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安全监测的实施方法与技术规范mm精度

地质灾害安全监测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灾害类型、地质条件和技术能力,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从监测点选址到预警发布的每个环节都需遵循技术标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与决策的有效性。本文系统介绍地质灾害安全监测的具体实施方法,为一线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引。

地质条件调查是监测方案设计的基础工作。需采用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圈定灾害体范围、边界及影响区域,重点标注断层、软弱夹层等控灾地质构造。对于滑坡体,需查明滑床倾角(测量精度 ±1°)、滑带物质组成及厚度(误差≤5cm);针对泥石流沟谷,应测定流域面积、主沟长度、纵坡降(精度 0.1%)等形态参数。采用钻探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地下信息,钻孔间距根据灾害规模确定,小型灾害体控制在 50m 以内,大型灾害体加密至 20-30m,钻孔岩芯采取率需≥80%。

监测参数确定需依据灾害类型差异化设置。滑坡监测应包含:地表位移(平面精度 3mm,高程精度 5mm)、深部位移(每 10m 深度误差≤2mm)、裂缝开合度(分辨率 0.01mm)、地下水位(精度 ±2cm)及孔隙水压力(量程 0-1MPa,精度 0.5% F・S)。崩塌监测重点关注危岩体位移(采样频率 1 次 / 小时)、基座应力(量程 0-50MPa)及振动加速度(0-10g)。泥石流监测需布设降雨量(分辨率 0.2mm)、泥位(量程 0-15m,精度 ±1cm)、冲击力(0-100kPa)等参数传感器,其中雨量监测点需覆盖流域上、中、下游。

监测方案编制应包含布点图、设备清单与技术参数表。布点原则为 "关键部位加密,次要区域控制",滑坡后缘与剪出部位的监测点密度不低于 2 个 / 100㎡,滑坡体中部可放宽至 1 个 / 200㎡。方案需明确数据采集频率:日常监测 1 次 / 天,降雨期间(日雨量≥50mm)加密至 1 次 / 10 分钟,地震后 1 小时内完成首轮数据采集。同时制定设备选型标准,如 GNSS 接收机需满足静态平面精度 5mm+1ppm,动态响应时间≤1 秒,确保适应野外复杂环境。

地表监测网络布设需形成闭合控制体系。滑坡地表位移监测采用 "基准站 - 监测站" 模式,基准站应选在稳定区域(距灾害体边界≥500m),视野开阔度≥15°,避开强电磁干扰源;监测站沿滑坡主滑方向布设,在后缘、中部及前缘分别设置监测断面,断面间距≤30m,每个断面布设 3-5 个监测点,形成三维监测网。裂缝监测点需跨缝布设,传感器两端固定点间距≥50cm,确保裂缝变形能被有效捕捉,对于活动性裂缝,应同步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分辨率 1080P,帧率 25fps)。

地下监测系统安装需精准定位。深部位移监测采用钻孔测斜仪,钻孔直径 110mm,垂直度偏差≤1°,测斜管底部嵌入稳定岩层≥5m,管节连接需保证同心度(误差≤2mm),管内注满清水以减少环境干扰。孔隙水压力计应埋设在滑带以下 1-2m 处,采用双管法埋设确保传感器与地层紧密接触,埋设后需静置 72 小时待读数稳定。对于泥石流沟谷,地下水位监测井应布置在物源区与流通区交界处,井深需达到稳定地下水位以下 5m,井管滤网段长度不小于 3m。

气象与环境监测设备安装需考虑代表性。雨量站应设在流域中心区,距地面高度 1.2m,周围 20m 内无遮挡物,避免溅水影响;风速风向仪安装在开阔处,高度≥2m,采样频率 1 次 / 分钟。视频监测点需覆盖灾害体全貌及主要运动路径,摄像头应具备 360° 旋转功能(定位精度 ±0.5°),夜视距离≥100m,在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仍能保持清晰成像(最低照度 0.01lux)。

实时数据采集需建立自动化流程。采用定时唤醒机制控制设备功耗,静态监测时段(无预警时)设置为 1 次 / 小时采集,动态预警时段自动切换为 1 次 / 10 秒高频采集。数据采集终端应具备本地存储功能(容量≥16GB),支持掉电后数据不丢失,当网络中断时能缓存至少 7 天的监测数据。采集系统需具备数据质量自检功能,自动识别超出量程、跳变异常的数据(偏差超过 3 倍标准差),并标记可疑数据供人工复核。

数据传输网络需保障稳定可靠。近距离(≤5km)监测点采用 LoRa 无线传输,设置扩频因子 12 以提高抗干扰能力,传输速率控制在 0.3-5kbps;远距离监测点采用 4G/5G 模块,选择工业级芯片(工作温度 - 40~85℃)确保恶劣环境适应性,重要监测点需配置双 SIM 卡冗余备份,当主卡信号中断时 5 秒内切换至备用卡。所有传输数据需进行格式转换(采用 JSON 格式)与加密处理(SHA-256 算法),确保符合《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传输安全规范》。

数据预处理需消除误差干扰。采用滑动平均法(窗口大小 5-10 个点)过滤高频噪声,对 GNSS 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基线解算精度 5mm+1ppm),消除大气延迟影响。深部位移数据需进行温度补偿,根据测斜管材质膨胀系数(如 PVC 管 0.07mm/m・℃)修正测量值。建立数据时间同步机制,所有传感器采用 NTP 协议校准时钟,时间偏差控制在 1 秒以内,确保多源数据的时空一致性。

数据分析模型应实现自动化处理。开发趋势分析算法,自动计算位移速率(mm/d)、加速度(mm/d²)等衍生参数,当连续 3 次测量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预警。采用累计降雨量与前期影响雨量(API)模型预测泥石流发生概率,当 API 值≥50mm 且 1 小时雨强≥20mm 时,自动提升预警等级。建立灾害演化阶段识别模型,通过变形曲线斜率变化判断滑坡是否进入加速阶段(速率≥5mm/d)。

预警阈值体系需分级设定。滑坡预警分四级:蓝色预警(日位移 0.5-2mm)、黄色预警(2-5mm)、橙色预警(5-10mm)、红色预警(>10mm),对应不同的响应措施。泥石流预警结合雨量与泥位双重指标,当 1 小时雨量达 30mm 或泥位上涨速率>0.5m/h 时启动黄色预警,当 30 分钟雨量达 20mm 且泥位超警戒水位时发布红色预警。阈值设定需经专家论证,并每半年根据监测数据重新校准一次。

预警信息发布需多渠道协同。建立 "监测平台 - 县级应急指挥中心 - 乡镇 - 村社" 四级推送机制,预警信息应包含灾害名称、预警等级、影响范围、撤离建议及发布时间,通过短信(送达率≥99%)、应急广播(覆盖半径≥1km)、铜锣等传统方式组合发布。红色预警发布后,系统需自动拨打责任人和监测员电话(3 次重试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到位。

应急处置流程应标准化操作。蓝色预警时,监测员需增加现场巡查频次(每日 2 次),检查设备运行状态;黄色预警启动 24 小时值班制度,每小时报送监测数据;橙色预警时组织危险区群众做好撤离准备,关闭受影响路段;红色预警立即启动撤离方案,按照预先划定的路线(疏散时间≤30 分钟)转移至安置点,并设置警戒标志禁止人员返回。应急处置结束后 72 小时内,需完成灾害损失评估与监测数据复盘。

武汉中地恒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地恒达,英文缩写ZDHD),是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所属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技术力量组建设立,公司位于武汉市光谷芯中心,主要从事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设备,工程监测仪器,工程监测软件,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公司技术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5%(正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6人。

中地恒达产品应用领域包括地质灾害、能源、电力、交通、水利、市政等。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硬件产品包括北斗GNSS接收机、导轮式固定测斜仪、双轴倾角计、无线低功耗倾角计、无线倾角加速度计、危岩体崩塌计、无线裂缝监测一体机、地下水位监测一体机、降雨量监测站、数字信号采集仪、振弦信号采集仪、输油气管道应力监测系统、防护网监测系统、高支模监测系统、基坑降水监控系统等。软件产品包括中地恒达监测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大坝安全监测预警平台、桥梁安全监测预警平台、露天矿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监测APP软件、监测小站(微信小程序)、垂直度检测APP软件等。

THE END
0.北京增布监测设备应对汛期织密汛期“安全网”全市已进入汛期。为保障安全度汛,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在10个区内新增布设了1760台(套)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使设备总量达到18类3600多台(套),监测点位密度提升至每百平方公里35至36处,形成了覆盖山区全域的突发地质灾害自动化立体感知网络。 此次布设的监测设备包括泥石流断线报警器、雷视一体泥位计和新型崩塌监测仪。泥石流断线报警器能在 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89916::34B=90jznn
1.生死10秒!泥石流来了这样逃湖北日报讯(记者胡雯洁、通讯员程敏)“轰隆——”山谷间传来类似雷鸣的异响,脚下泥土开始松动……若在野外遇到这样的场景,可能是泥石流即将来袭!10月13日至19日,湖北应急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开放周,相关专家讲解泥石流来临的“逃生、躲避、预防”全攻略,关键时刻能救命。 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rl4ea6<62:590jznn
2.北京新增设泥石流断线报警器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北京平安北京新增设泥石流断线报警器 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北京平安度汛_北京时间 北京新增设泥石流断线报警器 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北京平安度汛,北京电视台,BRTV,BTV,北京,报警器 北京新增设泥石流断线报警器 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北京平安度汛,北京电视台,BRTV,BTV,北京,报警器 jvzquC41kvkn0kykog4dqv448xtheyqc;wsufz:sr5gup9tf3u
3.灾害的预防措施范文在距7#煤层底板约30m的细砂岩中布置采区轨道,运输和回风上山,该层为胶结细粒硬砂岩,平均厚度14.5m,层位稳定,三条上山通过一分区轨道斜巷与轨道石门连接。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减短建井工期,在工业场地西面直线距离约2.6km处的田坝寨布置措施井。 1.4 支护方式选择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8=/j}rn
4.产品BX-DX110A型断线传感器BX-DX110A型断线传感器用于监测泥石流滑动状态、山体裂缝状态等场景。实时监测泥石流是否已经在泥石流沟里产生的状态。按照不同预警分级将多个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安装在泥石流沟中。当泥石流发生时,泥石流的冲击力将断线报警器拉开。当发生泥石流时冲击钢缆,触发断线传感器,传感器采集的“冲击信号”通过遥测jvzq<84yyy4czwfx0et0ey4
5.新设备集体上线全力保汛期安全泥石流新浪财经其中,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可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为避险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雷视一体泥位计集成AI高性能处理系统,通过图像和监测数据相互验证,减少误报情况发生。新型崩塌监测仪依据国际最新理论研发,基于静力学、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输出30多个监测指标,相对于传统采用位移监测的手段,更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监测设备基本实现了北京市泥石流隐患全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265eql2kpgwtjz728<82>3ujvsm
6.1760台地灾监测新设备上岗崩塌新浪财经其中,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可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雷视一体泥位计集成AI处理系统,可减少误报情况发生;新型崩塌监测仪可输出30多个监测指标,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监测设备基本实现了北京市泥石流隐患全覆盖和重要威胁居民崩塌隐患监测,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相关负责人说。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275eql2kpgz|n:66:14B3ujvsm
7.北京新增设泥石流断线报警器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北京平安北京新增设泥石流断线报警器 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北京平安度汛_北京时间 北京新增设泥石流断线报警器 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北京平安度汛,北京电视台,BRTV,BTV,北京,报警器 北京新增设泥石流断线报警器 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北京平安度汛,北京电视台,BRTV,BTV,北京,报警器 jvzquC41kvkn0kykog4dqv442qmucy8cc5ij5nk:5run4wxuv8
8.应急科普|遇到泥石流,该如何避险?泥石流逃生要领 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 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 不要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可以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泥石流的前进。 jvzq<84fdo4hcwkvx4dqv4eou5dqwygpv52495::572
9.@北京市民:3600多台(套)监测设备守护汛期家园平安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可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为避险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雷视一体泥位计集成AI高性能处理系统,通过图像和监测数据相互验证,减少误报情况发生;新型崩塌监测仪依据国际最新理论研发,基于静力学、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输出30多个监测指标,相对于传统采用位移监测的手段,更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监测设备基本实现了jvzquC41fklbpp3ioy4dp872473188561euovnsva5>18A:470nuo
10.北京:“科技哨兵”上岗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度据悉,为加强北京市、特别是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升地质灾害技防能力,此次探索新增加了泥石流断线报警器、雷视一体泥位计和新型崩塌监测仪等“科技哨兵”。 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可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为避险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雷视一体泥位计集成AI高性能处理系统,通过图像和监测数据相互验证,减少误报情况发生;新型崩塌jvzq<84dl0vfqyqg0eun0ls1p4532;:128651l66766.6:76;3:30qyon
11.今年汛期北京3600多台设备上岗,实时监测地质灾害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可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为避险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雷视一体泥位计集成AI高性能处理系统,通过图像和监测数据相互验证,减少误报情况发生;新型崩塌监测仪依据国际最新理论研发,基于静力学、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输出30多个监测指标,相对于传统采用位移监测的手段,更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监测设备基本实现了jvzquC41dgokkwl0skgonxsi0eun1;5471672=4:6;?45:3ujvsm
12.北京:“科技哨兵”上岗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度据悉,为加强北京市、特别是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升地质灾害技防能力,此次探索新增加了泥石流断线报警器、雷视一体泥位计和新型崩塌监测仪等“科技哨兵”。 泥石流断线报警器可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为避险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雷视一体泥位计集成AI高性能处理系统,通过图像和监测数据相互验证,减少误报情况发生;新型崩塌jvzquC41yy}/j~grf0ipo8mwdrj0t|x1eospdrqg1kteg3jvor@exsvgpzJfF9257837;;834=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