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指导——成因分析类降水盆地海陆气候

1.地理原因(地理判断与比较及原因分析)

原因问题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地理重在自然)(因素)

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

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

例1: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

①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

②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

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④城市人口密集,汽车尾气等排放加剧温度提高。

①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⑤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

◆分析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原因:

例3: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日较差大的原因:

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升温快,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故日较差大。

◆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类型及原因分析)

例4: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

① 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

② 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例5:说明造成南疆和北疆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封闭的吐鲁番(塔里木)盆地,水汽不易进入,并且位于天山背风坡,空气干燥。

◆气候成因分析:

例6:“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昆明气候的形象写照,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① 冬季由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以西,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暖天气,气温较高;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全年温差小。

② 由于地处高原,地势高,一旦降水太阳辐射被削弱,则气温明显下降。

例7:简述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多大风沙尘天气。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岭阻隔,难以深入。

例8:史书记载,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公元209年1月23日,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记载:曹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这些弱点正是曹军失败的基础。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曹军具有这些弱点的原因。

曹军从北方长途跋涉至湖北地区,作战路线长,故“劳师”;南方地区温度高、湿度大,故“水土不服”;北方地区雨季短,平原广阔,河流少故“短于水战”;此时为冬季,草木枯死,故“战马无粮”。

◆影响风力的因素:

温差大小,气压梯度力大小;

距高压中心远近;

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

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山脊等)

◆影响云雾、霜、露水等的因素:

水汽(河流湖泊水库附近);

温度降低;

地形;

凝结核

◆流域面积大小原因:降水量大小,地形地势高低平坦

◆水文特征原因分析:(有无结冰期、含沙量、流量季节变化、流速大小、流量大小、汛期出现季节及原因)

例9;: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沿岸有暖流流过,增温增湿

◆某河流某河段流量减少或断流原因:

案例10:黄河断流的成因:

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②风力作用强烈,蒸发旺盛;

③(土壤)流经地区,土质疏松、土地沙化,河水下渗严重;

人为原因:

①黄河上游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量过大以及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

②上、下游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水利工程众多,拦截了大量水源。

◆分析航运条件和航运价值大小的原因:

例11: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流域内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运输量小,河流航运价值不大

例12:与伏尔加河相比,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更为突出的原因:

流域内降水量更丰富,水量大;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更高,河流含沙量小;流域水位季节变化更小;流经西欧主要工业区,沿岸航运需求量更大。

◆淡水湖咸水湖的成因:

例13: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青海湖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该地区属内流区,为陆地内循环,降水补给量少;经长期蒸发,湖中盐类物质不断富集,形成咸水湖。

◆各类地形地貌形成原因

例14:喀斯特地貌地貌形成地质过程:

最早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纯净的石灰岩;后地壳上升为陆地,石灰岩受到挤压破裂; 形成水平和垂直的裂隙;气候炎热多雨:流水顺裂隙溶蚀岩石形成石林地貌

例15: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成因:

① 地质条件:石灰岩分布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② 气候条件: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

③ 生物条件: 湿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高考高频成因考点(一)

1.雾淞成因(伊犁河谷)

①温大,冬季气温低

②上有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冬季不易结冰

③河谷易成雾且河谷地形相对封闭,雾不易扩散

④大量雾气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树枝上,形成雾淞奇观

2.黄土高原塬梁峁的演变过程

①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易形成黄土塬

②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

③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3.多岛屿、半岛、峡湾的成因

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

②位于西风带且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位于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④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4.沼泽/湿地成因

①地处高纬/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盆地面积达,汇水面积大

地势低平/洼,排水不畅,河口以海水倒灌

③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河网密集,汇水面积大

④气候寒冷,土质黏重,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⑤河流水量大,汛期/凌汛河水泛滥,易溢出河道

⑥水生植物丰富,涵养水源

⑦位于宽谷/盆地周围冰雪融水形成的山麓地下水溢出带

5.沙尘暴形成的天气条件

①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

②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

③气旋势力强,气温上升,形成扬沙

④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6.冬季牧场成因

①位于山地南麓,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避免大风和降雪

②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

③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

7.沙源丰富的原因

①工程建设、过度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剧土壤侵蚀

③湖区地势低洼,上有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沉积

④雨季河水倒灌带来的泥沙在湖底沉积

⑤入湖水量减少,干涸湖底面积扩大

⑥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

⑦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大量湖滩裸露

⑧每年枯水期,强劲的冬季风可将湖滩裸露的沙土吹起来,再经风力搬运到湖滨地带堆积

8.沙丘形成过程(丹娘沙丘)

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

②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

③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

④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9.云雾形成过程(庐山)

①冷锋在往东南移动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前进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带,转变为准静止锋

②同时气流遇山地抬升,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因而多云雾

10.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

① 在浅海环境下接受沉积,形成红色砂岩(沉积岩)

② 经地壳运动发生隆起抬升(地壳上升)

③ 再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该景观

11.雨城成因(雅安)

① 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四川盆地

② 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

③ 喇叭状的地形有利于印度洋、太平洋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带来丰富降水

④ 山地附近迎风坡,多地形雨

⑤ 盆地(谷地)地形,夜间有空气下沉,盆地气流上升多夜雨

12.“巴山夜雨”成因

① 西南山地潮湿多云

② 西南山地多准静止锋

13.盐湖成因

自然

① 地势低洼,曾有众多河流汇入

② 气候极端干旱,蒸发量大,降水极少

③ 强烈的蒸发促使地表浅层水或潜水中盐分上升,盐分积累

人为

① 上游河流建设水利工程截流(引水)

② 下游农业用水不断增加,加大出湖水量

③ 引起湖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盐度逐年升高

14.风力发电因素

① 风力资源多少

② 当地经济发展程度

③ 当地常规能源的丰歉

15.干旱成因

① 大气降水少

② 河流水量少

③ 气温高,蒸发大

④ 沙漠多,下渗多

⑤ 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坡度大,河流流速快,不易保存

⑥ 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下渗

⑦ 水利设施不足,存留水体少

⑧ 人类活动用水多

16.春旱原因

①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② 雨季未到,降水稀少

③ 春季为小麦生长期,需水量大

④ 降水年际变化大,某些年份春季降水稀少,灾害更为严重

17.盐碱地成因

自然:

① 地处平原,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② 气候干旱,地下水水位高

③ 距海近,易受海水影响,地下水含盐量高

④ 春秋季节多大凤,气温高,蒸发旺盛

人为:

⑤ 不合理灌溉,普遍采用大面积漫灌,易引起地下水位上涨

⑥ 兴修水利工程,易引起河湖水面升高,河湖补给地下水

⑦ 跨流域调水,引起调出调入地下水位变化

18.冲(洪)积扇形成过程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高考高频成因考点(二)

1.湖边植物分布广的自然原因

①地势平坦,浅滩面积广

②河流注入,携带有机质多,土壤肥力较高

③河流有进有出,淡水资源丰富,湖泊盐度较小

④地形相对闭塞,形成了沿湖地带的温暖小气候

⑤湖泊比热容较大,水体白天吸热、晚上放热

2.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①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提供丰富有机质

②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

③地形平坦,降水相对较少,风力及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有机质易留存

3.生物多样性丰富原因(横断山区)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水分充足

③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显著

4.三峡水库在9~11月蓄水原因

①冬春降水少,提前蓄水保证冬春发电所需的水量和水位差

②保证上游航道的水深,满足大型船舶的航运需要

③保证次年春节灌溉和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

④此间库区降水强度小,来水含沙量小,河水清澈,因蓄水产生的泥沙淤积量小

5.大坝截流在冬季/3月的原因

①降水较少,河流位于枯水期,流量较小

②可降低截流难度,保障截流安全,节省截流支出

③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便于施工

6.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阿拉伯半岛)

①热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②海拔低,无冰雪融水

③地形平坦,沟谷发育少,流水不易汇聚

④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易下渗

7.迁都原因

①分散城市职能,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市环境

②加强政治影响

③加强军事控制

④发展经济

⑤开发内陆地区国土资源,减轻xx人口和环境压力

8.“烈日下的清凉国土”(摩洛哥)

①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

②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

③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

④沿岸寒流有降温作用

9.河流泥沙量大的原因

②流域内降水量大

③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

④流域内地形坡度大

⑤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10.能源强度低的原因

①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② 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节能技术,更新设备

③ 增强节能意识

④ 进行产业转移

11.大气透明度极佳的原因(昆仑站)

① 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② 海拔高,空气稀薄

③ 污染小

12.夏秋夜间多雨的原因

① 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② 河谷/盆地地形

③ 夜间山坡冷却块,气压较高

④ 冷空气亚山坡下滑至谷底,迫使谷地暖湿气流抬升,易形成降水

13.旱情分布的原因(广西:西>东)

① 降水量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② 西部地势高,坡度大,地表水难以保存

③ 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存水分

④ 西部石灰岩广布,地表水易渗透

14.夏季少霾的原因

① 夏季处于迎风坡,气流沿山坡上升,且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尘粒扩散

② 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尘粒沉降

③ 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

④ 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15.空气质量高的原因

① 大气污染物排放少

② 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

16.湖区湿热的原因

① 多对流雨和地形雨,降水充沛

② 纬度低,气温高

③ 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大,蒸发旺盛

④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⑤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

17.地下水盐度高的自然原因

① 大气降水,四周高中部低,河流呈向心状汇集

② 形成地表径流,将硝酸盐带来

③ 盐分随地表水下渗

④ 水分蒸发,盐度升高

18.天气多变的原因(雷克雅未克)

① 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 多气旋锋面活动

③ 暖流流经,高纬度地区易成雾(寒暖流交汇易成雾)

19.“水”比“油”贵的原因(沙特)

①热沙,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

②生产生活用水以淡化海水为主

③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石油,所以···

①冬季冷空气密度大,容易下沉

②在海拔地处堆积,海拔低,风速较小,空气运动微弱

③冬季地面温度低(尤其是夜间),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海拔低处易形成雾,而高处不易形成

21.与高坝相比,低坝具有哪些优势

①减少移民

③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

④渍坝等威胁性小

⑤工程量小,投资少

一、答题思路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二、答题模板

1.气候成因分析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气温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

①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纬度低,气温的年变化较小,纬度高,气温的年变化较大。

③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小。

④地势高的地区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⑤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增大。

⑥城市人为热源较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

降水

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植被和水文状况、人类活动等

①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②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⑤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较大,降水相对较多;

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雨岛效应、人工降雨等方面

2.河流特征成因分析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流量变化

降水量的变化或气温变化;流域面积的大小;水利工程和湖泊的调蓄功能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河流的流量较大;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下游的流量变化减小;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下游地区河流的流量变化减小

凌汛

纬度、流向、流域气候

①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流;

水能

流量、落差

流域内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水位落差大的河流水能丰富

航运价值

自然因素(河流的通航里程、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和社会经济因素(流域内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和城市数量)

①气候:降水量大,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常年可通航。

②地形:平原地形,河宽水深,水流平缓,则航运价值大。

③流域内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则航运价值大

3.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

经济原因

迁往经济发达和工资水平高的地区

社会原因

政策、战争、就业机会和婚姻家庭等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转变、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等

4.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环境问题

成因分析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①地势起伏大,坡度大;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如黄土高原);③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②开矿;③土地利用不合理等

土壤盐碱化

自然原因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旱涝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

土地沙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土质疏松,植被少,大风日数多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综合题规范答题指导——成因分析类

要点精讲

命题人话命题特点

阅卷人说失分盲区

考查方式

以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或变化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要素时空分布产生的原因以及某种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原因。

1.没有提取有效信息,问题回答错误。

2.不能够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张冠李戴。

3.问题回答缺乏针对性,地理术语运用不当。

设问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有“分析……分布的原因” “阐释……变化的原因”等。

难度分值

难度稍难,分值一般为6~8分。

原因分析答题“三步法”

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

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

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答题术语

分析角度

答题要素

太阳辐射强弱的原因

主要抓住三个地理要素进行分析: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地势高低与坡向(阳坡、阴坡)

某气候现象成因

主要从以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分析: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③人类活动;④下垫面(地势高低、地形抬升或地形阻挡、洋流、海陆分布)

某地降水多少的原因

主要从影响降水的因素中选择分析: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人类活动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原因

多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①纬度位置(东西向);②海陆位置(与海岸线平行);③地形(局部闭合或沿山脉延伸)

水能资源丰歉的原因

主要抓河流的落差(看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河流的水量(看流域降水量大小)两个方面

渔场成因

抓住以下区域:①大陆架海区;②河流入海口处;③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④温带海区。从饵料丰富程度上分析

人口迁移

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②政治;③社会文化;④生态环境(气候、旱灾等)

工业集聚原因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②节省运费和能源消耗;③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交通选线原因

①线路施工难度,投资多少;②沿线的人口、城镇、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③线路里程等

典例剖析

[2017·全国卷Ⅰ,36(1)、(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阅卷抽样】

【阅卷点评】

第(1)题,针对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从生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答案给出了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整体分析较好;但忽视了我国热带地区比坦桑尼亚纬度高,市场需求量大没有指出是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规模大,可得4分。第(2)题,该答案给出了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但忽视了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可得2分。

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在热带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对点精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2月全线通车的贵广高铁全长约860千米,建设难度大,被称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特别是贵州省境内的三都隧道长10余千米,穿越了14条大断层破碎带和3条褶曲构造带,如图a所示。高铁开通使居民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某学者研究了某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民航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如图b所示。

(1)指出贵广高铁东端所在区域地形的特点及成因。

(2)分析三都隧道施工难度大的自然原因。

(3)据该学者的研究结论,指出贵广高铁开通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的影响程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解析 第(1)题,贵广高铁东端所在区域位于珠江入海口地区,属于珠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第(2)题,应主要从三都隧道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喀斯特地貌特点、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第(3)题,贵广高铁开通对桂林民航和广州民航影响程度的差异可从图b中分析得出。原因应主要从桂林和广州在贵广高铁中的位置以及两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方面分析。

答案 (1)特点: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

成因:位于珠江入海口,河流冲积而成。

(2)地质条件复杂,断层、褶曲构造多,岩层破碎;位于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地下溶洞、暗河、裂隙发育;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地下水补给来源丰富;地表水下渗强,地下径流丰富,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塌方、涌水、涌泥等灾害。

(3)不同影响:高铁开通对桂林民航的影响较大(航空旅客数量减少的比例较大);对广州民航的影响较小(航空旅客数量减少的比例较小)。

原因:桂林位于高铁线路中段,与研究中的徐州、济宁位置相似,与民航相比,在沿线城市与桂林之间乘坐高铁的费用更低、更便捷。广州处于高铁线路端点位置,与研究中的北京、上海位置相似,为全国中心城市之一,辐射能力强,民航受高铁开通影响的程度较小。

综合题技法专练——成因分析类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2018年上半年,新疆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得到有效使用。截至2018年6月底,全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835.4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22.9%,装机规模仅次于内蒙古位居全国第二位。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的达坂城,是目前新疆九大风区中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下图为新疆地形简图。

(1)据图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2)简述新疆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8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冬雨较多,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 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 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 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下图为纳马夸兰周边区域和纳马夸兰气候资料图。

(1)分析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适合多肉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8分)

(2)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6分)

(3)分析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因。(8分)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西部浊水溪以南,由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冲积而成,是台湾岛面积最大的平原。嘉南平原早期许多地方是对天气依赖程度很高的“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圳,灌溉用的水渠)完工后,遂有“谷仓”之美称。嘉南大圳以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狭小谷地,水源通过隧道引自曾文溪上游)和浊水溪为主要水源,经由供水渠,对农田进行灌溉,灌溉过的水,再经排水渠注入海洋。嘉南大圳虽然是台湾岛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但是灌溉用水供应有限,当地形成了相应的作物布局,把水稻、甘蔗和杂粮组合在一个灌溉区内,每种作物种植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将这三种农作物进行轮换种植,形成了三年轮作制。下图示意嘉南平原位置。

(1)说明嘉南大圳修建后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6分)

(2)说明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6分)

(3)简析嘉南平原灌溉区内同时种植水稻、甘蔗和杂粮,并进行轮作的原因。(6分)

1.答案 (1)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受冬季风影响大(或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近);地处盆地边缘,盆地内外温差大;处于山口位置,狭管效应明显。

(2)新疆全年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新疆能源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拉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增加就业等。(任答4点)

解析 第(1)题,风能资源丰富与距离风源地近、地形影响有关。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地处盆地边缘,盆地内外温差大,风力强;处于山口位置,狭管效应明显,加剧风力。第(2)题,新疆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主要从风能资源、风能特点及对经济发展带动等方面分析。

2.答案 (1)该地纬度较低,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高,年降水量少;受西风影响,冬雨明显,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多晴天,昼夜温差大,露水多;受寒流影响,多雾。

(3)气候适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多肉植物多、种类独特,国际市场广阔;当地劳动力丰富廉价,生产成本低;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运输便利;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大量远距离出口提供条件。

解析 第(1)题,要根据多肉植物生存的习性,结合图示材料分析回答。第(2)题,要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分析,要抓住沙漠形成的时间、气候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特点等方面分析回答。第(3)题,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分析,再结合具体情况,从纳马夸兰的气候、种植面积、多肉植物的种类、市场、劳动力、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

3.答案 (1)供水渠能够提供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防御旱灾;排水渠利于洪水的排泄,减轻洪涝灾害;排水渠将沿海平原土壤中盐分排入海洋,改良土质,增加耕地面积。

(2)(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圳是灌溉用的水渠,嘉南大圳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可从灌溉、排水、改良土壤三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是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第(3)题,由材料可知,同时种植可解决灌溉水源不足问题,因为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时间各不相同;另外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夏天到了,洪水形成原因有哪些?该做好哪些洪水防范措施?夏天到了,洪水形成原因有哪些?该做好哪些洪水防范措施? 夏季到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探讨洪水和洪灾,大家知道原因么?洪水来了该如何自救?该如何防范洪水的发生?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jvzquC41yy}/lrfpuj{/exr1r1>5e<984:9bd;
1.洪水是怎样形成的?#七下八上防汛怎么防# 【洪水是怎样形成的?】#辽宁盘锦绕阳河堤坝发生溃口#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常淹没堤岸滩涂,甚至漫堤泛滥成灾。描述洪水的要素包括洪峰流量(水位)、洪峰流量(水位)出现时间、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辽宁盘锦紧急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22==:2296av6526<5;j825562:=j60jznn
2.汉江安康(83.8)特大洪水成因的分析及石泉水库的作用但水库在7月31日汉江致灾洪水向安康城逼进的过程中仍发挥一定的蓄洪滞洪作用,水库下泄流量小于入库流量1800-2000立方/秒,使水库水位升高到407米,库容4亿立方米,虽然没有因此而避免安康城的灭顶之灾,但它还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结语:综合上述,形成83.8安康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前期较高的蓄水量、面广量大jvzq<84yyy4bm|0ep5og€x1cpqbpp4cmpkxu8723931967815728A:0jvsm
3.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A.冰雪融化B.冰凌堵塞河道C.人为精英家教网>高中地理>题目详情 2.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 A.冰雪融化B.冰凌堵塞河道 C.人为因素导致大坝绝口D.臭氧层空洞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本题考查洪水的形成原因,难度较低. 解答解:冰雪融化会增大径流量,形成洪水;冰凌堵塞河道,导致水位上升,溢出河道,形成洪水;人为因素导致的大坝决口也会淹没下游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mq1ujoukhnfa2=23=idge7fg:>649;e2=;dggggf?783
4.形成早恋的原因有哪些?早恋早恋是近年来广泛的出现在未成年孩子中的一种不健康的现象,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早恋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后患无穷的。为了帮助广大的孩子有效地预防早恋现象,下面为大家列举了几个生活中早恋形成的原因。1jvzquC41vcm/3;5cum4dqv4lkdooi8cqn537>6680nuou
5.“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是()A.水土流失B.泥沙沉积C.人工抬高D.洪水20.“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是( ) A.水土流失B.泥沙沉积C.人工抬高D.洪水泛滥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ehgfnje7f?4dm9;d8kd:?;7;g:b6@5e7
6.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和治理措施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下面是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jvzq<84yyy4hcxpcq0ipo8j142822>65186:el:c85k4;>3ujvsm
7.梅雨形成的原因梅雨有哪些危害→MAIGOO知识梅雨形成的原因 梅雨有哪些危害 摘要:梅雨,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有很多种类,除了正常梅雨外还有早梅雨、迟梅雨、特长梅雨等。梅雨时节由于下雨很多,因此危害较大。接下 jvzquC41o0sbkptq0eun1ptqoco04:;;:;4ivvq
8.航道知识按形成原因分 天然航道:是指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海等水域中的航道,包括水网地区在原有较小通道上拓宽加深的那一部分航道,如广东的东平水道、小榄水道等。 人工航道:是指在陆上人工开发的航道,包括人工开辟或开凿的运河和其他通航渠道,如平原地区开挖的运河,山区、丘陵地区开凿的沟通水系的越岭运河,可供船舶航jvzquC41yy}/espjf0ipo8mfin5ifƒx142752@4v42752@79a;?54;3ujvsm
9.气象学论文范文由上文所述,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从组织资源的范畴下,来探究其形成原因,则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一)困境形成的内部原因探究 上文提到的企业创新能力,实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之间经济学论文,存在着逻辑关联。即,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创新能力,不但能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切实优化产品的生产工艺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