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治理让北京更有魅力国际在线

这几天,何国俊打开邮箱,收到很多未读邮件提醒。作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中国中心研究主任,他和芝加哥大学的同事们最近合著了一份名为《从2008年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冬季奥运会:中国的反污染之战》(以下简称《中国反污染之战》)的报告,一时间采访邀约便多了起来。

3月,求职季临近。外籍人力中介Tony同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查看当天有意愿来华求职的外籍人员简历,竟收到了上万条求职中国的意向信息。

素不相识、相隔千里的何国俊和Tony,究竟有何交集?

北京大气治理无形中将两人联系了起来。

“同事送我外号:AQI打卡机”

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增添了一张新的名片。在此后几年间,北京更是迎来了国际人才来华交流、求职的黄金时期。

对很多外国求职者来讲,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包容热情,吸引力很大。

然而,Tony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愿意来华务工的外籍人才求职意向在地域上有排序,北京并不是他们的首选,而是排在上海、深圳之后。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我通过与求职者沟通了解到,空气质量是求职者在意的一个因素。他们在网上搜了关于北京的报道,有些报道说这里的空气质量不太好。”Tony这样说。

对于十年前的北京,早在2012年随父母从釜山搬到北京的韩国“90后”小伙儿崔原赫深有感触。

“印象最深的还是2013年上大二的时候,有一次和朋友一起踢球,突然下雨了,我们继续踢,后来我看到身上白T恤上有整块的污迹,才发现那场雨不是干净的。”崔原赫回忆道。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一场持续了近十年的“反污染之战”在中国拉开序幕。2014年、2015年、2017年三年,大气环境这一话题都出现在全国两会的总理记者会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下,中国一些地区大气治理的压力层层传导,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北京就在其中。

从那时起,Tony电脑桌面的收藏夹里多了一个链接——一条查询北京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的链接。

Tony说:“2018年以来,北京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大气治理,空气质量已经有明显好转了。但在交流中,我感觉外籍求职者并不能感受到北京的改变,毕竟在国外媒体报道中,空气污染是新闻,蓝天白云反倒不会报道。于是,我就常常把北京AQI的截图发给他们,把蓝天拍给他们。”

就这样,每天Tony到达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藏夹,点击查看北京当天的空气质量,“那时候,同事送了我一个外号——‘AQI打卡机’。当求职者有疑问的时候,真实的蓝天和实时AQI还是有些说服力的。一些人真的会进行二次搜索,先前对北京刻板的印象会有所改变。”

这些年北京的蓝天,通过Tony发往海外的一张张截图,通过来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外国运动员的“打卡照”里,也逐渐传播到了世界更多的角落。

“来北京之后没怎么见过雾霾”

《中国反污染之战》报告中有这样一个数字:在2013年—2021年间,中国的颗粒物削减量占全球颗粒物污染下降总量的75%以上——这个惊人的数值,告诉了世界来自北京的努力。

何国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治气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努力和科学的治理手段。

“北京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污染治理通常需要跨区域合作,如果缺乏中央政府协调,各地比较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同时,中国有独特的官员问责和评价机制,这保证地方政府有积极性去治理环境。”何国俊告诉记者。

北京的改变,真切地投影在个人生活中。

除了2014年—2016年回韩国服兵役,10年来崔原赫都住在北京。

“在你眼中,北京这十年有什么变化吗?现在的空气怎么样?”

“现在和我2012年、2013年那会儿来的时候反差太大了,那时候周末出门会担心雾霾,现在出门蓝天太常见了。”

同样是来北京求学,在美国洛杉矶长大的华裔女孩吴怡却没有体验到这种反差。当记者问“来北京后对空气有什么感觉”,她回答说:“我是2018级大学新生,来北京后好像没怎么见过雾霾,感觉污染天也很少。”

崔原赫和吴怡对北京的认知,中间隔着的是北京走过的大气治理艰辛历程。

2013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要求进行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进一步将压力传导给地方政府。

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明确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下降幅度目标,分别设定了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重污染天数下降比例等目标。

2019年5月,“一市一策”跟踪专家组覆盖范围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扩大至汾渭平原,为精准施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

“现在北京大气污染程度较2013年大为下降。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污染已经下降到二十多年来最低的水平,令人震惊。” 《中国反污染之战》报告的另一位作者,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所长迈克尔·格林斯通(Michael Greenstone)说。

“中国用7年实现的目标,和美国用20多年实现的目标差不多”

北京的大气治理经验可以给全球更多国家和城市带来启发吗?何国俊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们的供暖需求、出行需求、企业的建设和生产需求都比较高。在过去几年,北京针对这些方面都形成了综合防治方案。如北京的供暖系统从以前以烧煤为主,现在转变到主要依靠天然气和电力。同时,北京也提高了油品质量、提高了机动车排放标准,并积极推动普及电动车。此外,还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推动重污染企业提升治理水平、转型升级或关停淘汰,这些经验都可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影响深远。”

何国俊强调了这样一组数据:“北京在2013年—2021年治气效果明显,同样这段时期,一些南亚和东南亚邻国的污染水平却在上升。比如印度的整体污染水平显著上升,达到了全球污染增加总量的44%。”

“我们研究发现,美国花了20多年的时间并经历多次经济衰退,才将其平均空气污染减少了37%,而中国只用了7年就实现了差不多的目标,还继续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我的这位芝加哥大学合作者,一方面感叹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另一方面也特别希望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中国政府是如何做的。”何国俊说。

“现在,我介绍北京的岗位时,已不太需要花时间跟外籍朋友沟通这里的空气质量了。”Tony看了看收藏夹里的空气查询链接,“但我盼着全球疫情能赶紧过去,那时能有更多人来到中国,来到北京,亲身感受这里真实发生着的一切。”(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倩 实习生焦柏榕对本文亦有贡献)

THE END
0.柴静雾霾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柴静雾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柴静从央视离职后,花了一年时间,自费百万,拍摄了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通过网络,引起巨大轰动,一日之余,点击量逾亿次,成为中国环保史、中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544ivvq
1.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附PPT文件下载)一位有责任感的媒体人——柴静在央视离职后,自费百万元拍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在最近两天可是刷屏可各大sns。 一位有责任感的媒体人——柴静在央视离职后,自费百万元拍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在最近两天可是刷屏可各大sns。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迫在眉睫,究竟怎么破?中国的国企改革,做到了多少?环境保护这些jvzquC41yy}/ryyhcpy/ew45947267mvon
2.雾霾诉讼第一案不是输赢定乾坤请您在面对雾霾时收起不理性的埋怨和指责,拿出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少放一些烟花爆竹,多坐公交、少开私车,夏天把空调温度上调点、冬天把温度下调些,下班前关掉电脑、离家时关闭电灯……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这样一点点“直起腰身”,雾霾这个巨大的“佝偻的影子”就会快些从我们身边消失。【详细】jvzquC41rkthn~s0{q{uj7hp1izy1<91
3.科伦坡惊现雾霾?印度新德里PM2.5爆表,斯里兰卡遭殃!一向注意环保、以空气质量佳著称的斯里兰卡,怎么会出现雾霾呢?这次的雾霾,斯里兰卡是躺枪的,成因与本地环境无关。 NBRO环境研究部门的高级科学家Sarath Premasiri表示:印度首都新德里最近出现的极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是造成斯里兰卡雾霾的原因之一。 (本地媒体Ada Derana的报道)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6886?468
4.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治理雾霾,需要告别“口头环保”观点“最近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温家宝总理的话,恳切地将原因和对策告诉了公众,产业结构的失衡,节能减排的欠账,生态文明的差距,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这也正是中国经济换挡减速、决jvzq<84qrktjqw3rgqvmg7hqo0io1w4423902:831e712<2425>45@80jvsm
5.宁夏多举措积极应对雾霾天气近日,宁夏多地持续出现雾霾天气。1月9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截至当日,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中卫市根据污染天气形势预报,按照自治区“提前一天、提高一级”的要求快速响应,先后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 根据宁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宁夏气象服务中心综合会商jvzq<84pz0vfqyqg0eun0ls1p4532;7123721l6;46>3/<:2:;?5:7mvon
6.“环首都雾霾圈”谁之责深度报道——经济参考网北京、河北、天津、山西等地统称为环渤海经济圈,如今这些地方有了个尴尬的新名字,“环首都雾霾圈”。雾霾之下,无人能独善其身。道理显而易见,然而面对责任,区域内成员却开始互相推诿。 在北京看来,作为雾霾“首恶”的机动车尾气是其唯一能有所作为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jvzq<84yyy4kllpd0et04965/2=03?4eqpzfp}d677>17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