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遭遇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空气中充斥着灰黄色的沙尘,能见度大幅降低,呼吸困难。据韩国气象厅统计,韩国全境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为148微克/立方米,达到“极差”水平。
韩国沙尘暴严重,韩媒“甩锅”中国
沙尘暴对韩国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韩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飙升,达到了危险的水平。为了保护市民的健康和安全,韩国全国17个市道都紧急发布了雾霾警报,建议市民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佩戴防护口罩,避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济州道的空气质量更是惨不忍睹,当地政府还发布了细颗粒物预警,要求关闭学校和幼儿园,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韩国一些媒体在沙尘暴天气中表现出了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仅没有反思自身的环保问题,还试图将责任推给中国。他们用“沙尘暴起源于中国”这样的标题,故意夸大沙尘暴对韩国的影响,甚至在报道称使用了大量极端词汇,比如“发源地如同地狱”、“造成灾难”等,以此来激化民众情绪。
这些媒体的做法是对事实和科学的无视,也是对中韩两国友好关系的破坏。他们忽略了中国在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挑拨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沙尘暴源于蒙古国南部,中国只是“途经站”
实际上,关于此次沙尘暴袭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追踪沙尘暴的沙源地和输送路径。根据卫星遥感监测,一开始,蒙古国南部出现了强烈的风沙活动,大量沙尘随着西北气流向东南方向输送。随后,沙尘进入中国北方地区,并继续向东南方向扩散。之后沙尘就影响到了韩国、日本等东亚地区。
可以看出,最近的一次沙尘暴,就是由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产生的。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源地之一,也是沙尘暴的“发源地”,而中国只是沙尘暴的“途经站”。据悉,沙源地的气温随着季节变化而升高,使得沙源地的冻土层提前消融,而同时期的降水却不足以滋润土壤,导致植被难以存活,土壤裸露在风中,沙土容易被风吹起。当冷锋过境时,沙源地的近地面风速加大,将大量的沙尘卷入空中,随着西北气流向东南方向输送,造成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天气。
为什么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会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呢?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这里的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导致植被稀疏,土壤干燥,沙土容易被风吹起。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牧业扩张,过度放牧,开垦耕地等人为活动,也加剧了这里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这里的环境恶化和空气污染。
中国防沙治沙成果显著,韩国应理性看待
相比之下,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保护等措施,对改善环境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据了解,中国近年来沙尘天气明显减少,2019年沙尘天气日数为18.6天,比上世纪90年代下降了近一半;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蒙古国、韩国等国家签署了多项防沙治沙和环境保护的协议和计划。
韩国应以科学和建设性的态度看待环境和空气污染问题,避免炒作和“甩锅”。环境和空气污染问题没有国界,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交流和合作,正面引导舆论。中韩两国是近邻,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