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没在鸡汤之下,罗斯福种树治理黑风暴的超级工程才更该被知晓小罗斯福沙尘沙尘暴美国黑风暴

在美国,关于总统的故事总是特别多。比如年代久远的有华盛顿砍树,富兰克林放风筝。

近一点的则有罗斯福少年种树的故事,它讲述了从小因病自卑的他种出了最好的树,得到了父亲的表扬,从而找回了自信。

这些故事听起来既传奇又励志,但事实上都没有什么根据。

罗斯福于1900年,18岁

不过,罗斯福跟种树还真有一段值得传颂的事迹,只不过那是他当上总统之后的事情了。

20世纪30年代,可怖的黑风暴急速翻滚而来,横扫了美国中东部地区。

其风力能强大到被将大树连根拔起,将建筑物吹塌吹毁,停到街上的汽车被卷得无影无踪,很多人因这猝不及防的风暴而丧命。

风暴所经之处,就有接近一千万亩农田被摧毁,庄稼枯萎,牲畜渴死,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

它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形成了一两千公里迅速移动的庞大黑色风暴带。

这使白天比夜晚还要黑暗,就连人们呼吸、吃饭、散步这些生活最基本的事情都变得异常困难。

又或是:“世界上没有一只车灯可以照亮黝黑的空气,诗情画意般的春天变成了古代传说中的幽灵,噩梦变成了现实。”

与沙尘暴一样,黑风暴是由于风扬起地上的沙尘之后,在强气流的作用下形成的。

但不同的是,我们常见的沙尘暴的外观看起来是一片朦胧的土黄色。而黑风暴则却只是边缘是黄色,内部基本都为黑色。

这是因为黑风暴中所含沙尘远比沙尘暴多得多。

沙尘暴

这样强风一来就轻易地将大量尘土卷入高空,越卷越高以至于飞起的沙尘还直接将光线挡住。

另外,像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由于是地表形成的,沙尘飞跃高度只在1米以内。

所以一般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会翻山越岭,殃及到的范围不会太大。

但黑风暴则不一样,其前方长度在100米左右,高度更是在300米到400米。

而美国这场更是历史上最高最大的黑风暴。

它自南部平原刮起,就直接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移动墙。

就像是一个黑色的帘子把整个天空全部笼罩住了。它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上的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他普通小型的尘暴无法比拟的。

黑风暴过后,很多农田都变成了荒漠,处处都是移动的沙丘。

部分房子和农用机器淹埋在流沙之中。人们除了要将屋里的积沙清除外,更重要的是将门前堆积如山的沙子清除,否则连门都出不了。

可当他们好不容易从黑风暴袭击中恢复过来,得以重新沐浴在蓝天白云之时。

没曾想,他们却反复遇上阴晴多变的鬼天气。

明明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却气温骤降,沙尘翻滚而至。

尽管那只是一般的沙尘暴,不像黑风暴那样风力威猛无比。

但它依旧以风沙流*方式造成农田、草场等被沙尘大量掩埋,同时也使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这些尘土散落到各处,水、食物、机器和人都通通被污染了。

注释:风沙流是指风携带各种不同粒径的沙粒,使其发生不同形式和不同距离的位移称风的搬运作用 。牲畜也大批渴死或呛死,风疹、咽炎、肺炎等传染病也开始向人类蔓延。

眼看沙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医生们却束手无策。许多健康强壮的人因此死去。

由此,它还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态移民”潮。

一等到风暴稍小一点,能看得清道路后,大家都急着开始上路。

然而,很多人却因中途遭遇风暴迷失了方向,在沙尘中窒息而死亡。

就算如此艰难,人们还是带着一丝生机逃离。到了1940年,原本繁荣的大平原悉数外迁,总计有250万人口外迁。

经历了一场场沙尘暴后,美国政府才终于幡然醒悟。

一直以来,南部大平原那里土壤肥沃,畜牧业发达,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于美国亟需发展经济,1870年之后政府先后制定多项法律,鼓励人们前往开垦。

北美大平原

恰逢一战期间,欧洲农业被毁,从美国获得粮食供应。

高需求下导致小麦价格成倍增长。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南部大平原进入了新一轮“大垦荒”时期。

当时,美国政府提出了小麦赢得战争的政治口号。人们甚至还将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视为英雄的壮举。

不出所料,广阔的大草原被金黄小麦占领,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粮仓”。

但在人们沉浸在经济高增速的喜悦中时,那片土地却也在发生着惊人的转变。

无节制的开荒种植使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很多农场主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开垦地的肥力耗尽后马上撂荒,转而开垦新的土地。

在风蚀作用下,土地的荒漠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当1931年大平原的丰水期结束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庄稼歉收,尘土飞扬。

但为了弥补歉收,人们依旧疯狂地开垦出更多的土地。

那时一些专家就意识到了土囊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呼吸政府要积极保持土壤。

但正值美国深陷经济大萧条了,政府就根本没有不理睬他们的建议。

此次,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态灾难也悄然而至。

原来南部大平原的土地是以黑钙土和褐土为主的,表土含沙较多。

它们呈絮状结构,极易因拖拉机耕作、过度开垦而被破坏,从而变成为粉状物。

黑钙土

同时,大平原上常年受到山风、海风和极地强冷空气的影响,加上持续长期的大面积干旱。

很自然地当强风席卷着大平原上的滚滚沙尘,就形成令人生畏的黑风暴。

黑风暴的袭击也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它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当时美国谷物市场的波动,冲击经济的发展。

清楚原因之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十分重视治理沙尘暴。

在罗斯福新政中,他调整了农业政策,号召农民缩减大片耕地,造成的损失由政府付款补贴。

为了达到治沙目的,罗斯福将300万失业工人组成植树造林大军,采用完全编制化的军事制度,让他们前往南部植树造林,并给予每人每月报酬30美元。

要知道,对当时失业找不到工作的工人来说,仅有30美元收入也是非常诱人的。

全国各地的人汇集到了那个令人逃离的地方。他们每天吃着土,吸着灰气在空气中开沟挖渠,植树造林。

此外,罗斯福还鼓励农户在自己愿意的任何地方植树,并决定由联邦政府提供资金,技术咨询和鼠害防治用品。

这样的目的是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防护林的建设中。

当时有很多人质疑罗斯福的举措。但他却坚定地说:”我宁可不当总统,也要把森林恢复起来。”

仅三年以后,上百万平方公里的荒芜土地长出了树苗。

到了1942年,一条从加拿大边境向南直达得克萨斯州布拉索斯河的防护林隐然成形。

这场罗斯福防护林工程也被称为美国林业史上最大的工程。它总计植树2.23亿棵,造林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使中西部环境大为改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美国的森林重新铺天盖地,人们时常念叨着罗斯福的远见。

至今仍保留的防护林带

而这一曾举世瞩目的林业项目一直是保护美国中西部发展的坚实基础,至今仍对美国林业领域影响深远。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美国政府一直都很重视环保。

令人痛心的是美国的血泪教训并没有让黑风暴就此销声匿迹。

毕竟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也总喜欢抱着侥幸心理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以及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因毁林垦荒、植被破坏而屡次受到过黑风暴的侵袭。

据统计,使苏联垦荒地区的春季作物受灾面积达400万公顷以上耕地,至今仍没有恢复之前未破坏的水平。

而在悲剧发生之后,他们才迅速借鉴罗斯福防护林这个大工程的经验。

一般来说,我们都希望这些浩大的工程,后浪推前浪不断刷新纪录。

但是像这样亡羊补牢的纪录则期许能永远停滞。

毕竟超级治理工程的背后必然隐藏着超级灾害。

*参考资料

Dust Bowl 、Dust storm- Wikipedia

许绯绯.1934年——持续长达3天的美国“黑风暴”事件[J].环境导报,2003(17):20.

THE END
0.BlackCodes|Definition,U.S.History,&Examples|BritannicaBlack Codes were the numerous laws enacted in the states of the former Confederacy after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hat were intended to ensure the continuance of white supremacy. Enacted in 1865 and 1866, the laws had their roots in the slave codes that hajvzq<84yyy4ctrycppodc7hqo1zprrh1dngdm6hqfg
1.揭示历史阴影与种族暴力的剧作《ChangingSame》:教育与社会正义问题2: 剧作《Changing Same》通过布克·T·斯皮斯利的真实故事,主要想向观众传达什么? 剧作《Changing Same》通过布克·T·斯皮斯利这位黑人士兵的真实故事,主要想向观众传达历史时期黑人士兵所遭受的不公与悲剧,以及当时根深蒂固的种族隔离法律如何导致个体悲剧的发生。剧作希望通过多角度的独白,展现事件对不同角色的jvzquC41yy}/hxwyctjqc}myc{4dqv435:695
2.北美观察丨恶制恶法酿贫富差距美国非裔命苦400年“吉姆·克劳法”是1876年至1965年间,美国南部各州以及边境各州对非裔人群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法律,其中规定的各种差别待遇,造成了黑人在经济、教育以及社会上长久以来都处于弱势地位。该法对于非裔住房的限制,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裔在美国难以积累财富,从而无法摆脱贫困。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3969==;52972=<24;>57
3.“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400年左右的时间”,黑土保护难在哪儿?|为保护黑土地,我国此前已经先后颁布多项规划、政策,如《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 此次《黑土地保护法》的实施,将黑土地保护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63758>9a83lg5;ig23?13sze{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