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就像建筑工地上的沙堆。
最后由商队走上七天七夜,
只要能活着运到集市上,
这些盐立马就能被高价抢购。
在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交界处,
生活着的一个半游牧民族,
博拉纳族,
和他们驯养的骆驼一样,
博拉纳人是天生的长途旅行者。
今年13岁的华利奥,
每天都要去距离部落十多公里的井里,
为一家人打水。
华利奥的姐姐今年已经16岁,
马上就要出嫁离开父母,
姐弟俩的父亲杜巴,
是部落里的骆驼商人,
为了把女儿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杜巴决定再购买一头骆驼。
冒险去两百多公里以外的阿波利集市卖盐赚钱,
因为战乱的缘故,
那边已经很久没看到盐了,
虽然路途有些危险,
但盐绝对能够卖个好价钱。
而且这一次杜巴准备让华利奥一同前往,
他认为是时候教会小儿子如何做一个旅行商人了。
傍晚时分,
他们出发前往第一站,
艾苏达,
在那里可以低价收购到足量的盐,
才走完了这段大约50公里的路程。
采盐的地点就在火山口的下面,
这里有一片深黑色的自然湖泊,
里面富含大量的盐分,
很多博拉纳人世代都在湖水里采盐生存,
湖底的盐块质地坚硬,
采盐人需要尽可能溅起盐水的情况下,
用棍子使劲将其捅碎,
然后潜入黑色的盐水中摸索,
将下面的盐块抱上岸。
这里既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
同时也是采盐人遭受病痛的源头,
过高的含盐量让这些湖水具有可怕的腐蚀性。
除了吃饭和睡觉,
采盐人需要一整天都泡在水里工作,
几乎没有一个人的皮肤是完好的。
盐水会在不知不觉中腐蚀掉人体脆弱的保护,
直到伤口被盐水狠狠刺痛之后,
他们才会有所发觉,
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
采盐人只能在伤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
再用一片薄薄的塑料盖住。
防止被侵蚀的面积继续扩大,
再度下水时也不用那么疼,
下水前,
他们还要用鼻塞堵死鼻腔和用凡士林封住耳道,
防止盐水进入破坏里面的黏膜,
搬运盐块的次数决定了采盐人的工资。
想要每天都能吃饱每一个人都不能停歇,
但在冰冷的湖水里采盐非常耗费体力,
经常有人受不了这种强度,
被同伴们扶上岸边休息,
明明是烈日高照,
工人却冷得直打哆嗦。
一般上了年纪的采盐人都患有风湿,
工作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来完成,
他们则留在岸边,
帮着把盐块收进袋子里。
采盐少年拉努,
就是从他的父亲手里继承了这份工作,
十岁时拉努就已经在这里学习采盐,
如今父亲再也无法下水了。
今年18岁的他必须支撑起家庭的重担,
拉努将装好的盐块放到驴背上,
最后在山脚的盐站把盐卸下,
堆放在仓房里的黑色盐块会自然风干,
从黑色的淤泥变成了灰色的沙盐。
虽然看起来仍非常粗糙,
但在商人杜巴眼里这些沙盐的品质已经属于上乘,
是能卖出高价的好宝贝,
杜巴让儿子跟在身边,
教他如何辨别盐的好坏,
经过一番砍价,
杜巴购买了100公斤的沙盐,
一共花去他35欧元。
骆驼身上被货物与行李装得满满当当,
而父子俩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在离开艾苏达之前,
杜巴在沙地里画出了一幅地图,
仔细地为儿子讲解接下来将要行走的路线,
因为后面的荒漠平坦而开阔,
如果不清楚方向很容易在里面迷失,
杜巴希望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儿子,
在他老了以后可以继承自己的位置,
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后面的路程父子俩至少还要走五天,
他们准备了一些米和面粉当作粮食,
以及一只小羊以备不时之需。
夜幕将至,
筋疲力尽的一行人,
围着火堆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
父子俩再次踏上了旅程。
他们带的水已经快耗尽了,
所以决定在下一站补充一些,
博拉纳族的水井在非洲非常有名,
被叫做 会唱歌的井,
井里完全由人工维持运作,
七八个健壮的年轻人攀附在井壁上,
通过接力的方式把水运往上面的蓄水池。
工人们哼唱的曲子始终在井里回荡,
以此来让他们的工作节奏保持一致,
由于连年干旱,
工人们能找到的水越来越少。
所以他们不得不向更深的地方挖,
如今,
井的深度已经超过了地表50米,
运上来的井水非常浑浊,
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
但这里的水实在是太少太宝贵,
即使是泥水也要大口大口地饮下,
水井对任何一个部落来说都是珍贵的财产,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维护,
喝水的人和牲畜都要缴纳一定的财物,
按照计划限量取水。
离开水井之后,
他们进入了此行中最危险的区域,
这片草原原本是一个湖泊,
干涸后成为了战乱频发之地,
博拉纳人和哈马人,
经常为了争夺地盘而发生交火。
走了一天的华利奥疲惫不堪,
想要在这里休息,
但远处走来的一群人让他们变得十分紧张,
连忙收拾行李准备逃离,
不过幸运的是,
这个挎着AK的队伍是本族的武装力量,
他们正在这片地区放哨巡逻,
保护博拉纳族人的安全。
但谨慎的杜巴不敢在此地多做停留,
决定去更远的地方落脚,
又走了很长一段距离,
在太阳落山之前,
他们选择在一处巨石下面休息。
为了补充消耗的体力,
那只小羊成了铁锅里的美味,
在羊肉煮熟之前,
父亲杜巴对儿子讲起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那时候,
博拉纳人与哈马人在附近打仗,
双方经常在这处巨石下展开偷袭和埋伏,
战斗最惨烈的时候,
这里到处都是流血的尸体,
华利奥听着故事睡着,
但很快又被父亲叫醒,
他们必须要上路了。
借着夕阳的余光,
杜巴开始耐心地教儿子辨别方向,
弄清楚哪里是敌人的部落,
哪里是安全可行的密道。
这是身为旅行商人的杜巴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
他不希望儿子以后在这里吃亏,
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
接下来,
杜巴父子要穿越一片无人的沙漠,
这里是世界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视线里除了被烈日炙烤得泛白的沙子没有任何东西,
他们不能在这里有丝毫的停歇,
必须尽快在日落之前离开,
因为沙漠里根本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
正午时分,
气温已经高达五十度,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片树荫,
杜巴递给儿子一杯水,
防止他被晒得中暑,
休息很快结束了,
此时距离目的地只有一山之隔。
终于在第五天,
父子俩顺利来到了集市,
这里没有受到战争的干扰,
往来的人群热闹非凡。
事实证明,
杜巴的判断是正确的,
他的沙盐在这里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纷纷排着队来购买,
杜巴把价格提得很高,
一勺沙盐就要2元,
但来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沙盐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轻松下来的父子俩,
买了两瓶饮料犒赏自己,
华利奥觉得自己打开了眼界,
他在集市上看到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和事。
杜巴对儿子的成长感到欣慰,
他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