力级别对应的风力有多大?( 3)如何制作简易风力计,并用来判断风力的大小?【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每组:直尺、乒乓球、量角器、棉线、透明胶带、黑 刀剪、笔( 2 ) 活动场地:操场上较开阔的地方【教学过程建议】关于风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测量风的大小?让学生回 忆上节课提 出问题环 节 中关于风还提出了哪些问题,引入风的大小问题。为学生提供有关风力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风力、风力的等级、测量风力的工具等。 通过对风力级别对照表的阅读, 学生可以根据观察户外物体的状态来 估测风力的大小。教学中,可以用
23、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 表演、游戏、比赛等等。测定风力大小的科学仪器是风力计。 学生需要根据步骤提示制作出简易风力计。 三年级学生未使用过量角器,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或演示说明 30 度、 60 度、 90 度的位置,尽可能用大图清晰地体现位置,或者直接打印出标号刻度的图案 贴上去。在校园中用简易风力计测量和判断风力大小前, 可先组织学生根据户外的情况估测 , 再用简易风力计实 测 。 测量时要提醒学生手持简易风力计要指向风吹来的方向进行测量。 鼓励并提供机会让学生用科学的词汇来描述风力大小。 活动后, 建议组织学生研讨如何更好地使用风力计进行测量。【表述规范】风力
24、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风力等级可以简称 为 风级,共 有0-17级,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应变参考 】本节中需要学生去室外操场进行观测,需要提前明确地点、时间 、 任务等等规,则 组织好学生,控制好时间 。【拓展要点】可介绍气象台使用的风杯式风速仪和电 子风速仪, 还可以介绍如何制作简单的 风杯式风速仪。4 云量和降水量【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云量和降雨量, 能够通过云量来描述天气, 会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来更准 确地测定和描述降雨情况。【教学目标】( 1)了解云量是云占天空面积的多少,降水量是衡量某地降水多少的数据( 2)能够按照设计好的基本步骤完成雨量计的制作(
25、3)知道可以用云量和降雨量来描述天气【问题链 】( 1)如何判断晴天还是多云?( 2)什么是云量?如何用云量来区分不同的天气?( 3)什么是降雨量?如何用降雨量来衡量下雨的多少?( 4)如何制作雨量器并测定降雨量?【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每组:玻璃杯、透明塑料尺、双面胶( 2 )活动场地:操场上较开阔的地方【教学过程建议】生活中,学生经常能听到晴天、多云、阴天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天气以及用小雨、中雨、大雨等描述降雨情况?那么, 就是是如何判断天气和区分降雨大小的呢?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鼓励提出与天气和降水量有关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阅 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云量
26、、 如何用云量来描述天气。 通过几种典型天气对应的云量比 ,例 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云量来描述对应的天气。 教学中可以提供更多云量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云量和天气。在介绍降水量和降雨强度等级时, 可以配合播放一些介绍的降水量、 不同雨量等级的视频来增强学生对于降水量的感性 识,认 尽量将数据和情景结合在一起。 然后引出测量降水量的工具 雨量计。注意强调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而不是毫升。在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计活动时, 教师要注意强调直尺 的 0 刻度线要对准杯子内侧 的 底部,可配特写图或实际演 。示实际测量降雨量时, 可让学生携带回家测量或统一存放在学校某处进 行测量。 测量前应提醒学生雨量等级是以 24
27、 小时为单位,所以每天测量完要倒掉雨量器里的水。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选择用漏盒或有孔塑料袋来模拟降雨,并指导学生对降雨量进行描述。【表述规范】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 降水量是衡量某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应变参考】本课教学中如需带学生去室外进行观测,要提前明确地点、时间、任 务等等规则, 组织好学生,控制好时间。模拟降雨时,建议在室外或好排水、清洁的地方进行模拟。如在室内模拟需注意安全,尤其是注意远离电线、插座和用电器等。【拓展要点】本课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如为了减少暴雨对人们生活的影 ,响 气象台通常会通过电视 、 广播、 手机或网络等渠道提前发布暴雨预
28、警信息。 暴雨预警信息通常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由低到高分别为蓝色、换色、橙色和红色。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了解不同暴雨信号多应采取的应对措 。施5 制作气象科普小报【教学要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科普小报, 互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有关天气和气象的知识 ,相交流。【教学目标】1 ) 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 2 )知道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 进 完善 等( 3 ) 能在制作过程中能和他人合作,在作品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 调整】1 ) 关于天气和气象,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2) 如何选择小报主题?小报如何设计更好(3) 小报制作如何分工?(4) 你
29、认为自己的小报做得如何?你还喜欢其他谁 的气象小报?【教学准备】(1 ) 材料准备:每组:小报白纸、H【教学过程建议本课为天气单元的总结和应用课。教师可通过问答 展示学生记善、 回放之前上课照片等方式引领学生围绕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回顾总结 本单元的学平J容。实 际教学中,教师可板书示范气泡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学生梳 理单元知识体系在提出制作 天气科普小报任务前,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天气与 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会对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弁 在基础提 出本课的制作任务。任务开始前, 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作科普小报的方法。其中,主题可以从问题银
30、行中提取,也可以自选感兴趣的主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美观、内容等多方考量,讨论出小 组的设计方案及人员分工,要求学生学会主动的和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制作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部分资料,也可以借助现代 化教学设备如IPad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展示和交流气象科普小报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个问题来支 樵流请你结合你们组制作的科普小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研究的气象知识。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小报,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个小组介绍的知识,你学到了什么?”通过气象科普小报制作,你学会了哪些查找资料的方法? ” ?【表述规范】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应变参考】本课
31、中需要学生查找资料,制作小报,很难在课堂上完成,如课时紧 张,物啦般一 些相关的图片、资料卡、小视频,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当堂制作,交流。【拓展要点】本课可拓展人工影响天气的内容,通过介绍一些人工影响天气的案例让学生体会明 白气象部门通过人为干预,可以使某地区的天气现象朝人们期望的方向转 化从而克服或减锤劣天气的影响,这种对天气的人为干预称为人工影响天气。如,人工增雨、人工消云、人工 消雾、人工抑制雷电、人工防霜冻等。教学充电器、教学内容参考资料1. 风力风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风的预报包括风速和风向两项。风速的大小常用几级t来表示。 风的级别是根据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在气象上,
32、 当前一般按风力大小划分为十三个等级(对部分台 风 分则 为 17 个等级):在天气预报中,常听到如 “北风 4到 5 级”之类的用语 , 此时所指的风力是平均风力; 如听到 “风阵 7 级”之类的用语 , 其阵 风是指风速忽大忽小的风,此时的风力是指大时的风力。风力是一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主要被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机动船舶发展的现代社会, 为节约燃油和提高航速, 古老的风帆助航也得到了发展。航运大国日本已在万吨级货船上采用电脑控制的风帆助航,节油率达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用能中热能的需要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高纬度的欧洲 、北美取暖, 煮水是耗能大户。 为解决家庭及低品位工
33、业热能的需要, 风力致热有了较大 的发3 级风就有利展。在现代社会已有不少成功的中、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在运转。一般说 来,用的价值。但从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风速大于每秒4 米才适宜于发电。据测定,一台 5 5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当风速每秒为 9.5 米时,机组的输出功率为 55 千瓦;当风速每秒8米时,功率 为 38 千瓦;风速每秒为 6 米时,只有16 千瓦;而风速为每秒5 米时,仅 为 9.5千瓦。可见风力愈大,经济效益也愈大。2. 暴雨中国气象上规定, 24 小时降水量为 50 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 “暴雨 ” 。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 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特大暴雨
34、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工程失事、 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 地形闭塞的地区, 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 色 、橙 色 、红色表示。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 地 段,造成洪涝灾害。3. 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 估计云量的地点必须能见全部天空, 当天空部分地为障碍物如山、 房屋等所遮蔽时, 云量应从未被遮蔽的天空部分中估计; 如果一部分天空为降水所遮蔽,这部分天空应作为被产生降水的云遮蔽来看 待
35、。云量观测包括总云量、 低云量。 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 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低云族的云所遮蔽的成数, 均记整数。估计云量的地点应尽可能见到全部天空,当部分天空为障碍物(如山、房屋等)所遮蔽时,云量应从未被遮蔽的天空中估计;如果一部分天空为降水所遮蔽,这部分天空应为被产生降水的云所遮蔽。:、教学方法参考资料认知冲突教学法认识冲突指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 概念 (或认知结构) 与现实情景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注 意促,进 头脑 保持,一般警觉和知觉集中, 认知冲突的设置, 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 ,务 确定学习方向,凝
36、聚思维焦点, 认知冲突, 能够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 使学生能迅速地选择和接受 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加工。“认知冲突 ” 教学的一般过程:1. 创设问题情景,产生认知冲突。 2. 探究问题本质,分析冲突根源。 3. 消除矛盾,重塑认知结构。具体到本单元的教学,在前四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通过情景创设认知冲突以使学生产生期 、盼 渴望得到答案的心理状态, 激发学生求知欲。如,风向到底是风吹来的方向还是风吹去的方向。其次,教师通过组织 学 生开 展 查阅资料、利用工具测量等活动为学生探究问题本质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学生搜集弁记录证据。如阅读降雨等级表、测量降雨量等。最后,组织学生对搜
37、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蛆从而消除矛盾建构新的认知。如利用风向标测定风向,等等。三、资料检索指&1 .相关文献1翁奇辉/J、学科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教学策略探讨以我们关心天气-课为例J. 浙江教育科学,2017(04):59-61.2姜文正.启蒙教育阶段地理教材衔接的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3李水霞.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教学案例1测量气温【教学分析】测量气温是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的起始课,学生通过认识了解气温计,弁学习 使用气温计来测定气温的方法,分析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体会初步的数据处理。教材第一部分用学生讨 论图引 入主题气温。关于气温你有哪
38、些想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科学素养。第二部分活动分为观察和测量两个瑜:观察用于测定气温的工具气温计,从气温计的结构、功能、单位、量程、刻度等了解如何使用气温计。认识了气温计以后,学习如何 正确地识读气温计,弁通过测量气温的活动巩固第三部分为表达交流, 学习初步统计数据的方法,将测量数据表绘制成图形,说明一天中白天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本节课教学耶、 活动都较多,期间还有长达一天的气温记录,还第一次出现了简举的数据分析,学生第一次需要绘制图表来处理数据,容量相对较大。学生已经对于气温计不陌生,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过体验,但是有关气温计的具体结构、功能、单位量程等等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同时,本节
39、课是上科学课以来第一次出现测量数据弁记录,第一次出现用图表的方式处理数据,这都是学生所 没有经理的。综上,记录时间长、学生不熟悉,故本节课用两 个课时来蕨。由于本节课需要记录户外气温数据,因此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好室外测温场地的选址 以及雨天的预备方案。【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 度2. 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学习正确的识读温度计3. 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时段的气温,观察弁测量有效 的数据资料4. 能够根据数据资料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 健5. 激发学生了解天气问题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每组:气温计活动场地:操场阴阳处【教学过程】1. 引入师:同学们,
40、你们觉得 今 天热吗 ?生 1 :热,出了一身的汗,当然热。生 2 :我看了天气预报,今天的气温有三十多度,非常热。师:三十多度指的是今天的?生:气温。2. 提出问 题师:嗯,气温就是空气的冷热程度。 那关于气温你都知道什么?你又有什么想知道的呢?生 1 :我知道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测出来。生 2 :我想知道怎么来看温度计。生 3 :我想知道经常听到的摄氏度和度是不是一样的呢??师:原来大家都对温度计都很感兴趣呀, 那我们这节课就先来看看温度计到底是 什么样子的,怎么用。3. 观察师:温度计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玻璃管、玻璃泡、液柱、背板、刻度和单位。它们都在哪儿呢?我们比一比谁能自己仔仔细细地
41、观 察温度计, 并且找到它们, 接受挑战吗 ?生:接受!师:好,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温度计可以用来观察, 每人一张的记录单上印 有 温度计的示意图。找到这几个结构,并且标注在图上的小朋友就是挑战成功啦!注意:温度计一定要轻拿轻放,如果有发现破裂的,要立即向老师报告, 明白了吗 ?生:明白!(学生开始观察活动,教师巡视,基本完成后收回 温 度计)师: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他的发现吗 ?生 1 :(上台为大家介绍)我发现了背板是固定温度计的塑料板。玻璃泡和玻璃管是连在一起的,中间有红色的液体就是液柱。液柱是可以变化的,用手轻轻捂住玻璃泡,液柱就会升高。刻度在温度计的一边,像尺子一样。测量单位在最上面,
42、好像有一个符号,但我不知道这个符号怎么念。师:说的真全面,还把自己的小发现和大家分享了,真棒!还有谁要补 充 吗? 这个小符号谁认 识?生 2 :这个符号就是度,但是它的大名叫摄氏度,我是看书知道的。师:你知道的真多!表扬你!左上角一个小圈,右边一个大写 的C,这就是摄氏度的符号。生 3 :我还发现温度计的刻度和尺子不太一样,尺子的都是从零开始的。温度计的刻度0 在中间,前后都有数字。生 4 :我知道! 0 以下就是零下多少多少度了,天气预报里常常这么讲。师:大家太厉害了! 是的,零的上面是零上某某摄氏度, 但是我们一般可以省略“零上 ”不说,零以下就是零下某某摄氏度了, “零下 ” 不能省略
43、的。全班同学这么快就完成老师的挑战了, 那我再出两个附加题考考大家, 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注意了, 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温度要怎么念呢?生:这个温度计最高可以测到 40 摄氏度,最低可以测到零下 50 摄氏度。师:真聪明,直接看最上和最下的温度数,就是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那每一个小格子又代表什么呢?生:每一个小格子是1 摄氏度,因为 好刚 10 个小格子是10 摄氏度!师:算得真快,很棒!温度计有很多种,其中专门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叫 气 温计。全面认识了温度计以后,我们用气温计去测测现在 的气温吧 。4 活动师:测量之前老师有一个小提示, 我们在读气温计的读数的时候, 眼睛要平视红色
44、的液面部分,才能读得准,明白了吗?生:明白!师:测量气温时, 一般要选在室外没有阳光直射而且通风的地方, 你们觉得学校哪里符合?生 1 :操场的大树下面。师:你们觉得可以吗?生:可以!师:好,我们每个小组拿一个气温计, 5 分钟的时间去测量今天的气温,一定要等气 温计的液柱稳定了才可以读数的哦!把你们测量后的数据记录下来。还要 注意 安全 !(生测量当天气温)师: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生 1 :今天的气温是 31 摄氏度,好热。师:你们同意吗?生 2 :我们测的是30 摄氏度。师:诶?怎么不一样呢?生 3 :可能是测的地方不太一样,温度有一点点差异,也有可能是有人读数的时候没 有平视。师:
45、说的真好!这个小任务完成了,我们来个有挑战性的!你想知道一天中什么时候最热吗?打开记录册, 明天带上你们的气温计, 分别在 5 个不同的时间去同一个地点测一测校园的气温,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 。论 (测量气温总共用了两个课时,以下为 第 2 课时)师:上节课后大家都测了白天时校园中的气温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 下他的观 察记录呢?生 1 :我早上 8 点测的气温是26 摄氏度, 上午 10 点测的是摄氏度,下午2 点是 32 摄氏度,下午4 点又回到了 29 摄氏度。生 2 :我早上 8 点测的气温是26 摄氏度, 上午 10 点测的是28 摄氏度,29 摄氏度,12 点是3012 点是30摄
46、氏度,下午2 点是 33 摄氏度,下午4 点又回到了 30 摄氏度。师:他们两个测的数据基本上一样,但是有些小小的差异,这是有可能出现的 。听过 他们的数据后,有谁能飞快地告诉我,校园中白天的气温是怎么变化的吗?生: ? ? 忘记他们说的数字了,但我记得好像下 午 2 点时气温最高。师:当我们听到或者看到一串数字的时候, 我们很难听一遍或者看一遍就能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些数字变成更好看的图表, 这样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它们的变化规律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如何把数字变成柱状图。师:(分发空白格子图)柱状图其实就是给数字换一种表示方法,不写数字,把数字数成小格子
47、,一个个地摞起来,比如: 8 点测到的气温是 26 度,我们就在8 点的上方涂黑26个小格子来代表26 摄氏度;十点的上方呢?生:我测的十点是28 摄氏度,涂28 个格子。师:非常好,要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去制图。我们比一比谁做的图最清 晰。(学生绘图)5. 表达交流 师: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做的柱状图呢?生1:这是我画的柱状图,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小格子都涂黑了,但是我发现这样不好看出是多少度,每次看都要再数格子,所以我在每个柱子的上面还标注了数字补充。生2:我涂格子的时候发现好累,所以我是用铅笔圈出了最外围的样子,我觉得也不影响,这样方便简单,很省 时 。生3:我发现看柱状图的时候只需要
48、瞄一眼就能知道大致的变化规律了,比表格好看多了,我很喜欢柱状图。生 4 :我看到教材上有用线画成的图,所以我把我柱状图最上方的线条连起来 了,我觉得我也会做这样画线的图了!?师:大家太棒了!画出了很多专属于自己的柱状图,那谁能结合自己的图表说一说,我们校园里白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吗 ?生:从 8 点开始不断地上升,到了下午2 点时是最热的,然后气温又慢慢降下来了。师:说的真清晰!你们同意他的说法 吗?生 1 :我有一点不同意,只是因为你两点去测了气温是最高的,可能最高的气温是 1 点 的时候呢?但是那会儿我们又没有测气温。师:那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他刚才的说法 呢 ?生 1 :我认为应该说两点左
49、右气温可能最高,这样比较合 。理师:掌声送给他!他不但关注到了数据的变化,还关注到了每个时间段内 的 变化,太棒了!说的话也十分的严谨,真厉害!师:我们由于要上课,很难隔一点点时间就去测量一下气温的,所以,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的数据,他们有许多高级的仪器可以帮助他们测量得更细 致 、更 精确。师:看这幅图,是我们市昨天 24 小时的气温变化图。怎么不是柱状图?谁能看懂 ? 它和柱状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这个图没有柱, 但是有像刚才那个同学在柱状图上连的线,我们想象一下线条的下面有柱子就可以啦!师:这种图就叫折线图,你可真厉害,都自己学会看折线图了!其 他 同学听 懂吗了? 谁能说说昨天我们
50、市的气温是怎么变化的?生 1 :先降低,然后升高,然后降低。生 2 :我补充,是从0 点开始降低到 5 点,然后升高到 14 点,然后一直降低到 0 点。师:嗯嗯,你加入了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很棒!那你们觉得 看这样的图和我们之前记录数据的表格比你更喜欢哪个呢?生1:我喜欢图,很好看。生2:我喜欢表格,好写不费事。生3:如果让我记录数据我喜欢表格,但是如果问我怎么变化的,我喜欢图更多。师:各类的图表是帮助我们分析数据的好帮手, 今天我们认识了柱状图, 以后我们还会认识更多能够帮助我们分析数据的好朋 友的!【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 我能够把握住本课的重难点: 认识气温计和对数据进行绘图分析上。 在
51、引入环节 , 通过收集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完成单元探究目标。 在认识气温计的过程中,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让学生通过发现式的主动学习,而不 是被 动 大极讲,听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观察时的注意力也有明显提升。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因为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绘图, 所以花了大量时间, 一步步地教学生绘制柱状图, 踏踏实实地做好基本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总结点评 】本课教学中, 教师能够准确的把握住学生的学情, 在充分了解学生已知的部分后, 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发现的基础 上 , 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 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同时,本课时是小
52、学科学阶段第一次出现数据记录表、数据分析图,教师极具耐心的为第一次尝试的学生给足时间,做足功夫,强化了数据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几个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力,从多角度鼓励学生分析、辨别几种数据处理的方式, 极大的为之后的有关数据的处理打下良好基础 。2 辨认风向【教学分析】本节是第一单元第二课, 在研究过天气中的气温后, 紧接着研究天气中也十分重要的风。教材第一部分用学生讨论,讨论的是如何判定风向的问题,通过这样 的情 境引入主题 :风。第二部分是提出问题: 关于风你有哪些已经知道的?还有哪些想知道的,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自己有关风的问题存 入 问题银 行 。第三部分是阅读, 本节是首次通过阅读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 ,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