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楚县盐碱地改良

摘要:盐碱地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人们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改良经验。对巴楚县盐碱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盐碱地造成的危害,通过盐碱地改良取得的成效,从而对巴楚县盐碱地改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巴楚;盐碱地;改良;措施 1. 概述巴楚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全县东西最长218公里,南北最宽134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77°22′30″~79°56′15″,北纬38°47′30″~40°17′30″。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降1/3000~1/4000。西北部为天山山区,西南部和东北部为冲积平原,东南部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貌类型主要以山地、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和沙漠为主。巴楚县行政隶属喀什地区,下辖四镇八乡五个农场。 2. 盐碱地现状分布巴楚县90.53万亩的耕地面积中,非盐碱地面积21.3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63%,盐碱地面积69.1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6.36%。盐碱地面积分为轻盐碱地、中盐碱地、重盐碱地三类,轻盐碱地面积36.39万亩,中盐碱地面积10.33万亩,重盐碱地面积22.41万亩。 3. 盐碱地的成因 3.1气候因素。巴楚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温差大,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作用强烈,气候愈干热,土壤积盐速度愈快,积盐强度愈大,土壤含盐量也愈高。 3.2地质条件因素。巴楚县土壤成土母质的含盐量很高。灌区内地下水位埋深一般1-5m,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表层地下水的矿化度增大,水质变差。在非灌溉期,带有盐分的土壤水分沿着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被蒸发后,盐分便留在地面,加速了土壤积盐的强度。 3.3人为因素。目前县内灌区主要引用河水进行大水漫灌,灌溉定额大于田间所需要的水量。在排水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灌水方法不得当,引起了地下水位的迅速上升。当地下水埋深小于临界深度时,潜水中的盐分通过地面强烈蒸发而聚集于土壤表层中,土壤次生盐碱化逐渐加重。 4. 盐碱地造成的危害 4.1降低作物单产,形成低产田。土壤盐碱化对耕作土壤的物理性状及肥力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土壤盐碱化对农作物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产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耕地中盐碱化土壤的土体潮湿,温度较低,致使作物幼苗生长缓慢,形成低产田。 4.2对荒地土壤的危害。在灌区内人们往往进行大水压盐灌溉,致使地下水矿化度增高,耕地中的盐分转移到荒地中,形成所谓的“干排”或“旱排”现象,荒地中自然植被随着土壤含盐量增加而遭受破坏。 4.3恶化地下水水质,影响地下水环境。灌区在引水过程中,盐分也随地表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区。如果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则进入灌区的盐分就会积存在耕地土壤和通过淋洗进入浅层地下水中,长期发展下去地下水矿化度增高,水质逐渐恶化,将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4危害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土壤盐碱化还能危害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居民房屋倒塌,自然植被减少,土地日趋荒漠化,风沙大,生态环境极其恶劣。5.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 5.1竖井排灌。2006年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冲积扇缘的水源地采用竖井排灌,利用地下水矿化度较低的时段,直接抽取地下水灌溉,既降低地下水,又缓解灌溉缺水矛盾。竖井排水有强制性的使地下水位下降,脱盐效果好的优点。巴楚县机井抽水运行时间主要在3~6月间,缓解了春季缺水、抗旱保苗的作用。在积盐的高峰期到来前,把地下水位降下来,腾出地下库容,为引用淡水灌溉洗盐创造条件。大幅降低地下水位,抑制了引洪灌溉后地下水位的过快升高,降低耕作层在积盐高峰期的返盐速度,灌溉水的淋洗,对灌区内原本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起到了改良的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井灌井排对巴楚县农业生产可以起到抽咸换淡的作用。 5.2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上、中、下游灌区自成体系的排水方式,即上游治理区通过农沟,斗沟、支排、干排汇集到上游总干排,最后将排水渠的水排至博尕孜库木沙漠;中游治理区采用灌排结合的井灌井排,将多余的水量排至南部的叶尔羌河河道;下游治理区通过农沟、斗沟、支排、干排汇集到下游总干排,最后将排水渠的水排至喀什噶尔河下游古河道,沿古河道再投入永安坝水库库外排水渠,直至下游荒漠低洼地(克得力克洼地)。通过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目前巴楚县耕地盐碱化程度已大幅减低。 5.3农业改良措施。巴楚县盐碱地改良的农业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合理的土壤耕作。通过耕翻、耕地、镇压、中耕等田间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壤表面状态和耕层构造,达到促进土壤脱盐,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二是合理的栽培技术。通过选用耐盐作物和耐盐品种、种子处理、适时播种、避盐栽培及田间管理等措施,调节土壤中的水盐状况、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改变其生理代谢类型,达到提高耐盐能力,促进保苗和丰产。三是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料。 5.4生物改良措施。巴楚县盐碱地的生物改良利用措施主要为植树造林,建立林网。挡风蔽荫,增加田间湿度,改善农田小气候;吸水蒸腾,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缓土壤盐分表聚,从而防止和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并起到防风固沙护坡护岸的作用。 6. 盐碱地改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巴楚县比较重视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盐碱化是造成中低产田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灌区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原

THE END
0.草莓根系养护好,是产量和质量的重中之重适合草莓根系生长的EC值是0.5-0.8ms/cm;超过0.8ms/cm,根系吸收养分、水分受阻;EC是1ms/cm,土壤已经出现次生盐渍化障碍,作物出现生理障碍,产量显著降低,需采取措施改良土壤;当EC值到3ms/cm,土壤已经严重次生盐渍化,根系枯萎死亡;当土壤EC值大于4ms/cm时,土壤为盐渍土。 jvzquC41yy}/onnrkct/ew45g4<5l?8
1.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但是,咸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如果灌排措施管理不当,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11]。当前中国海洋农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咸水处理和精准灌溉技术可以实现海水资源的充分利用[12-13],而咸水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咸水淡化和微咸水灌溉方面[14]。因此,从灌溉源头对咸水进行淡化并结合精准灌溉技术减少jvzquC41ejooc€xk0p}twjk0gf{/ew4m{fz06jg3c9l9f@<36fg2cl>6dd;chn8;f9;70qyo
2.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随着全球气候暖化问题的日益加剧, 土壤盐渍化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关心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约有7%的土地受到盐渍化的威胁,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我国是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的国家, 盐渍化土壤面积大, 分布广, 对区域农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70 年来我国土壤盐渍化研究的内容框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 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已 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22763:470zk72346:29=
3.草莓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1、施肥不合理:棚室土壤的盐分主要来源于大量施肥,盲目大量施肥是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棚室草莓因其产量高、效益好,生产者为了追求高产、高利润,不惜成本大量施肥,施肥量往往是草莓需肥的几倍,这样就使大量剩余肥料及其副成分在土壤中积累,使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增加。 jvzquC41yy}/insi|juoikfpi0ipo8ftvkimg6638:7.37mvon
4.土壤盐分遥感反演研究进展土壤盐渍化是盐分(以溶解性盐分为主)在土壤中不断累积的过程,常见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 [1] 和海涂区 [2]。盐分累积通常伴随水分运移同步发生,与土壤盐渍化相关的水盐运移过程包括海水洪泛、海水渗漏和地下水补给等。在干旱半干旱区,不合理的灌溉措施导致地下水水位抬升,进一步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3]。当土壤中的盐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8:27?
5.2022我国盐碱地的治理与农业高效利用行业新闻资讯(2)次生障碍盐碱地“上膜下秸”控抑盐技术。该技术针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特点,通过在地表下设秸秆隔层,切断土壤毛细管的连续性,控制底层盐分上移,并在地表覆膜,抑制盐分表聚。该技术适合在我国五大盐碱区应用,目前已在内蒙古、宁夏引黄灌区的中、重度盐碱地进行了成功应用。 jvzquC41yy}/uqnjwctuqwl0eqs0pn|u178267mvon
6.奔走在田间的“土壤医生”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发现不少蔬菜种植户不了解连作障碍的形成机理,试图靠加大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来解决问题。团队科研人员、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黄新琦告诉记者,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不了连作问题,还会进一步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等,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蔬菜生长难以为继。 jvzquC41yy}/l|jpgyy/exr1pg}t1‚|142842?4v42842?5;a9?7;9850unuou
7.塔里木河中下游流域棉田及胡杨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大规模农垦活动造成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如自然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次生盐渍化等。因此,关注和研究荒漠绿洲农业土壤的演变机制对于科学管理绿洲生态系统、维护人工绿洲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作为一类多样性最高的生命形式,在地球化学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磷循环和金属循环等jvzq<84lqwxocux0ko4be7hp1jznn8|uyzzcew4423?0;8yd3;6:4;660jzn
8.农业观察|设施土壤退化改良与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作物地上部干、鲜重显著增加了138%、125%;地下部干、鲜重分别增加了297%、169%,表明根施玉米浆和肌醇复配液的抗盐促生效果较好,复配液产品在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团队与青岛真维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玉米浆浓缩液为原料,联合开发出“必佳新波路”新型抗盐有机水溶性肥料,该产品jvzquC41yy}/p}{0ep5{zqFtvkimg7xjvor@kmB354824
9.科学施肥是防控面源污染的第一阵线土壤中残留的肥料过多,也会逐渐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壤板结等问题。综合多年来的研究显示:施入土壤的氮肥以气态形式损失的比例占施氮量的30%左右(包括氨气、氮氧化合物和氮气),通过径流和淋溶的损失占2%-5%,但在某些条件下,径流和淋溶占比可达到8%-10%,在蔬菜地,占比可达20%。与氮相比,磷在土壤中相对比较jvzquC41u|h/hjwogt4dqv3ep1814:44247169>142822=5;a2681;5432:1;h529a7/j}r
10.运城新闻网通过近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新设D60U型渠20.9km、D40U型渠42.6km、D50U型渠8.5km,使6万余亩盐碱地受益。通过利用引黄灌溉,基本结束了长期使用全盐量和氯离子超标的浅层地下水灌溉的现状,减轻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解决了农民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合理耕作、培肥土壤。在盐碱地上推广秋深耕、jvzq<84yyy4tz‚htd0ipo8724531785:1euovnsva4?76<>0jvsm