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青蛙公主谷爱凌中英文流利切换的“双母语”令无数家长羡慕,她的“双母语”得益于长期处在中美两种语言环境中,但往返于两个国家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现实。在北京朝阳四得公园边上,有一所国际化学校,它的中英双语沉浸式环境仅有一墙之隔,让学生“半天在中国,半天在美国”,沉浸在两种语言环境中,它就是3e国际学校。
7月,国际学校在线专访3e国际学校校长张棣玲,听她讲述3e国际学校(以下简称3e)如何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进行探索explore、实践experiment和表达express。
3e国际学校校长张棣玲
张棣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埃里克森学院儿童心理学硕士在线课程中文主讲,拥有超过15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现任3e国际学校校长。
文、编 | 邓沙沙
01
国际学校在线
人生为教育来
“人生为一大事来”,张棣玲的人生大事,非“教育”莫属。
幼时的张棣玲热衷于学老师的样子给娃娃上课,那时的她快乐而又满怀希望,在心中早早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无比期望的种子。后来,张棣玲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正式踏入教育行业,在一家上市公司做早期教育研究,忙碌而有意义的工作让她无比充实,期待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深耕,有所成果。
没过几年,张棣玲拥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一位母亲,做教育的她深知学前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她决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多关注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更了解学前教育,将这份爱扩展到其他孩子身上”。
在孩子一岁多时,张棣玲说自己“有缘”遇见了3e国际学校。她说于老师而言,3e是一所天堂一般的学校;于学生而言,3e是一所乐园,她们有幸相遇于此。
2004年,时任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赵勇博士与蔡冠深基金会首席执行官Gilbert Choy先生会面。在交谈中,赵勇博士和Gilbert Choy先生均看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距,但同时也意识到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决定在保留中华文化、教育和语言的精华的同时,萃取西方教育中的创造性。
次年,3e国际幼儿园在中国北京诞生。
3e国际学校的“3个e”分别是explore、experiment、express。
explore探索:让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不受限制,有机会在广泛的环境中探索不同的事物、概念、想法。
experiment实践:让孩子们使用丰富的资源,在必要的引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应用语言、构建思维,在实践中发现事物运作的规律。
express表达:让孩子们与同龄人和成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对事物的理解,通过语言、写作、视觉传达、触觉传达、甚至音乐或表演来表达自己。
3e的教育者们认为: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为孩子的学习体验提供独特和宝贵的优势;对于将与他人一起生活和工作在21世纪的孩子来讲,文化和语言的多元性对他们来说是宝贵的学习资源;针对年幼儿童的教学必须是吸引人、有意义的和有用处的;学习社区的质量和氛围是孩子学习自己、他人和所处的世界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一个有效的教育环境下,所做的一定决定都应该服务孩子最大程度地参与课程。
这就是3e的初心,让孩子在一个优质的,强调多元文化的双语沉浸式的环境中探索、实践、表达,培养能够以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跨文化交流并善于创造性思考与协作的学生。
02
国际学校在线
孩子的乐园
在我们采访的前一日,3e刚刚接待了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科学参赞Mari-Anna Suurmunne博士和新闻文化事务参赞Timo Sysiö先生的访问,在交流的过程中,张棣玲发现这两个体制下的两种教育模式竟然惊人的相似:采用适合发展的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导的探究式活动和体验式学习;通过对儿童社交情感发展和能力的发展来评估儿童的成长(而非以考试的方式),同时仍能让学生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和信心。而这些在她11年前初遇3e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并被此深深吸引。
专业而稳定的师资队伍
与芬兰一样,3e对教师的选拔也颇为严格。最初,3e的第一支师资队伍是由密歇根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机构作为人才库搭建的,均来自学前教育专业,且有一定比例是来自北师大的硕士。
进入3e后,3e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和优待,都让老师们产生了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尊严,以教育者的身份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这也让3e不管是中教还是外教的流失率都非常低,部分教师如张棣玲一般,已经在3e工作了10年以上。
教育是需要长期在一线摸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张棣玲直言稳定的师资队伍让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能够在3e流传下来,也让3e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为孩子的学习体验提供独特和宝贵的优势。
以学生为主的课程设置
在3e的课程设置中,孩子的兴趣才是一切互动和决策的先决条件,老师会洞察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提供吸引人、有意义的体验,使他们在每一个发展领域构建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
3e提倡让孩子们在精心策划的游戏中主动学习,将孩子培养成快乐、自信、独立、乐于探究、善于创造、个性独特又尊重他人的主动学习者和终生学习者。
丽都校区的大厅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孩子们喜欢在这里跑来跑去,与4件来自世界著名的交互式科学馆Exploratorium的展品:造云机、重力井、伯努利的吹风机、龙卷风制造机互动,游戏、感受、探究、体验、发现,这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造云机
伯努利的吹风机
重力井
龙卷风制造机
张棣玲说放置在大厅这样的环境就是要给孩子暗示:这里很有意思,快来玩一玩。她始终认为创造力不是教的,而是孩子本身所具备的一种内在能力,宽松探究的环境能够最大程度的滋养孩子的创造力。
3e的孩子自婴幼班就开始接触全球、文化、社会研究项目。张棣玲曾教过一个5年级的英国学生,对以色列非常感兴趣,“这对老师的挑战很大”,张棣玲笑言,老师需要去看足够多的相关资料,看纪录片,进行备课,作为强大的后盾支持学生的探究,最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项目报告,“这与其说是在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在教他们探索全球文化的方法和态度”,师生都乐享其中。
在这样的项目研究中,3e不仅会培养孩子尊重差异,还要引导他们真正欣赏和享受来自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学习机会,掌握自己与他人异同的相关知识,理解差异,并能与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相处。
长期、有效的评估体系
婴幼班(满2岁的孩子可以申请婴幼班)的重点在于独立性,会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交技巧及自我控制能力,并通过专门设计的小肌肉运动锻炼孩子的眼手协调能力,通过体能运动提高孩子们的耐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小中班(满3岁的孩子可以申请小班,满4岁的孩子可以申请中班)更关注社交能力、情感的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在社交环境中与他人互动,解决冲突,建立和维持友谊。
大班(满5岁的孩子可以申请大班)在学习中会提升孩子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发展双语的阅读、写作、数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奠定双语交流基础,培养双语思维能力、理解双语文化,同时注重孩子在团队协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小学(6-12岁的孩子)阶段,项目型或专题化的跨学科学习会贯穿全课程,确保孩子在常规性评估中各领域的发展达到标准,并让孩子了解社会责任并提高孩子在社区中的参与程度。
3e认为标准化测试提供的是一种“片刻的快照”,真正有效的评估体系是在某些监测点,根据成熟行为,技能,阅读水平和概念形成的预期范围来衡量孩子在特定时期的发展进度,而最好的测评方式就是让孩子展现自己。
中英双语沉浸式教学
此外,3e最具特色的就是他们始终坚持的中英双语沉浸式教学。
双语有着多种定义。对第二语言只会说而不能熟练读写的情况也可被称为掌握了双语。第二语言学习不当,也可能会对母语产生不良影响。在没有经过科学合理安排的环境下学习,孩子对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可能都只会停留在较低的水准。然而,在精心设计安排的教学环境下,孩子们能够在双语学习上取得多方面的成果,包括两种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正是3e 国际学校教学的目标。
根据双语教育领域专家 Baker(2007)的观点,成功的沉浸式双语教学至少满足 4 点要求:
01
对两种语言保证足够的课堂时间。3e的双语沉浸式教学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3e的双语教学并不是中外教同时上课,而是彻底分开,将孩子完全放入另外一种语言环境,中文和英文拥有单独的教室,单独的老师,英文教室里只有英文老师,中文教室里也只有中文教师,也就是“半天在中国上课,半天在美国上课”,两种语言平衡发展。
02
通过语言来学习,而非学习语言。3e认为语言的习得需要环境的影响,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说话和思考的方式都不同,只有彻底浸入在一种语言环境中,才更能理解和学习。语言学习不应只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只有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语言环境中,将语言与有意义的探究活动相联系,才能真正地习得这门语言。
03
把两种语言分开教学比混在一起效果更好。让中英文老师在一个教室一起给孩子上课。这种情况下,通常其中一种语言会成为主导,而另一种语言则变成在必要时候提供翻译的附属品。母语是中文的孩子会更倾向于听中文,跟中文教师沟通;母语是英文的孩子则会倾向只关注英文,其中一门语言始终会被弱化,这并不利于孩子双语的习得。
而在3e的双语沉浸式教学中,孩子在中文或英文教室只说相对应的语言,在支持性和培育性的环境中,孩子通过富有意义的活动和参与性的主题单元来扩充词汇量,老师为孩子充分创造能够使用新词汇的场景,介绍新概念和知识,培养孩子使用两种语言的自信和能力。
04
成功的实施浸入式教学离不开老师的热忱和家长的许诺。3e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然而,为保证孩子的双语能力发展,家长也必须做出相同的承诺并信任 3e 精心设计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对孩子有益。成为一个双语者或多语者,不仅仅意味着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这么简单。
研究表明,双语者的优势包括:更强的认知流畅性和灵活性;学习另一门语言的可能性更高;比一般人更具有欣赏和适应多文化环境的能力;面对分歧有更强的耐受力和理解力;更高的语言和沟通敏锐性;更强的创造力——可谓好处众多。
在语言的学习上,让张棣玲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中东的孩子,家里既不说中文也不说英文,来到3e一年的时间,已经能够用相对完整话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讲一些小故事了,张棣玲笑言“孩子的学习速度是非常快的,时常让我们惊讶”。
在沉浸式的环境中,语言是孩子探索世界,表达自己的工具,只有不断的使用,才让孩子对语言更加熟练,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语言的使用才会越来越精准、流畅。这样的“沉浸式”语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张棣玲对他们的双语水平十分自信,她认为学前和小学是打基础的时期,长期处在中英双语沉浸式环境下,孩子是可以达成“双母语”的水平。
04
国际学校在线
结 语
如今,张棣玲依旧十分感激与3e在11年前的相遇,让她在3e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她说,初入3e是一种信念,而今,这种信念依旧变成了一种信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