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爆发洪水,这还真是个稀罕事!中国石化工作人员拍摄的视频显示,位于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油田玉奇片区,遭到洪水侵袭,一夜之间幻化出700个湖泊。那么,沙漠里为何会爆发洪水?难道新疆真的要变江南了吗?
塔克拉玛干沙漠遭洪水突袭
首先我们要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它的总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
然而,就是这一被西方探险家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干旱地带,却突遇洪水袭击,淹没面积高达300多平方公里。导致油田片区道路、电线杆一片狼藉,50多辆勘探车辆和3万多套设备遭到破坏。那么问题来了,沙漠中的洪水从何而来?
沙漠中的洪水从何而来?
一方面,从1961年以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就保持着每十年增加8.8毫米的涨幅趋势。相较于1961-1970年,2011-2020年新疆暴雨日累计总量增加了53.5%,暴雨天数增加47.1%。
并且,在洪水爆发前,盆地边缘的和田地区洛浦3小时的雨量,就高达52.9毫米,超过了当地全年的平均降水。
另一方面,引发洪水的诱因还有天山的融雪。塔克拉玛干沙漠附近汇集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山脉,这是新疆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当温度较高时,融化的雪水就会顺着地势下流,随后,这些径流大部分通过蒸发作用回到大气环流,剩余的则会渗入沙漠下层的地下河。
而当水流量超过蒸发和下渗的容纳量时,再加上沙漠中并没有排水系统,最终,多余的水就会从地势最低处开始向外蔓延,暴雨和融水结合,从而就引发了季节性洪水。
不过,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引发这一怪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离不开气温的变换,也就是全球变暖。
据中国天气网新疆站数据显示:近60年来,新疆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3℃的速率增加。从理论上讲,每1摄氏度气温的增加,同时也会伴随着大气持水能力7%的提升,增加了降雨量不说,同时也会加速冰川的融化。
这就导致塔里木河上游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5倍,达到了自1957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首位,从而在沙漠中形成了700个湖泊。那么,长此以往,难道沙漠真的会变成绿洲吗?这一现象究竟是生态建设的机遇还是挑战?
沙漠会变成绿洲吗?
其实,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差不多4-5毫米。然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随着温度的升高,地表的蒸散发量也进一步增大。因而两者相比,远未达到平衡的势态,沙漠洪水也就只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一次极端偶然事件。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沙漠中的植被经过长期的物竞天择,生存下来的都是抗干旱品种。所以,大量的涝渍反而会破坏沙漠原有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