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大雄宝殿内,挂着一块由清朝时任四川提督的何君佐所书的牌匾——“唱和雷音”,意在赞扬文殊院僧人早晚功课唱诵声音洪大,像雷鸣一样震撼人心。时光辗转三百年,大雄宝殿内唱诵梵呗的僧人代代更迭,其间宛转悠扬的梵音却从未断绝。
梵呗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其词谱与社会通用的简谱、五线谱有明显区别,只在需用法器的唱辞处做简明标记或记下和声的主干音,具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如果没有“师父领进门”,光是“修行靠个人”,是很难学到其中精髓的。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积极向现代教育制度的教学形式靠近,文殊院的梵呗教学逐渐探究出一套适应当代寺院僧伽教育的新模式。2016年夏天,文殊院开办了第一期梵乐专修班(以下简称“梵乐班”),专门培养佛教音乐特别是川腔梵呗的专业弘法人才,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由此,我们对梵乐班班主任澄弘法师,以及梵乐班青年学僧庆海法师,进行了专访,看看他们在办学与求学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澄弘法师专访视频
热爱和勤奋是最好的老师
专访梵乐班班主任澄弘法师
澄弘法师为人豁达,性格爽朗,可能是因为每日唱诵梵呗,气息练得极好,说起话来也中气十足。法师来文殊院已有17年,川腔梵呗功夫炉火纯青,同时还擅长竹笛和二胡,可以说是“身怀绝技”,“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了。
○办学,三年苦与乐
2004年,澄弘法师来到成都文殊院常住。当早晚课诵时,他站在大雄宝殿内“唱和雷音”四个雄浑有力的大字之下,和僧人们一起齐声唱诵,那绵延三百余年的文殊院“川腔梵呗”的力量,让他感到震撼。
21世纪初,山西五台山佛乐团颇负盛名,其契合时代、新颖的传播形式,鼓舞了对梵呗有着特殊感情的澄弘法师。他想到文殊院三百余年传承下来的“文殊院川腔梵呗唱诵”独特且珍贵,是梵呗艺术中的瑰宝,不应只深藏于寺院高墙之内。
于是,他向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请愿,希望可以办一个现代化的梵乐教学班,整合师资、招收学员,让更多喜欢川腔梵呗的僧人能够有机会学习梵乐,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文殊院“川腔梵呗”的弘传做出贡献。
澄弘法师的想法得到了宗性大和尚的认可,在文殊院常住的支持与寺院各部门的协作下,最终在空林佛学院开办了拥有强大师资阵容的梵乐班,录取了三十多名学僧。时任知客的澄弘法师在负责执事工作之余,义不容辞地担任起梵乐班的班主任职务,负责班级管理,并教授学生梵呗唱诵的方法和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梵乐班在梵呗教学中师徒“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基础上,还增加了不少现代音乐课程,聘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为学僧讲授基础乐理及民族乐器知识。此举不仅得到了川内不少大德法师的支持,还得到了仁定法师、宏琳法师等本寺精通川腔梵呗的法师的指导。
梵乐班的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基础乐理,包括乐理知识、识谱记谱等;
二类是梵呗唱诵,包括川腔梵呗在讲经、课诵、佛事中的曲目应用;
三类是法器与乐器,包括法器与乐器的基础知识及演奏方法,主要有:常用法器及笛子、二胡、笙、箫、扬琴、琵琶等民族乐器(要求每位学僧选择一种乐器深入学习);
梵乐班“禅乐一体”的创意教学体系、丰富的课程内容,以及强大的师资阵容,受到了学僧的广泛欢迎。
梵呗乐器的学习,是梵乐班课程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梵乐班要求每一位学僧必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乐器进行深入学习,并且每门乐器课都安排了川音的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在佛教仪式中,梵呗通常以唱诵为主,实际上法器与乐器的学习却比唱诵难得多。
关于这一点,兼顾“学”与“教”双重身份的澄弘法师深有体会。“首先,梵呗没有固定的调,而梵呗乐器需要配合唱诵,就必须在维那师起调的一瞬间(大概一两秒时间内)找到正确的调,以顺利地与唱诵声音相和。这非常考验演奏者的基本功和应变能力。其次,乐器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枯燥且艰苦的过程,需要在反复练习的同时忍受学习很久都难有成就的挫败感,再加上梵乐班的学僧几乎没有乐理知识基础,在识记乐谱方面会有一定障碍,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第一,学习梵呗乐器想达到自如地跟上维那师唱调的水平,需要循序渐进,有步骤地打好基础。可能对于仅负责唱诵部分的人来说,只需要学好唱诵就可以了,但对于负责乐器部分的人来说,必须要先学会唱诵并十分熟悉,才能做到乐器与唱诵的完美配合。
第二,乐器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且枯燥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练习,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因此,在学习梵乐的过程中,有很多学僧选择乘风破浪,咬牙坚持,但也有学僧因诸多违缘而中途放弃。
梵乐班主要致力于学僧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也为学僧考虑了练习时间。因此,专业课程主要安排在上午,而下午的时间则更多是让学僧自主练习,巩固所学。
澄弘法师也会经常督促学僧练习,并且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测试和考试,以及时发现学修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018年夏天,首期梵乐班结课。学僧们顺利通过毕业考试,为三年的梵乐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三年的苦与乐,在老师和学僧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这里走出去的梵呗学人,因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对他们将来弘扬和传承川腔梵呗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关于梵乐学习的心得,澄弘法师最后总结道:“最重要的是你真心喜欢和热爱它!有了热爱,便要努力去学习和练习,这是唯一的出路。学习乐器是没有捷径的,练一天就有一天的效果。”
在梵乐班三年的“教”与“学”中,有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授课法师,也有勤学苦练、不言放弃的学僧;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文殊院的川腔梵呗艺术不仅不会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湮没,更会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出家,因梵呗结缘
在澄弘法师还没出家时,有一回遇到亲戚去世,送遗体去山上的一座小寺院火化。当时,一位老法师领着十多位小师父为亡人超度,唱起了一首曲子:
山山出翠 木木林中黄叶落
千里重城也 马驰驱 不暂足
咸心感格 竹寺等心 比日皆前诸恶趣
口口回头 一二三年好自游
苦海池边休要去问 南无解脱月菩萨
清凉境内返照回光 南无解脱月菩萨
高超三界永越四生 南无解脱月菩萨
西方接引上品上生 南无解脱月菩萨
▲澄弘法师-川腔梵呗-山山出翠
当时火化遗体的窑子正好在山边上,四周山峦重叠,木叶萧萧,那情景和唱辞中所描绘的一模一样。悼送亡人的悲哀与“山山出翠”的景色交织重叠,让法师内心深受触动,不禁感慨:“世上竟有如此不凡的声音,我竟从未听到过!”而这个声音,在澄弘法师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为他以后选择出家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1995年,25岁的澄弘法师在昭觉寺依止净天法师出家,从此便开始了梵呗学习的漫漫征途。起初,澄弘法师跟随师父学习川腔梵呗,每天通过拍桌子来练习节奏(板眼),并反复听磁带,一遍一遍地跟唱。
那个时代不像今天,人人都有手机,可以录音,录视频,他当初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方法,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并且将基本功练得牢靠而扎实。
梵呗的器乐部分通常包括法器和乐器,种类颇多。除常规法器大磬、引磬、木鱼、铛子等之外,还有笛子、二胡、二星、云锣、扬琴、琵琶等乐器。
对川腔梵呗有着浓厚兴趣的澄弘法师不仅苦练梵呗唱诵,还跟随老师钻研工尺谱,学习竹笛和二胡,一学就是三年。出师后,澄弘法师的竹笛和二胡造诣十分了得,在文殊院的各类梵呗演出中担任重要演奏角色。
因梵呗而有缘出家,因川腔梵呗而桃李满天下,怎一个“缘”字了得。
流行文化冲击下的坚守与坚持
专访梵乐班青年学僧庆海法师
在文殊院梵乐班众多的毕业生中,庆海法师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一位了,这和他三年来在梵乐班的勤学苦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值得纪念的是,庆海法师来文殊院的时间,正好是首期梵乐班开班那一年。2016年,年轻的庆海法师到文殊院准备出家。当时恰逢梵乐班开班,早就心仪于“文殊院川腔梵呗唱诵”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17年下半年,法师正式出家。此时,他已经在梵乐班学习了一年之久,于佛法、于梵乐,皆不再陌生。在梵乐班学习三年,庆海法师可谓收获颇丰,但其中学习的艰辛,亦是长久存在的。
▲澄弘法师(左)庆海法师(右)合奏
庆海法师出生于80年代,和那个时代许多的80后一样,从小接触最多的便是流行音乐。他们对传统音乐和传统乐器知之甚少,更从未听说和接触过佛教梵呗。于他而言,不管是学习梵呗唱诵还是乐器演奏,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极大的挑战。
首先,学习梵呗基本功——唱诵。刚开始,庆海法师就因为转调的问题十分头痛。他意识到,光靠课堂上短暂的学习时间是无法练好唱诵的,于是用手机把示范演唱录下来,课后反复听,反复练。经过半个多月的练习,他终于克服了梵呗唱诵的“转调”问题。
现在,课上学过的大多数曲目他都能熟练地演绎,而且有些曲子还能用不同的调式去唱诵。谈到学习技巧,庆海法师说:“没有技巧,就是靠练!”
其次,是选择与自己相应的乐器。琵琶,是庆海法师在梵乐班主要学习的乐器。琵琶作为梵呗乐器之一,可以为整个佛事活动增色不少,但相较于其他乐器而言,学起来更费功夫。
庆海法师刚开始学习时,几个音反反复复地“折腾”,竟然苦练了三个月,还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他顿时觉得心中烦闷,几度想要放弃。后来,庆海法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每天下课后,就找个僻静处练习。当他终于完整地弹出第一首琵琶曲时,往日所有的烦闷和压力,都得到了释放。
三年的学习时间,庆海法师不仅学会了梵呗唱诵,还将琵琶弹奏掌握得十分娴熟。毕业以后,庆海法师并没有荒废所学,仍然坚持每天练习弹奏,他手抱琵琶穿行在园林中的样子,影响了不少传统音乐爱好者。
在2018年的文殊院佛诞晚会上,庆海法师和梵乐班的几位学僧共同参演了文殊院川腔梵呗唱诵曲目——《佛宝赞》,那是当年佛诞晚会最震撼人心的节目。此后,法师还参与了寺内外各类梵呗演出,为梵呗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播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为川腔梵呗的弘扬尽己之力,让川腔梵呗能够在21世纪被更多人所接受和喜爱,这或许便是庆海法师三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坚守初心的缘由。
听法师,唱梵呗!
这首由澄弘法师唱诵的
《宝鼎赞》
气韵充沛,感心动耳
以川腔独特的唱腔与虔诚之心
真切地表达了
对佛陀的感恩与祝愿
▲澄弘法师-川腔梵呗-宝鼎赞
宝鼎热名香
普遍十方
虔诚奉献法中王
端为如来祝圣寿
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留言互动
关于川腔梵呗、学习川腔梵呗
你有任何疑问
都请火速发来
我们将选择部分提问
LEAVE A MESSAGE
文字|任梦 图片|传媒中心
美编|妙能 编辑|巍然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