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过后,村子变了,人也变了

6月1日起,北京正式上汛。连日来,我们的记者沿着永定河、大清河流域走访、调研北京防汛准备情况。在去年的 “23·7”洪灾中,门头沟区受灾严重。因为地形山高谷深、沟道密布,山区沟道淤积严重,不少村庄的道路、房屋受损。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门头沟山区沟道的整治也是重点工作。近日,记者走进了门头沟区王平镇的韭园村——

6月1日起,北京正式上汛。连日来,我们的记者沿着永定河、大清河流域走访、调研北京防汛准备情况。在去年的 “23·7”洪灾中,门头沟区受灾严重。因为地形山高谷深、沟道密布,山区沟道淤积严重,不少村庄的道路、房屋受损。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门头沟山区沟道的整治也是重点工作。近日,记者走进了门头沟区王平镇的韭园村——

山洪的痕迹已消散殆尽

韭园村位于门头沟区王平镇,是一个有130多户,267人的小村庄。韭园沟是永定河的一级直流,流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在韭园村内,一条行洪的沟道从村中间南北向穿过,河上几座新修的桥梁连接起东西岸的民居,崭新的柏油马路与河道并排,向山脚和山沟深处延伸出去。

韭园村修葺后的河道 / 记者张博拍摄

沟道的西侧,几户民居的院墙崭新,门前的道路还有不少破碎的砖石,工人们进进出出进行着最后的修缮工作。

据村民吕金象介绍,“23·7”洪灾中,原本干涸的行洪道中,山洪奔腾而下,不仅冲毁了河上的所有桥梁和护栏,还把一旁的公路撕成了碎片。从上游冲下来的车辆横七竖八地停在了乱石堆里。他们家房子虽然有半米左右的抬升,但是堂屋和厢房也都进了水,更靠上游的邻居家由于在河道的拐弯处,更是被洪水冲塌了院墙和房屋。

如今行走在韭园村内,山洪的痕迹已经消散殆尽,但它带来的影响却相当深远。

村子里的桥变了样

为了方便村民通行,韭园村的行洪道上原本有多座涵洞为拱形的小桥,这次洪水过后,水务部门在帮助村民恢复重建时,却把新桥设计成了方形的涵洞。村书记葛淑香已经在韭园村工作了20年,她告诉记者,就算是之前的7·21大水,村里的行洪道都没有太大的水流,但是去年眼看着山洪夹杂着树木,小轿车从上游冲下来。

“原来的桥它比较小,而且矮,拱形的两端就容易挡水,尤其是有车被冲进河道的时候,直接就卡在桥下面了。”由于水路被堵,山洪冲破围挡,刨蚀路面,最终将河道边的道路都完全冲毁。

修复工作在去年8月份随即展开,解放军队伍抢修出生命通道之后,公路、水电气网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就陆续进驻,帮助村民们恢复生产生活。如今的河道里,被冲刷下来的大石头被就地取材,采用地笼的方式沉在底部充当渠底,桥梁再度横跨东西,生活被重新连接起来。

科技为村庄保驾护航

在河道旁记者看到树立了一个电线杆一样的架子,写有 “防汛应急设施”的字样,在上面摄像头,太阳能板,水位监测设备等一应俱全。记者扫了架子上张贴的二维码,手机页面跳转到“山洪灾害预警”的小程序,上面显示有安置点的位置地图,还有当前的气象信息,降雨时的雨量水位,雷达云图和山村资料等信息。

韭园村河道边的防汛设施 / 记者张博拍摄

门头沟区水务局水资源科宋璐雯说:“灾后,市水务局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形成了山洪预警的生成、监视、发布、上报、统计、效益反馈等一平台响应,五级联动,能确保全区64条主要山洪沟道,31万多人第一时间叫应到位,转移到位。”

韭园村新增的气象观测点/ 记者张博拍摄

如同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一般,科技手段的加持让韭园村党支部书记葛淑香面对今年汛期时心里多了一份底气。而就放在村委会旁边的应急安全小屋则更像一个“安全岛”,为村内的应急避难点提供水电等必需品。

要想富先修路,灾后更要修好路

走进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八公里处副经理高玉龙的办公室,一张应急保障现势图非常显眼,上面清楚地标明了门头沟区域内的道路信息。韭园村就位于109国道南侧,永定河在这里有一处“几”字湾,去年道路损毁较为严重。

高玉龙从事公路养护的工作已有20多年,在“23·7”洪灾之后负责门头沟生命线109国道的修复工作。因为门头沟山高谷深,109国道的线路沿着永定河冲刷出的河床在山间蜿蜒,洪灾之后经过统计109国道的恢复重建有15公里,遍布区域内约100公里的线路上。

“原本道路的路基挡墙都用石头砌成,它的抗冲击能力相比混凝土来说要弱很多,所以在新修道路的时候,我们就把被毁公路的挡墙换成了混凝土加片石的结构替代。”高玉龙说,用料变更之外,迎水面的挡墙深度也加深到2米,从而确保挡墙稳固,保护公路地基。

109国道上的多处大桥也被冲毁,新修的桥梁考虑到汛期防洪的需求,也都做了改良。以青白口桥为例,它原本是12跨,8米宽(由于桥墩原因,实际更窄),新桥改成了4跨,每跨30米,同时桥高也调高了将近1米多,这就大大提升了过水量。

新修的青白口大桥 / 记者陈翾拍摄

做好应急演练,提升防灾意识

“去年动员大家到村委会避险时工作可不好做!”葛淑香说起村民的防灾意识的变化深有感触,“今年还没到汛期,就有好几个人跟我说一下雨就到城里去投亲靠友了。”

极端的自然灾害对于每一个经历过的人来说都是一场生动的防灾教育课,除了帮助村庄恢复硬件设施,装备高科技产品做到早预警、早转移之外,千家万户心中有一道警戒线才是更为根本的保障。

门头沟区河湖事务中心副主任刘佳告诉记者,为了做好今年水务领域防汛准备工作,突出了八个领域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强化业务培训,通过以“谁来讲、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防汛业务“技能培训周”活动,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等培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韭园村村民吕金象说,河道边的防汛应急喇叭响过几次,村里面也已经多次做过演练,在发暴雨橙色预警的时候,大家就会转移到村委会的紧急避险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不少人一看天气预报要下雨,估计就会提前离开村子,“我们在门头沟城区也有房子,今年夏天随时准备去那边。”

数说防汛

据门头沟区水务局的信息,通过实施一二三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中央救灾资金水毁修复工程,门头沟区对全区39条山洪沟道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实现一年基本恢复,目前各项工程均已完工。

通过实施山区沟道综合治理,对全区46条山区沟道村庄段进行治理,提升沟道行洪能力,实现三年全面提升,目前19条沟道已开工建设;同时,加密了雨量和水文站网,全区雨量站达182处,实现8平方公里/站的高密度监测防线,水文站26处,实现永定河门头沟段干流和重要山洪沟道水文监测全覆盖。

此外,根据“23•7”山洪淹没范围图,在全区1445平方公里防治区面积基础上,划定了114个危险区,编制了1个区级预案、13个镇级预案和114个村级预案,配备了178个预警广播、144个现地监测预警站、342个巡查员、304部卫星电话。

记者:张博

责编:郭峥

监制:刘萤萤

6月1日起,北京正式上汛。连日来,我们的记者沿着永定河、大清河流域走访、调研北京防汛准备情况。在去年的 “23·7”洪灾中,门头沟区受灾严重。因为地形山高谷深、沟道密布,山区沟道淤积严重,不少村庄的道路、房屋受损。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门头沟山区沟道的整治也是重点工作。近日,记者走进了门头沟区王平镇的韭园村——

6月1日起,北京正式上汛。连日来,我们的记者沿着永定河、大清河流域走访、调研北京防汛准备情况。在去年的 “23·7”洪灾中,门头沟区受灾严重。因为地形山高谷深、沟道密布,山区沟道淤积严重,不少村庄的道路、房屋受损。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门头沟山区沟道的整治也是重点工作。近日,记者走进了门头沟区王平镇的韭园村——

山洪的痕迹已消散殆尽

韭园村位于门头沟区王平镇,是一个有130多户,267人的小村庄。韭园沟是永定河的一级直流,流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在韭园村内,一条行洪的沟道从村中间南北向穿过,河上几座新修的桥梁连接起东西岸的民居,崭新的柏油马路与河道并排,向山脚和山沟深处延伸出去。

韭园村修葺后的河道 / 记者张博拍摄

沟道的西侧,几户民居的院墙崭新,门前的道路还有不少破碎的砖石,工人们进进出出进行着最后的修缮工作。

据村民吕金象介绍,“23·7”洪灾中,原本干涸的行洪道中,山洪奔腾而下,不仅冲毁了河上的所有桥梁和护栏,还把一旁的公路撕成了碎片。从上游冲下来的车辆横七竖八地停在了乱石堆里。他们家房子虽然有半米左右的抬升,但是堂屋和厢房也都进了水,更靠上游的邻居家由于在河道的拐弯处,更是被洪水冲塌了院墙和房屋。

如今行走在韭园村内,山洪的痕迹已经消散殆尽,但它带来的影响却相当深远。

村子里的桥变了样

为了方便村民通行,韭园村的行洪道上原本有多座涵洞为拱形的小桥,这次洪水过后,水务部门在帮助村民恢复重建时,却把新桥设计成了方形的涵洞。村书记葛淑香已经在韭园村工作了20年,她告诉记者,就算是之前的7·21大水,村里的行洪道都没有太大的水流,但是去年眼看着山洪夹杂着树木,小轿车从上游冲下来。

“原来的桥它比较小,而且矮,拱形的两端就容易挡水,尤其是有车被冲进河道的时候,直接就卡在桥下面了。”由于水路被堵,山洪冲破围挡,刨蚀路面,最终将河道边的道路都完全冲毁。

修复工作在去年8月份随即展开,解放军队伍抢修出生命通道之后,公路、水电气网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就陆续进驻,帮助村民们恢复生产生活。如今的河道里,被冲刷下来的大石头被就地取材,采用地笼的方式沉在底部充当渠底,桥梁再度横跨东西,生活被重新连接起来。

科技为村庄保驾护航

在河道旁记者看到树立了一个电线杆一样的架子,写有 “防汛应急设施”的字样,在上面摄像头,太阳能板,水位监测设备等一应俱全。记者扫了架子上张贴的二维码,手机页面跳转到“山洪灾害预警”的小程序,上面显示有安置点的位置地图,还有当前的气象信息,降雨时的雨量水位,雷达云图和山村资料等信息。

韭园村河道边的防汛设施 / 记者张博拍摄

门头沟区水务局水资源科宋璐雯说:“灾后,市水务局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形成了山洪预警的生成、监视、发布、上报、统计、效益反馈等一平台响应,五级联动,能确保全区64条主要山洪沟道,31万多人第一时间叫应到位,转移到位。”

韭园村新增的气象观测点/ 记者张博拍摄

如同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一般,科技手段的加持让韭园村党支部书记葛淑香面对今年汛期时心里多了一份底气。而就放在村委会旁边的应急安全小屋则更像一个“安全岛”,为村内的应急避难点提供水电等必需品。

要想富先修路,灾后更要修好路

走进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八公里处副经理高玉龙的办公室,一张应急保障现势图非常显眼,上面清楚地标明了门头沟区域内的道路信息。韭园村就位于109国道南侧,永定河在这里有一处“几”字湾,去年道路损毁较为严重。

高玉龙从事公路养护的工作已有20多年,在“23·7”洪灾之后负责门头沟生命线109国道的修复工作。因为门头沟山高谷深,109国道的线路沿着永定河冲刷出的河床在山间蜿蜒,洪灾之后经过统计109国道的恢复重建有15公里,遍布区域内约100公里的线路上。

“原本道路的路基挡墙都用石头砌成,它的抗冲击能力相比混凝土来说要弱很多,所以在新修道路的时候,我们就把被毁公路的挡墙换成了混凝土加片石的结构替代。”高玉龙说,用料变更之外,迎水面的挡墙深度也加深到2米,从而确保挡墙稳固,保护公路地基。

109国道上的多处大桥也被冲毁,新修的桥梁考虑到汛期防洪的需求,也都做了改良。以青白口桥为例,它原本是12跨,8米宽(由于桥墩原因,实际更窄),新桥改成了4跨,每跨30米,同时桥高也调高了将近1米多,这就大大提升了过水量。

新修的青白口大桥 / 记者陈翾拍摄

做好应急演练,提升防灾意识

“去年动员大家到村委会避险时工作可不好做!”葛淑香说起村民的防灾意识的变化深有感触,“今年还没到汛期,就有好几个人跟我说一下雨就到城里去投亲靠友了。”

极端的自然灾害对于每一个经历过的人来说都是一场生动的防灾教育课,除了帮助村庄恢复硬件设施,装备高科技产品做到早预警、早转移之外,千家万户心中有一道警戒线才是更为根本的保障。

门头沟区河湖事务中心副主任刘佳告诉记者,为了做好今年水务领域防汛准备工作,突出了八个领域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强化业务培训,通过以“谁来讲、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防汛业务“技能培训周”活动,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等培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韭园村村民吕金象说,河道边的防汛应急喇叭响过几次,村里面也已经多次做过演练,在发暴雨橙色预警的时候,大家就会转移到村委会的紧急避险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不少人一看天气预报要下雨,估计就会提前离开村子,“我们在门头沟城区也有房子,今年夏天随时准备去那边。”

数说防汛

据门头沟区水务局的信息,通过实施一二三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中央救灾资金水毁修复工程,门头沟区对全区39条山洪沟道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实现一年基本恢复,目前各项工程均已完工。

通过实施山区沟道综合治理,对全区46条山区沟道村庄段进行治理,提升沟道行洪能力,实现三年全面提升,目前19条沟道已开工建设;同时,加密了雨量和水文站网,全区雨量站达182处,实现8平方公里/站的高密度监测防线,水文站26处,实现永定河门头沟段干流和重要山洪沟道水文监测全覆盖。

此外,根据“23•7”山洪淹没范围图,在全区1445平方公里防治区面积基础上,划定了114个危险区,编制了1个区级预案、13个镇级预案和114个村级预案,配备了178个预警广播、144个现地监测预警站、342个巡查员、304部卫星电话。

THE END
0.暴雨过后山洪爆发,男人为了活命,只能拼命保住煤气罐!暴雨过后山洪爆发,男人为了活命,只能拼命保住煤气罐!奇葩动物 山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儿媳母亲重病婆婆借钱不还见死不救,婆婆的病儿子以牙还牙 靓仔情感 打开APP 乌克兰撑不住了,向全世界求救,特朗普不想管,欧盟只有口头支票 朗威游戏说 打开APP 乌军空袭七日,克里米亚遭“至暗”重创 趣味萌宠的日常 238跟贴 打开APP jvzquC41o07757hqo1|0xrigq1\CE_Z9LVN/j}rn
1.洪水过后,野三坡民宿等待重启李峰洪水酒店洪水过后,野三坡民宿等待重启 山谷中,湍急的河流里出现了桌椅板凳、冰箱、洗衣机、液化气罐,以及汽车;村口的大松树,先是摇摇欲坠、倾斜,最后随着山洪顺流而下。 如果不出意外,往年的8月是野三坡景区的旺季。但如今,郭鹏只能眼睁睁看着洪水从百米开外的拒马河漫上河岸,淹没了他种的向日葵和油菜花花田,继而淹没民宿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8/2:3178iqe/on|ohxrx:68>8260yivvq
2.8.4暴雨后的岭塘村山溪据村中七十多岁的老者称,咁大个仔都未见过如此大的溪水,洪水漫过桥面,连马路、坑边田地都变成行洪区,停在村中旧地坪的汽车都被冲走,村道积满泥沙,泥泞不甚,仿佛发生过泥石流过后的痕迹。山洪过后20天,笔者拾拍其灾后情景,仍感觉出当天山洪的狂野。jvzquC41yy}/onnrkct/ew47hrkxko5
3.《桥》教案设计(精选12篇)师:同学们,五天过后,山洪过后,那个受全村人爱戴的老汉在这场山洪中牺牲了。(教师擦去板书“老汉”) 那个曾经还鲜活地在人群中求生的儿子,也被洪水吞没了。(教师擦去板书“儿子”) 还有河上那座窄窄的木桥也在山洪中摧毁了,那是不是也该把它擦去。 (生摇头。) 师:为什么? 生211:不能。这是老汉用生命换来jvzquC41o0jj{rkcpyko0lto1lobqjs1zkgpz~jywpobpsn{wykolrfqcp586>6540nuou
4.广西北部山洪泥石流过后满目疮痍从5月14日开始的南方强降雨肆虐广西北部山区,在三小时降雨量达186毫米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特大暴雨还引发山洪和泥石流,造成3死3失踪。5月18日,当地通讯恢复后工作人员发回受灾严重的兴洞村小洋洞屯图片显示,山洪泥石流过后的小村庄满目疮痍。广西北部山洪泥石流过后满目疮痍 村民房屋在洪灾过后破败不堪。广西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vr1ne1;5371663A4875;60|mvon
5.杭州富阳:山洪过后开展自救新闻1/4 2023年7月23日,杭州富阳区上官乡,多支救援队伍与村民一起清理家园,开展自救。 视觉中国 22日傍晚至23日凌晨,杭州市富阳区短时强降雨引发山洪致局部山体塌方和泥石流。截至23日14时,暴雨共造成5人死亡、3人失联。灾情发生后,富阳区出动救援抢险队伍600余支,转移涉及危险区域人员1500余人。jvzquC41rjuuq7hevx4dqv4424902@4461VIQJtfmT9B4B;xsg>{P;z6lc842@760unuou
6.福建漳州:山洪过后土楼还好吗?福建漳州:山洪过后 土楼还好吗? 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于5日下午在福建漳州市二次登陆,给当地带来长时间降雨,主要集中于西部山区,位于漳州南靖县的部分土楼也经历了山洪。目前,洪水过后,这些土楼还好吗?一起去看看。 记者:郭圻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jvzquC41yy}/vqjeqxks0ls1pg}t1@>24668
7.小学语文《搭石》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课件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4、“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明确:卷起) 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jvzquC41yy}/{~|gpoo/exr1lkgpz~jujgpj1;9395690qyon
8.自然·情思(一)仿佛在浮、在扭、在摇, 真的乱了吗? 乱了──乱了, 但并非是你, 是那些企图改变你形象的 迷人的花招。 山洪过后 暴虐的山洪 过去了, 沟壑里, 被冲倒的草木, 渐渐地 将腰伸直。 俯视沟底: 又增添了 一些 圆滑的卵石。 你若是喜欢,我感到荣幸。谢谢了!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227>3;
9.山洪退去兴隆山村重拾烟火气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这几天,山洪过后的榆中县兴隆山村,正从泥泞中复苏。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遍布村落,收拾院落、重整家园,在各方支持下,生活秩序正稳步恢复。 段天花的小卖部在村头守了25年,二十平米的空间里,货架挨挨挤挤地立着,既装着油盐酱醋的日常,也盛着一家人的生计。山洪涌来时,浑浊的泥水顺着门缝往屋里灌,她家的小卖部也jvzquC41yy}/vqjrcrks0ls1pg}tFnycknegq{|ctfe43=775:?
10.山洪过后,8支青年突击队的十天接力荆楚网8月底,8支青年突击队的400人接力奋战,对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南辛房村内的一条泄洪沟渠进行清淤,为后续的重建做好基础性工作。图片均由团门头沟区委提供 若没有人指点,已完全看不出这曾是条给村里带来灵动的沟渠,山洪咆哮过后,这河道里堆满了山石、树根和残破的建筑物。 jvzq<84pgyy/ewmwdgo/exr1eqtugwy14284/9>1235dqwygpve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